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乳業行業人士處獲得一份工信部編制的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重組方案(報批稿,尚待最終定案),目標是5年后,國內企業整合為50家左右,前十大國產品牌奶粉集中度超過80%. 在這份《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中規劃:第一階段為摸底調查;第二階段培育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企業,前10家國內品牌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階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最終配方奶粉企業整合到50家左右。 工信部在方案中推出稅收優惠、財政扶持、金融綜合授信、發行股票和債券和被兼并企業土地開發收益5項政策措施和保障。此前消息稱,國家有關方面將會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和貸款等方面給予300億元的資金支持。 該最終方案將會在10月份公布。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最終方案不會有太大更改,但是擔心這次整合方案的落實情況,國家財政能否拿出那么多錢是一個關鍵。 受益于扶持政策的一家企業董事長......閱讀全文
“到2015年底,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這是去年6月工信部牽頭發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重組方案》)中提出的目標。 工信部這么做的原因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是個特殊行業
據昨日(8月18日)《中國之聲》報道,工信部已編制完成《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并上報國務院等待批復。 在等待批復的方案中,工信部表示將在5年后,力爭將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企業總數整合到50家左右,培育形成3~5家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大型企業
自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奶粉市場進入列強并起的戰國時代,不過卻仍缺少“超級企業”。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首屆嬰幼兒配方奶粉創新發展論壇獲悉,目前國內奶粉行業分散度較高,國內前五大奶粉品牌的行業集中度只有22%,前十家行業集中度不過68%,距離工信部目標的80%尚遠。業內看來,由于中國奶粉市場相對分散,
國務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今年突出重點整治的問題包括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等的注冊管理,繼續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嬰幼兒輔助食品、乳制品等重點產品的監管。同時,“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開展全面檢查。” 工信部、發改委等制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
中國乳業圈內的人士正隱約感覺到,繼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行業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產業重組。 2013年6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9個部委在京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一則題為《內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的報道,再次讓國人的神經緊繃,也引發了一輪輿論論戰。 針對香港某媒體7月8日的這篇報道,新華網駁斥道:“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當中,追求零攝入不現實也沒必要。” 新華網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該文發布時機,發改委7月2日剛剛啟動針對五大外資奶粉
一則題為《內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的報道,再次讓國人的神經緊繃,也引發了一輪輿論論戰。 針對香港某媒體7月8日的這篇報道,新華網駁斥道:“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當中,追求零攝入不現實也沒必要。” 新華網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該文發布時機,發改委7月2日剛剛啟動針對五大外資奶粉
《經濟參考報》記者9日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經過多部委長達數月的協調,備受關注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乳企兼并重組細則》)或將于近期出臺。 據悉《乳企兼并重組細則》將主要聚焦以下內容:提高企業進入門檻、提升行業集中度,5年內培育形成3至5家年嬰幼兒配方乳粉銷
在這場被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譽為“經歷過的最嚴格的考試”中,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和注銷的企業為51家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換證審查結果,這令51家企業暫時無緣嬰幼兒乳粉生產了。 記者調查發現,并非如現有媒體報道所言,51家“
工信部指出,面對質量安全保障新要求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情況,必須大力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國內品牌,增加有效供給。 2014年,將是中國乳業變局的一年。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曾改寫了中國乳業的歷史,而2013年“乳業新政”的不斷出臺,也注定了2014年是乳業風云際會的一年
我國乳業新一輪大洗牌可能將在下月開始。昨天,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官員向媒體透露,乳業兼并重組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已制定完成,細則包括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建設大型乳企也將是政策重點。據悉,這是繼此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進一步的細化落實的文件。業內人士認為,該細則實施
洋奶粉新規所展示的41家企業名單倏然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之前沒有一絲預兆。 4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首批通過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名單,共計41家。 5月1日的公告中稱:注冊審核工作還在進展中,符合注冊要求的企業將陸續增補進名單中,并在
國內嬰幼兒奶粉信任危機愈演愈烈,而不斷爆出的假洋品牌奶粉也充斥著國內的奶制品市場。“國內現在的乳制品市場比2008年之前還要亂。”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總經理、乳業專家雷永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感慨國內當前奶制品市場。 新政出臺利好乳制品行業
消息稱五年后僅留五十家奶粉企業 六成同行將“出局” 昨日,本報記者從一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備受業內關注的乳業兼并重組細則已經初露端倪。根據規劃,我國將可能在2018年只保留50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以“嚴管”奶粉質量安全并大舉提高產業集中度。考慮到目前我國同類的企業多達128家
日前,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食藥監總局五部委聯合印發《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奶業十三五規劃”)。規劃顯示,2008年以來,國內奶業成績顯著,但目前國內奶業面臨挑戰,新增消費中的八成被進口產品所占據,與此同時,國內乳制品消費增速放緩。 中國奶業面臨進
過去的一年,乳品行業歷經質疑和坎坷,隨著監管的政策的密集出臺,行業企業開始多方面探索自身的出路。就在本月6日,雅士利國際控股及蒙牛乳業發布聯合公告,宣布雅士利將雅士利(鄭州)營養品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以3.77億元的價格,出售給蒙牛投資與 WhiteWaveFoodsCompany(以下簡
伊利股份 蒙牛乳業 盡管“奶粉國家隊”的說法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否認,但扶持“乳粉企業兼并重組”的名單,卻已接近完成。日前,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首批將獲得國家扶持的企業名單已經出爐,伊利、蒙牛、飛鶴、完達山和高原之寶有望入圍。入圍企業有望獲得中央財政專項基金、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省級
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兜頭給本土奶業一記大棒,砸得整個奶業為之一顫。本土奶企還沒反應過來或招架無力時,國外奶企嗅到發展商機,紛紛調轉企業發展航向,全速向我國奶業市場開來。事到如今,這記棒喝的影響力還未完全消散,不少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仍持觀望態度。 此時,荷蘭合作銀行做出預測:201
昨日 (7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召開完2013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后表示,就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的兼并重組,工信部正會同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形成具體實施意見,并準備將意見上報國務院。 朱宏任說,工信部工作的
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國內奶粉行業兼并重組的步伐進一步加快。昨日,在前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透露,工信部已制定了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方案,目前已上報國務院待批。 肖春泉表示,根據經國務院第十次常務會議審核,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
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僅剩不到百日。在史上最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政即將到來之時,生產企業該怎樣調整布局?7月12日,一場“乳業新政下羊乳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奶山羊存欄218萬只全國第一 陜西省乳
新華社發 日前,伊利股份發公告稱,將通過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輝山乳業,成為輝山乳業的投資者,投資金額5000萬美元(約3.1億元人民幣)。耐人尋味的是,在輝山乳業的基礎投資者中,同時還有蒙牛的大股東中糧集團旗下私募基金。輝山乳業是東北液態奶市場的領先品牌
8月的奶粉市場充滿了動蕩與變化。先是發改委對6家奶粉企業開出巨額罰單,懲處壟斷行為。又是新西蘭品牌恒天然被懷疑含有肉毒桿菌,又于8月底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檢測稱并未發現。最近,奶粉要進藥店銷售的消息又充斥眼球。 我們發現,無論哪個食品品類,都不能如嬰幼兒奶粉一般引人關注,牽動人心。是
本月起,對華出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境外生產企業,如未按照《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辦理注冊,其嬰幼兒配方乳粉將不被允許進口中國。就在本月1日,即是在洋奶粉新規實施之際的頭一天夜里,國家認監委公布了首批41家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名單,雖然這并不是最終名單,未來還會有企業會被列入名單
自去年起,乳業兼并重組細則何時出臺一直牽動著國內各大乳企的心。盡管細則尚未出臺,但2013年至今,乳企間兼并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案例不在少數。從蒙牛乳業收購雅士利、飛鶴乳業全面收購吉林艾倍特乳業、合生元收購長沙營可營養品,再到達能增持蒙牛、光明引入戰略投資者RRJ,乳業分析人士指出,"去年政策
11月11日,據路透社報道,蒙牛乳業以3.5港元出售4.7億股雅士利股份,淡馬錫和厚樸基金和其他三個私人投資公司認購,涉資達16.5億港元,雅士利今日復牌股價大漲,截至14:00,雅士利國際漲近13%。 多家基金購買了蒙牛國際出售的雅士利股份,其中包括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及厚樸投資管理公司。出
昨日有媒體援引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官員透露消息稱,促進乳業兼并重組方案細則已經制定完成,本周內將上報國務院,待批準后預計8月公布,大型乳業企業將獲重點扶持。對此,多位農業及乳業專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乳業規模與乳品質量沒有必然聯系,政府應重監管輕規模,出臺嚴格的行業法規和標準,企業規模大小,一律平等
工信部18日將召集上百家奶粉企業開會貫徹“雙提” 業內人士透露: 昨日獲悉,國內上百家奶粉企業將在18日參加由工信部組織的會議,以貫徹早前發布的《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即業內稱的“雙提”)。有業內人士指出,奶粉國內貼牌加工行為或不被允許。而另一方面,兼并重組大幕也將
國產奶粉行業風起云涌,兼并、重組頻頻發生。與此同時,對洋奶粉的整頓也在同步進行。記者昨天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自今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業內
今年5月31日,嬰幼兒奶粉問題上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并以國務院名義對提升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質量和安全做出了全面、具體部署。 6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9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