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分媒體對“全民食鹽加碘”提出質疑,認為部分地區“補碘過量”導致包括甲狀腺癌在內的甲狀腺疾病增加。究竟該如何認識“全民食鹽加碘”?食鹽加碘策略應否調整?記者采訪了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有關負責人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主任李素梅。 衛生部明年將適當下調現行食鹽加碘量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人群碘營養水平總體處于適宜狀態,但少數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水碘問題。 自2007年以來,衛生部多次組織有關專家論證,初步形成了調整現行食鹽加碘量的意見,并于2008年經由地方病標準專業委員會討論通過。目前正按程序報送食品添加劑標準專業委員會審核,隨后向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申請報批。據估計,有關調整方案將于2010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此次調整的主要內容為:將現行加碘量適當下調,精確度更高,濃度更適宜;如果碘含量仍不適合某些省(區、市)的實際情況,應由該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酌情做出適當調整......閱讀全文
衛生部7月26日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降低我國食鹽碘含量的上限值,同時全國也將不再統一碘鹽濃度。 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調整?這是否意味此前我國補碘過量?我國食鹽碘含量標準進行過幾次調整?針對這些疑問,標準的主要研制人、衛生部碘缺乏病專家咨詢組組
新聞背景 日前,衛生部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下調食鹽中的碘含量上限,即將目前的食鹽碘含量平均水平從20―60毫克/千克下調為20―30毫克/千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此范圍內,根據人群實際碘營養水平,選定適合本地的食用鹽碘含量(詳情請見本版7月2
據調查,我國有大量人口生活在高碘地區。截止到2008年10月,已有山東、河北、江蘇等6個省份82個縣647個鄉鎮的高碘地區停供了碘鹽。專家指出,我國缺碘地區尚有5%—10%的人口未能食用合格碘鹽,仍在遭受碘缺乏危害。西藏和海南兩個省(區)整體處于碘缺乏狀況。 本報訊 近日,有消息稱,部
我國大部分地區仍屬缺碘地區 僅少數人生活在高水碘地區 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21個“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動主題是“科學補碘,保護智力正常發育”。碘缺乏的危害已經毋庸置疑,我國目前的碘攝入營養水平到底是怎樣的?對于生活在高碘和低碘地區的人來說,各自什么樣的標準能保證碘攝入的適宜水平? 中國為嚴重缺
全民補碘20年,已經矯枉過正。 由衛生部此前牽頭做的一項針對沿海四省市調查已經顯示,過度強調補碘已經導致市民碘過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風險;翌年衛生部建議降低食鹽含碘量。 但矯正不易。在普通的超市,消費者往往不容易買到無碘鹽。這背后,是20年補碘宣傳造就的食用鹽供應及消費市場的畸形。在需
衛生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國家質檢總局辦公廳 國家工商總局辦公廳 衛辦疾控發〔2011〕61號 關于2010年全國碘缺乏病監測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廳(局)、發展改革委、鹽業主管部門、質量技術監
由衛生部此前牽頭做的一項針對沿海四省市調查已經顯示,過度強調補碘已經導致市民碘過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風險;翌年衛生部建議降低食鹽含碘量。 但矯正不易。在普通的超市,消費者往往不容易買到無碘鹽。這背后,是20年補碘宣傳造就的食用鹽供應及消費市場的畸形。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生產企業普遍壓縮無碘鹽
衛生部26日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將食鹽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此前,我國對食鹽中的碘含量進行過3次調整。 這次的標準主要有以下變化:規定了我國目前使用碘酸鉀作為碘強化劑;將食鹽碘強化量為20mg/kg~60mg/kg修改為食
衛生部日前發布《中國食鹽加碘和居民碘營養狀況的風險評估》報告。據悉,這是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于去年12月成立后,首次就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的潛在風險作出評估。 這份長達54頁、逾2萬字的報告用翔實的數據說明:從人群尿碘水平和膳食碘攝入量兩方面評價,我國除高水碘地區外,絕大多數地
衛生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nbs
●我國是嚴重碘缺乏的國家,除高水碘地區外,絕大多數居民應食碘鹽 ●我國做過多次監測與調整,目前居民攝碘量處于適宜水平,吃碘鹽不會導致碘過量 近日,有網友稱:甲狀腺癌在癌癥中的發病率已從第十五位升至第五位,主要原因是吃加碘鹽造成的;我國沿海地區居民常吃富含碘的海產品,不需要吃加碘鹽。
自從1994年國務院頒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起,碘鹽已經伴隨我們生活20多年。近幾年,隨著甲狀腺疾病的增加,碘鹽引發爭議不斷。如今,隨著食鹽加碘政策的調整,選擇何種碘鹽、是否選擇碘鹽,各地區甚至個人都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權。然而,如何選擇、如何找準補碘的“點”,依然令許多人感到困惑。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三日)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近年來,有關學者和公眾對我國全民食鹽加碘策略的科學性和部分沿海地區居民碘攝入可能“過量”較為關注。 為此,衛生部委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系統評估了我國不同地區居民碘營養狀況的潛在風險。評估從居民尿碘水平和碘的膳食攝入量兩個方面著手,采用了199
衛生部26日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將食鹽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在意見稿編制說明中,強調了碘過量對健康的潛在危害。自去年的“碘鹽風波”以來,官方首次承認了碘過量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本報A11版7月27日報道) 去年8月,《南都周刊》用14個版面,對“食
衛生部7月26日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將食鹽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此前,我國對食鹽中的碘含量進行過3次調整。 此次公布的標準將代替GB14880-1994第1號修改單中食鹽中碘的使用規定。 與GB14880-1994《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準》第1號修
衛生部7月26日公布《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將食鹽中碘含量上限降低,由20mg /kg~60mg /kg修改為20mg /kg~30mg/kg。在意見稿編制說明中,強調了“碘過量對健康的潛在危害”,并承認“目前食鹽中碘含量偏高”。自去年“碘鹽風波
衛生部7月26日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將食鹽中的加碘量適當下調,而其公布的食鹽中碘含量偏高的地區中包括江蘇,江蘇補碘是否過量了?記者就此采訪了江蘇省衛生廳相關人士。 省血地辦蔡剛主任表示,根據多年的監測數據表明,江蘇除了西北部豐、沛兩縣和銅山、邳州、睢
近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期題為《補碘真的過量了嗎?》的9分鐘訪談節目。然而,就是這期力圖證明中國補碘并不過量的節目,卻引起了業內諸多專家的質疑。 國家糧食局原標準質量中心高級工程師謝華民等專家認為,鹽作為最重要的食品,其中的添加劑--碘過量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已經得到共識。目前中國的強制全民
目前執行的是30mg/kg的加碘標準,年內公布“碘情”入戶調查結果 加碘鹽與無碘鹽的爭論一直延續。本報自去年3月在全國率先關注碘鹽并推動碘鹽政策調整舉動,終于有了新進展。7月28日,記者從浙江省衛生行政部門獲悉,今年下半年,浙江省會公布去年開始的全省“碘情”調查結果,屆時浙江省有可能相應調
衛生監督局副局長陳銳13日指出,中國除高水碘地區外,絕大多數地區居民的碘營養狀況處于適宜和安全水平,食鹽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的碘攝入過量,中國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風險大于碘過量的健康風險。 衛生部7月13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有關情況。 陳銳介紹,關于加碘食鹽風險評估
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副局長陳銳11月11日透露,我國將加快食品安全標準的清理整合,制定一批新的食品產品安全標準。他同時披露,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后,我國開展問題奶粉清理行動,全國總共清理了大概2.5萬噸問題奶粉。 陳銳介紹,衛生部將加快食品安全標準的清理整合,制定一批
我國食用碘鹽中的碘含量標準將不再搞一刀切,有21個省市將根據人群碘營養現狀做小幅度下調。衛生部網站昨天發布《食用鹽碘含量》和《食品添加劑碘酸鉀》,并開始向各有關單位公開征求意見。 新標準中“可上下浮動30%”是最大亮點 參與修改《食用鹽碘含量》和《食品添加劑碘酸鉀》兩個標準的
食用加碘鹽已成為人們的習慣(資料圖片) 2009年5月,一項“沿海地區居民碘營養狀況”調查由衛生部牽頭,在浙江、遼寧、福建、上海四省市,低調展開。原本預防大脖子病的碘鹽,反而導致市民碘過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風險。近期,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開始對全民補碘進行反思,一家媒體甚至提出了驚人的“碘
■衛生部專家表示,居民正常飲食不會造成碘過量。 吃碘鹽會致癌?近期,網上流傳“甲狀腺癌在癌癥中的發病率已從第十五位升至第五位,主要原因是吃加碘鹽造成的”。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相關負責人近日介紹稱,所謂甲狀腺癌增多與食鹽碘過量有關的說法并不準確。此外,根據衛生部的最
食鹽加碘的政策是從1995年起在全國強制執行的,當時專家就有不同聲音,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專家和民眾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去年9月,衛生部在我國碘缺乏病防治策略研討會上宣布修改USI法規。總的原則是:“全國不再實行統一碘鹽濃度,在國家確定碘鹽最低加碘量(20mg/kg)的基礎上,由各地根據當地的監測
據央視報道 近日網傳不少關于碘鹽的說法,比如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是吃加碘鹽造成的;沿海地區居民常吃富含碘的海產品,再吃碘鹽碘過量會甲亢。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和醫學專家日前表示,其實吃碘鹽和甲狀腺癌無關,即使是沿海一些富碘地區也要吃碘鹽,如果不吃碘鹽,那么碘缺乏的風險仍然很高。醫學專家&n
據央視報道 近日網傳不少關于碘鹽的說法,比如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是吃加碘鹽造成的;沿海地區居民常吃富含碘的海產品,再吃碘鹽碘過量會甲亢。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和醫學專家日前表示,其實吃碘鹽和甲狀腺癌無關,即使是沿海一些富碘地區也要吃碘鹽,如果不吃碘鹽,那么碘缺乏的風險仍然很高。 醫學專家
國家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15日說,食鹽加碘并未造成居民碘攝入過量;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風險大于碘過量的健康風險。因此,繼續實施食鹽加碘策略對于提高包括沿海地區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居民的碘營養狀況十分必要。 近年來,甲狀腺疾病在部分地區出現高發苗頭,引發公眾強烈關注。衛生部門能夠迅
衛生部日前發布的《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市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專家李陽樺昨天在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城市零距離》節目時透露,本市居民碘營養水平只是輕度超過國際標準的“適宜水平”,處于充足狀態,市民不必擔心會影響健康。 根據全國碘營養監測,目前食鹽中碘含量偏高,盡管
衛生部昨天公布了《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將食鹽碘強化量標準從20mg/kg至60mg/kg降低為20mg/kg至30mg/kg,此次調整是繼1999年來的第四次調整。 在闡釋本次調整碘鹽中碘含量的必要性時,衛生部指出,目前食鹽中碘含量偏高,盡管全國水平處于可接受水平,但有約5個省處于過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