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松科(Podocarpaceae)植物是分布范圍很小的瀕危植物,僅僅通過它們的外貌特征,很難甚至不可能對這個科的一些植物個體進行鑒定。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和紐約植物園的科學家們,在11月27日的PLOS ON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中,解析了來自世界多個地區的320個羅漢松科植物個體樣本的DNA條形碼。這些DNA條形碼有助于這類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管理。 在熱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許多常綠的松柏類植物都瀕臨滅絕。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B)的生物學家們,收集了世界上最大的羅漢松科(Podocarpaceae)植物資源庫。為了生成每個物種的 “DNA條形碼”, 他們與紐約植物園的同事們一起,測定了這些松柏類植物DNA序列的特征部分。借助于這些遺傳指紋,外表上非常相似但未被鑒定的個體,能夠被分類到各自的羅漢松科物種。因此,瀕危種群中的個體,能夠被更加容易地鑒定。這項研究發表在11月27日的PLOS ONE雜志......閱讀全文
基于rbcL序列利用“寬松分子鐘”模型重建的裸子植物系統發育關系圖 近日,在武漢植物園種群遺傳學學科組組長、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王艇研究員指導下,武漢植物園森林博士等人與國外專家Mario A Fares研究員、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蘇應娟教授課題組合作,在裸子植物Rubisco酶
在死海沿岸發現的古老針葉植物化石 圖片來源:明斯特大學 距今約2.52億年的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發生了地質歷史時期最為嚴重的全球生物集群滅絕事件,短時間內造成了超過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生物滅絕。 但是有跡象顯示,植物可能存在較優的應對方法。2018年12月21日發表在《科學》雜志的一篇
中國的瀕危物種都生活在哪里?過得怎么樣?還有多少活著?由于一直以來,缺乏公開、完整的數據圖景,這個疑問始終困擾國內保護生物學工作者。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民間機構參與到“自然觀察”的行動中,用科學的方法監測、搜集數據漸成趨勢,保護生物學工作者試圖聯合他們的力量,去回答那個疑問。 2016年
中國的瀕危物種都生活在哪里?過得怎么樣?還有多少活著?由于一直以來,缺乏公開、完整的數據圖景,這個疑問始終困擾國內保護生物學工作者。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民間機構參與到“自然觀察”的行動中,用科學的方法監測、搜集數據漸成趨勢,保護生物學工作者試圖聯合他們的力量,去回答那個疑問。 2016
目前物種滅絕的速度大約是背景滅絕(注:指沒有人類活動而產生的環境變化時,物種的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并且這可歸因于人類的影響、生態和人口的波動,以及由于小種群所致的近親繁殖。種群急劇衰退(RPD)的速度和起始日期,可以提供關于“在瀕危物種中種群衰退的驅動力”的重要線索,但一般都是未知的。
當前,關于新冠肺炎傳播路徑的主流設想是:蝙蝠-穿山甲-人。這與2002年SARS“蝙蝠-果子貍-人”的傳播路徑如出一轍。如今,“食野味”成為眾矢之的,“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
生物物種資源是國家戰略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國家生態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物質保障。火熱的盛夏7月,從質檢總局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質檢總局物種資源檢測鑒定區域性中心實驗室(杭州)正式獲準籌建。好消息只是代表著好的開端,而浙江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物種鑒定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珍稀藥用動植物是我國中醫藥發展的重要資源,對提高中藥防病治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珍稀動植物資源要保護,那么還可不可以利用?含有珍稀動植物藥材的中藥品種是否會因資源的短缺而消失?在人類健康權與動植物發展權之間我們應如何平衡?3月2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中
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聚集了來自國家農業、林業、環保、醫藥、檢驗檢疫、進出口等部門的人士,他們一起見證了《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圖鑒》的問世和“中國珍稀瀕危植物DNA條形碼鑒定平臺”的開通。 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件盼望了10年的大事。 “中國瀕危植物數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今年3月3日是首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提醒,我國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英文簡稱CITES)的締約國,公民在出境時攜帶片仔癀、熊膽粉等中成藥需謹慎。 據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介紹,CITES公約是管理瀕危物種國際貿易的多邊環境協議,旨在預防瀕危物種因國際
在盛產蟲草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過度的挖采不但導致蟲草資源枯竭,也破壞了本來就稀疏的植被,極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場退化甚至沙化。 巨大的市場需求導致中藥資源無序開發,不但使得中藥資源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也帶來了威脅 近日來,歸真堂欲上市、其"
夏威夷公民俱樂部聯合會(AOHCC)主席蘇里●斯特勞德(Soulee Stroud)日前代表該聯合會向美國商務部和內政部請愿,希望將夏威夷綠海龜納入隔離保護物種,并從瀕危物種中除名。 據world-wire.com網站報道,綠海龜自1978年以來就被列入美國
我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之首,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今年歷史罕見的旱情令亞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魚大面積死亡……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個星球、一個未來”,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多數兩棲爬行類動物體型較小,長得又其貌不揚,因此,它們很少能夠成為人們眼里的明星物種。但在進化學上,它們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兩棲爬行動物是脊椎動物從水體到陸地演化過程中的過渡類群。 什么是地球上最瀕危的動物?你一定想不到,它來自一種爬行動物——斑鱉。斑鱉原產于太湖流域,從最開始命名到最終確認這
日前,在由中國中藥協會組織舉辦的“珍稀藥用動物資源保護利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中醫藥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野生物種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中醫藥使用動物入藥,成就了一批傳統、經典、特效的中成藥。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物種棲息地的喪失和破壞,使得整個地球動物物種瀕危狀況日益嚴重,部分
“不知什么原因,過去我們在野外經常能看見的金錢龜,現在幾乎沒有了蹤影,其他如緋胸鸚鵡、鷯哥等鳥類也很少見到了。”對于這一變化,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農民林友和非常疑惑。 近些年來,在海南省,許多人都有著類似的感受。 作為全國唯一的島嶼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海南的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生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8〕9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受攔河筑壩、水域污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人類活動影響,長江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水生生物保護形勢
盡管關于人類的已知數據數量龐大,但我們所擁有的關于其他物種的數據卻少得驚人。本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論文證實,在全球關于已知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類動物的數據中,98%的數據都缺乏諸如生育率和存活率的關鍵信息。 對于環保主義者而言,這使得減緩大規模物種滅絕的
傳統觀點認為大熊貓已走到進化盡頭——— 大熊貓作為地球千萬年變遷的見證者,伴隨著人類走到現今,曾經和它同時代的劍齒象、巨貘等動物早已滅絕消失,人們普遍認為,像大熊貓這樣古老而進食單一的物種能撐到今天似乎是一個不小的奇跡。然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小組采用的最新的研究方法發現
美國漁業和野生動物署近日將歐扎克鯢魚(Ozark hellbender)列入瀕危物種名單,以便利用《瀕危物種保護法》對其進行保護。歐扎克鯢魚是一種珍稀的蠑螈,僅生活在阿肯色斯北部和密蘇里南部的河流和溪流中,恪守水棲動物生活規律,體型最大約兩英尺長。 20
據新華社華盛頓11月22日電 (記者林小春)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及魚類在內的很多脊椎動物群體數量正在大幅下降,那這種快速衰退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中美一項新研究認為是120多年前,當時正是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 這項研究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符云新教授、中國科學院李海鵬研究員和張亞平院士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4日報道,美國科學家使用動物的皮膚細胞,通過誘導多能性技術,首次獲得了瀕危物種的干細胞。他們表示,最新研究有望讓物種免于滅絕;也可用于人類的疾病治療。相關研究發表在9月4日出版的《自然·方法學》雜志上。 5年前,圣地亞哥動物園保護研究所的奧利弗·瑞德和斯克利普斯研究
從象牙、犀牛角、活體龜、穿山甲及其鱗片,到鱷魚、蟒蛇及其制品,再到蜥蜴、蜘蛛、螞蟻……在長長的走私野生動物名錄上,這些走私品的數量始終排位靠前。 野生動物走私,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野生動植物物證技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專家費宜玲在2019年11月發表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網
怒江金絲猴、高黎貢白眉長臂猿、漾濞槭……近年來,云南省接連發現新物種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開展保護的新問題。發現新物種,到底難不難?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能不能得到保護?保護新物種,還有哪些舉措要完善? 在云南,“發現植物新種都算不上新聞” “其實在圈子內,發現植物新種都算不上新
布卡多山羊是西班牙野山羊的一種,大約于2000年在地球上滅絕。西班牙科學家幾經努力要將其克隆復活,但難達預期目標。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報道,目前,該國科學家在一份剛剛簽署的協議下獲得資助,開始測試是否可將保存十幾年的這種已滅絕野山羊的細胞再次進行克隆試驗。 在克隆滅絕物種的態度上,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25 日,為了保護中藥資源,實現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中藥資源的穩定供給和中藥產品的質量可控 CFDA 發布了《中藥資源評估技術指導原則》。 本原則所述中藥資源評估是指: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或中藥生產企業對未來 5 年內中藥資源的預計消耗量與預計可獲得量之間的比較,以及對中藥產品生產對中藥資源
2月27日晚11時,一份題為《關于保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及其生態環境的公開信》發到記者的郵箱。發信者是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 在這封長達萬言并附有大量圖表的公開信中,范曉以“中國公民、地質與環境學者、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名義,吁請所有關心地球環境與
目前,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共收集保存各類種質資源20955種,169281份(株)。其中,野生植物種子8855種,占我國野生植物物種的30%。圖為部分種子燈片。 在亞馬遜熱帶雨林,每1平方公里有100種植物物種,而在這里,一腳踩下去就有上百個植物物種。 這里是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