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環保局與市氣象局近日就共同開展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機制進行首次會商,確定從11月起,兩部門聯手對太原環境空氣質量開展預報預警,以便有效控制空氣污染。 太原市環保和氣象部門在現有空氣質量實時監測發布的基礎上,建立了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機制。每日由環保部門制作前日空氣質量日報,雙方同時制作當日空氣質量預報,經會商后聯合發布;遇特殊氣象條件或突發污染事故,經雙方會商后可隨時修正預報信息;預報信息由環保和氣象部門共同署名,聯合發布于各自的官方網站上,適當選擇其他媒體同時發布。 按照要求,太原市將把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納入市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當環保和氣象部門共同研判環境空氣質量達到重污染預警條件時,向市政府和市綜合協調指揮部提供雙方共同署名并編制的預警信息,由市政府決策是否啟動預警方案,并統一指揮協調預警方案的實施。同時,建立由市政府統一組織的環保氣象協助機制,構建光纖網絡專線平臺,雙方共享環境質量監測和氣象......閱讀全文
重慶市沙坪壩區某工地自動沖洗設施正在對進出工地車輛進行沖洗,嚴禁帶泥上路,控制揚塵污染。 根據重慶市日前召開的第一季度藍天行動調度會,經過復查,之前被預警的4區空氣質量問題得到解決,污染上升趨勢迅速得到遏制。 空氣質量怎么預警?預警和治污有何關系?靠什么確保預警取得實效?帶
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是“十二五”環保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做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環境監測工作是基礎、依據和支撐。通過環境空氣監測數據,可以了解區域空氣質量的現狀、突出的區域污染問題、區域間的污染物輸送狀況等,為制定區域聯防聯控規劃提供依據,并且檢驗聯防聯控的效果。
目前,空氣質量預報預警一直是困擾許多地方的難題,尤其是對重度污染天氣的預報,更是難上加難。 遼寧省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科宇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大連市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目前可以實現未來3天空氣質量精細化預報和5天~7天趨勢預報,針對重污染天氣的預報預警也頗有心得
未來幾天是晴是雨,很多人都會提前看看天氣預報。現在,空氣質量也可以預報了。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自7月1日起,河北省空氣質量多模式集合預報預警平臺正式對公眾發布信息,實現了全省6項主要污染物未來72小時空氣質量預報和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趨勢預測。 “河北省空氣質量多模式集合預報預警平臺總投資508
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排放的影響,我國東北地區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12—15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也出現了空氣重污染。公眾驚呼沈陽空氣污染“爆表”,霧霾指數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如此嚴重的大氣污染現狀,以及環境狀況瞬息多變,對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以及與監管的快速有效互動,都提
昨天上午10點,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宣布將本市空氣重污染預警由黃色升級為橙色。這是自今年3月31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后,首次啟動橙色級別的預警,也是今年首個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周三凌晨起,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本市空氣質量將轉為優良水平。 □發布 城六區PM2.5一夜飆升7倍多
4月中旬以來,東莞市持續受到污染天氣侵擾,昨日,東莞市環保局公布的重污染天氣預警應急方案初稿透露,東莞擬在今后空氣質量一旦出現中度以上污染便啟動空氣質量預警。 根據全市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按新的空氣質量標準評價,截至4月16日,今年106天內全市出現輕度以上污染天數為31天,24小時AQ
上海50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和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共同組成了世博期間空氣質量預警監測網建成長三角空氣質量數據共享平臺圖為監測人員正在進行大氣監測 剛剛過去的7月,上海共出現了19個環境空氣質量優級天,其中有17天為連續優。來世博園參觀的中外游客,在藍天白云和繁星朗月的
空氣質量監測系統 空氣質量監測系統順應了當前人類對小氣候環境下的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測的趨勢和要求,可實時監測并遠傳空氣質量參數。空氣質量監測系統能夠存儲數據到SD數據卡上,可以通過GSM模塊,RF無線電,以太網或其他通訊方式進行數據實時遠程傳輸。 一、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系統架構 1 系統結構
福建省環保廳與省氣象局近日共同簽訂了推進環境氣象業務發展合作協議的六項機制。 六項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建立會商機制。當重點城市或區域出現連續兩天輕度或一天中度以上污染,雙方進行及時會商,共同提供決策服務材料或針對服務需求的公眾服務材料。 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雙方環境氣象觀測
“頻繁的重污染天氣和連續污染過程嚴重影響了環境空氣質量和公眾健康,對生產生活交通造成重大影響。”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杜新平說,隨著國家新空氣能力建設的逐步完善,根據國家總體規劃,目前各地都在積極建設大氣預警及決策支持體系,基本上都是采用基于污染源排放清單,及氣象信息的數值預報模型作為預報
2013年以來,昆明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大氣污染防治中不斷挖掘潛力、創新方式方法,確保大氣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014年6月15日,在年度監測的166天中,昆明市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3.94%。 據了解,昆明市完成了7套細顆粒物(PM2.5)監測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數據比對,于2013年1月1
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我省出臺了河南省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試行方案,全省今年開始至明年底要分步完成空氣質量及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系統,環保部門將通過官方網站、手機及媒體向公眾發布預報預警信息。 根據方案,今年10月前,省環境監測中心和鄭州市環境監測站分別完成河南省轄區和鄭州市轄區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能力
11月18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遭遇持續空氣重污染。北京市于17日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這也是今年北京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昨天,最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發布。從12月15日起,如遇空氣重污染橙色及紅色預警時,國Ⅰ和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監測人員近6萬名,監測儀器設備26.8萬臺(套);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時發布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所有省級監測站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今年上半年,在國家
近日,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監測人員近6萬名,監測儀器設備26.8萬臺(套);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時發布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 所有省級監測站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
從廣州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網站了解到,為提高對空氣質量的監測和預警能力,廣州將斥資3.9億元在大學城建設新的環境監測與預警中心。該項目6月1日起發布招標公告,預計今年8月動工,2014年8月完工。新的監測和預警中心建成后,廣州將有能力發布空氣質量預警信息,預測空氣質量超標嚴重時將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11日說,到“十二五”末期,我國將建成由“城市站”、“背景站”、“區域站”和“重點區域預警平臺”組成的裝備精良、覆蓋面廣、項目齊全、具備國際水平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 記者從此間在南京舉行的“全國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現場會”上
北方近期霧霾嚴重的現象讓所有人認識到空氣質量惡化的危害。盡管深圳空氣環境質量較好,但也不容掉以輕心。昨天,深圳市人居委發布消息稱,今年將完善空氣環境質量預警機制,考慮采取更加精細化的措施,實施分區預警。屆時,每個區的居民都可以了解到所處區域的空氣質量狀況。
環境保護部14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認真做好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工作,切實加強大氣污染防控,努力減輕污染影響,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通知指出,今年1月1日以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全國74個重點監測城市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工作,及時發布PM2.5等監測數據,對于滿足公眾
如今,公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關注空氣質量,起床打開手機看空氣質量已經成為習慣。空氣質量軟件也成為各種智能終端的出廠默認裝備。類似墨跡天氣、全國空氣質量等空氣質量預報軟件已經不止上百種。 今年初,“全國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發布系統”上線,城市空氣質量預報發布內容包括未來24小時、48小時空氣質量指數范
河北省近日印發了《河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介紹說:“《意見》完善了重污染預警分級標準和應急減排措施,確定了減排基數,明確了應急減排思路,提出要按照企業污染績效排放水平、所處的區域區位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來制定減排方案,一廠一策。這些修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召開站務會議,將加快出臺顆粒物源解析監測技術路線和能力建設指導意見,推動省級和有條件的地市級監測站提前開展源解析業務。 今年1月份,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了《環境空氣顆粒物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指南(試行)》,規定了環境空氣顆粒物源解析中涉及的監測技術方法,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空氣質量監測的實時情況,這個圖可以看到整個京津冀地區、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的空氣質量狀況。” 近日,江蘇省環保廳副巡視員、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潘良寶登錄進入江蘇省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后,向記者介紹空氣質量情況。 據了解,為了能及時、準確地了解空氣質量預報預警信息,江蘇省環境
環境保護部文件 環發[2012]33號 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環境
同時要以這19個站為基礎建立省上統一運行管理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監測系統 空氣質量監測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基礎,今年四川又有大動作。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省環保廳獲悉,該廳日前已印發《2014年四川省環境監測工作要點》(下稱《要點》),提出在除甘孜、阿壩以外19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
“每年4月~10月是藍藻的高發時段,除了日常的水質監測,昆明市環境監測站針對滇池湖體開展了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以及葉綠素a等生物指標的監測。目前,昆明市對滇池的水質監測做到了手中有數據,心里有底氣,基本上掌控了滇池水體的變化情況。”昆明市環保局副局長虎龍說。 以滇池為代表的水質監測
中國固廢網獲悉,日前山東省菏澤市發布了《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市直各單位,市屬各企業,各大中專院校: 《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實現互聯共享,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初步建成各環境要素統籌、標準規范統一、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昨日《南方日報》報道省環保廳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作為應急預案中負責空氣質量預報的成員單位之一的廣東省氣象局,昨日該局首席專家鄧雪嬌博士就空氣質量預報預測的相關問題接受記者采訪。 氣象局與環保部門聯合開展空氣質量預報 “珠三角在基于AQI指數的空氣質量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