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來自江蘇省疾控中心,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泰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等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甲流新型疫苗的文章,被本期的Nature重點推薦。 這種疫苗經過不同年齡組的臨床觀察,證實沒有發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不含佐劑疫苗有較少的局部反應和較大的免疫反應。這些數據顯示15ug單劑量HA抗原不含氫氧化鋁(AL(OH)3)佐劑能在12至60歲的大部分人群中誘導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 Science文章預測,在一年的時間里,甲型H1N1流感將感染25%到39%的世界人口,為了能制止甲流的蔓延和侵襲,一個最好方法就是接種疫苗——科研結果表明,在對流感疫情的各種控制方法當中,接種疫苗是成本效益最高的。因此在甲流出現后,各國開始爭取時間,研制疫苗。 中國在6月份收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來的甲流毒株,十家企業隨即投入疫苗的研制,這個過程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綠色通道”也為它們節省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閱讀全文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舉辦,截至2018年已舉辦13屆。研究進展由《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五家編輯部推薦,由兩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專家學者經過初選和
打破砂鍋 世界衛生組織于2010年8月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結束。然而剛剛進入2011年,世界各地紛紛報道甲型H1N1流感又在抬頭。請關注―― 甲型H1N1流感曾是令人聞風喪膽的詞語。它首次來襲之時,大家沒有很好的把握,導致疫情大規模擴散。不過現在,已經有了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圖為日前,鄭州市甲流康復者到河南省血液中心獻血。 核心提示 廣西等地已經把“血漿療法”應用于重癥甲流患者治療;專家認為,診療方法理論上有效,但應慎重使用,不宜作為常規治療手段;血液中心則開始聯系康復者捐獻并儲存血漿。“血漿療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有沒有風險?療效如何?帶著這些疑問
圣誕節前夕出版的Nature雜志的封面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大膽提名的能源部長人選朱棣文,這位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受命推動世界最大經濟體及其能源行業的變革,以適應21世紀的需要。除了朱棣文這位年度新聞人物,Nature在同期中還推出了“2009 Review of the Year”(年度回顧
甲流告急!疫苗告急! 一周來,多國政府先后宣布進入應對甲流大爆發的緊急狀態。中國國務院10月28日召開常務會議,緊急部署疫苗接種,要求擴大疫苗產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31日再次強調,要積極有序做好甲流疫苗接種工作。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11月1日表示,目前,我國已有8家疫苗企業生產的
201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12月18日舉行的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會上揭曉。 2012年度高校這十大科技進展是:安徽醫科大學主持的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分析發現汗孔角化癥、掌跖角化癥和少毛癥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學主持的強激光場下原子分子隧道電離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的先
據報道,中國不僅成為率先完成甲流疫苗臨床試驗國家,也成為首個發表甲流疫苗臨床研究論文國家,10月21日,中國甲流疫苗研究性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標題為:A Novel Influenza A(H1N1) Vaccine in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表示,檢驗出H7N9禽流感病毒陽性的患者當中,四成近期未曾接觸過禽類,因此尚不明確他們如何感染病毒。 截至4月18日8時,中國共報告83例H7N9確診病例,其中5人已治愈出院、死亡17人,河南省新增1例確診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說,
2013年12月以來,在廣東、湖南、四川各地相繼曝出嬰兒接種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幾個批次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后疑似“疫苗致死”病例。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聯合決定,暫時停用該企業所有批次乙肝疫苗(酵母),此舉引起公眾質疑,截至目前,此次事件尚在調查中。 不管
2013年12月以來,在廣東、湖南、四川各地相繼曝出嬰兒接種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幾個批次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后疑似“疫苗致死”病例。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聯合決定,暫時停用該企業所有批次乙肝疫苗(酵母),此舉引起公眾質疑,截至目前,此次事件尚在調查中。
研究者們在為達菲的療效爭辯不休時,各國仍在積極儲備達菲,以應對流感 一份質疑知名抗流感病毒藥物達菲有效性的研究報告,在4月的醫學界掀起波瀾。 來自國際循環醫學協作組織(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下稱循環協作組)的研究者們,分析了相關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5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評選專項工作和項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曉。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18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
一周來,多國政府先后宣布進入應對甲流大爆發的緊急狀態。面對來勢洶洶的甲流感,為了避免公眾由此帶來的恐慌,專家紛紛支招,加強公眾對甲流感的防控,下面我們就將專家的意見匯總,看看甲流感來臨的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應對甲流感二次洪峰! 照片來源互聯網 美研究者稱甲流病毒會攻擊
中國即將啟動有史以來世界規模最大的一次麻疹疫苗免疫接種活動,但要實現到2012年消滅麻疹這一短期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趕 再過兩個多月,中國公共衛生部門將啟動有史以來世界規模最大的一次麻疹疫苗免疫接種活動。 據衛生部門權威專家透露,自9月起在幾周時間內,政府將為所有的適齡兒童接種麻疹
Science: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力學再取新突破 實現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是人類認識并利用微觀世界規律的必然訴求,也是諸多前沿科學領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調控研究體系,在世界各國的量子計劃中均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單自旋量子調控研究有助于人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量子物理的基礎科學問題,
摘要: 封面故事:細菌為什么會與人共存? 為什么哺乳動物身上會有大量共生細菌生存?這些細菌又是怎樣到它們身上去的?微生物學家正在開 始了解這些問題。但是,將有益細菌與有害細菌區分開來的是什么仍然不大清楚。2005年,研究表明,小腸菌Bacteroides fragilis對哺乳動物免疫系統有深遠
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從5級升至最高級6級,疫苗作為真正能阻止疫情的最有效方式,其研制和生產顯得越來越緊迫,而國內目前獲準的11家疫苗企業生產狀況也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 據醫藥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政府首期采購量在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1300萬~14
懷孕是大部分女性人生中的大事。從剛得知懷孕的欣喜,到經歷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到最后分娩時的痛苦,都對給媽媽們留下深刻的回憶。對于準備當媽媽的人來說,如何備孕是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對于孕婦來說,如何保護自己與胎兒的健康是則是另外一項十分重要的問題;分娩的方式以及孩子日后的健康生長則需要更加長久的考慮
2009年四月,出現于墨西哥和美國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盛行,引起一片恐慌,因為全世界的人們對這種新型病毒幾乎沒有免疫力。接下來的短短幾周之內,甲流病毒就迅速地蔓延到了全世界,使得世界衛生組織(WHO)于2009年6月11日緊急宣布,全球進入40多年來首次流感大流行。《自然》雜志總結了H1N1病
這個秋天,甲型H1N1流感會大規模暴發嗎?沒有人能給出肯定的答案。 面對這場可能的戰爭,中國政府一直在緊張的籌備中。衛生部部長陳竺于7月21日中午接種了第一針用于臨床研究的試驗疫苗,隨后北京、江蘇的4000多名志愿者在7月22日開始大規模接種。 17日下午,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召
不論防控甲型H1N1流感偏重公共衛生還是基礎科研,也不論流感防治重大專項如何立項,各受訪人士均表示,國家防控資金的透明使用、公平競爭和合理分配都是重中之重。 2009年5月20日,媒體報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確診的感染者突破1萬人。 與此同時,一場事關40億元資金的防治流感重
2009年5月20日,媒體報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確診的感染者突破1萬人。 與此同時,一場事關40億元資金的防治流感重大國家專項的論證會也在北京某賓館緊急進行中,專項何時發布,不得而知。 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將投入50億元防控甲型H1
該項活動旨在加強對我國重大基礎研究進展的宣傳,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熱情和奉獻精神,促進公眾更加理解、關心和支持科學,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該項活動已成為我國基礎研究傳播工作的一個品牌,在科技界產生了良好反響。 1、實現星地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墨子號”衛星實現千公里級
消失的零號病人 零號病人并不一定是第一個發病者。 而是第一個感染,并且把病毒傳播給其它人的人。 因此,第一個出現癥狀并發病的人叫做一號病人。 那么,零號病人的醫學意義是什么呢?專家給出了提示: 1. 能夠鎖定傳染源,比如是否接觸了什么動物? 2. 鎖定傳播方式,比如跟動物是如何接觸的?
衛生部:甲流死亡病例將包括基礎性疾病死亡患者 時間:2009年11月6日15:00 地點:衛生部1208會議室 嘉賓: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鄧海華;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疾病控制與應急反應辦公室主任馮子健;
近日,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組織學會分支機構、學會理事,以及海洋與湖沼領域相關單位推薦2018年“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進展”項目,共推薦了24項。經學會理事投票,評選出2018年度“中國海洋與湖沼十大科技進展”,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 一、首次確認了北太平洋存在千年尺度的淡水事件 項目進展:該
英國著名雜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近期《Nature》下載論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3年6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有目共睹。學物理出身、從事科學研究的質譜學者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數年前在北京質譜年會上,第一次聽聶宗秀的報告時就印象深刻,用離子阱質譜測定數百兆分子量的大顆粒的工作讓人耳目一新。如果說探索高質量極限的工作還不夠引人注意,那么用MALDI測定那些以前不能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