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1日,美國好萊塢男星羅賓·威廉姆斯在家中自殺身亡,其官方發言人透露,羅賓生前“飽受抑郁癥困擾”。 羅賓·威廉姆斯出演的很多電影都屬“治愈系”。在他的經典影片《死亡詩社》和《心靈捕手》中,他都扮演了“靈魂導師”的角色。然而,在對抗抑郁癥的路上,他或許才是那個需要指引的孤單少年。 羅賓以決絕的方式選擇離開,再次將抑郁癥患者這一群體推到了聚光燈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據估計,全世界和羅賓一樣陷于抑郁癥泥潭的有3.5億人。在嚴重的患者中,15%會選擇自殺,近七成患者產生過自殺念頭。 抑郁癥不是“矯情病” 2009年《柳葉刀》上一篇流行病學調查估算,中國抑郁癥患者已達9000萬。 抑郁癥又叫重癥心境障礙(Major Mood Disorders)。約有5%的抑郁癥人群會發展成為重癥抑郁癥。在美國,每年超過3萬人因此自殺。 在重癥抑郁癥患者的......閱讀全文
作為全球第四大疾病,抑郁癥如今讓全球3.4億人飽受痛苦,這一數字還有逐年上升趨勢,預計到2020年可能將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請關注——抑郁癥為何是21世紀主要“殺手”? 抑郁癥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心理疾病,在我們身邊平均每100個人中,就有6個抑郁癥患者,而每5個抑郁癥患者中,就有
近幾年,一些演藝明星接連因為抑郁癥離世,喚起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重視。同時,也讓一些之前對抑郁癥不了解的人,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抑郁癥的實況報告,目前全球至少有3.5億名抑郁癥患者,自殺也成為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顯然,抑郁癥已成為全球性嚴重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懷孕后你反而不開心了,莫名其妙地緊張、焦慮、恐慌;孩子出生了,感覺他像個陌生人,你只想躲他遠遠地……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女人這么不可思議,怎么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她們很可能是被抑郁癥纏上了。 抑郁癥是個冷酷“殺手”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稱,中國大約有5400萬的抑郁癥患者。
目前中國患有抑郁癥的人超過2600萬,僅一成接受藥物治療。清華大學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臨床督導劉丹今日提醒公眾注意,心理疾病已經成為我們身邊的重要疾病。 在父母必讀雜志社舉行的創刊35年智慧改變育兒生活論壇上,劉丹展示的這組數字讓心理健康成為與會者關注的話題。據介紹,目前中國抑郁癥的發病率約為3%
這一次,抑郁癥和空難綁在了一起。 3月24日,德國之翼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對事故的調查顯示,飛機墜毀前由副駕駛安德烈亞斯·盧比茨一人操控,其涉嫌故意降低飛機高度導致飛機撞山解體。 近日,漢莎航空承認,在盧比茨結束飛行培訓前,公司就已經知曉其患有抑郁癥。但之后盧比茨病情減輕
高校應該建立一種機制,定期為教師提供心理輔導,給大家一個傾訴的機會,同時也方便及時發現抑郁癥的苗頭,并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醫學干預。 看過電影《沉默的羔羊》的人,一定會對男主角漢尼拔的印象深刻。這位精神病專家有著優雅的談吐、超群的智商,雖然平時極為沉默,如同一只溫順的羔羊,但卻是一個有著高度病態
在身處與世隔絕以及無形的核輻射威脅的情況下,這21萬逃難的災民又遭受著多大的精神創傷,這一點卻是難以估算的。 Togawa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開游戲機。作為一位39歲的父親,他每晚都會花3個小時一邊打游戲一邊喝燒酒,并且常常在電視機前睡著,然后在
近日,科技部新藥項目評審專家、國家微生態高技術示范工程基地負責人、著名微生態新藥創研專家、山東省微生態學會主任委員崔云龍教授指出,慢病高發是人類在為醫學發展史上的認識誤區買單。 崔教授指出,長期以來,人類在醫學發展史上,犯了一個不容小覷的錯誤,那就是過度重視人體自身的器官以及基因,忽視了共生器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癥自殺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2009年《柳葉刀》上一篇流行病學調查估算,中國抑郁癥患者已達9000萬。據統計,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媒體人的英年早逝,讓三個字深深地刺痛人們的神經——抑郁癥。世衛組織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
豉汁蒸鳳爪端上桌后,一個小女孩頑皮地用筷子噠噠地敲打著餐桌。一位穿著Polo衫和牛仔褲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兒、妻子和母親享用著廣式點心。在波士頓唐人街這個喧鬧的餐廳,沒人會多瞄一眼這位男青年。 沒人能猜到,34歲的張鋒會是這一代人中公認的最具轉化能力的生物學家,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在兩個領域
2008年,當抑郁第一次威脅到她的事業時,Rachel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為了啟動一項新研究,這位心理學家每天要工作14-16個小時,同時還要監督12名研究助理。在空閑時間,她還要籌劃自己的婚禮。 有三個星期的時間,她幾乎沒有合眼,僅靠甜食和能量棒維持生命。后來,在觀看一場悲傷的戲劇演出后,她崩
心臟病是美國男性和女性的頭號殺手,然而長久以來大眾都把它看成是一種“男人的病”。造成這種觀念的一部分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冠心病在男性中更常見,而它正是心臟病發作最常見的原因,往往呈現年輕化趨勢。但是,研究發現一旦年輕女性心臟病發作,她們的死亡率大約是男性患者的兩倍,而每年有15,000多名
生活節奏快、負擔重、壓力大……如果任由負面情緒累積,它可能就會成為壓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引發焦慮癥、抑郁癥等。自己和身邊人精神壓力大時,怎么辦? 據央視報道,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郁癥,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我國抑郁癥患病率達2.1
近日,韓國偶像演員崔雪莉抑郁自殺身亡的消息被刷屏。網民在痛惜偶像離世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抑郁癥的恐怖。抑郁癥患者就像是陽光下的泡沫,輕輕一碰便幻滅了。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目前全球至少有3.5億名抑郁癥患者。在中國,抑郁人群已達到 9000 萬,平均每 11 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抑郁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科院昆明動物所認知障礙病理實驗室馬原野研究員介紹說,早在唐朝,中國的珠寶商就發現,購物者對珠寶的喜愛程度越強,瞳孔就變得越大。珠寶商往往根據購物者瞳孔大小來喊價。在現代,瞳孔大小的變化特征一直是眼科和神經科檢查的重要手段,國內外研究發現,瞳孔的動態變化與某些神經精神病關系密切
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害怕的東西,有人怕躲在暗處的蛇,有人怕毛毛蟲。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段樹民院士和汪浩研究員領銜的團隊,昨天發表一項世界級的科研成果,研究的對象就是“恐懼”。 他們發現,老鼠大腦中有兩類關鍵的神經元,對控制老鼠因為氣味導致的先天性恐懼,起決定性作用。發現這個恐懼的開關,為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細胞工程研究院,國立衛生研究院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個在精神分裂癥和其它神經失序癥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基因,其作用比之前科學家們認為的要廣泛的多,這些新發現的功能也許解釋了為
今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總共資助了50所知名大學,以專項資金和獎勵鼓勵他們從事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究,來造福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展,NIH作為美國生命健康領域的權威機構,其資助金額手筆之闊綽,由以下生物探索為您列出的資助榜單,就可見一斑。這種資助的力度及資助機構的名單,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生命健
12月18日,東曜藥業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TAA013的I期臨床試驗順利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給藥。注射用TAA013擬用于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國內目前尚無治療該腫瘤的抗體偶聯藥物上市。 注射用TAA013是東曜藥業自主研發
目前有400萬澳大利亞人都患有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焦慮癥和抑郁癥等,一項來自澳大利亞衛生政策合作組織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這400萬人患慢性生理性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較高,心理健康問題會增加個體患多種主要慢性疾病的風險,很多疾病都易于在焦慮癥和抑郁癥患者身上發生,比如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背痛、糖
重度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復雜的精神病,主要癥狀是情緒低落、絕望、焦慮、情感淡漠、自主神經系統癥狀、認知功能障礙以及某些情況下妄想和自殺意念,終身患病率約16.2%。近1/3的抑郁癥患者對正規抗抑郁治療、心理治療和認知行為療法(CBT)無效,稱為難治性抑郁癥(TRD)。難治性抑郁癥患者自殺率約為1
“垃圾睡眠”比失眠還可怕?打呼嚕不代表睡得好,睡眠暴力也很糟糕,睡過頭可能睡出高死亡率……曾有日本研究調查顯示,每天睡7小時的人可以活得最久,而睡得愈多死亡率就愈高,如果每天要睡9個小時以上的人可能身體有毛病。作為生存的根本,睡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睡太少不益于健康,睡太多也不可以。如果你的情況符
據國外媒體報道,“神器蘑菇”一直被視為某些最受歡迎的歌曲創作的靈感,如今,科學家稱他們離了解迷幻蘑菇使人產生強烈創造力和心靈體驗的原因又近了一步。掃描顯示,它的活性成分——裸蓋菇素使人產生一個“超連通”的思想。這個思想把通常毫無關系的大腦區域連接起來。 迷幻蘑菇內的這種化學物質引發生動的幻覺,
英國科學家基于基因分析的醫學研究為治療一些常見疾病(諸如躁狂抑郁癥和糖尿病)開辟了新的途徑。關于這項研究的報告發表在最近一期《自然》雜志上。 科學家們宣布的首批成果是7種常見疾病的致病關聯基因。這一研究成果被
近日,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為我們展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人腦零部件清單”,闡明了人類大腦皮層的細胞結構,它對于理解我們的認知能力和對疾病的易感性至關重要。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Nature》上。 這項研究首次捕獲了人類與小鼠腦細胞類型之間超高分辨率的比較結果,顯示我們擁有的大部分腦細
摘要:探討甘草治療抑郁癥的特點。查閱近年來關于中藥甘草治療抑郁癥的相關文獻,從甘草抗抑郁活性成分及其在中藥復方中的應用等方而分析甘草治療抑郁癥的特點。甘草治療抑郁癥應用廣泛,在改善動物行為學和生化指標上都有良好的療效,其機制主要涉及調節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及其受體、改善下丘腦一重;體習腎上腺(HPA)
據WHO數據顯示,目前抑郁癥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負擔,也是導致患者功能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約有1/7的人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遭受抑郁癥困擾。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而在中國,抑郁癥的發病率約為6%,目前已確診的抑郁癥患者為3000萬人左右。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抑郁癥研
抑郁癥是一種復雜的多維度、異質性疾病,也是一種全球范圍內常見的精神疾病,全球累及患病人數超3.5億。圖1 全球抑郁癥患者人數地域分布 在我國有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相當于100個人里至少有3個抑郁癥患者。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最新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
我想我們最終會到達那個目標。即我們思維的復雜程度與抑郁癥所表現出來的紊亂程度的復雜性相匹敵。 認知行為療法是進行心理治療研究的最佳方式,但研究人員仍不清楚其工作機制。 2005年,Anna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與她生活了30年的丈夫宣布自己愛上了另一個女人。“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我的婚姻會走到盡頭
抑郁癥是生活中最痛苦的精神疾病之一,眾所周知,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方法太少了。上周,美國和荷蘭的機構在美國心理學協會年會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瑜伽有良好的治療抑郁癥前景。研究人員通過腦部研究和行為研究表明,運動和冥想對于減輕抑郁癥狀和提升幸福感有明顯的效果。 這些研究為瑜伽可能是某類抑郁癥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