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根據科技部在海洋科技發展戰略上的重大部署,以打造“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為目標, 按照“分工合作、開放共享”的建設思路,積極推進海洋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 一是建立保障機制。山東省、青島市把加快建設海洋國家實驗室作為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不斷加大支持力度。青島市政府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服務支撐機構,在理事會領導下爭取各級科研經費,落實儀器設備投入、人才引進、成果轉化政策等工作。截止目前,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已經投入基建資金13億元,專項科研經費4000萬元,儀器設備經費3000萬元,配套出臺了完善的人才引進政策。 二是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截止到2013年9月,基建資金已全部到位,一期綜合樓及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已竣工,2013年底,二期工程將全面完工,三期工程主體封頂,2014年底整個項目即可投入試運行,屆時海洋國家實驗室將達到占地640畝、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規模。 三是全方位......閱讀全文
編者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我國發展基礎科學研究的主要科技創新平臺,對促進我國科學源頭創新,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支撐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當前我國社會公眾對兩者的建設背景、理念、歷程和功能定位還缺乏全面的了解和統一的認識。為此本報告著重梳理了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歷程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是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農業部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5個國家級海洋科教機構于2000年共同發起,擬由科技部、財政部、山東省和青島市共同建設的國家級海洋科技
“作為我國最高等級實驗室的國家實驗室,自首批籌建至今,十幾年已經過去,曾經的那批科技人員中雖然不少人青絲變成白發,但至今‘籌’字依然難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對于國家實驗室十幾年一“籌”莫展的窘境,不少代表委員明顯提高了嗓門。 “這就好比一只靴子已經掉下來半天了,另一只靴子何時落下?”全國政協
青島集聚了堪稱“國字號”的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國獨樹一幟,在世界上也為數不多。如何發揮這支海洋科技“國家隊”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我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的新跨越,意義重大而深遠。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
1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第二十五場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這是2015年的首場雙周協商座談會。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全國政協委員、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圍坐一起,就“發揮國家實驗室在原始創新中的引領作用”議題展開熱烈研討。 “無論從當前的國際形勢還是國內科技發展現狀分析,建設國家
探訪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國家實驗室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 海洋國家實驗室供圖 6月的山東青島即墨鰲山灣,草木初盛,碧波涌動,蓬勃如少年。緊鄰海灣的一片現代化建筑,便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所在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試點中的國家實驗室。 向海而興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國家實驗室作為國家級戰略性、綜合性研究平臺,是最重要的“科研國家隊”,對于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十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近日,依據《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制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科技基礎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圖片來自互聯網 這意味著,在經過17年試點籌建后,我國國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了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評估顯示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優秀類實驗室(25個)、良好類實驗室(62個)、整改類實驗室(8個)、未通過評估類實驗室(4個)。圖片來源網絡 通知原文如下:科技部關于發布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
地球上大約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發展海洋科技、開發海洋資源已成為當下的必然選擇,而這些自然離不開人才和技術的支撐。22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采訪團來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近距離參觀了這個世界上第七大海洋研究機構。 國內首個海洋科技實驗室 實現“
近日,依據《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制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科技基礎條件保障能力建設。這意味著,在經過17年試點籌建后,我國國家實驗室建設有望在“
“享受人才津貼每年100萬—120萬元,科研補助經費300萬—500萬元,生活津貼500萬元”。 近日,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首席科學家蔡文炬教授受聘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首位“鰲山人才”領軍科學家。這是海洋國家實驗室面向全球引進海洋
投資20億,邀請19位院士“問診把脈”。近日,河南省籌建黃河實驗室的消息廣受關注。 該實驗室預計年內掛牌,河南省省長親自“掛帥”擔任理事長,旨在為沖刺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與此同時,河南省還計劃籌建同級別的嵩山實驗室。 不過,沖擊國家實驗室,河南只能算是后來者。 僅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國科發基〔2010〕578號 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四川省科技廳、陜西省科技廳: &nb
23日下午,科技部發文《關于批準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通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獲批組建6個國家研究中心。 科技部表示, 國家研究中心是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
作為目前我國頂尖的科研平臺之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30多年建設發展,科技部已在相關領域建設了50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納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統計范圍的有國家實驗室(試點)、國家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國家重點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組織開展2015年批準建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總結的通知國科基函〔2020〕21號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
國家實驗室主要圍繞國家使命,從事基礎性和戰略性科研任務,通過多學科交叉協助,解決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問題。《專項規劃》指出,國家實驗室是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戰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國際科技競爭的創新基礎平臺。建設國家實驗室有助于提升我國戰略性和前瞻性科技能力
“有時候出國碰到同行,他們很不理解,怎么后面這個括號里還寫著‘籌’。”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信息存儲與光顯示功能實驗室主任馮丹代表有些苦惱。2003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和其他4家實驗室一道,開始了籌建工作。這一籌,就是14年。 國家實驗室已經從籌建變成了“愁”建。有時候,大家還開玩笑,“我們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面向社會和行業未來發展的需求,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競爭前共性技術研究,研究制定國際標準、國家和行業標準,聚集和培養優秀人才,引領和帶動行業技術進步。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批準建設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王梅祥與國家實驗室有著深厚的感情。從我國開始醞釀籌建國家實驗室時起,他就積極參與論證工作。回想起當初參與研討國家實驗室的定位、發展目標、如何來做、怎么來選擇等問題,仍歷歷在目。而今,滿腔的熱情期盼卻等來一個尷尬的結果:自第一批國家實驗室籌建至今已經過去十多年,國家
第二批國家實驗室僅僅作為擴大試點,沒有經過批準立項;國家實驗室的驗收標準迄今還存在爭論;加上體制問題,導致第二批國家實驗室“籌”字難除。 10月10日,大連。 中國在能源領域的第一個國家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
日前,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獲悉,科技部正式批復海洋國家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和第一屆主任委員會成員名單。 國家科技部任命吳立新院士為第一屆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王栽毅任常務副主任,劉保華、宋金明、莊志猛任副主任。管華詩院士為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唐
當你留心看一些大學簡介,如果該校有某個學科擁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都會著重筆墨,大書特書。這些重點實驗室往往會得到大量的政府資金扶持,在科研探索和人才發展上,可以說是一塊“金字招牌”。而擁有“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也往往是該校的王牌學科,成為歷年該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不過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組織召開了“智慧海洋”聯合實驗室建設運行預算評審會,方案內容通過了評審。這標志著海洋國家實驗室與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共建的“智慧海洋”聯合實驗室正式進入建設階段,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再添一聯合實驗室。 2016年7月,海洋國家實
美國的國家實驗室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科研系統之一,美國能源部下屬17個國家實驗室,涉及海洋、能源、健康、信息、材料等多個領域。 一、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發展演化及戰略定位 美國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從一開始就體現國家意志,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戰略目標,完成聯邦政府賦予的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
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評審工作已經完成。現將擬新建立項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進行公示(詳見附件)。 公示期自8月21日至8月28日。期間,如對公示信息存在異議,應當以書面方式向我司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超出期限的異議不予受理。 聯系方式: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科研基地處,北京海淀區復興路
11月16日,海洋國家實驗室第二個海外研究中心――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正式簽約啟動建設。該研究中心由海洋國家實驗室攜手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共同建設,聚焦研發新一代高分辨率多尺度地球系統預測模擬框架,在全球及區域尺度上提供可靠數據,為科學應對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