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占整個醫藥市場4%份額的基本藥物市場,隨著進入基藥目錄品種數量的不斷增加、二三級醫院使用比例的上升,已經逐漸升級為制藥企業的又一主戰場。 有業內數據顯示,到2015年,基本藥物在醫藥市場中的規模將達到3431億元,占整個醫藥市場兩成左右的份額。隨著基藥市場分量的上升,相信任何一家制藥企業都無法忽略這一市場。 但是,相比上一輪,2013年上半年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公布之后的這一輪基藥招標,唯價格是瞻的游戲規則并未改變。 據統計,截至2月下旬,包括最新公布招標細則的湖南省在內,已有約11個省市自治區啟動新一輪基藥招標。 本土藥企硬拼價格 在2月16日公布的《湖南省醫療機構集中采購公告》中,湖南基藥招標采用一次成型一標到底的方式,將基藥與非基藥招標放在一個盤子里進行。基藥目錄中產品最低價和次低價可用于基層醫療機構,其他適用于二三級醫院。 此外,劃分質量層次,但不劃分競價組,湖南將采用“雙信......閱讀全文
2013~2014年是政策多變之年,同時也是政策不定之年。伴隨著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新醫改在市場化旗幟的引導下穩步推進,重點更加明確,各項配套工作的方向不斷調整,新政策層出不窮,筆者統計了2014年1~9月份國家和中央各部門頒布的與醫藥企業緊密相關的政策達63項之多。 作為新醫改重要
7月10日,眾生藥業披露子公司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核心品種腦栓通膠囊入選廣東基藥目錄。近期,已陸續有太安堂、康緣藥業、華神集團、上海凱寶等多家藥企宣布旗下部分藥品進入增補目錄。 作為對新版《國家基藥目錄》的回應,青海、廣東兩省已率先啟動地方版基藥目錄增補工作。7月1日,青海省衛生廳率先發布基藥
毫無疑問,制藥企業們遇到了一個令人糾結的2013年。這其中,不僅有讓人喜憂參半的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發布,更有令人糾結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醫保基金告急之下,全國醫保部門拉起醫保控費的大旗,“大處方”難再,反商業賄賂更是擊碎了外資藥企們業績持續增長的美夢。而保健食品企業正人心惶惶,因為2014年的
河北基藥招標內部文件顯示,該省暫不進行基藥與非基藥的“上下聯動”,部分未中標者可以享受非基藥待遇,進入二三級醫院。 該內部文件顯示,該省一些基藥未中標者可以進入非基藥平臺掛網交易,如,進入商務標已確認基藥中標價的、通用名屬于基本藥物但未列入基藥招采的品規等。另外,對于不參加本次基藥投標的原
近日從全國招標座談會上傳出消息,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對原研藥的待遇將有變化,“如果”不主動降價,則有可能進行統一價格談判甚至定價。 記者留意到,從政策大層面上看,近期原研藥的市場形勢確實較過往更有壓力,包括地方主導的藥品招標政策導向的變化、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和新版GMP實施等對仿制
廣東省近日公布了藥品招標規則的征求意見稿(簡稱“《規則》”),引醫藥業熱烈討論。眾多專家表示,《規則》顯示基本藥物按價低者中標,基本藥物生產企業如不參加基本藥物招標,則將放棄基層市場以及二級以上醫院市場,損失慘重。 而外資企業則有望憑借原研優勢避開國內競爭,“享受單獨定價的主要品種是外資藥
10月8日,山東省啟動了新版基藥的招標工作,湖南和浙江兩省的新版基藥招標方案也有望于近期出臺。由此,新一輪國內醫藥市場格局變動的大幕即將拉開。 分析人士指出,從公司角度分析,值得關注的企業有:天士力、以嶺藥業等擁有多個中藥獨家品種和豐富在研品種梯隊的公司;海正藥業、華海藥業等優質仿制藥企業
2013年被醫藥行業人士戲稱為基藥年。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出臺,增補目錄的修訂,地方開始對基本藥物啟動招標等等,都讓基本藥物成為2013年醫藥舞臺上的主角。而地方目錄的增補,二三級醫院的配置等問題都成為醫藥行業人士關心的話題。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基藥市場將成為行業內一塊潛力巨大的蛋糕。 201
臨近2014這個各省藥品招標大年之際,國家衛計委閉門召開的“2013年度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座談會”自然被視為風向標。流傳出來的消息中,兩大動向引人關注:今年12月可能會出臺具體的各級醫院使用基本藥物比例的政策性文件;非基本藥物的降價是2014年的工作重點,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可能會降低。 “藥
當前醫保在居民醫療費用中占比已超過60%,由于基本藥物的報銷比例高于普通醫保,其費用支出中國家和地方政府籌資占比更高。 發達國家大都沒有建立基藥制度,但是有較完善的藥物報銷體系;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基藥制度,包括基藥目錄的遴癬基藥招標、配送、制定處方集、監管與測評等環節;與其他
轟轟烈烈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各地基層醫療機構推行得如何?這個問題很快就有答案。醫藥經濟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目前,全國各地衛生部門正在按照衛生部的要求,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監測評價,按要求,10月25日前,將把形成的監測評價報告、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填報
新版《基本藥物目錄》本月起正式施行,業界亟待更具體、更細化的產業配套政策“落地”。 記者獨家獲悉,圍繞新版基藥目錄,國家相關部門將推出系列后續政策。具體時間表如下:今年5-6月,相關部門將推出《國家基本藥物應用指南》和《基本藥物處方集》;6月,將出臺《各級醫療機構配備使用管理辦法》,基本上
近日,江西省公布《江西省基本藥物增補目錄》(2013版)公示稿,新基藥目錄增補228個品種,化學藥品與生物制品增補119個品種,中成藥增補109個品種,中成藥占比從40%提升至48%。江西也成為繼廣東、青海、甘肅和重慶之后,全國第五個公布基藥目錄的省份。 在增補數量和特點上,江西增補方式并
德勤分析指出,跨國藥企銷售增速放緩與國家以控費為核心的新醫改密切相關。 目前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已經擴大到總人口的95%, 衛生費用占到GDP的5.9%, 并且增速超過了經濟增速。 增長過快的衛生費用導致醫保基金面臨壓力。 因此, 當前醫改的政策重心轉向成本控制, 政府優先采取的措施包括: 采用一
低價藥政策將迎來一次全國范圍的督查,這是8月21日從衛計委透露出的信息。 記者從衛計委獲得的資料顯示,截至7月31日,全國除了西藏以外,30個省份都已經按國家要求公布了省級低價藥清單,經計算,各省平均增補品種為213個。加上國家公布的530個品種,全國每個省份平均擁有700種以上的低價藥。
如何判斷市場發展趨勢? 上中學時,我們學過揭示物體運動的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市場不是物體,但同樣受外力作用,而且醫藥行業受外力作用明顯。醫藥行業的外力主要是行業性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但主要還是來自政策。 另外,市場的主體是企業,除了外力,還有內生變量
拯救低價藥之路剛剛起步 “從過去十幾個品(種)規(格)增加到現在差不多60個品規,因成本倒掛而一度沉睡的品種正在被激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8日發出《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取消533種低價藥最高零售價限制后,河北省某藥企宣傳事務總監陳先生談起低價藥話題就總是信心滿滿。
根據統計快報數據,2013年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增速較上年的14.5%有所回落,但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處于各工業大類前列,在整體工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工業總產值與利潤絕對值也明顯增長,但增幅慢于去年。 新醫改從2009年宣布實施,到2013年充滿著變數和挑
編者按:本文來自“動脈網(ID:vcbeat)”,36氪經授權發布。網站、公眾號轉載請聯系動脈網授權。 隨著分級診療政策的推行,基層醫療市場,成為了近年醫藥企業非常關注的一個市場,也是規模增速較快的一個市場。據相關數據,公立基層醫療終端市場規模在2016年達到了1363億元,占藥品市場總規
12月23日,繼原研藥在山東基藥市場全面潰敗、多地招標質量層級被下調之后,中央層面又傳出消息,稱發改委計劃取消單獨定價。 一位衛計委政策研究專家向大智慧通訊社透露,國家正在推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意在保護優質仿制藥,“仿制藥與原研藥一致性無差別后,則沒有充分的依據證明單獨定價,所以單獨定價資
高端仿制藥的培育離不開較高的壁壘和較強的自主定價權。 早期的壁壘主要為政策壁壘,比如新藥保護期和監測期,包括國內首仿的阿托伐他汀鈣“阿樂”和氯吡格雷“泰嘉”,依靠政策壁壘在專利藥進入中國后迅速仿制上市,并成為獨家仿制品種。 技術壁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國內原料藥水平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但部
基本藥物招標因為“唯低價是取”而一直備受爭議,而這一現狀有可能得到改觀。近日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在京召開了統一定價座談會,會上透露基本藥物實行統一定價的政策正在提上日程。據報道,首批實行統一定價的基本藥物會有41種,實行統一定價后,基本藥物的招標將更重視質量把關。 鼓勵好藥生產 據報道,國家
通用藥業和華氏大藥房先吃“螃蟹”,在首批10家試點藥店中聯手建立廉價藥直供專柜,近10種廉價藥經綠色通道進入直供點 發酵十余天的心臟手術必用藥魚精蛋白多地缺貨事件,在引發社會一陣喧囂后,廉價藥“失蹤”怪狀開始引起業內的冷靜思考并探索紓困之道。 日前,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其舉辦的
控費、降價呈常態化,行業增速逐步上行。受醫保控費、招標推遲、新版GMP改造檢查等影響,行業增速呈現小幅下行。隨著招標的逐步展開,下半年渠道補庫存需要有望集中釋放,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受到反商業賄賂的負面沖擊,今年增速有望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 招標提速,把握結構性機會。招標方案總體溫和,藥品質量因素
2014年,醫藥行業波蕩起伏,業績增幅下滑,突破性政策頻頻發布,2015年,醫藥行業終歸何處?且看八大券商論醫藥行業后市。申銀萬國證券:機會來自創新變革的紅利 2014,變革醞釀年:從醫藥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端觀察,2014年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樣本醫院終端用藥增速與2013年基本持平。20
廣東藥交所模式自上線以來就在業界的爭議中艱難的推行。目前,基藥交易首批生產企業現場報名工作已結束,周一,醫療機構開始裁量藥品采購數量,基藥交易漸行漸近。面對不可避免的降價風險,生產企業也紛紛出招,試圖將降價風險降到最低。 擁有獨家品種的藥企較為淡定。白云山全國招標負責人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
《廣東省藥品交易相關規則(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再次引發基本藥物招標陷于低價競爭的擔憂,近日醫藥股逆勢大幅下挫。 《廣東省藥品交易相關規則(征求意見稿)》(下稱“交易新規”)的出臺,再次引發基本藥物招標陷于低價競爭的擔憂,昨日醫藥股逆勢大幅下挫。 根據廣東省衛生廳于5月17日公布的交易
11月8日,第四屆省際藥品集中采購交流會在江蘇泰州舉辦,各省市藥品招標人員紛紛到場。從會場得到的信息看,各省市的醫藥招標政策,以及各地藥品及高值耗材集中采購正在出現新的動向。普藥企業有望獲得政策性的機遇。 目前新版基藥招標工作的大幕已經拉開,但各地均較為謹慎,保持一定競價壓力的招標政策基調
11月8日,第四屆省際藥品集中采購交流會在江蘇泰州舉辦,各省市藥品招標人員紛紛到場。從會場得到的信息看,各省市的醫藥招標政策,以及各地藥品及高值耗材集中采購正在出現新的動向。普藥企業有望獲得政策性的機遇。 從本次交流會上了解到,目前新版基藥招標工作的大幕已經拉開,但各地均較為謹慎,保持一定
從1998年5月21日起,國家計委決定放開維生素C、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4種藥品價格,揭開了藥品降價的序幕。迄今為止,我國已針對不同品類的藥品進行了3輪共31次降價。 然而,“看病難、看病貴”、藥價高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盡管政府試圖以行政手段推行藥品定點生產、藥品零差率、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