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7月9日文章,原題:致密地層天然氣:中國被埋沒的非傳統能源革命 就在幾年前,在內蒙古蘇里格,兩名工程師乘卡車要花3天時間才能檢查完50口鉆井的作業情況,但現在,這項工作僅需5分鐘就能完成。 “蘇里格”在蒙語里是“半生不熟的肉”的意思,正是這個地方見證了中國開發“致密地層天然氣”的成功。 致密地層天然氣正悄然改變中國天然氣產業。致密地層天然氣占2012年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1/3,到2030年,致密地層天然氣有望推動中國“非傳統”天然氣產量實現近7倍增長。 “伍德-麥肯茲”能源咨詢公司亞洲地區研究部負責人克雷格·麥克馬洪稱贊:“中石油對致密地層天然氣的成功開發令人佩服。2005年,中石油尚未掌握相關技術。8年后的今天人們看到,中石油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把蘇里格氣田經營得非常好。” 以3200米深的垂直井為例,中石油將鉆井時間縮短2/3,只用15天就完成鉆探。“最終我們發現開發致密地層天然氣的關鍵在于......閱讀全文
●美國能源工業的持續發展促進了美國就業、家庭收入、政府收入的增長 ●當前美國相對低位的油氣價格帶動了美國化工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復興 ●預計在今后3- 5年內,“能源獨立”將與美國金融、房地產等領域協同促進,為美國經濟復蘇與增長帶來正效應 ●美國“能源獨立”趨勢下油氣對外依存度的
回顧過去百年全球能源近代史,我們可以發現:20世紀的前50年,世界仍處在“煤炭時代”;由于石油的崛起,到20世紀下半葉,西方國家已紛紛過渡到“石油時代”;新世紀之交的前后10年,由于世界能源向多元化發展,這一時期基本處于油、氣、非化石能源齊頭并進的年代。展望未來50年或更遠一段時期,
只要引入市場機制,通過利益驅動讓市場各個主體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時政府加以必要的市場監管,最終我們國家清潔技術的開發應用、引進推廣,以及一些重大創新就會指日可待。 自十八大把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后,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又將綠色發展列為下階段中國五大
當前,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是全球應對氣候和環境挑戰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世界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正在受到廣泛關注。日前,美國彭博新能源戰略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利布萊克應邀在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以“全球清潔能源投資趨勢”為主題發表演講,縱論新能源現狀
日本經濟產業省近日公布,已成功從近海地層蘊藏的甲烷水合物(一般稱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中分離出天然氣,這一消息讓非常規天然氣再度趨熱。 相比過去兩年全球熱炒的頁巖氣,可燃冰蘊藏的天然氣資源量還要多出很多倍。可燃冰,是否會繼頁巖氣之后再度引發新一輪能源革命? 各國競逐 可
技術轉移對于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 [新德里]從能效高的爐灶、太陽能燈到低排放的發電廠,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技術都是對氣候變化之戰的核心。 需要廉價而能夠獲得的技術從而實現低碳生活與適應氣候新秩序。 而技術轉移已經成為了下個月的哥本哈根峰會之前預備階段的一個關鍵問題。全世界希
無論我們是否面臨氣候變暖問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人類能夠利用的化石能源終將面臨枯竭問題,人類必須尋找相應的替代能源。據統計,世界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基礎儲量靜態可供開采的年限分別為162年、40年以及65年。而且,化石能源使用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峻,酸雨、
周三,日本政府突然轉變態度,并未正式采納上周剛剛宣布的重大目標,即在2040年以前逐步退出核能發電。該計劃在上周宣布后,遭到了商業團體及地方經濟依賴核電站的社區的強烈反對。 日本首相野田
FT全球能源領袖峰會在倫敦舉行 18日至19日,英國《金融時報》(FT)全球能源領袖峰會在倫敦舉行。但這一齊聚歐美能源巨頭的行業年會,今年的會議主題卻讓人讀出一些無奈。因為當歐債危機遭遇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能源行業的樂觀情緒顯然缺少了生長土壤,特別是在常規能源領域。
作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晶片、蓄電池以及太陽能板生產國,新加坡政府一直以來致力于清潔技術的發展,力爭推動其能源密集型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在亞洲地區引領綠色能源、綠色服務的革命。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環境與清潔能源部主任吳自強(Goh Chee Kion
一場危機,一番醒悟,一波浪潮。 全球金融危機第五年,看似潤物無聲的科研領域,在各界全面反思下,又蓄勢待發了…… 改變,在危機中漸成現實 居危思進,用創新化危機、求轉機、占先機。 十年前,美國頁巖氣開采量微不足道;而今,頁巖氣已占該國天然氣開采總量的四分之一。 正因金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以顯著減少煤炭的消費量,是中國碳減排最現實可行的途徑。 能源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我國能源面
我國歷次經濟發展都伴隨能源高速增長,現在要用能源的中低速增長來支持經濟轉型,不管是哪條路徑,都注定是一次“痛苦的轉型”。 今年上半年,中央的兩次重要會議都對能源問題作出了重大戰略研判,這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我國正在加快能源市場化改革。 雖然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出現了放緩改革的呼聲,但6月1
標準化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服務外交外貿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標準競爭在全球競爭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已經成為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綜合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必須堅持走中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12日在中科院2009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以6個領域的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經濟社會基礎和戰略體系。 路甬祥說,為有效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新變化,有效應對新科技革命的挑戰,有效解決制約我國當前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 〔2015〕40號文(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2012年1月7日,湖南漣源優質頁巖氣開采進入試產氣階段。 “三桶半油”占據八成資源? 更多的人把矛頭指向“三桶半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以及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延長石油”)。 “此前,對于油氣資源的開發,國務院批準的只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制的鍶87原子光晶格鐘(鍶光鐘)數據首
面對化石能源日漸枯竭和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的現實壓力,一場新能源革命在全球范圍內悄然興起,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電源結構也將在今后幾十年內逐步改變。隨著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發電在未來有望成為主力電源,電網的發展也將經歷重大轉型。 推進電能替代 加快電網創新 2009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5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有學者認為,這三大與科技有關的會議一起召開,其規格與規模都相當罕見,重要性堪比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當時,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
2015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至少有三個特別之處:一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科學論述,將成為今年我們制定新階段發展戰略、規劃和一系列政策的大邏輯;二是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的規劃之年,承啟“五年規劃”之前后,意義重大;三是2015年是為完成2020年全
2017年是中國能源互聯網政策的落地之年。自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公布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通知》以來,首批55個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已陸續開工。 這些剛進入“學步期”的能源互聯網項目背負著業界厚重的期待——重塑能源行業。那么,將被重塑的傳統能源行業又該如何應對能源
2017年是中國能源互聯網政策的落地之年。自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公布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通知》以來,首批55個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已陸續開工。 這些剛進入“學步期”的能源互聯網項目背負著業界厚重的期待——重塑能源行業。那么,將被重塑的傳統能源行業又該如何應對能源
11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財富CEO高峰論壇上,中外能源行業的專家就能源世界新格局進行了探討。此次探討中,各方專家逐步形成一致觀點:中國頁巖氣開發應當推進,更應當保持謹慎態度。 據介紹,受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的影響,一場頁巖氣開發熱潮正在全球范圍內涌動,從歐洲到南美、亞洲,從發達國家到新興市
“中國未來25年內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將引領世界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未來35年后有望脫離碳基能源。” 2014年開年,在《能源評論》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大討論”的虛擬圓桌上,杰里米·里夫金的上述預測,大膽而獨特,讓中國能源領域的各界人士為之一振。在他看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
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以下5大創新性能源技術突破將有助于改變目前人類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現狀,改變我們獲取能源的方式,確保我們的能源安全。 藻類制造的生物燃料:能效高 用玉米或甘蔗等可食用的農作物來制造生物燃料存在兩大弊端:一是與糧爭地,與人爭食,對現在人類業已不
它,是通往核聚變時代的前沿材料,是困擾全球科學界107年的難題,是未來人類從地球走向宇宙的必由之路。 而解決這一百年大難題的人,是來自于中國的一位天才少年。當前,世界數百位頂級科學家正試圖讓他的科研成果擴大化。 一旦這個成果投入市場,它將為中國乃至世界能源節省數十萬億人民幣。 2018年度
國土資源部近日宣布,中國成為與美國、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頁巖氣生產大國! 這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能源變革——從2010年前后實現“零”的突破,到目前全國年產能超過100億立方米、累計產氣超過100億立方米,中國邁入“全球三甲”。 這是一段幾無先例可循的創新歷程——在開發開采過程中,中國企業依
在G20杭州峰會領導人強調能效合作以及《G20能效引領計劃》發布的背景下,9月6日,以“能效提升”為主題的G20能效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落基山研究所以及能源基金會(中國)聯合發布“重塑能源:中國”項目成果報告。 “重塑能源:中國”項目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