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聯邦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在問號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 interrogans)這種病原體中定位蛋白復合物的新方法,稱為“可視蛋白質組學”。文章發表在本期的《自然-方法學》上。 活細胞中的生化進程分為多個功能單元,它們在細胞內有著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分布。一般來說,這些單元是相互作用蛋白形成的復合物。定量質譜常常用于確定蛋白復合物的組成,但這種方法需要多個細胞的裂解液,但這樣一來,空間信息就損失了,特定細胞的特有性質也就看不見了。 低溫電子斷層掃描術(cryoET)是一種三維觀察細胞的成像技術。在目前可實現的分辨率下,它能鑒定并定位冰凍含水標本中的大蛋白復合物。這是通過模板匹配來實現的,將代表特定蛋白復合物的信號與cryoET收集的信號聯系起來。多個蛋白復合物的結構特點組合,就有可能描述出特定細胞的立體蛋白質組結構,這個過程就稱為“可視蛋白質組學”。這種方法已經應用到無細胞系統中,它在完整細胞中的......閱讀全文
蛋白質組學的誕生和發展,離不開多學科和技術的逐漸交叉融合。這些學科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基因組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自動化、基于電磁場的精密質譜儀、信號處理、數理統計和計算機科學。近年來,分子醫學、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進一步加速推動了蛋白質組學的成長,使之在精準醫療領域展示出越來越大的應
——訪中國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 不久前,第六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在江蘇泰州成功召開,會議盛況空前,可以看出我國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隊伍的壯大。會后的間隙,我們有幸采訪到了主要參與會議組織的中國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希望楊教授為大家介紹一下國際
蛋白質組學信息學研究組 蛋白質組學信息學研究組的任務是教育蛋白質組學研究實驗室最大程度地應用和實踐生物信息學方法,向精確和復雜的蛋白質組學數據分析方向發展。iPRG積極地支持和參與開發和提高新的算法、軟件工具以及蛋白質組信息學戰略,目標是向全體會員教育和介紹這些新技術。iPRG已經發起了兩
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指由一個基因組,或一個細胞、組織表達的所有蛋白質。 蛋白質組的概念與基因組的概念有許多差別,它隨著組織、甚至環境狀態的不同而改變。 在轉錄時,一個基因可以多種mRNA形式剪接,一個蛋白質組不是一個基因組的直接產物,蛋白質組中蛋
質譜在現代科學研究中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分析化學家使用質譜,研究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領域的挑戰性課題,做出有影響力的工作。隨著社會與經濟的迅猛發展,科學儀器研發與應用研究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質譜而言,儀器研發、分析方法與應用研究正成為相互推動、共同發展的有機整體。質譜儀器或關
2012年12月07日,北京,2012年北京色譜年會熱烈召開。促進了北京地區色譜以及色譜相關領域的技術應用與交流。圍繞“色譜新技術及其應用”的主題,展開多場報告,內容包括蛋白質組學、色譜技術、色譜與質譜、色譜與核磁共振、金屬組學、代謝組學、生物氣味研究、環境分析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
2013年12月8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AB SCIEX公司主辦的第四十期質譜沙龍活動在北京朝陽醫院順利舉辦,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朝陽醫院、中科院微生物所、空軍總醫院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參
今年,我國“大農業”科研領域又誕生了諸多令人驚奇的發現,每一條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它們涵蓋了觀賞農業、林業、作物、醫學等各個領域,包括睡蓮、玉米、硅藻等進展。為了展現這些成就,本報特此就我國農業科學家今年發表的大部分重要論文進行梳理,以饗讀者。野生玉米大芻草、SK、現代玉米自交系ZHENG58的
2012年4月21-22日,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在美麗的山城重慶成功召開。大會設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其中大會報告16個、分會報告90個、征集墻報論文100篇。 大會報告內容廣泛,涉及色譜及色譜分離材料最新技術進展、煙草特有亞硝胺分析、生物標志物及毒劑溯源檢測、毛細管電泳方法研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過去需幾年時間完成的工作現在僅用幾天即可完成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0日報道,隸屬于美國能源部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利用小角度X射線散射技術測定蛋白質結構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蛋白質結構研究分析的效率,使過去需要幾年時間完成的工作僅需要幾天即可完成,這將極大地促進結構
2013年12月8日,第四十期質譜沙龍活動在北京朝陽醫院順利舉辦,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朝陽醫院、中科院微生物所、空軍總醫院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參加了此次沙龍活動。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藥事部主任 劉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玉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上個世紀是化學的世紀,而這個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大家的重點是研究人、研究生命科學,化學也隨著這個潮流,自然轉向了以生命科學為重點。”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玉奎說。 張玉奎院士在色譜領域做了多年研究,近年來,隨著分析化學和
“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CNHPP)”正式啟動 今天上午,“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CNHPP)”在軍事醫學科學院召開第一次工作部署會,國家科技部、總后勤部相關領導、重點專項管理委員會成員及全國40多個科研單位的70余名院士、專家出席,這標志著CNHPP全面啟動實施,這是我國科學界乃至世界
浙江中醫藥大學的韓賢林(Xianlin Han)教授在7月29日的《自然綜述內分泌學》(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Lipidomics for studying metabolism”的綜述文章,介紹了脂質組學(Lipidomics)在代謝
浙江中醫藥大學的韓賢林(Xianlin Han)教授在7月29日的《自然綜述內分泌學》(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Lipidomics for studying metabolism”的綜述文章,介紹了脂質組學(Lipidomics)在代謝
#aabbccdd3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3{border:1px solid #666666} 序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之際,PCR技術在快速篩查中已大顯神威,但進入臨床后如何更早地區分輕癥和重癥患者,從而更準確地治療和用藥?5月27日中國研究人員在《Cell》發表文章,利用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的全景式分析,發現了重癥患者體內應對病毒進攻特征性的分子改變,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2011年9月25日,第三十三期質譜沙龍活動在北京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成功舉行。來自第二炮兵總醫院、北京大學、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空軍總醫院、AB SCIEX公司、北京艾米諾醫學研究有限公司等,近四十位專家、學者、技術工程師參加了本次沙龍活動,本次沙龍以大分子為主題,共
據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前主席約翰·伯杰龍發起一項大規模的破譯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目標是花費約10年時間將人體所有蛋白質歸類并描繪出它們的特性,并揭示它們在細胞中所處的位置以及每種蛋白質與其他哪些蛋白質存在相互作用。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就已經啟動了基因組計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7月6日,由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臨床研究中心,上海市徐匯區醫學會共同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質譜技術的創新開發及臨床應用研討會”在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召開(相關鏈接:聚焦質譜技術創新開發與應用 拓展臨床質譜方法學研究)
Tim Wehr 由于人類基因序列的建立已經接近完成,人們認識到生物科學屆的下一項任務將是表征基因組的產物——其中絕大部分是蛋白質。作為正在興起的研究領域,蛋白質組學將其研究目標定位于:鑒定和測量在一個細胞或組織中的所有蛋白質,這樣做的預期是,將能發現那些能夠成為疾病生物標志物(bioma
人類和老鼠的外貌可說是天淵之別,但實際上他們卻有著近99%相同的基因組。何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正是蛋白質放大了他們基因上的細微差別。 日 前,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全面啟動。“基因組學中微小的差異,在蛋白質組學中可以被千倍甚至幾近萬倍地放大。”亞太蛋白質組組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 初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15-16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京津冀婦女與兒童保健專科聯盟檢驗子聯盟共同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的“第二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在北京長富宮飯店召開,共有500人左右參與本次會議。本次會議涵蓋:大會主旨報告、小分子質譜臨床檢測、大分子蛋白多肽的質譜
在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中,質譜獲得的是多肽序列結構的信息;那么用質譜是否可研究大分子蛋白的結構信息?近幾年來,董夢秋實驗室在中國做出了多項先驅性工作,主要集中在化學交聯質譜領域。在用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研究結構生物學屢創佳績的當下,很多研究者都把樣品一分為二,一份做冷凍電鏡,一份做交聯質譜。那么交聯
【導語】在2011年10-11月期間,在一級科學刊物Nature和Nature Methods上有14篇科研論文使用賽默飛世爾LTQ-Orbitrap或TSQ質譜儀產生數據,聚焦的主題包括:目標物發現與定量研究,Top-down蛋白質組研究繪制蛋白質異構體,同位素標簽方法的精度,提高糖蛋白質組
賀福初院士實驗室SARS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賀福初院士實驗室在2003年“非典”爆發后,當即組織力量編寫出版了國內第一本《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SARS) 》專著,此后一直致力于其相關的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在此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
2月28日凌晨,英國《自然》雜志在線發表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賀福初院士團隊、錢小紅研究員團隊聯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團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邢寶才教授團隊在早期肝細胞癌蛋白質組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文章測定了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10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和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相關報道: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會在西寧開幕 共享質譜頂尖技術)。會議首日,15位報告人分別作了精彩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