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消息嚴重挫傷了整個領域的士氣” 美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失敗 分析顯示,該疫苗無法保護人體免遭病毒侵害,也不能減少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數量 9月18日,艾滋病(AIDS)疫苗研究遭受了災難性打擊,一個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的臨床試驗宣布失敗。據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報道,當天,對該疫苗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項中期安全性分析顯示,該疫苗既無法保護志愿者免遭致命病毒的侵害,也不能減少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IV)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數量。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性疾病研究所艾滋病疫苗項目負責人佩吉·約翰斯頓說:“這個消息令人震驚,它毀滅了我們的希望。”艾滋病疫苗試驗網絡發言人莎拉·亞歷山大說,對制藥業來說,這是一個悲哀的日子,因為默克公司的疫苗已顯示,它能夠激發免疫系統,人們因此對它的成功充滿希望。 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大約有4000萬人感染HIV,如果按目前的感染速度計算,未來5年中還將......閱讀全文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迄今為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數據或者證據證明隨著許多生物新型療法的引進,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類醫療保健帶來巨大的進步。 近年來生物醫藥領域有許多新的發現,為人來某些疾病的研究與治療帶來了美好的憧憬與希望,譬如一些新型抗癌藥物、艾滋病疫苗等令人垂涎的生物產品。可惜的是這些產品或技術在應用和實施
今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就在11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強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生
涉及省份——上游省份(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 安徽、北京、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吉林、江蘇、江西、重慶、浙江、四川、陜西、陜西、山東。 涉及省份——下游省份(購進疫苗及生物制品) 安徽、北京、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蘇、遼寧
【1】Science:重磅!一種三特異性抗體三管齊下有望阻止HIV感染 doi:10.1126/science.aan863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報道在實驗室制造的一種三特異性抗體(three-pronged antibody, trispecific antibody)要比用來
泰國疫苗的結果帶來了許多疑問 一場會議的與會者得知,首個成功的艾滋病疫苗試驗——上個月它得到了廣泛宣傳——已經為艾滋病病毒入侵人體的時候發生了什么提供了關鍵的見解。 這種疫苗在泰國的1
“性感染的最小年齡才13歲,最大的86歲。” 提到這兩個數字,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性病艾滋病門診主任孫麗君神情黯然。 13歲,花樣年華;86歲,耄耋老者。他們本不應該被艾滋病毒“俘獲”,更不可思議的是通過性行為。 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兩個極端的個例。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
美國和泰國研究人員本月24日宣布合作開發出首個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相關國際機構和業界一片叫好。不過,細思之,這種疫苗以及艾滋病本身仍有很多未解之謎,人類應對艾滋病疫情的斗爭仍非坦途。 一種有效的艾滋病疫苗需要激活人體免疫系統的兩大武器——能夠追蹤艾滋病病毒的抗體以及識別并破壞艾滋病病
發現艾滋病31年后,首個用于未受感染人群預防的藥物在今年7月16日被美國FDA批準上市。10天后結束的第19屆世界艾滋病大會上,首位被治愈者現身,人們看到了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曙光。 記者昨天從北京佑安醫院獲悉,我國科技重大專項艾滋病疫苗Ⅱ期臨床試驗已于上周在該院啟動,首批31名
臨床前優化研究使疫苗免疫穩定地引出保護性抗體,是開發有效HIV疫苗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幾十年來,HIV成功地回避了人們努力多年所創造的各種疫苗。Scripps研究所(TSRI)和La Jolla變態反應&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始終沒有放棄,他們正穩步向成功接近。最近,他們在
科學家發現癌癥新基因 大多數癌癥基因都是以中等頻率發生突變的,在某一具體腫瘤類型的五個樣本中發生突變的不到一個,所以對癌癥基因的準確識別需要基于大規模取樣,以便將突變率的這種異質性考慮進去。這項研究對來自超過4700個“腫瘤—正常對”的21個腫瘤類型進行了統計分析。作者識別出33個以前不知
我國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日前正式啟動臨床試驗,取得預期結果并通過審評后就能上市。 該項疫苗由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養生堂有限公司旗下的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制,并將在廈門海滄生產。據悉,這也是繼美國默克(Merck)
1981年,自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發現以來,人們才開始慢慢了解HIV和AIDS,隨著科學家們30多年的努力研究,他們在艾滋病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不光闡明了HIV感染宿主的分子機制,還對抵御耐藥性菌株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盡管如此,HIV病毒還會“另辟蹊徑”尋找求生出路,讓科學家們
幾十年來,HIV成功地回避了人們努力多年所創造的各種疫苗。Scripps研究所(TSRI)和La Jolla變態反應&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始終沒有放棄,他們正穩步向成功接近。最近,他們在《Immunity》雜志發表重要文章,臨床前模型研究表明,優化疫苗遞送模式和投遞時機是誘
12月1日是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盡管藥物控制法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患者死亡率,但我國每年新發現感染者仍在10萬人以上,世界新發現感染者達180萬人。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對艾滋病疫苗翹首以盼。 然而,艾滋病疫苗研發30年來,科學家屢戰屢敗,僅臨床試驗已經失敗了200多次。艾滋病疫苗為何難產?
北京時間2月23日消息,據英國《獨立報》報道,南非流行病學建模與分析中心正在尋找從根本上遏制艾滋病蔓延的新舉措。該中心科學家表示,對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以下簡稱HIV)的人進行檢測并采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加以治療,能夠在40年內根除艾滋病這種在全球蔓延的傳染病。 流行病學建模與分析中心的布賴
來自英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利用英國鉆石光源研究所的先進設備,解析了一種關鍵病原體:人類腸道病毒71型(EV71)的結構,EV71是引發這兩年來受到關注的嬰幼兒手足口病主要病原體之一。研究人員利用同步輻射光源,觀察到了這一病毒不同狀態下的構型,由此揭示了病毒動態作用機制。這一成果同時公布在2013年
艾滋病的毀滅性在于HIV病毒多變,且主動攻擊宿主免疫系統,使其逐步喪失免疫功能從而易感染各種疾病或發生惡性腫瘤,進而威脅人類生命。對于艾滋病最好的防御措施之一是疫苗,它是逆轉艾滋病流行的有力武器。但是,目前并沒有艾滋病疫苗上市。 近期,首個曾備受爭議的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正式在南非開展。該試驗被
“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了進展,各項目按計劃完成了研究任務。”5月11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五次中國科協論壇中國艾滋病疫苗高層論壇上,中國艾滋病疫苗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教授透露。 匯集了
近日,一篇發自華盛頓的消息稱:實驗性HIV疫苗方案在早期試驗中引發免疫反應。隨后,國內一些媒體迅速以“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強生集團宣布志愿者100%產生抗體”之類的標題進行了轟炸式的報道。似乎困擾人類幾十年的醫學難題就此破解…… 科技日報記者通過采訪發現,這只是部分媒體和公眾的誤讀。 有抗體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8月10日,有媒體報道或是轉載了一篇有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即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進展的內容,稱某公司在今年7月24日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被試志愿者對HIV疫苗耐受性良好。當中,還列舉了一些數據,例如,100%產生了對抗HIV
為什么人類不能像戰勝其他傳染病那樣戰勝艾滋病?原因是因為人體還沒有進化出抵御艾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而艾滋病病毒的“殺手锏”正是感染免疫細胞而導致其“自殺”。 ■曾慶平 在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科學家剛剛完成一項隨機、雙盲和設置安慰劑對照的治療性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不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艾滋病疫苗被認為是最富有挑戰的藥物開發項目之一。這主要與HIV病毒多變、突變能力強有關聯。HIV病毒的遺傳多樣性甚至于比流感病毒更嚴重。所以,如何研發出能夠“以一擋十”的HIV疫苗?這是一個難題。 7月15日,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宣布,其在研的
艾滋病疫苗被認為是最富有挑戰的藥物開發項目之一。這主要與HIV病毒多變、突變能力強有關聯。HIV病毒的遺傳多樣性甚至于比流感病毒更嚴重。所以,如何研發出能夠“以一擋十”的HIV疫苗?這是一個難題。 7月15日,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宣布,其在研的馬賽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當地時間16日表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mRNA-1273”)當天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首批接種疫苗的志愿者有45人,均為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其中4人在16日接受注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布消息開始臨床試驗。/NIH網站“臨床試驗的啟動速度之快,創下紀錄。”
季節性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圍內每年會導致多達65萬例死亡和300-500萬例嚴重感染。不知不覺,冬天到了,流感也隨即而來,那么近期科學家們關于流感的研究進展如何呢?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Sci Immunol:生酮飲食有助于抵抗流感 doi:10.1126/s
在對導致疾病的基因進行研究中,一種核心假設是這些基因簇集在與這種疾病直接相關的分子通路中。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事實并非如此。 這項研究中使用的候選疫苗模擬HIV表面上的包膜蛋白三聚體刺突。在結構圖上,可在這種病毒表面上清晰地觀察到它的包膜蛋白三聚體。圖片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實驗性HIV-1候選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可在健康的成年人和恒河猴中產生可比較的強效免疫反應。此外,這種候選疫苗能夠讓猴子免受猿猴-人類免疫缺損病毒(simia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HIV)---一種類似于HIV的感染猴子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