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仿制藥的培育離不開較高的壁壘和較強的自主定價權。 早期的壁壘主要為政策壁壘,比如新藥保護期和監測期,包括國內首仿的阿托伐他汀鈣“阿樂”和氯吡格雷“泰嘉”,依靠政策壁壘在專利藥進入中國后迅速仿制上市,并成為獨家仿制品種。 技術壁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國內原料藥水平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但部分藥品生產依然存在障礙,比如多烯磷脂酰膽堿和表柔比星。 生物仿制藥的特點使得其容易成為高端仿制藥,其技術難度較高,開發難度不亞于原創藥物。與此同時,生物仿制藥與被仿制藥并不完全相同,故具有較強的自主定價權。由于技術問題,國內上市的生物仿制藥還較少,代表品種為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益賽普”。 1政策壁壘8年保護期 案例:泰嘉 通用名:氯吡格雷 企業:信立泰 泰嘉是國內首個銷售超10億的單品仿制藥,2012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2013年同比增長30%。 泰嘉的原研藥為BMS的氯吡格雷,商品名為波立維,為......閱讀全文
對于仿制藥領域而言,今年值得銘記,因為有很多并購案發生。梯瓦(Teva)斥資400多億美元收購了艾爾建(Allergan)的仿制藥業務,這筆交易將提升梯瓦的領先地位,其仿制藥業務規模將獨占鰲頭。 事實上,2014年也有一些關于仿制藥的重大并購活動,如邁蘭以57億美元收購雅培(Abbott La
當前背景下,專利新藥的獲批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與未來重磅炸彈藥物的專利失效,給仿制藥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隨著仿制藥市場的日益壯大,跨國醫藥巨頭也開始涉足,國際仿制藥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目前90%以上的本土制藥企業以仿制藥業務為主,國內仿制藥市場競爭猶如“春秋戰國”時代,新醫改方案中,政府
根據總部位于美國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研究和咨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09-2014年,全球生物仿制藥市場有望以年均約89%的速度高速增長,到2014年該市場規模將達194億美元。 生物仿制藥即非專利生物制藥,它是在專利藥到期以后,利用已有的數據進行
生物仿制藥的出現有助于生物制藥市場的良性競爭,更能為患者在治療時提供更多的生物藥品選擇。這是最近歐盟委員會研究歐洲醫療市場生物仿制藥現狀報告的一個結論。業界認為,該報告不僅備受歐洲關注,對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以及美國等成熟市場而言同樣重要。 目前,生物仿制藥在歐美等規范市場正快速發展,印
生物仿制藥市場和國內生物制藥企業現狀 近年來全球生物藥市場增長迅速,其中主要產品包括重組胰島素,人生長激素(HGH)和各種單克隆抗體 (單抗mAbs) 等。隨著許多暢銷的生物藥專利逐漸到期、降低醫療成本壓力的需求、以及新藥研發日益增加的難度,生物仿制藥市場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潛力。生物仿制
5月15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輝瑞旗下Hospira公司的藥物Retacrit(epoetin alfa-epbx)作為Epogen/Procrit(epoetin alfa)的生物仿制藥,用于治療由慢性腎病、化療或使用齊多夫定(zidovudine)治療HIV感染而導致的貧
我今天來說一個嚴肅的話題,說說國產藥的質量問題。關于國產藥,我聽到過幾個好玩的說法,都來自醫生。一個說,心血管方面的藥,夏天可以吃國產的,冬天危險系數比較高,一定要吃進口藥。還有一個說,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吃進口藥,等到病情穩定了可以換成國產藥。又有一個醫生說,普通病人的醫保數額有限,只能吃國產藥。
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我國仿制藥產業進行了重要部署。其中有關原研藥替代、專利強制許可等內容在引起高度關注的同時,也使《意見》被業內積極地評價為“接地氣的頂層設計”。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國是仿制藥使用大國,根據2017年5月中
據IMS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藥品市場約8700億美金,2015年將增長到11500億美金。這2800億美金的增長差值中,仿制藥將貢獻500億美金。巨額的市場空間讓全球制藥企業摩拳擦掌,不論是財力雄厚的國際巨鱷,還是創新能力強的新興公司,甚至傳統意義的非醫藥企業,都紛紛涌入生物仿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雖然從印度制藥業脫穎而出,瑞迪博士藥廠(Dr.Reddys Lab,以下簡稱“DRL”)卻顯得頗為與眾不同。得益于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實施的積極全球拓展策略,這個總部位于印度南部海得拉巴的制藥企業已經躋身于美國仿制藥市場上前十大企業之列,同時在英國、德國或是俄羅斯市場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海外市場上
如蘭伯西的立普妥仿制藥被“成功”阻止,其他公司生產的仿制藥同樣可能被迫推遲上市。 計劃11月30日首家推出全球最暢銷藥立普妥仿制藥的蘭伯西,面對FDA嚴厲的阻撓,6個月的排他性銷售計劃可能泡湯。與此同時,輝瑞委托華生推出“授權版”立普妥,正可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仿制藥 仿制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癥上相同的一種仿制品(copy)。在仿制藥品許可中,其生物利用度是指仿制藥品經測試反應具有原研發產品的利用度的+/-20%。因此仿制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難以得到完全的保證。 很多仿制藥品成分中含不同添加劑及內在成分物質,此有別
Evaluate Pharma數據最新預測顯示,全球仿制藥業務將從2016年的800億美元穩定增長至2022年的11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將達1100億美元。 全球前10大仿制藥企業中,2016年銷售額超過90億美元的仿制藥企業都是通過并購獲得的現有體量。而體量驟增,
2015年8月,國務院啟動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其中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以下簡稱“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 今年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我國已上市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全面展開
近年來,中國藥企的國際化沖動愈發明顯,走向日本,走向美國,走向歐洲,但是國際市場真如中國藥企們所想象的那般金銀遍地?在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辦的第31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醫藥研發高峰論壇上,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亞平為與會嘉賓分析了國際市場走勢。 根據IMS提供的數據,在未來的五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 《意見》指出,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事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事關醫藥行業健康發展。要圍繞仿制藥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推動醫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降
享受了中國醫藥市場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之后,在這場盛宴中獲得成功的中國制藥企業,正試圖進軍國際市場。不少藥企把目光投射到世界最大的醫藥市場——美國。毫無疑問,國內藥品能夠進入美國市場,是一種巨大的認可,也意味著這家藥企的產品可以行銷世界,暢行無阻。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市場,無論是仿制藥還是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僅創新藥甚少,且仿制藥也難以達到“高仿”水平。而我們的鄰居印度,仿制藥大多可達到歐美標準。如何解決十幾億人的吃藥問題?近期,國家各部門密集出臺促進創新藥研發和仿制藥提升的政策,但仍需掃除一些現實障礙。 289個品種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進入倒計時。 中國是
2013年3月29日,第三屆中國仿制藥峰會在上海世紀皇冠假日酒店完美落幕。最后一天的峰會邀請了國內外各地知名專家和藥企代表演講,并有100多位仿制藥相關領域的專家、客戶參加互動,提供最新市場動態和更多的合作機會,峰會現場氣氛熱烈,好評如潮。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對此次峰
2013年5月14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3生物制藥周——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龍東商務酒店隆重召開。本論壇圍繞生物仿制藥的最新市場動態、機遇與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展開,邀請了數十位國內外知名
昨日,廣藥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旗下國產“偉哥”—白云山“金戈”正式拿到了“準生證”,這是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的首個中國“偉哥”生產批件,也標志著中美“偉哥”硬戰即將拉開帷幕。據了解,美國制藥巨頭輝瑞醫藥集團生產的萬艾可(俗稱“偉哥”)在中國的專利已于今年5月12日到期,這一消息無疑讓中國藥企興
盡管輝瑞的萬艾可(偉哥)明年7月份才到期,但已先后有廣州藥業、聯環藥業等多家藥企展開仿制準備工作,“偽哥”概念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天方藥業申報的新藥TPN729MA也被市場認為是萬艾可的仿制藥,其吸并方中國醫藥上周因此三度漲停。而天方藥業今日的公告表明,TPN729MA已于7月12日收到國家食品藥
仿制藥并不是假貨。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規定,仿制藥要和被仿制產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產品的適應證、劑型、規格、給藥途徑一致;生物等效;質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產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和被仿制產品同樣嚴格。 在國內患者心里,似乎還沒有這樣的區別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按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就是仿制藥需在質量與藥效上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平。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可以使仿制藥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一致 ,在臨床上可替代原研藥,這不僅可以節約醫療費用,同時也可提升我國的仿制藥質量和
國家《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未來幾年,生物醫藥領域將是重點發展對象。毫無疑問,生物技術藥物已經成為各國競相追逐的焦點。近年來,全球生物制藥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長15%~18%。2010年,全球生物制藥的市場規模已達到140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生物制藥產品有望占全球藥品銷售
年初,輝瑞剝離仿制藥業務的消2014年伊始,外資仿制藥巨頭們躁動不安。 先有仿制藥巨頭輝瑞欲剝離其品牌仿制藥業務單元,再有全球第三大仿制藥商阿特維斯傳出撤離中國的消息。 在專利藥到期高峰來臨以及中國仿制藥市場日益膨脹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仿制藥巨頭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局。 業內
Indswift實驗室的前高級總經理 Rajni Jha女士 來自Indswift實驗室的前高級總經理Rajni Jha女士作了《2012年全球監督管理前準則對研發和(API)技術轉讓的影響》的報告。報告中主要介紹了2012年貫徹執行的重要的監管準則,并詳細解釋了規定的主要內容,合成藥物的原材料的
分析百科網訊 “全球仿制藥市場”研究報告對2018-2023年評估期間最新和即將推出的仿制藥市場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該報告調查了全球仿制藥的市場增長趨勢,銷售渠道,仿制藥行業概況,產品類型和應用市場份額。 重點提到了在2018-2023年全球仿制藥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0.22%,以及仿制藥公
2013年3月28日,由CPhl Conferences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仿制藥峰會在上海世紀皇冠假日酒店舉行。本屆盛會邀請了120位來自政府機構、仿制藥企業、原研藥企業的決策者共聚于此,深入探討仿制藥從藥的出發、應用、注冊到生產的核心環節中遇到的困惑和難度,從仿制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