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上海信息技術學校校長鄔憲偉的電話就沒斷過。 今年9月3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下稱《意見》),隨后,上海浙江相繼出臺高考改革試點方案。 大家都在討論這件“大事兒”,各方在解讀高考改革對我國未來教育的深刻影響,在職業教育領域,各方也一直認為,《意見》也將給高職教育帶來巨大變化。 《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并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同時繼續推進分類錄取的模式,力求在2015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占高職院校招生總數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為主渠道。 在鄔憲偉眼中,《意見》作為一個“風向標”,清晰地向社會傳遞了一個信號:高等職業教育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選拔和培養上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 用這個50后高職校長的話來講,《意見》的出臺,為高職學生的多元化選拔和培養真正“開啟了一扇門”。不過,職教界在欣喜之余,更應思考......閱讀全文
如果以5年為界給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做一劃分的話,那么自2014年以來的這5年,無疑是高職教育發展最為快速的時期之一。從2014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加大力度發展現代職業教育,5年來,高職教育的發展,正如3月末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1號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已于2016年12月16日經教育部2016年第49次部長辦公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公布,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長 2017年2月4日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工作報告 這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顧總結2016年教育工作
科學技術進步在與教育賽跑。去年底,工信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教育部今年要求高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增設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領域的相關專業。正在全球勃興的人工智能對教育有什么影響?教育應該怎樣應對?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智能教育
多位江蘇明達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家長向媒體反映稱,這段時間很多家長寢食難安,原因是三年前他們把孩子們送到了一個“真學校”,學了三年高鐵乘務專業才發現,學的是個“假專業”。 在“真學校”遭遇“假專業”,這當然令學生、家長氣憤,社會輿論也指責這所高職院校是以虛假專業招生忽悠、欺詐學生,而且一騙就是
最近隨機調查了幾十名即將上畢業班的大學生,得到以下結果:35%的被調查者表示大學最后一年的主要任務是考研、專升本,45%的被調查者表示最后一年的主要任務是找工作,80%的高職被調查者表示最后一年將主要在校外實習,只有不到10%的被調查者表示最后一年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大學學業做好畢業設計。 詢
近日,發生在高校里的兩件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一個是北京大學2017~2018春季學期《考古學通論》課程期末考試,學生成績整體偏低,部分學生以題量大、不少考試內容課上并未講授、認真學習的學生未能得到應有的分數等為由,向授課老師要分;另一個是浙江某高職院校學生因創業成績好,在掛科7門的情況下仍然順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到底如何?目前,社會輿論對我國大學現狀的評價,感覺上是肯定的很少,批評的很多。這導致了很多人有意識地或下意識地認為我國的大學今不如昔。這是一個大是大非問題,直接關系到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方向。本文嘗試著用一些具體事實和數據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短板。專家認為,加大重點高校招收農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徹底解決短板效應 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初步統計,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達970萬人,
三、一流大學的啟示 1、大學教育是要培養好的公民 美國為什么是一個超級大國?首先他是一個教育大國,而且也是教育強國,美國現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超過90%。而我們中國現在是教育大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從1978年1.4%增長到現在的23%,大學生總數已經超過200
一個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民族,需要什么樣的教育來振興?一項開辟新時代篇章的事業,召喚什么樣的人才來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深刻思考,走訪學校、深入校園,細致聆聽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期盼,深刻闡釋對教育改革發展的見解。一次次寄語激揚青春夢想,一聲聲問候溫暖教育希望。從
現代學徒制起源于西歐德國的職業培訓,是將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一種職業教育形式。我國現代學徒制結合我國國情、校情,通過制定一種切實有效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深度,從而培養出更符合當今社會需求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滿足臨床對人才素質的需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教育部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7號),文件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通過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營養改善計劃、校舍安全工程、農村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改善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對
10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80號(教育類404號)提案答復的函》。 針對此前政協委員的《關于保障非“雙一流”等高校教育經費,促進高等教育均衡發展的提案》,教育部表示:中央財政通過中央高校預算撥款體系和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支持各級各類高校發展。20
10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80號(教育類404號)提案答復的函》。教育部透露:關于強化“雙一流”高校和學科的績效考核和動態評估,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一是堅持定性和定量結合,統籌評價院校大學功能、內涵發展及特色建設上的成效。二
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戰略任務和保障措施,是近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指導性文件。為了讓各地和各級各類學校貫徹好、落實好《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本報邀請5名專家對規劃進行深入解讀,敬請關注。創新人才
重慶市高等教育未來如何發展?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重慶市高等教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加快推進重慶高校“雙一流”建設,推動重慶高等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重慶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到2022年,重慶市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全市高等教育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達
一、綠色校園建設和綠色人才培養概述早在20世紀初,國外就提出了“Green College”的概念,提倡在滿足學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校園,以保護環境、愛護生態的理念來經營管理校園。這種綠色校園文化,不僅主張課堂上的環境教育,更加倡導將低碳、環保的理念滲透到全校廣大師生及在校員工的
自春季學期開學以來,我市各級各類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新學期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教育教學秩序良好。 根據當前全市疫情防控總體形勢,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安排: 在京高校 1.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按照3月12日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發布調整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 今年是“十一五”邁向“十二五”的重要轉折,也是落實教改綱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近日就此接受記者采訪,介紹了“十一五”期間教育發展的成就。 針對“錢學森之問”,袁貴仁說,要加大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先試點再推開,注重對學生實施“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近日,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新時代高教40條”)等文件,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按照意見要求,全國高校將開展“集體行動”,嚴把畢業出口關,加強過程考核,取消“清考”制度,并對教師評價等“指揮棒”進行調整。 “一部分學生天天打游
科學家缺乏得力助手 “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出現了高端技能型人才荒。”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功率激光物理國家實驗室總工程師林尊琪在寧波參加兩院院士職校行暨浙江省重點地市職業院校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語出驚人。 林院士講述了一個故事——他的團隊在工作中要使用一種面積在0.5平方米以上、重
職業教育的利好消息最近接二連三。5月6日,2018年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天津舉行,一年一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也拉開了帷幕;5月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如何辦好我國的職業教育,國家已經做好了頂層設計。 未來的大國工匠從哪里來?如何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高校“抱團”合作發展的話題引發了熱議。有代表提出“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高等教育一體化要先行一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高校要抱團發展”等觀點。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認為“高等教育的一體化有先天的優勢。” 無獨有偶,近年來浙江高校的校際合作平臺逐年增多。高校間為何“
4月25日媒體報道,教育部已向廣東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并將其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院士在接受采訪時強調,8000人是學校的長遠目標,其中還應該包括研究生的數量,“學校在前五年的招生最多為2000人”,因為“我們希望南科大能辦成精品”。 南科
經梅特勒-托利多教育獎勵基金會審核,現將2017年梅特勒-托利多教育獎勵基金推薦獲獎教師、學生(高中、高職)及2017級大學生名單予以公示(名單詳見附件)。 公示時間為:2018年1月2日-2018年1月8日。 如對獲獎人員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向常州市教育局反映,電話:85681366
自今年上半年《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發布以來,有關高校生源危機的討論便持續不斷。不少專業人士認為,生源危機既讓一些學校面臨重組甚至破產的壓力,又是推進高考改革、促進高考公平的良機。 針對生源危機,學校、教育行政系統是否作好了相應的準備?這一危機對高校尤其是高職高專、民辦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科技創新價值優劣要靠市場評價,灌輸式教育扼殺學生創新精神 3月14日14:30,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兩會專區”與網民進行在線視頻交流,主題為:自主創新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有網友指出,袁隆平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卻獲得了篩選條件更為嚴格的
9月23日,教育部網站“重要文件”一欄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提出相關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著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加大醫學及相關學科建設布局和支持力度,并將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到2021年建設60
各高等學校: 為減少新型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教學的影響,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現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教學工作通知如下: 1.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教學工作。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適當延遲春季開學時間,我省一些高校相繼發出延遲春季開學時間的通知。為全力落實聯防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