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創新成果亮相上海工博會
11月4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信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貿促會和上海市政府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并舉行主題論壇。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以及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天文臺、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相關活動。 在上海分院精心組織下,中科院展區36家研究機構以“上海光源”為核心區,呈“光源射線”排列,集中展示了航空航天、節能減排治污、物聯網、先進制造、生命健康、汽車相關等領域157項(含實物110項)最新成果。 此次中國科學院展區項目的整體水平達到歷年新高,且大部分是首次展出。如液態金屬個人電子電路快速成型打印機,它首次建立了一種全新原理的室溫液態金屬打印方法,使得在極低成本下快速制作電子電路成為現實;聲相(像)儀則是一種眼睛“看”聲音的設備噪聲源定位分析系統,以圖像的顏色和亮度代表聲音的強弱,直觀顯示聲場、聲波、聲源,應用于機器設備產生噪聲的部位和原......閱讀全文
中科院創新成果亮相上海工博會
11月4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信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貿促會和上海市政府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并舉行主題論壇。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以及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天文臺、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相關活動。 在上海分院精
中科院創新成果亮相上海工博會
11月6日,第14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并宣布開幕。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等中國工博會組委會主任單位領導出席開幕式。當天上午,萬鋼在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等陪同下,參觀了中科院展區數控光纖激光切割機全套設備現場的演示
中科院多項成果亮相全國雙創周上海主會場
9月15日至21日,2017年全國雙創活動周活動在上海主會場、北京會場、全國各地分會場同步開展。此次,中國科學院共有8家國家雙創基地,19個參展項目亮相上海主會場。 國家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以來,中科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加大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力度,引導科技人員積極投身雙創。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用制度創新激勵成果轉化
1月25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2015年共有15項新藥研發成果成功轉讓,合同總額超8億元,達到前5年成果轉化總額。 自中科院開展“率先行動”計劃以來,上海藥物所作為“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的建設主體及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中科院、上海交大Nature子刊發表免疫新成果
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IRTKS通過PCBP2 SUMO化 (SUMOylation)介導的MAVS降解負向調控了抗病毒免疫。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9月8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Zusen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Plant-Cell》發表菌根共生新成果
近日,知名期刊《Plant Cell》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英國John Innes中心和約克大學等處關于菌根共生的最新研究成果“A H+-ATPase That Energizes Nutrient Uptake during Mycorrhizal Sym
中科院與上海深化院市合作共推量子信息和成果轉化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院市合作座談會暨簽約儀式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會議旨在深化中科院與上海市的院市合作,將量子信息國家實驗研發平臺作為雙方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推動量子信息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
中科院“弘光專項”成果涌現
今天,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科院“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工作進展及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期間,中科院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即“弘光專項”。目前已取得諸多進展,如“機場安檢智能識別系統”已覆蓋了全國80%以上的重點機場(年旅客吞吐量300
上海創新成果將為全流域共享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作出的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上海“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劃,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從上海到長三角到整個長江經濟帶,尤其是寫入國務院指導意見
上海:打造創新成果“原產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83.shtm 隨著兩款抗新冠病毒創新藥先諾欣、民得維附條件獲批上市,上海醫藥企業的產能開始爬坡。 “過去3年,為了盡快研發出抗新冠病毒藥物,科研機構、制藥企業攜手合作,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
劉延東考察調研中科院創新成果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10月31日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科院創新成果并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服務黨和國家戰略目標,勇攀世界高峰,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新貢獻。 劉延東指出,中科院作為國
中科院新增院士09最新成果
中科院12月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09年院士增選經過推薦、公示、通信評審、會議評審等環節,從296名有效候選人中最終選舉產生35名新院士。經院士推薦、通信預選和全體院士無記名投票,中科院今年同步選舉產生6名外籍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人數為714名,外籍院士總人數為56名。
《Science》發表中科院研究成果
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美國北卡羅琳娜大學的研究人員在Science(317卷)發表了今年夏季太湖藍藻水華大量暴發的現場報道。 原文檢索:Science 31 August 2007:Vol. 317. no. 5842, p. 1166 DOI: 10.1126/science.3
中科院PNAS發表測序新成果
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深圳湖大基因研究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和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發表了題為 “Insights into salt tolerance from the genome of Thellungiella salsuginea”的論文,解
上海交大Hepatology癌癥研究新成果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RNA干擾篩查腫瘤-睪丸(cancer/testis,CT)基因,確定了DUSP21是人類肝癌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相關研究論文已被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1.665)接受并在線發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韓澤廣(Ze-Guan
上海交大Cancer-Res肺癌新成果
四月二十二日,美國癌癥協會主辦的國際癌癥研究領域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大學等處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Lung Tumor Suppressor GPRC5A Binds EGFR and Restrains
中科院:聚焦前沿科技-力推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需要產、學、研深度合作,由于周期長、涉及主體多、風險高,因而許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社會資本不敢投、不愿投。對此,中科院以基金、企業聯盟多種方式推進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在科研成果與市場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在“中科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17”上,參觀者在體驗量子通信虛擬現實。
中科院應用成果展在深舉辦
?參觀者正在體驗中科智能書法臺。本報記者丁佳攝本報廣東深圳6月27日訊(記者丁佳)從虹膜手機到拖掃一體機器人,從步態識別技術到電子墨水顯示屏……中國科學院最新成果今天在廣東省深圳市又一次“刷屏”。當天,中科院應用成果展暨中科院硬科技—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雙創項
中科院先導科技專項成果豐碩
從24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年度工作會上獲悉: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實施7年來,中科院共啟動實施了17項A類先導專項、24項B類先導專項,目前已有10項通過結題驗收。其中“個性化藥物”專項,研制的6個新藥2017年獲批進入臨床,19個臨床研究階段新藥進展良好,抗老年癡呆新藥971 III期臨床完成全部病
中科院院士最新成果登Science封面
本期Science雜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推出了中國科學院和日本岡山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獲得了一個重要蛋白超復合體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理解這種極為有效的太陽能轉換器。 植物通過大型蛋白復合體、葉綠素和其他輔因子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量。捕光復合物LHC I包圍著光系統I(P
中科院:讓成果落地-讓創業聚財
“藥物研究所出新藥,這是理所應當的。然而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還是經過一番討論才在怎樣促進出新藥的問題上達成共識。”3月31日在《中科院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發布會上,中科院科發局局長嚴慶的一番話,讓人感悟到了一個科研院所在成果轉移轉化上的不易。 這個“不易”是中科院幾十年來的老問題
Nature報道中科院最新研究成果
人體每天排出的一些廢物有可能成為強大的腦細胞來源用于研究疾病,甚至有一天還可能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將人體尿液排出的細胞誘導生成有價值的神經元。 研究論文在線發布于本周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雜志上,Nature官網第一時間對相
中科院明星學者發表CRISPR重要成果
CRISPR/Cas9是精確改寫基因組的便捷工具。不過,在難轉化的植物中進行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在技術上還有一定的挑戰,往往會產生令人擔憂的轉基因中 間產物。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八月二十五日他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文
中科院百項新成果廈門“招親”
中科院人員在廈門實驗室工作。 中科院負責人在廈考察。 中科院針對廈門市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研究城市小區雨/污水處理和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和系統集成,并進行工程示范。 2009年6月17日在廈門舉辦“中國科學院—廈門科技合作交流會”,由中科院院地合作局、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廈
中科院多項成果亮相軍民融合展
“檢查Z形手柄是否正常?”“異常。”當記者透過增強現實(AR)眼鏡觀察一扇飛機艙門時,眼鏡上彈出了這樣的提示,并伴隨警報聲。這是日前在京舉行的“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上展出的一項展品——“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復雜設備設施維護維修(MRO)系統”,展品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
中科院科技創新成果巡展走進江西
?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7月8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科院科技創新成果巡展江西站在南昌市開幕,這是科技創新巡展首次走入江西。本次展覽預計將持續一個月。 ? 本次巡展主要以中科院的“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
中科院Nature-Immunology發表免疫新成果
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實,在抗病毒免疫中DNA感受器cGAS谷氨酰化(glutamylation)調控了它的結合與合成酶活性。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2月1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范祖森(Zusen Fan)研究員和田勇(
中科院200余項科技成果亮相
10月28日至29日,“2012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在長沙麓谷會展中心舉行,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出席開幕式,并與教育部、科技部、湖南省政府領導共同啟動開幕儀式。武漢分院院長朱耀仲、廣州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郭俊在主席臺就座。 本屆科交會以“產學研金一體化,科技
中科院納米先導專項創新成果涌現
中國科學院今天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變革性納米產業制造技術聚焦”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實施5年來取得的主要成果。 據了解,5年來,該專項與70多家企業開展了合作,在長續航動力鋰電池、納米綠色印刷、納米催化、健康診療及飲用水處理等產業領域形成了一系列納米核心技術創新,吸引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超過5
中科院PLOS發表RNA編輯新成果
7月28日,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李軒研究組、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組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學王紅兵教授,在國際著名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一項合作研究,題為“The Landscape of A-to-I RNA Editome Is Shap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