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審查委員會26日批準了利用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開展視網膜再生的臨床研究。這將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能發育成各種細胞的iPS細胞進行臨床研究。 雖然批準時附加了減少癌變可能性的條件,不過日本政府的審查工作實際上已結束。經過上級科學技術工作小組和厚生勞動大臣的批準后,將由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高橋政代率領研究小組,在位于神戶市的尖端醫療中心醫院開展臨床研究。 研究對象是濕性老年黃斑變性這種難治之癥。濕性老年黃斑變性患者視網膜后會出現異常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十分脆弱,容易發生出血和液體滲漏,導致視網膜下部的色素上皮細胞受到傷害,視野扭曲,視力急劇降低。日本國內約有70萬此類患者。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小組將從患者前臂采集直徑約4毫米的皮膚組織,培育出iPS細胞,然后將其培育成色素上皮細胞,形成薄片狀之后再移植到眼球。由于培育工作需花費10個月左右時間,所以預計到明年才能進行移植。 參與臨床研究的......閱讀全文
2019年3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征求《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 (試行) (征求意見稿)》,引起行業內眾多從業者的巨大反響。這一幕也大概出現在一個月前(2月26日),同樣由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兩份監管文件主要關注的焦點就是細胞治療
誘導多能干細胞被期望可以帶來一場醫學革命,但在其發現十年后,誘導多能干細胞慢慢開始轉變為生物學研究;日本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的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曾因將成體細胞重編程為胚胎樣狀態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有一天當他的學生Kazutoshi T
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用4種基因將小鼠體細胞在體外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干細胞(即iPS細胞)。從此,iPS細胞研究改變了基礎研究的面貌,山中伸彌也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成為2012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共同得主。 iPS細胞與胚胎干細胞一樣,在體內可分化為3個胚層來源
2006年,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首次登上歷史舞臺。這一有著類似于胚胎干細胞(ESCs)功能的特殊細胞為再生醫學帶來了新視角和福音。科學家對其最初的設想是重編程成體細胞,并誘導其分化成干細胞、神經元或者其他任何細胞,最終用于疾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一個14歲的小孩,其機體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為60%,一天老師交代他一個任務,要他第二天在全校400名師生面前做一個演講,然而當天檢測其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幾乎為零;等到第二天老師告訴他演講的任務取消后,其免疫細胞的癌細胞殺傷率又恢復到60%的正常狀態……這是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近日,日本大阪大學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實施利用全球首例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制作角膜細胞移植再生臨床研究計劃! 全球首例!? 該項目原在2018年12月下旬就已通過大阪大學審查委員會批準,若此次經厚勞省審議獲批,項目預計最快在6月開始正式進入試驗。 據悉,這將是全球首例iPS角
笪志剛 就在日本為釣魚島之爭與中國搞僵、外交付出沉重代價,頗有些內外交困的敏感時期,一則消息或許讓這個島國出現久違的喜悅,給走向衰老的日本帶來一絲元氣。1962年9月4日出生于大阪、畢業于神戶大學醫學部、大阪市立大學,由整形外科醫生轉行研究,現為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的山
“黑匣子”(Black Box),學名是飛行數據記錄儀,是飛機專用的電子記錄設備之一,可以記錄飛機飛行期間的詳細信息資料。 回首2014年,找不到“黑匣子”的馬航(MAS)在12月15日告別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結束為期29年的上市生涯。這一天,恰好也是韓國科學家黃禹錫的生日。 看到上述開頭,你
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細胞)最初是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團隊在2006年利用病毒載體將四個轉錄因子(Oct4, Sox2, Klf4 和c-Myc)的組合轉入到小鼠胚胎或皮膚纖維母細胞中,使其重編程而得到的類似胚胎干細胞的一種細胞類型。這些ips細胞在形態、基因和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薦文章集合手冊,主要介紹某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及突出成果。相關特輯內容包括研究論文,評論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領域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由贊助商贊助,可以免費獲取。 2006年日本科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薦文章集合手冊,主要介紹某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及突出成果。相關特輯內容包括研究論文,評論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領域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由贊助商贊助,可以免費獲取。 2006年日本科
誘導多能干細胞為再生醫學帶來了希望,因為從理論上說,它們可以變成任何類型的組織,并且,因為它們是由病人自身的成人細胞制成,因此保證了兼容性。然而,將成人細胞變成這些iPS細胞的技術,并非萬無一失,在恢復它們的多能狀態之后,這些細胞并不總是能正確地分化恢復到成年細胞。延伸閱讀:Nature:新方法
前言 隨著人類對生物學領域深入探索和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院所和生物制藥公司將細胞水平的功能性研究、模型建立及藥物篩選做為一個重要的研究/研發手段。而高內涵成像分析系統就為這種細胞水平的研究提供了集高分辨率、自動化、智能化及海量信息為一體的新的檢測平臺。干細胞(stem
不久前,一位60歲的日本男性成為全球第一個接受由他人誘導多能干(iPS)細胞生成的細胞的人。 該國一個研究小組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細胞培養而成的視網膜細胞。研究小組稱,這是世界首例iPS細胞“異體移植”手術,與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細胞相比,費用和時間都大幅減少。 日本理化學研究
不久前,一位60歲的日本男性成為全球第一個接受由他人誘導多能干(iPS)細胞生成的細胞的人。 該國一個研究小組為眼疾患者成功移植了由他人的iPS細胞培養而成的視網膜細胞。研究小組稱,這是世界首例iPS細胞“異體移植”手術,與利用患者本人的iPS細胞相比,費用和時間都大幅減少。 日本理化學研究
據英國《衛報》和《自然》雜志網站報道,日本橫濱市立大學與美國西奈山醫學院科學家合作,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構建出微小“肝芽”,然后移植到小鼠體內,結果這些肝芽成功生長成微型人類肝臟,并像健康器官一樣具有正常的肝功能。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次報告從iPS細胞培育出功能性人類器官,雖然還
帕金森病使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經元退化,據報道,一旦出現癥狀患者就已經失去了一半以上的DA神經元。幾項研究表明,移植胎兒細胞制造的DA神經元可以減輕這種疾病。然而,胎兒組織的使用存在爭議。 iPS細胞療法 今天《Nature》的頭條新聞報道了來自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促凋亡蛋白PUMA作為p53的作用靶標參與抑制了體細胞重編程,抑制這一分子有可能提高體細胞重編程的效率。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7月22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程
備受期待的《干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干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和《干細胞制劑質量控制和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終于出爐,這能否推進干細胞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前景并不樂觀。 我國干細胞治療的混亂局面引發國內外強烈反響。201
關于印發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
據英國《自然》雜志官網近日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主要部門)5月中旬給大阪大學心臟外科醫生澤芳樹(音譯)領導的團隊開了綠燈,批準該團隊用革命性的重編程技術——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治療心臟病的臨床研究計劃,這是iPS細胞的第二例臨床應用。 研究小組計劃明年實施世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國立醫院機構大阪醫療中心的研究小組日前說,他們利用無腦回畸形患者的細胞培育出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并成功再現這種畸形是如何形成的。 無腦回畸形又稱光滑腦,是一種先天性小兒疑難癥,患兒會有嚴重的神經功能發育障礙和一定程度的癲癇,目前尚無藥物可根治。 胎兒在發
2007年不僅讓iPS一炮而紅,也讓一位華人女科學家從幕后實驗室走了出來,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這位女科學家就是俞君英博士,有人稱她為華人生命科學界的驕傲,有人認為她是下一屆諾貝爾獎熱門獲獎者,然而她卻依然平平淡淡的進行著自己喜愛的科學研究,波瀾不驚。 近期俞君英和她的同事又獲得了iPS技術
來自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年輕和年老組小鼠的皮膚細胞誘導成iPS細胞系,發現年老組iPS細胞的基因組穩定性下降,NHEJ修復能力下降,但HR修復能力不變。研究表明對于提高年老組iPS細胞基因組穩定性,重編程起始時聯合運用OSKM和Sirt6將是一個有效可行的方法。這一研究將為利
據英國《自然》雜志官網近日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主要部門)5月中旬給大阪大學心臟外科醫生澤芳樹(音譯)領導的團隊開了綠燈,批準該團隊用革命性的重編程技術——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治療心臟病的臨床研究計劃,這是iPS細胞的第二例臨床應用。研究小組計劃明年實施世界首例iPS
據英國《自然》雜志官網近日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主要部門)5月中旬給大阪大學心臟外科醫生澤芳樹(音譯)領導的團隊開了綠燈,批準該團隊用革命性的重編程技術——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治療心臟病的臨床研究計劃,這是iPS細胞的第二例臨床應用。研究小組計劃明年實施世界首例iPS
簡單來說,干細胞具有治療脊髓損傷的前景,目前有多項臨床試驗在進行中,并顯示一定的療效。因此,干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并非遙不可及。 一、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在損害的相應節段出現各種運動、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肌張力異常及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臟發育高清圖譜 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過早出生的嬰兒常常患有肺部發育不良,并可能面臨危及生命的后果。為了給這些嬰兒提供新穎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