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全球風電發展主角 風電是全球最具規模化開發前景的可再生能源。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風電發展,把加快發展風電作為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能源生產方式變革的重大戰略舉措,“十一五”以來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了鼓勵風電發展的區域電價、費用分攤、優先并網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動了風電高速度、大規模、高水平發展。 2006 年以來,全國新增風電裝機5000萬千瓦左右,實現了風電從200萬千瓦到5000萬千瓦的巨大跨越,用5年半時間走過了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2012年6月,全國并網風電達到5258萬千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國家電網調度范圍達到5026萬千瓦,成為全球風電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電網。 截至2013年底,全國并網風電裝機7548萬千瓦,其中國家電網調度范圍7037萬千瓦,占93%;2006年—2013年裝機年均增長67.7%。2013年,全國風電發電量超過1401億千瓦時......閱讀全文
位于河北省張北縣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是世界上首個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和智能輸電于一體的示范工程,這不只是一個能發電的電站,更是要為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應用尋找方向的科研工程。 用國家風光儲示范電站風機專責朱斯的話說,就是示范引領新能源應用、發展的“夢工廠”。 緣起 當歷
通過促進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升智能電網的接納能力,來保持新能源發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目前最理性的選擇。 一面是電荒,一面是電力資源閑置浪費。僅在電荒問題突出的2011年,就有1700
近期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文件(中發[2015]第9號,以下簡稱9號文),拉開中國電力體制改第二波的序幕。中國電改歷史,漫長而艱難。電改第一波是2012年中央發布《關于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5號文),提出“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改革方針。十三
隨著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并網難問題也逐漸顯現。但由于電能的“儲存難題”在世界范圍內一直沒能有效解決,新能源并網的問題也一直處于探索狀態。 冬日的張北地區陽光雖好,但風力強勁,白天七八級的北風刮得人很難以忍受,晚上風更大、天更冷。好在這個冬天沒有下雪,這也讓國家風光儲輸示范
光伏發電的特點決定了光伏未來的主要應用方向是分布式,一旦度電成本低于工商業用電價格,分布式光伏將首先在工商業領域迅速推廣,行業的成長性將徹底爆發。 分布式光伏借助裝機容量小,初始投資和后期運維成本低,建設周期短,能夠實現就近供電等優勢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但這一未來預期極高的光伏項目在發展過程中
東福山300kW風光儲微網系統。南麂島微網示范工程監控大廳。 美麗的海島往往都是度假的天堂,但擁有穩定、便宜的供電生活卻是漁民們的最大希望。 作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浙江省南麂島,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風光,名聲大噪享譽海內外。但也正因為它身處海域偏離內陸,受經濟與科技的限制,一直無法
日前召開的“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消息稱,“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到2020年,光伏發電和風電裝機分別達到1億和2億千瓦以上,風電價格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講話中表示,要加強電源與電網統籌規劃,
“電力系統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的人造系統,甚至超過航空航天。”在國家電網仿真中心交直流電力系統數模混合仿真實驗室,很容易體會到中國電科院總工程師湯涌這個說法。 在數百平方米的大廳里,2米多的黑色大型機柜排排矗立,里面的無數電子電路板加上一個大型計算機程序,就能模擬出真實的電網運行。
河北張家口市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之風力發電機組。實習生 楊奉焓 攝 【工程名片】 “十一五”期間,以風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據國家電網統計,過去五年,風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速翻番。到2011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和新增裝機容量,雙居世界首位。 目前國家已批建9個千
過去的一周,A股市場太陽能光伏板塊迎來久違的“小陽春”,多只概念股連續三個交易日隨大盤持續上漲,向日葵(300111)、中利科技(002309)等龍頭股還一度封住漲停板。 光伏板塊群起騷動的背后,是一直
7月的甘肅河西走廊剛開始其旅游旺季,從酒泉到敦煌一路往西,戈壁灘上一排排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在滿眼黃色中異常顯眼,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七成的電池板都在“空曬太陽”。 這只是多地光伏電站限電“升級”的一個縮影。《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今年光伏電站“搶裝潮”式增長和送出通道建設緩慢之間的矛盾加
記者抵達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村時正逢霜降。當記者頂風踏泥走進御道口風光儲發電站時,看到一排排在太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的光伏板和白色風機。 “御道口風光儲發電站是國家電網公司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在圍場縣御道口村建設的農網分布式風光儲微電網示范項目,2011年底建成并網投運。”
輿論推卸給電網的新能源“并網難”,實際上是綜合性問題 電網對于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性,人所共知。 在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司承諾對分布式光伏發電“余電上網、全額收購”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把電網稱為能源轉型中的“中流砥柱”;國家電監會輸電監管部主任幺
請讀者朋友們先靜下心來想想,你能想到的最沮喪、最棘手或者簡單說來最煩惱的問題是什么?接下來,你再想想什么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為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技術評論》雜志為讀者朋友們遴選出了2013年的10大突破性技術,這些技術為解決問題而生,將會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潛能,也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
11月的北京寒氣逼人,但中國風電人卻依稀感受到了陣陣“暖意”。 首先,在11月中旬召開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宣布,風電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這為風電產業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他表示,要破除體制障礙,促進風電發展。
“2016年中國浪費的風電,可以供一個大城市用一整年!” 以上結論并非空穴來風。據環保組織數據統計,2014至2016年,中國部分地區棄風呈攀升趨勢:2016年棄風總量高達497億千瓦時,是2014年的4倍。甘肅、新疆、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五個省區,3年棄風量就接近800億千瓦時,相當于天津
9月的北京暑熱未消,可位于京北僅200多公里外的河北省張北縣,早晚已是寒氣逼人。當我們驅車北進,駛上海拔比北京高出約兩倍的張北塞上高原,藍天白云下,一座座亭亭玉立的風力發電機,一排排熠熠生輝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構成了“新能源之都”的獨特風景。車行不遠,一座四層樓高的現代建筑映入眼簾,這
用5年半時間,我國走過了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2012年,我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接入規模最大、風電和太陽能增長速度最快的電網。 然而,我國風資源集中在“三北”地區,規模大,但這些地區電源結構單一,不具備調峰能力。該如何將不穩定的風能轉換成穩定的電能
用5年半時間,我國走過了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2012年,我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接入規模最大、風電和太陽能增長速度最快的電網。 然而,我國風資源集中在“三北”地區,規模大,但這些地區電源結構單一,不具備調峰能力。該如何將不穩定的風能轉換成穩定的電能
“截至今年9月底,冀北地區風電總裝機容量達564萬千瓦,占總裝機份額達到26%;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突破4萬千瓦。”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冀北電力)副總經理李欣稱,“預計到2015年,冀北風電、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將分別達到1013萬千瓦、30萬千瓦。” 李欣是在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日前舉
今日國家電網宣布未來將對符合條件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富余電力全額收購。專家認為按照該規定未來所有的屋頂和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均可免費接入,隨著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光伏行業迎來轉機。 亮點多多 分布式光伏接入免費 國家電網在《關于做好
2012年12月,北京順義的一處別墅屋頂上,已經安裝了分布式光伏電站,類似這樣的家庭、企業電站,現在已經成為政策鼓勵的重點 在北京順義的一座聯排別墅內,如海正在設計自家的“太陽能發電站”。這個屋頂電站將與國家電網相連,發出的電不僅可供自家使用,還可以銷售給電網公司。
2013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增長180小時左右,棄風電量同比下降約50億千瓦時———這是14日《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2014年風電并網消納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中公布的數據。 但是,風電并網消納情況的好轉,并未讓2到3年解決“棄風”問題的目標實現變得輕松。數據顯示,2013年
針對一個時期以來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消納難,特別是“三北”地區限電棄風、限電棄光日益嚴峻等社會熱點,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今天在京表示,近兩年經濟增速放緩、用電需求增速減慢、消納市場總量不足的大背景,與新能源集中的“三北”地區電源結構單一,靈活調節電源比重低,采暖期供熱機組比重大,以
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一路飆升,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居世界首位,成為我國能源供應的“綠色發動機”。截至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5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6.6%。然而,如何多渠道最大化消納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減少棄水棄風棄光
圖為江西賽維的太陽能電池生產車間。 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光伏產業近幾年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已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這個年輕的新興產業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面臨著眾多挑戰和困難: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德國、意大利等光伏主要應用國家紛紛大幅削減上網電價補貼,帶來行業需求
“目前我國一些產品的能耗較高,從本質上看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是政策不到位,各個環節的利益鏈沒有組織好。 經濟危機以來,中央政府投入4萬億元的巨量資金,但發展模式卻沒有多大變化,在某種意義上更強化了高能耗的發展模式。從長遠來看,這對我國經濟的科學發展埋下更深的隱患。從節能的角度看,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可再生能源領域數據共享機制的缺乏正在阻撓技術進步,讓改善能源市場錯失良機。 能源產業一直在通過改變能耗速率滿足人們的需求。控制一個燃油發電廠的發電量,就像改變一輛汽車的速度一樣:踩下油門踏板,就會有更多汽油涌向發動機。 但風能卻不能如此隨心所欲。不過,智能軟件卻可以讓風電廠提高能效,增強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