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西藏開展2024年典型冰川與冰川區生態環境監測和評估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獲悉,西藏正在開展2024年典型冰川野外考察和末端自動監測設備的現場安裝,考察結果將為西藏典型冰川監測評估提供數據基礎,以期為準確評估高原氣候與冰川變化、冰川水資源動態、冰川退縮區生態環境演化等提供科學依據。工作人員在措嘉冰川的前緣冰湖收集水位數據(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邱星翔 攝本次考察選取了位于西藏自治區境內的措嘉冰川、來古冰川、米堆冰川等7條典型冰川,冰川規模均大于20平方公里,分布海拔范圍介于3843米至7010米之間,類型主要包括表磧與無表磧覆蓋型冰川、海洋型與大陸型冰川。考察團隊由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的相關科研人員聯合組成。“新安裝的設備每5分鐘將收集一次數據,并實時記錄下來。”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巧介紹,“這是一個長期的數據積累過程,收集到的現場監測數據將用于監測、記錄并評估冰川變化過程以及......閱讀全文

    西藏開展2024年典型冰川與冰川區生態環境監測和評估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獲悉,西藏正在開展2024年典型冰川野外考察和末端自動監測設備的現場安裝,考察結果將為西藏典型冰川監測評估提供數據基礎,以期為準確評估高原氣候與冰川變化、冰川水資源動態、冰川退縮區生態環境演化等提供科學依據。工作人員在措嘉冰川的前緣冰湖收集水位數據(6月23日攝

    遙感監測顯示西藏人工種草改善生態環境成效明顯

      《西藏人工種草遙感監測公報》19日正式發布。監測分析顯示,人工種草項目在改善高原草原生態環境、解決草畜矛盾方面成效明顯。  西藏是全國天然草原面積最大的省區。為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從2012年開始,西藏在全區范圍內大規模推廣人工種草項目,以緩解人畜矛盾日益突出帶來的草原生態安全問題。這次開

    衛星地圖顯示:西藏波密發現青藏高原最大冰川群

    雖然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青藏高原冰川每年都在退縮,但最近由衛星遙感拍攝的地圖顯示,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境內發現了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冰川共有42個,中國三大海洋型冰川中兩個也在波密縣境內。?這個位于喜馬拉雅深處的小縣面積14972平方公里,森林面積近68萬畝。資料顯示,波密縣屬山地丘陵,四周為山

    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及綜合評估項目研討會召開

      11月28日,為盡快落實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和副院長丁仲禮加強中國科學院與西藏自治區科技合作的指示,推動西藏區域科技創新集群建設,“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及綜合評估”項目在京召開研討會。西藏創新集群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集群辦公室主任、資環局副局長馮仁國與來自青藏高原研究所、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

    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成立

    記者29日從西藏大學獲悉,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在拉薩成立。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地球第三極,西藏作為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擁有著特殊的生態環境,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地區之一。據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專家王忠介紹,西藏大學具有全區唯一的“雙一流”建設學科生態學,不僅具有地緣和

    新方法助力冰川變化監測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發表題為《通過地震傳感器揭示潮汐冰川底部流動變化》的最新成果稱,得克薩斯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地震傳感器跟蹤監測發現,阿拉斯加和格陵蘭冰川融水流入了海洋。這項新技術為科學家提供了潮汐冰川變化的監測工具。  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地震引起的冰山崩解確定隨季節變化的冰震并識別在夏季很

    我國首個冰川監測塔在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區建成

    冰川監測塔主體  氣候變暖造成全球冰蓋和冰川消融加劇,冰川面積和儲量大幅減少。近30年來,冰川的消融退縮又出現加速趨勢,許多小山岳冰川消融殆盡,由此產生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方面的諸多問題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針對這一情況,負責世界冰川監測的專門機構---世界冰川監測服務處(W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分析:冰川躍動導致西藏阿里冰崩

      從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獲悉,該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析:冰川躍動導致7月17日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東汝鄉阿汝村發生冰崩。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世昌介紹,遙感監測數據顯示,此次冰崩范圍約10平方公里,長6.3公里,最寬處約2.6公里,是國內有觀測記錄以來由冰

    孫鴻烈:全球變暖給青藏高原帶來正負兩方面影響

    “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青藏高原變暖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快。”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日前說,冰川、凍土的融化將給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帶來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孫鴻烈院士是于8月5日晚間,向正在西藏自治區調研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匯報工作時說這番話的。此前,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等19人組成的考

    監測發現南極冰川消融幾百米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0月2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測數據,發現2002年至2009年西南極洲冰川的堅冰消融了幾百米。  西南極洲阿蒙森海灣分布著一些地球上消融速度最快的冰川,這些冰川的質量損失速率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此前曾有一個理論假說:在21世紀

    聯合國敦促秘魯建立冰川監測系統

      據美聯社報道,聯合國專家日前敦促秘魯建立一套長期性的監測系統,從而記錄全球變暖造成安第斯山脈冰川的消融狀況以及對依賴冰川淡水的人群造成的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文系統專家阿尼爾?米什拉(Anil?Mishra)表示:“我們已經與秘魯政府機構進行了交談,由于缺乏足夠的監

    西藏加強環境質量監測確保生態安全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了解到,西藏近年不斷加強環境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目前基本建成水、氣、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據介紹,西藏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已經通過國家標準化驗收,自治區輻射環境監督站3大類17項輻射環境監測項目通過國家計量認證,7地(市)環境監測站全面通過自治區級計量認證。  據了解

    西藏8個城市空氣自動監測子站啟用

      日前,從召開的自治區環境監測技術工作會議上獲悉,在國家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對口支援兄弟省市的大力資助和支持下,西藏自治區環境監測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國家已累計向西藏自治區環保系統各類能力建設投資14139萬元。《全國環保系統“十一五”對口援藏規劃》確定的

    國際合作科考隊調研雅魯藏布江演化過程

      6月20到29日,由多位國際頂尖科學家組成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水系固體物質源-匯過程與演變”科考分隊來到雅魯藏布江西藏日喀則段,對相關河谷區域的地質演化、地貌、生態和環境演變進行調研,旨在聚焦雅魯藏布江演化及其流域生態環境變化這一重要科學問題。  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源頭在日喀則

    西藏地區水土流失有加劇危險

      來自中科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沿西藏中東部地區的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開展了土壤侵蝕調查。他們發現,西藏自治區土壤侵蝕過程復雜多樣,而伴隨著該地區氣候環境暖濕化的發展,水土流失有進一步加劇的危險。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水土保持通報》。  據了解,

    西藏高原生態環境變化評估報告研討會召開

      7月27日,為促進“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及綜合評估”任務實施,西藏高原生態環境變化評估報告研討會在京召開。孫鴻烈院士、鄭度院士、西藏創新集群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集群辦公室主任馮仁國等,與來自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籌)、青藏高原研究所、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寒區

    生態環境監測站能夠監測哪些指標?

    生態環境監測站,又叫作負氧離子監測站。可以準確監測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除了負氧離子這一指標,生態環境監測站能夠監測的項目簡直不要太多——比如空氣的溫濕度、降雨量、風向風速,以及近幾年環境污染嚴重后,大家普遍對空氣污染的關注度比較高,像PM2.5、PM10也可以準確監測。濕地公園、森林公園這些天然氧

    科學家解析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看點

      壯美的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世界最后一方凈土,蘊藏著地球生態環境的密碼和無數有待探尋的奧秘。  時隔四十余年,我國17日啟動第二次青藏高原大規模綜合性科考。首先拉開帷幕的是江湖源考察,科考隊員將兵分四路,重點對長江源頭區域和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錯區域進行觀測研究。  “第一次是‘

    美衛星監測顯示全球5年融化2萬億噸冰川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宇(NASA)公布的最新衛星檢測數據顯示,從2003年至今的5年時間里,由于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北極格陵蘭島、南極洲以及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共有約2萬億噸冰川融化。更加糟糕的是,這一融化趨勢截至目前沒有任何變緩的跡象。 5年融化2萬億

    黃山構建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記者近日從黃山風景區了解到,該景區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基礎數據庫一期項目日前通過評審,為全面構建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黃山風景區啟動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857萬元,包括基礎數據庫、生態環境監管平臺、環境質量預警平臺、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4個子項目。據了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十年變化遙感調查

      6月14日,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和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聯合在拉薩召開了“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十年(2000-2010)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啟動會。來自西藏自治區環保廳、發改委、財政廳、農牧廳、水利廳、科技廳、林業局、氣象局等相關廳局領導與專家,中科院成都山地

    生態環境部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

      5月29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將研究制訂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通過條例的制訂,進一步明確各級生態環境監測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護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各界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法律責任。  2018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生態環境監

    生態環境部:正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

    ? 近日,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的制定,從立法層面強化法規建設,構建各類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體系,強化環境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這項工作我們正在加緊編制,爭取能夠以國務院條例的形式盡快發布”。

    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強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監測支撐。《規劃》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大監測”格局將更加成熟定型。《規劃》立足新發

    生態環境部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

      4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剛出席會議并致辭。  黃潤秋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謀劃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

    王小丹:-“世界屋脊”的生態守望者

       人物檔案   王小丹,1973年出生,現為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山地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西藏研究室主任,申扎生態站站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高山環境與高寒生態,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國際SCI檢索刊物論文30篇。獲國家獎1項,省部獎8項。日前,王小丹榮

    西藏環境監測體系完善助推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環保廳獲悉,日前,西藏山南地區環境監測站實驗室通過計量認證。至此,西藏七個地級環境監測站全部達到可以獨立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標準,可以依法獨立進行環境監測。西藏環境監測體系基本完善,有效助推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從今年4月起,山南地區環保局按

    監測顯示:三江源地區典型冰川整體呈退縮態勢

    中新網西寧3月15日電 (孫睿李紅梅)“通過青海基本氣象要素變化趨勢最新研究,2006年以來資料顯示,三江源地區典型冰川整體呈退縮態勢。”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白彥芳15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500米-4800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

    生態環境監測站大氣負氧離子監測系統

      生態環境監測站-大氣負氧離子監測系統FT-FYLZ可同時監測多種環境要素,并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擴展增減,24小時全天候對被監測環境的數據進行傳輸。獨特的模塊式結構設計,各種傳感器可互換,標配有專業安裝支架,可將儀器設備安裝于墻面上,或者立柱上,后期運營維護極為方便。  用于景區、公園、林業、環保

    無人船無人機加持-再探“地球第三極”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被稱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6月17日,江湖源綜合科考隊從拉薩啟程,標志著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活動正式啟動。這是時隔40余年后,我國再次對青藏高原進行大規模綜合性科考。  18日,江湖源綜合科考協調組組長、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徐柏青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電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