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赫爾辛基大學和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健康對照者相比,帕金森氏癥患者腸道有不同菌群。研究人員目前正在試圖確定腸道微生物和帕金森氏癥之間的聯系。 我們最重要的發現是,帕金森病患者腸道中有比較少的普雷沃氏菌家族細菌,不同與對照組,帕金森病患者腸道幾乎沒有人有這個家族的大量細菌。這項研究發表在Movement Disorders雜志上。 研究人員尚未確定帕金森患者缺乏普雷沃氏菌科意味著什么,這些細菌是否可能保護他們的主人?還是缺乏普雷沃氏菌科只是患者腸功能紊亂病理的一部分? Sheperjans說:這是我們正試圖回答的一個有趣問題。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腸桿菌科中腸道菌的量與患者平衡和行走問題的嚴重程度相關聯。患者有越多的腸桿菌科,就會有更嚴重的癥狀。 我們目前正在努力確定這些菌群差異是否是永久性的,是否腸道細菌與疾病的進展以及預后相關。此外,我們將分析是否細菌生態系統的這些變化是否在運動癥狀出現前就......閱讀全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首發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導致生活不能自理。作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殺手”,帕金森病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且有年輕化趨勢。 對帕金森疾病的核心病理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帕金森疾病領域的最近研究成果,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 Transl Med: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療法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u6870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帕金森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eurology:眼部疾病常見于帕金森癥患者 DOI: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009214 根據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患有帕金森氏病的人比健康人群更容易出現視力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對于機體健康的維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營養的攝取,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以及代謝穩態的維持。作為基礎醫學最熱門的領域之一,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的研究也層出不窮。在此,我們簡要梳理一下近一段時間來有關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大家喜歡! 1. Science子刊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四肢震顫、僵硬、運動功能受損等,與此同時,一些患者也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的表現。 在帕金森病中,大腦與腸道是否有關聯?這個問題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關注。有證據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大腦中標志性的異常沉積物α-突觸核蛋白,同時也可以存在于胃腸道中;動物實驗也證實,
人體中最多的組成部分是什么?基因還是細胞呢?NO,NO,是機體的微生物!它們的數量與人體細胞的比例達到10∶1。僅在我們人體腸道中,就含有超過100萬億個細菌,這些細菌有助于人體消化食物,產生維生素以預防食物中細菌所誘發的疾病。 腸道菌群是指機體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總和,近年來關于腸道菌群的研
最近,研究者們找到額外的證據表明帕金森癥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系。 這些發現能夠幫助我們通過檢查腸道微生物的變化預測帕金森癥的發病風險,而且能夠通過人為調整腸道微生物種群結構起到治療帕金森癥的效果。 帕金森病的主要癥狀包括顫抖以及喪失精細調控能力,晚期有可能導致癡呆,行走困難以及慢性抑郁等等。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靶向作用腸道中的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或能有效減緩帕金森疾病的進展。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Gr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靶向作用腸道中的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或能有效減緩帕金森疾病的進展。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Gr
近日,在《Journal of Parkinson's Diseas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論文中,科學家們猜測帕金森癥可以分為兩種亞型:第一種起源于腸道的外周神經系統(PNS)并擴散到大腦;第二種起源于大腦或者通過嗅覺系統進入大腦,然后擴散到腦干和周圍神經系統。 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醫
最近幾年關于腸道微生物的研究越來越火熱,日益深入的研究也逐漸揭開了腸道微生物的諸多秘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本文中小編為大家盤點了近期關于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相關的NCS重磅研究,分享給大家。 【1】Cell:震驚!腫瘤微生物組竟能決定癌癥患者的生死 DOI:10.1
口服抗生素是我們在感染細菌或真菌時常用的一類藥。但抗生素如果過度使用,會干擾人體正常菌群,還容易導致無藥可治的超級細菌。近期一項研究發現,抗生素使用量還和帕金森病風險有關,進一步提醒我們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問題。 來自芬蘭最大的醫院——赫爾辛基大學醫院(Helsinki University H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和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在一種缺乏一個與人類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相關的基因的小鼠模型中,腸道感染能夠導致類似于這種疾病的病理特征。這一發現擴展了他們近期的一項指出帕金森病具有主要的免疫成分的研究,這為開發治療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和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在一種缺乏一個與人類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相關的基因的小鼠模型中,腸道感染能夠導致類似于這種疾病的病理特征。這一發現擴展了他們近期的一項指出帕金森病具有主要的免疫成分的研究,這為開發治療
人體是由自身細胞及共生的大量微生物細胞所共同組成的復雜共生生命體。人體腸道微生物數量龐大、種類繁多,被稱為“第二基因組”。在人體微生物組學中,96-99%的微生物聚集在胃腸道,腸道微生物與機體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本文,我們整理了腸道微生物行業的產業現狀,包括腸道微生物的應用場景、產業化
2017年,一篇關于強力霉素通過調節α-synuclein的聚集治療帕金森病的文章引起了科研圈的熱議,要知道,在此之前,帕金森病依然沒有有效的藥物能夠阻止疾病發展。一石激起千層浪,該研究曾一度讓醫學界對抗生素改觀。 然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醫院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口服抗生素應用過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多巴胺(DA)分泌減少和路易小體的形成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特征。最近,科學家的研究頻頻將這種腦部疾病與腸道聯系起來。腸道微生物,或者連接胃和腦的迷走神經似乎都與帕金森病密切相關。
2017年,一篇關于強力霉素通過調節α-synuclein的聚集治療帕金森病的文章引起了科研圈的熱議,要知道,在此之前,帕金森病依然沒有有效的藥物能夠阻止疾病發展。一石激起千層浪,該研究曾一度讓醫學界對抗生素改觀。 然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醫院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口服抗生素應用過多與
三月即將過去,生物谷在3月為大家推薦了不少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小編盤點了3月份生物谷推薦的最受歡迎的10篇研究報道,與大家分享。 TOP 1 :Cell Metab:科學家發現攻克1型和2型糖尿病的關鍵機制 DOI: 10.1016/j.cmet.2017.02.004 如果身體出現胰島素
《自然》:機制難尋,腸道菌群? 2006年,年輕的科研人員Jane Foster博士在實驗室里觀察到一個令她意外的現象:去除了腸道細菌的小鼠,似乎不太容易“焦慮”,在迷宮中的表現比其他小鼠更加“大無畏”。她根據實驗結果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腸道細菌可能會影響大腦和行為。” 論文投出去后,并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Nature:利用細胞替換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進展!胞外基質組分決定著胰腺祖細胞的命運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會破壞胰腺中產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能夠促進消化系統健康的常見細菌能夠減緩甚至逆轉與帕金森疾病相關的特殊蛋白的堆積。 圖片來源:Wikipedia 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大腦功能與腸道菌群存在一定關聯,這項研究中,
公元前300多年,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揚言:“所有疾病始于腸道”。 兩千多年后,醫學工作者們發表了眾多研究成果,他的觀點正在一點一點地被證實。當我們談到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病機制時(比如慢性腸炎、糖尿病,甚至阿爾茨海默癥、衰老、肥胖癥、藥物療效等),我們逐漸意識到,腸道微生物幾乎是繞不開
近些年來,很多科學家都將研究焦點轉移到了對腸道微生物和機體健康的研究上來,同時很多突破性的研究結果都闡明了腸道微生物和多種疾病發病的關聯,比如癌癥、肥胖、神經變性疾病等;2016年即將結束,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腸道微生物的重磅級研究有哪些呢?為此,小編盤點了2016年關注度較高的10篇腸道微生物
研究人員報告稱,常見細菌感染人類的胃與帕金森病的癥狀惡化有重大關聯。 帕金森病是世界上第二種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引起肢體震顫,減少運動的協調性。該病的原因仍然未知,醫生目前只能治療疾病的癥狀。 馬來西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小群帕金森癥患者,他們有的攜帶,有的未攜帶感染幽門螺桿菌的胃粘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慢慢發現人類機體多種疾病的發生都與機體炎癥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于是很多研究者就重點對炎癥和某一疾病的發生進行了大量研究,當然他們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比如來自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深入解讀了癌癥、老化及機體炎癥發生三者之間的分子機制和關聯。 本文中
帕金森癥(PD)是一種使人衰弱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損害了全世界成百上千萬老年人的運動功能。通常,PD患者會在運動癥狀出現前幾年經歷胃腸功能紊亂,如便秘。 對PD病患者大腦的死后檢查表明,他們控制運動的腦細胞中散落著一種名為α-突觸核蛋白(α-Syn)形成的聚集物(團塊)。 近日,發表在Nat
《Cell Stem Cell》雜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兩名新成員之一(另外一個雜志是Cell Host & Microbe),這一雜志內容涵蓋了從最基本的細胞和發育機制到醫療軟件臨床應用等整個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內容。這一雜志特別關注胚胎干細胞、組織特異性和癌癥干細胞的最新成果。
抗氧化劑(Antioxidants)是一類能幫助機體捕獲并中和自由基,從而去除自由基對機體傷害的一類物質,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抗氧化劑在人類機體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一定爭議,有些人認為抗氧化劑對機體有益,其能夠幫助降低癌癥風險,還能夠幫助抵御神經變性疾病;而有些研究人員則認為抗氧化劑對癌細胞的益
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研究,格羅寧根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腸道細菌能將左旋多巴代謝成多巴胺。由于多巴胺不能穿過血腦屏障,這使得藥物的療效降低,即使存在會阻止左旋多巴轉化為多巴胺的抑制劑。 帕金森病患者用左旋多巴治療,左旋多巴可以轉化為多巴胺,一種大腦中的神經遞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