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12月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09年院士增選經過推薦、公示、通信評審、會議評審等環節,從296名有效候選人中最終選舉產生35名新院士。經院士推薦、通信預選和全體院士無記名投票,中科院今年同步選舉產生6名外籍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人數為714名,外籍院士總人數為56名。 這次新當選的35名院士分屬中科院各個學部,其中,數學物理學部6名,化學部8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5名,地學部5名,信息技術科學部4名,技術科學部7名。 其中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5名新增院士在2009年獲得了一系列成果,見下: 《Cell》文章:脫甲基化酶對癌癥的影響 北京大學醫學部特聘教授尚永豐實驗室在乳腺癌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研究論文LSD1 Is a Subunit of the NuRD Complex and Targets the Metastasis Programs in Breast......閱讀全文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選名單,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55位學者當選TWAS院士,其中11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此外,2018年TWAS九個科學獎項獲獎者中有2位來自中國大陸。 2018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1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第28屆院士大會27日在意大利東北部城市的里雅斯特開幕,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科學家、多國科技界領導人、國際組織代表與會,共議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未來發展。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主持大會。他在致辭中總結說,近6年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來源國家和地
在11月15日上午召開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7屆院士大會上,來自17個國家的40名科學家當選TWAS院士,其中10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會議還宣布了本年度的9個科學獎項,其中2個獎項由中國科學家獲得。 本次大會新當選TWAS院士的10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遺傳與
“一個東方大國,竟連一個科學院院士都選不出來!”這是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吳有訓在1960年遇到的尷尬。 當時,院士制尚未在新中國實行,承擔院士職責的科學家還被稱作“學部委員”。直到1993年10月,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才決定,將中科院學部委員改稱中科院院士。院士制度的建立,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
8月29日至31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在杭州召開院士座談會。所長林安寧、常務副所長兼黨委書記景乃禾、黨委副書記郭金華、副所長劉小龍與中科院院士龔岳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載平、中科院院士洪國藩、中科院院士戚正武、中科院院士張友尚、中科院院士張永蓮、中科院
5月31日上午,第六屆學部學術年會化學部學術報告會在京西賓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同步舉行,12位院士和1位外籍院士帶來了精彩的報告,60余位院士以及400多位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學生參加了不同分會場的報告會。 在京西賓館舉行的是外籍院士報告會和化學領域宏觀戰略報
1月5日,以“弘揚科學精神,堅持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江蘇和全國服務”為主題,第四屆在蘇中國科學院院士咨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咨詢委員大會在蘇州舉行。江蘇省副省長何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科院學部前咨詢委員會主任趙忠賢院士,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健民,中科院院士工作局相關領導和蘇州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已于1月1日啟動,2019年將增選71名中科院院士,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6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5名。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物理生物學、化
11月28日,2017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為新當選院士頒發院士證書并發表講話。 白春禮轉達了國家領導人對新當選院士的祝賀,并代表中科院和中科院學部主席團,歡迎大家加入中科院學部大家庭。他在講話中提出,黨的十九大擘畫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
北京時間5月14日20時,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簡稱EMBO)公布了2018年62名新會士名單。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裴端卿作為中國科學家入選為新的外籍會士,這是中國第9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也是本次入選名單中唯一來自中國的科學家。 本次入選的名單中共有9名外籍會士,他們是
無論是人造地球衛星還是“863”計劃,都有一個共同的幕后英雄——中國科學院學部(以下簡稱中科院學部)。 1955年6月1日,中科院學部正式成立。60年來,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和重要的科學思想庫,中科院學部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結合國家社會需求,前瞻謀劃、建言獻策、身體力行,為增強我
5月27日,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在上海組織專家對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承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進行了工藝鑒定。 工藝鑒定專家組由中科院院士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森玉、中科院院士林其誰、中科院院士鄧子新、中科院院士陳凱先、中科院院士王恩多等10位專家組成,
11月22日,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 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
作為2011年院士專家咨詢服務團來閩活動之一的“新材料產業發展與展望研討會”于4月21日在福建物構所報告廳舉行。 2011年院士專家咨詢服務團是中組部會同國家有關部委組織,目的是為地方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務,把最稀缺的高層次人才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更好地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
5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召開全體院士會議,化學部第十六屆常務委員會主任朱道本主持會議。 朱道本代表化學部第十六屆常委會作了工作報告,重點對化學部過去兩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在院士增選方面,關注和支持“化學生物學”等多個新興和交叉學科,新當選的9位院士平均年齡53.7歲,是近三次增選中
中國科學院28日公布了2017年新當選的61位中科院院士名單,以及16位新當選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名單。新增院士有哪些看點?記者進行了簡要梳理。 看點一:院士更加年輕了 從年齡結構看,2017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齡54.1歲,60歲(含)以下的占91.8%。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徐濤年
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2屆院士大會在意大利里雅斯特舉行。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名代表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內地8名科學家當選為TWAS新科院士。 8名科學家分別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趙國屏,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教授、
論壇現場 11月23日,由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辦、云南大學與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聯合承辦的“一帶一路”建設與地球科學前沿論壇在云南大學舉行。來自地學領域的二十余位院士、專家齊聚一堂,就地學學科如何在“一帶一路&
綜合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9日揭曉。51名科學家從314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9名,化學部7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9名,地學部10名,信息技術科學部7名,技術科學部9名。至此中科院院士總數達到727 名。 在9日舉
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28日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有50多位中科院院士擔任了70多個國際科技組織的主席、副主席、理事等重要職位。 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白春禮代表學部主席團做工作報告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表示,中科院學部一直把加強國際科技
中國科學院11月28日公布了2017年新當選的61位中科院院士名單,以及16位新當選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名單。新增院士有哪些看點?記者進行了簡要梳理。 看點一:院士更加年輕了 從年齡結構看,2017年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齡54.1歲,60歲(含)以下的占91.8%。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
巴西科學院近日在里約熱內盧舉行100周年慶典活動,期間公布了2015年度巴西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譚鐵牛當選為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這是繼2014年中科院院長、中科院院士白春禮和中科院院士袁亞湘當選該院通訊院士之后,我國又一科學家獲得
3月27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院)和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腦科學中心)分別召開理事會,總結回顧北京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取得的成績與經驗,研究部署量子院和腦科學中心下一步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量子院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北京市副市長、量子院理事長隋振江主持會議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第六屆學術年會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學術報告會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報告會由學部常委會副主任饒子和主持,百余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出席本次學術年會。 中科院外籍院士謝曉亮作了題為Single Cell Genomics: When Stochasticity Meets Pr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9日揭曉。51名科學家從314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數達到727名。 在9日舉行的中科院2011年當選院士證書頒發儀式上,新當選院士們現場簽署了承諾書,對履行院士職責、嚴格自律做出公開鄭重承諾。這在中科院學部歷史上是第一
5月31日,第六屆學部學術年會數學物理學部學術報告會舉行,重點邀請了2017年當選的數理領域院士和外籍院士作學術前沿報告。報告會由中科院院士馬志明和孫昌璞主持。 在上午舉行的報告會中,中科院院士陳志明作了題為《電磁場模擬和反演的計算方法》的報告,分別介紹了Maxwell方程的有限元后驗誤差估計
白春禮講話方新主持座談會座談會現場李振聲院士發言趙忠賢院士發言楊樂院士發言朱道本院士發言原院辦公廳副主任葛能全發言朱日祥院士發言 10月31日上午,“傳承歷史、創新未來”——中國科學院建院65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座談會并講話,中科院副秘書長曹效業、潘教峰,以及中科院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17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16年全國生命分析化學學術大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召開。 開幕當天的大會報告分別由俞汝勤、陳洪淵、萬立駿和梁文平主持,柴之芳、葉朝輝、張玉奎、楊秀榮、
其中有5名女科學家;同時增選6名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12月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該院2009年院士增選經過推薦、公示、通信評審、會議評審等環節,從296名有效候選人中最終選舉產生35名新院士。經院士推薦
在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重點學術活動之一“科學探索與技術創新的生態環境”論壇上,十多位專家學者發表見解,對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提出意見建議 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重點學術活動之一“科學探索與技術創新的生態環境”論壇,于中國科協年會開幕的第二天——11月2日,在福建省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