韋布望遠鏡發現最早球狀星團
弧”星系 據《自然》24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瑞典科學家利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在宇宙大爆炸后4.6億年的一個星系中發現了球狀星團。這可能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圓球狀星團,這一發現有助人們理解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銀河系周圍一個球狀星團。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在“宇宙寶石弧”星系中看到的星團也將變成這樣。圖片來源:《自然》網站研究年輕星系為了解再電離時期(大爆炸后約37.9萬年開始的一個主要相變過程)星系特性及其形成過程提供了一個窗口,但是這些星系太過遙遠,很難觀測到。此次,科學家對一個名為“宇宙寶石弧”的星系進行了觀測,帶來了新見解。這是一個大爆炸后約4.6億年形成的遙遠星系,由于引力透鏡效應而被顯著放大。這個區域是由哈勃望遠鏡在2018年首次觀測到的,其特征表明它可能是一個再電離區域,但其成分一直難以辨別。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團隊報告稱,韋布望遠鏡的數據揭示了5個星團,每個大小約1秒差距(約3.2......閱讀全文
韋布望遠鏡發現最早球狀星團
弧”星系?據《自然》24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瑞典科學家利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在宇宙大爆炸后4.6億年的一個星系中發現了球狀星團。這可能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圓球狀星團,這一發現有助人們理解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銀河系周圍一個球狀星團。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在“宇宙寶石弧”星系中看
大爆炸后僅4.6億年!韋布看到最早球狀星團
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描述了宇宙大爆炸后4.6億年的一個星系中觀察到的球狀星團,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報道的已知最早的原球狀星團候選。這一觀測來自韋布空間望遠鏡,或會揭示早期宇宙中星系如何形成。相關研究6月24日發表于《自然》。星團Messier 15的新哈勃圖像。這是銀河系周圍一個球狀星團的圖像。研究者認
“韋布”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星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49.shtm 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發現了迄今為止確定的最遙遠星系,它形成于大爆炸后約3.25億年。 天文學家使用一種名為紅移的度量方法測量地球與宇宙天體的距離。由于宇宙膨脹
“韋布”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遙遠星系
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發現了迄今為止確定的最遙遠星系,它形成于大爆炸后約3.25億年。 天文學家使用一種名為紅移的度量方法測量地球與宇宙天體的距離。由于宇宙膨脹,天體離地球越遠,其遠離速度越快。這種度量方法與多普勒效應相似,即物體輻射的波長因為波源和觀測者的相對運動而產生變化。來自
韋布望遠鏡或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0日報道,美國和丹麥研究人員利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提供的數據,發現了可能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星系GLASS-z13。現有數據表明,該星系距離地球約135億光年,誕生于宇宙大爆炸后3億年。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仍需進一步觀測予以證實。 此前已知最古老的星系紀錄由
韋布望遠鏡在遙遠星系發現碳塵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85.shtm
韋布望遠鏡首批數據揭示大質量星系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395.shtm
韋布望遠鏡首批結果揭示遙遠大質量星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79.shtm國際科學團隊報道了在大爆炸后約5億~7億年形成的候選大質量星系群。這些星系的質量超出了人們對這么早期星系質量的預期。觀測結果來自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公布的首批數據,為早期
韋布空間望遠鏡帶來6個遙遠星系新大片
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帶來了新的宇宙大片。 近期,研究人員公布了JWST先進深場河外巡天(JADES)計劃的部分觀測結果,確定了一些有史以來人們觀測到的最早的星系。它們誕生在宇宙大爆炸后的6.5億年內。這些讓天文學家贊嘆不已的發現表明,恒星和星系的形成與演化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早得多。
研究人員提出搜尋仙女星系星團的新方法
《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一支天文領域的聯合研究團隊基于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數據,構建了搜尋仙女星系(M31)星團的新方法,這是天文學家繼哈勃望遠鏡后利用LAMOST等地面望遠鏡批量搜尋仙女星系星團盤中年輕星團的突破性工作。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天文與天體物理學》。
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拍到了什么
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有沒有地外生命存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正是帶著這種使命,開啟了它的太空旅程。如今,它拍到了迄今最遙遠、最清晰的宇宙紅外圖像。 “如果你把一粒沙放在一臂遠的指尖上,這就是你正看到的宇宙的一部分——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小點。”美國航天
科普: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拍到了什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7.shtm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了好奇:宇宙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有沒有地外生命存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正是帶著這種使命,開啟了它的太空旅程。如今,它拍到
韋布望遠鏡首次傳回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1日宣布,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拍攝到星光,還傳回了一張自拍照。 韋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星光圖像顯示,18個亮點散布在一片漆黑中。這是韋布空間望遠鏡主鏡18片鏡片拍攝同一顆星時捕捉到的不同影像。美聯社12日援引美國航天局消息報道,韋布空間望遠鏡這次的拍攝對象是258光年外
迄今最遙遠黑洞發現
美國科學家結合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個誕生于宇宙大爆炸后僅4.7億年的黑洞的跡象,這是利用X射線發現的最遙遠的黑洞。該黑洞正處于前所未見的早期生長階段,其質量與宿主星系相似。這一結果可以解釋宇宙中一些最早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相關論文已刊發在論文預印本網
銀河系到底有多“重”
銀河系到底有多“重”?一個國際團隊日前報告說,他們利用美國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蓋亞”探測器對銀河系進行了迄今最精確的“稱重”,認為銀河系質量大約相當于1.5萬億個太陽質量。 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歐洲南方天文臺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報告說,在銀河系總質
迄今最遙遠黑洞發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49.shtm 科技日報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結合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個誕生于宇宙大爆炸后僅4.7億年的黑洞的跡象,這是利用X射線發現的
韋布空間望遠鏡的觀星之道
日前,一批特殊的照片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美輪美奐的船底座星云、“南天指環”星云、“斯蒂芬五重奏”星系、SMACS 0723星系團深場……這些璀璨奪目照片背后的功臣,是人類迄今為止最為先進的空間天文設備——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韋布是什么?一臺巨大的“宇宙相機” 第一次看到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
韋布望遠鏡拍攝木星新照片
??圖片來源:NASA、Judy Schmidt等當地時間8月22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由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捕捉到的兩幅令人驚嘆的新圖像,展示了木星的復雜性。雖然JWST之前拍攝的這顆氣態巨行星的圖像都只使用了一種波長的光,但這次是合成圖像,能讓人看清木星明亮的極光、移動的薄霧和它的兩
韋布空間望遠鏡,探究生命繁衍
一組國際科學家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次在太空中探測到重要的碳化合物(CH3+),該分子也被稱為“甲基陽離子”,其有助形成更復雜的碳基分子。碳化合物構成了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礎,因此,最新研究對于科學家進一步了解生命在地球上如何繁衍生息至關重要,也有望為系外生命搜索提供線索
天龍星團多體數值模擬成果發布
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外專千人”教授瑞奈爾?斯普澤母(Rainer Spurzem)率領的、中歐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利用國家天文臺“老虎”小型GPU集群,以及德國馬普計算與數據裝置的高性能GPU集群,首次實現了對百萬恒星組成的球狀星團的多體模擬。這是迄今為止, 國際上規模最大、最為逼真的星團
韋布探測到宇宙早期星系中存在碳
研究示意圖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天文學家基于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高級深星系外巡天獲得的數據,在宇宙大爆炸后僅3.5億年誕生的一個古老星系中,首次探測到了豐富的碳。這項發現有助于科學家進一步揭示宇宙以及地球生命的演化歷程。早期宇宙幾乎完全由最簡單的氫元素,以及少量氦和鋰組成。而現在觀察到的
韋布探測到宇宙早期星系中存在碳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天文學家基于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高級深星系外巡天獲得的數據,在宇宙大爆炸后僅3.5億年誕生的一個古老星系中,首次探測到了豐富的碳。這項發現有助于科學家進一步揭示宇宙以及地球生命的演化歷程。早期宇宙幾乎完全由最簡單的氫元素,以及少量
看向更遙遠的深空-韋布望遠鏡正深刻改變天文學
作為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繼任者,“身價”100億美元的韋布空間望遠鏡于去年12月25日發射升空,旨在“探索宇宙的起源”。即使迄今觀測時間不足半年,它仍然做出了幾項破紀錄的重要發現,美國太空網在21日的報道中,列出了它正在改變天文學的六種方式。 發現更遙遠的星系 在韋布望遠鏡發射前,天文學家已知最
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順利入軌
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的18個鏡段都必須被聚焦和調整。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據《科學》報道,當地時間1月24日,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已經抵達它的目的地。在長達一個月的旅程中,把精心包裝的天文臺打開后,控制人員短暫地點燃了韋布的推進器,把它送入L2的“光環軌道”。L2是一個
韋布望遠鏡發布首張火星照片
科技日報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9日報道,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近日發布了其拍攝的首張火星紅外圖像,捕獲了整顆行星的大氣數據,這將幫助天文學家識別以前儀器無法識別的現象和氣體,更好地了解火星的大氣層。 韋布發布的圖像用兩種不同的紅外波長顯示了火星東半球的圖像。波
觀天利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21.shtm 2022年7月12日,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韋布空間望遠鏡首批科學數據,并由專業研究人員解讀這些數據的科學潛力和價值。這些圖片震撼了世界,宇宙從未如此清晰,本
韋布望遠鏡發現最遠超新星
天文學家使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數量驚人的超新星,其中包括迄今確認的最遠超新星。這一發現使早期宇宙中已知超新星的數量增加了10倍。被圈起來的天體代表了以前未知的超新星。圖片來源:NASA研究人員通過拍攝同一小塊天空的兩張圖像發現了79顆新的超新星,一張在2022年,
科學家發現“神隱”黑洞的證據
德國科學家研究顯示,在銀河系半人馬座歐米茄星團(半人馬ω球狀星團)內觀測到的快速移動恒星為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證據。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該研究基于哈勃空間望遠鏡20多年的觀測結果,或有助于今后研究人員搜索這類難以發現的黑洞。歐空局哈勃拍攝的半人馬座歐米茄星團新彩色圖像。圖片來自:ES
“韋布”首次觀測系外7行星系統
TRAPPIST-1系統包括7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同時環繞著一顆相對較冷的恒星。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美國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首次觀測到一組備受期待的目標——環繞TRAPPIST-1恒星的7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以及圍繞一些行星的大氣層。這
詹姆斯·韋布望遠鏡捕捉到迄今最遠恒星細節
埃倫德爾(箭頭指向)。圖片來源: NASA/ESA/STSci/Coe, Welch et al 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遙遠恒星埃倫德爾,這顆恒星距離地球近280億光年。據《科學》消息,7月30日,研究人員用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再次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