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一輪的霧霾天氣,京津冀多個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在此前多番協調統一后,實現了聯合啟動,但仍面臨三個突出難題:準確預測難、應急響應慢、聯動水平低。 目前北京市有較為完善的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可以預報未來幾天的空氣質量變化。但天津市是2014年初開始監測并實時發布PM2.5數據的,累積數據還不滿一年,還不具備準確預測空氣質量的條件。剛剛成立的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人員基本到位,但計算機、模型等硬件設備還在招標過程中。該中心有關人士坦言,眼下更多的是依靠經驗來預判空氣質量,只能比較準確地預測未來24小時的大氣污染情況。 京津冀三地以及河北省多個市(縣)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都設立在環保部門,在政府授權有限、工作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部門協調力度薄弱,難以形成“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局面,導致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落實不到位。而從預警信息發布到傳達、企業停產、工地停工、機動車限行以及停課等措施,都需要......閱讀全文
“太原市污染指數:102.0;空氣質量: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這是12月10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官網公布的太原市空氣質量日報數據。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截至12月9日環保部數字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了重污染狀況,一場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
環境保護部2月24日組織召開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學術交流會,這是繼1月22日召開京津冀區域燃煤散燒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交流會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趙英民表示,舉辦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有關重污染應急批示要求和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一項科技
10月27日夜間到28日上午,北京北部的昌平、密云、懷柔、延慶等區域空氣處于5級重度污染,中心城區及南部的房山、大興、豐臺、通州、亦莊等區域處于6級嚴重污染。 近來,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各地紛紛制訂、修改、完善相應的污染應急預案。 冰城哈爾濱日前遭遇重度霧霾天氣,相關部門表示正在進一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 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采取強有力的應急管理措施,減緩重污染程度。 《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應急準備、做好
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歷時9個月,在充分調研、征求行業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全面了解鋼鐵、焦化、玻璃、水泥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征,結合《河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要求,日前編制完成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編制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為國內首部針對鋼鐵
山東省教育廳日前印發《山東省學校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實施方案(修訂版)》,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要根據污染天氣預警級別采取相應的措施,發布紅色預警時,各學校停止所有大型戶外活動;中小學、幼兒園應當暫時停課。 重新修訂方案應對重污染天氣 早在2013年11月,山東省教育廳為應對重污染天氣研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時指出“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給環保工作,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施行的重
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供暖期污染排放的影響,東北地區持續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為保障大氣環境安全,環境保護部于11月9日啟動重污染天氣督察工作,由東北環保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察。 按照《關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5〕97號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石家莊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定于11月15日8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石家莊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 根據石家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石家莊市自2019年11月15日8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
再陷“十面霾伏”治霾效果成疑 2014年秋天的第一場“霾伏戰”挨著黃金周的尾巴打響了。直到10月11日,持續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結束。然而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10月17日、18日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飽受霧霾困擾的人們不禁要問:今年霧霾天為何來得這么早?這些年治理霧
10日,北方多地再次霧霾籠罩。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等城市出現中到重度污染,環保部門預測本輪霧霾還將持續數日。 入冬以來,全國多地遭遇霧霾襲擊。從11月2日起,環保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省市的重點地區開展督查。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
珠三角出現區域空氣重污染Ⅱ級響應時,公務車強制停駛15%;若遇I級響應,停駛比例加大到30%……昨日,醞釀已久的《珠江三角洲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預案》)在廣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并征求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成員等單位意見。據悉,書面意見將于本月15日反饋省環保廳。
從2月15日至3月15日,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此次督查地區包括京津冀及周邊省份的18個城市,重點督查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責任落實情況、《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2016年任務完成情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定和落實情況、10
近日,受不利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河北省多個城市空氣出現重污染,從2月21日起,石家莊、保定、衡水、邢臺、邯鄲和定州、辛集出現連續空氣質量指數(AQI)大于300的重污染天氣。河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迅速啟動區域橙色(Ⅱ級)應急響應。這是河北省首次啟動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 根據《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2月25日,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18個督查組,繼續暗查夜查,對縣一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共走訪檢查363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發現問題140個。 主要問題有:北京市懷柔區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中將2016年9月淘汰拆除的北京恒燕煤制品有限公司,
日前,環境保護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市)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切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同時,環境保護部對各大氣強化督查、巡查組發出了應對重污染天氣督查巡查2018第1號令。依據各地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對
11月5日,28個督查組對照任務清單的469家企業(單位)的526個具體任務點位進行了現場核實,發現其中85家企業(單位)的102個點位存在環境問題。存在問題的點位中,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方面的33個,工業企業未落實無組織整治要求的29個,施工工地揚塵管理方面的12個,非工業污染問題的10個,未安
北京 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10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預案》中規定,出現最高等級的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時,北京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全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全部公務車輛的30%。 應急等級:將空氣重污染由輕到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經有關專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天氣形勢不容樂觀,重污染天氣過程相對提前。冬季重污染天氣成為當前全社會最關注、也是最迫切希望解決的環境問題。要將重污染天氣應對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受北極海冰融化面積擴大、太平洋海溫變化等因素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日前,營口印發《營口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重污染天氣不僅襲擊了京津冀,還影響了東北地區,而后沿哈大線一路向南延伸,直達山東半島、江蘇和安徽北部,共波及6個省份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空氣質量“爆表”。環保部專家組說,“污染程度之重、影響范圍之廣為歷年少有”。 為切實分析此次重污染成因,摸清重污染
1月17日,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文件,通知相關市區于1月18日24時解除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記者跟隨的環境保護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督查組對河北省邯鄲市、邢臺市的督查也隨之告一段落。 4天時間里,督查組聯合河北省環保廳通過日查和夜查相結合的形式對兩地政府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落實
2015年11月,甘肅省隴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溢流井破裂尾砂泄漏導致跨省水污染事件,環境保護部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和專家趕赴現場,督促指導協調甘肅、陜西、四川三省妥善處置,保障了嘉陵江沿線群眾飲水安全;2015年12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接連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緊急部署,提前發布預
近日,受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大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全國出現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其中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受影響程度較大。 環境保護部高度重視此次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總結近幾次重污染天氣的應對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部內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基本形成了責任分工更加明確、運轉更加快速高效的工作
吉林省環保廳全面落實《吉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應急管措施減緩重污染天氣影響的指導意見》(吉政辦發〔2016〕32號),突出把握重點地區、重點環節,超前謀劃,提前部署,動員全廳力量,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中部城市群為重點,以縣區為核心,指導和督促縣區政府細化分解任務,明確工作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