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城鄉接合部的“黑作坊”、“黑窩點”,學校周邊低價劣質的兒童食品、網絡銷售的“三無”食品也將納入接下來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中。省政府日前下發《2014年廣東省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設立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專項資金,對提供有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要及時兌現獎勵。 《通知》要求繼續以假冒偽劣制售多發地、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中小學校周邊作為重點區域,以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等作為重點場所,以食用油、乳制品、桶裝水、肉及肉制品等民生食品作為重點品種,深入排查隱患,堅決取締“黑窩點”、“黑作坊”和“黑工廠”。 在全省范圍內重點組織開展打擊制售假酒、打擊非法銷售加工“病死豬肉”等專項行動,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地溝油”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通知》要求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收購、運輸、加工餐廚廢棄油脂,利用動物內臟、化工原料提煉、制售動物油脂,以......閱讀全文
注冊申請積壓得到緩解 畢井泉表示,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主要圍繞著提高質量、解決積壓、優化服務三個目標展開。 在過去的一年多里,總局初步建立了科學高效的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體系,藥品審評人員從兩年前的120人增加到去年年底的600人,注冊申請積
如今,只要你打開微信,總能看到微信朋友圈中,一些朋友推銷奢侈品、化妝品、衣服等。其中,自制食品更是占有一席之地。“朋友圈”里打著熟人牌賣自制食品的人越來越多。然而在自制美食微信銷售火爆的背后,存在著無食品安全監管、無證經營等隱患,當消費者權益被侵犯后也很難維權。 微信圈里做起生意 相較于
中秋節臨近,月餅市場也熱鬧起來。一些微商銷售的月餅以“純手工”“無添加”“可訂制”為賣點,頗受消費者青睞。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想過,網絡自制食品大多是“三無產品”,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難以維權。 微商私房月餅走俏,你買了嗎 一些微商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的私房月餅,打著“養生”“”無添加
“朋友圈里走俏的自制月餅,真的放心嗎?”目前,各種“自制月餅”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流傳開來,并主打純手工自制、無添加劑防腐劑、夠新鮮、真材實料等特色。“自制月餅”真的讓人放心嗎?記者調查發現,部分“自制月餅”并非自制,甚至還是三無產品。食藥監部門提醒,由于這些月餅暗含風險,市民購買需謹慎。
10月17日晚,有網友在微信朋友圈及百度貼吧隴南吧反映“吉石壩鐵路旁生產地溝油”的問題,并附有若干圖片。10月19日記者獲悉,就此事,武都區食藥監局、工商局、吉石壩街道辦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成聯合工作組,經查,該加工點系廢棄油脂回收,證件齊全合法,且廢棄油流向合法可追溯。 “武都出
不知何時開始,微信朋友圈變成了“營銷圈”,“熟人經濟”風生水起,衣服、化妝品等熱賣。后來 ,連“自制美食”也悄悄加入到“朋友圈”的營銷大軍里了。甜品、鹵味、私房菜……朋友圈里曬出的自制美食照惹人垂涎,即使價格不菲,由于打著“安全無添加”的口號照樣熱銷。不過,記者調查了解,自制美食在朋友圈銷售火爆
知情者致電本報揭秘“地溝油”黑幕 ●保守統計,我市每月至少生產“地溝油”15.2噸 ●提煉“地溝油”者月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今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相關部門對餐飲服
中國人一年吃掉300萬噸地溝油 徹底禁絕需10年 [導讀]從餐飲業的餐廚垃圾中提煉1噸地溝油,成本僅300元左右,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掙上七八十元。醫學研究顯示,長期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其中包含的一種有害物質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圖片雖然很惡心,但不可否認,我們都吃過這
當前,居民在外餐飲消費越來越普遍。促進餐飲業提高質量安全水平,關系千家萬戶。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抓好餐飲業質量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餐飲消費需求,現就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提出如下意見。 一、全面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主體責
“吃多了它,父親中風、哥哥高血壓、妹妹暴肥!家家都用,千萬注意了!”5月13日,一則公號文章在朋友圈流傳,文章說讓一家人都生病的是醬油,這家人用醬油替代鹽炒菜,因為使用不當,對身體造成了危害。事實真的如此嗎? 5月16日,《法制晚報》記者進社區進行生活實驗,現場用醬油替代鹽炒了兩個菜,檢測
比“地溝油”更毒、曾遭央視曝光過的“烤鴨油”,杭州也有。 “烤鴨油”是鴨子在烤制過程中流出的垃圾油脂,專家稱因烤鴨高溫使油脂產生了致癌物質,不可食用。 近日,本報接到線索,稱杭州文暉路上有家烤鴨店公開兜售這種垃圾油脂,記者隨即開始暗訪,發現除了街邊烤鴨店,甚至超市、大型烤鴨店也都在銷
“私家秘制豆干,自家做的特色小吃,現做現賣,今天還有少量現貨,懂吃的吃貨快來買,數量不多,不一定天天有。” 這樣的朋友圈廣告你見過沒? 朋友圈賣食品正火熱,而這樣售賣食品的方式是否合法?食品有無安全保證? 朋友圈自制美食被刷屏 自微信誕生那天起,人們便開始了在朋友圈中各種曬。除了曬幸福曬甜
食評君上周注意到一則消息:公安部近期公布2015年食品藥品犯罪數據,去年公安機關偵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5萬起,地溝油、瘦肉精、配方乳粉犯罪仍時有發生,病死豬、注水肉也持續多發。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安部督辦案件中,利用互聯網實施的食藥犯罪占比超過八成,互聯網、物流已成為食品藥品犯罪的主流渠
10月29日,長沙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舉行第一、第二次分組會議,審議了關于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情況的報告以及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的執法檢查情況報告。 食品檢測合格率達98.5% 近年來,長沙市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堅持
“純手工自制”“無添加劑防腐劑”“夠新鮮”“真材實料”……中秋節前夕,各種“私房月餅”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流傳開來。所謂“私房”,顧名思義,這些月餅的制作場所一般是在制作者家里。隨著微信社交時代的到來,不少人開始通過這一渠道推銷自己制作的糕點。與傳統的實體店銷售月餅不同,“私房月餅”既然是通過
[從2014年7月第一批的4個省15個試點城市,到2015年9月第二批的11個省(市)15個試點城市,再到2016年5月第三批的24個省(區、市)37個試點城市。目前,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試點累計達31個省(區、市)67個城市。] 曾幾何時,“地溝油”這個詞不時挑動著公眾敏感的神經,如今這些“地溝
對商家道德淪喪的行為深惡痛絕時,也不得不看到,目前我國食用油市場的標準低下和監管漏洞,使“地溝油”流回餐桌有了可乘之機。本次地溝油大案的主犯柳立國坦言:“如果說我是道德淪喪的話,那這些監管部門也是一樣” 劉軍一只手端著啤酒,一只手從翻滾的紅油鍋里挑了一筷子的羊肉塞進嘴里,升騰的熱氣讓劉軍微醉的
在福州多次整治地溝油之后,很多餐館都選擇用價格相當的鴨油替代,特別是一些川、湘菜館,菜的味道較重,能把鴨油的腥味掩蓋掉。 記者隨機走訪福建省福州市10余家烤鴨店發現,這些店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出售烤鴨油,有烤鴨店老板透露,“所有店都在賣,誰舍得把3.5元一斤的油倒掉?” 出售烤鴨油儼然已成為這一
2018年,食品健康行業事件眾多,各種謠言也隱藏其中“興風作浪”。如人可以感染豬病毒,大蒜能驗地溝油等。盡管這些謠言極具迷惑性,但出現后很快就得到了各方及時辟謠,將它們的危害扼殺在了襁褓中。 食品 大蒜可以檢驗地溝油? 謠言:6月,有人將大蒜放進兩杯“食用油”中。其中一杯的大蒜發黑、發霉
2010年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履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新職責的第二年,也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攻堅之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把強化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作為全年重點工作之一,以完善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提升監管能力、提高保障水平為主線,積極履行餐飲服務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地溝油”不能吃,這個大伙兒都知道;可從烤鴨爐中滲出的“烤鴨油”有怎樣的危害,許多人恐怕就不知道了。記者調查發現,廈門的一些不良商販就在做著“烤鴨油”的買賣,賣給一些餐飲店。 鴨子油是什么 鴨子油詳細介紹 鴨子油,顧名思義就是烤完鴨子剩下的油。所謂鴨子油就是烤鴨攤點、酒店廚房烤鴨時
近日,各地公安部門聯合破獲了一起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特大系列案件,摧毀了涉及14個省的“地溝油”犯罪網絡。“地溝油第一案”的成功破獲,揭開了這條骯臟的黑色產業鏈,同時也暴露出“地溝油”回收監管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9月18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在報道中又披露,“地溝油提煉出來的油竟能通過質
今年阜新市場上的月餅價格不高,然而,臨近中秋佳節,不但實體店的傳統月餅銷售火爆,微信朋友圈里售賣的“純手工、無添加”的私人訂制月餅也很暢銷。私房月餅的制作者多沒有相關的衛生許可證等經營資質,食品質量全憑良心把控。 “一打開微信朋友圈,微商銷售的自制月餅廣告打得鋪天蓋地。”日前,阜新市民何女士說
因為一頓火鍋帶來的靈感,太原刑警任飛發明“地溝油檢測法”,一舉攻克“世界性難題”。至此,原本默默無聞的他,變成了大家口中天賦異稟的“發明家”,甚至被稱為“火鍋英雄”。面對撲面而來的掌聲和榮譽,任飛淡然地說,哪里來的什么“天賦”,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不愿妥協的堅持。任飛正在做實驗 “我覺得奮斗,
11月15日,在廣東“深入推進‘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深圳分會場上,有負責人介紹,深圳絕大部分“地溝油”都流向私人回收市場,而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地溝油”甚至已流入某些政府機關的飯堂。(11月16日《深圳商報》) 這位發布會負責人在提到這次深圳“打四黑除四害”行動中,“地溝油
整治行動組正在超市檢查食品安全圖為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現場。 自從一些地方屢屢曝出食品安全事件之后,食品安全成為全民關注的共同話題。近年來一直著力于加強人大監督工作的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將監督的視野更多地從發展轉向了民生。針對老百姓普遍擔心的食品安全問
被查獲存在非法使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車間(7月4日攝)。近日,公安部指揮浙江、山東、河南公安機關破獲一團伙生產銷售食用地溝油案件,一條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六大環節的地溝油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新華社發山東格林公司車間污濁不堪,執法人員查獲大量地溝油。浙
2013年4月1日-4月3日,為期三天的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福州西湖賓館召開。繼4月1日張玉奎院士、陳洪淵院士、江桂斌院士、莊乾坤主任、陳義研究員和Jan-Christer博士的特邀報告之后,4月3日下午,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又迎來了吳學梯司長、趙宇亮研究員、吳永寧研究
本報訊 (記者王廣永)“地溝油”事件被媒體報道出后來,再次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3月23日,本報獨家刊發的《珠三角“地溝油”調查》(詳文請見本報當日A6版)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日前,本報記者受邀廣東衛視《財經郎眼》節目,與著名的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暢談“地溝油”背后的利益鏈條,以及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