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征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要求》(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改善車內空氣質量,保護人體健康,促進汽車工業技術進步,我部決定制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要求》。目前,標準編制單位已編制完成標準的征求意見稿。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規定,現將標準征求意見稿和有關材料印送給你們,請研究并提出書面意見,于2009年12月30日前反饋我部。 聯系人: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 谷雪景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南小街115號 郵政編碼:100035 聯系電話:(010)66556214 傳真:(010)66556213 附件:1.征求意見單位名單 2.《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要求》(征求意見稿) 3.《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要求》(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閱讀全文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近日,環保部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在會上指出,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對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持續3天重污染天氣的領導,將依法問責。 京津冀今冬重污染天可能性增大丁向陽表示,今年冬季即將來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的可能性
隨著PM2.5的下降,灰霾天氣將會漸漸遠離城市。 本周三,環保部公布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規劃》從國家的層面,首次提出提出,到2015年,重點區域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復合型污染
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新常態。2015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要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努力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強調進一步強化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識,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讓廣大民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活。 工作會議總結了20
備受關注的PM2.5標準征求意見前日結束。記者昨天(12月6日)從環保部了解到,征求意見期間收到了1500多條反饋意見,普遍贊成將PM2.5作為一般評價項目納入空氣質量標準,有的還建議有條件的地區應提前實施。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保護部將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吸取和采納各方
東莞市橫瀝垃圾焚燒發電廠。 近年來各地垃圾焚燒廠選址爭議不時出現,二惡英排放源的信息公開日益受公眾關注。2010年10月,環保部等九部門發布《關于加強二惡英污染防治的指導意見》,當中規定:“每年年底前,各省級環保部門依法公布應當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二惡英重點排放源企業名單”
近日,環保部公布了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處罰情況,罕見地點了華電、神華、中石化、中鋁、中石油等多家央企和地方龍頭企業的名。上述企業因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而受到通報,被環保部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追繳二氧化硫排污費,并予以經濟處罰。 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要
12月13日,濟南市濼源大街,一處建筑工地在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中暫停所有施工作業。 因持續出現重度至嚴重污染天氣,濟南市自當日零時起執行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措施,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施工作業。據悉,這是濟南市今年首個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12月15日,
6月9日,北京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在樓頂采集大氣樣本。北京解析報告 近日,石家莊、天津上交霧霾源解析報告,成為繼4月份北京公布霧霾源解析結果后第二批上交報告城市,記者從環保部獲悉,石家莊、天津的源解析報告將待國家批準后對外公布。 根據部署,今年年內,除拉薩外的30個省會城市以及5個
環境保護部14日正式對外公布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處罰情況。頗為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環保部不僅詳細公布了涉污地區和涉污企業名單信息,還明確提出將跟蹤這些地區和企業整改情況,對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由監察機關依照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此次環保部“知無不言
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M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微塵顆粒)監測,就像一把懸于環保部門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正在制定中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二五”規劃,即將對復合型大氣污染的三大源頭———煤炭燃燒、石油燃燒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有明確說法
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能耗高企的問題突出,既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違背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十八大以來相繼出臺了各項環保政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
排污權交易是運用市場經濟價值規律,使排污權資源化,并使資源配置最優化的環保經濟措施,是我們環保系統探索多年的一項課題,也是難題。2007年11月,我市在國內率先結合總量控制、形成以新增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為基礎的排污權交易新機制,對于提高全社會對環境資源的認識,控制主要
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M 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微塵顆粒)監測,就像一把懸于環保部門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記者獨家獲悉,正在制定中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二五”規劃,即將對復合型大氣污染的三大源頭――煤炭燃燒、石油燃燒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有明確
上半年由于重點工程加速推進,尤其是近期調高環保電價、激勵火電企業加快脫硝設施建設等都促進了各地大力度減排 “一個哥們打電話和電臺主持人交流,說外面霧太大看不清紅綠燈,車開到馬路中央才看清是紅燈,如此接連闖了
各省區市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壓力排名表全國節能預警形勢圖30省區市壓力大排名 節能大限逼近,30省區市壓力大排名 北京節能目標完成最好,新疆、青海完成壓力最大,大部分省份未完成 距“十一五”規劃收官之日只余兩月。 一切都在倒計時,節能減排的大考
自年初IFCE總裁何平博士指出濕法脫硫是導致大面積霧霾的主要原因后,不少學者和研究人員進行了的調查和論證,從不同角度確認了我們的觀點。今年9月24日,《科學與管理》發表山東科學院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勇研究員長期跟蹤研究的成果,從基于PM2.5大數據、霾和霧天數的歷史氣象數據和實驗數據,以無可爭辯的
迷霧籠罩下的黃浦江 霧霾天里的北京高速路 10月底,PM2.5闖入我們的生活。兩個月后的12月21日,環保部公布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直轄市及省會城市明年將測PM2.5。一些地方,目前開始采購相關監測設備。2016年1月1日,全國各地都將按照新
2010年是多災的一年。這一年,無數的新聞背后是嘆息還是反思? 氣候談判天津會議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聯合國今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AWG-LCA)第12次會議和《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繼續減排承諾特設工作組(AWG-KP)第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鉛蓄電池行業規范管理,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及相關行業協會,對2012年發布的《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進行了修訂,形成了《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在《規范條件》的修訂過程中,我們廣泛聽取行業內部、有關部門和
北京將打造城市通風廊道治霾的消息引發熱議。據媒體報道,北京將建設從北向南的“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多條寬度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讓郊區的冷空氣帶更暢通地流動到市區,并把市區的熱空氣“換”走,以“增加城市的空氣流動性”。 在即將過去的這個冬季,北京市民備受霧霾之苦。供暖季開
“目前各企業公布的環境報告書中,幾乎沒有與污染排放相關的信息,關于企業污染信息強制公開的執行也是相當乏力的。”環保部在今天公開對其編寫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同時坦陳,《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規定的企業污染物信息
近日,環保部將72家公司列入“黑名單”,其中中石油等央企赫然在列,還有8家污水處理企業“涉案”。中石油已經屢次環保違規,成為環保部的重點關注對象,這些知名央企該如何承擔環保責任?如何治理8家污水處理企業?這些都特別值得關注。 有石化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兩大油企之所以不愿意加裝脫硫脫硝設備,
8月29日,環境保護部發布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考核結果,其中,對八家央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進行的考核結果顯示,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神華六家中央企業均實現了2012年度各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通過年度考核;而中石油因未完成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中石化因未完成氮氧
圖片來源于網絡1、大氣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自 2012 年底全國大范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規劃密集出臺,監管趨嚴、標準提升、社會參與、依效果付費成為2016 年環保產業的“新常態”,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1)主要政策背景 2013 年 9
節能減排有了明確的數字目標,是從“十一五”開始的。如果說“十一五”是第一張考卷,這張考卷我們已經提前交卷,成績合格。 但是,在去年年末,為了完成節能減排指標,一些地方出現了靠行政手段“拉閘限電”、數字造假等令人擔憂的現象。 環保部日前公布的減排目標是,到2015年,
近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前全國人大環資委研究室副主任駱建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二氧化硫的實際排放水平遠高于數字,至少要高50%。經過粗略計算,駱建華認為,2014年SO2實際排放量應在3000萬噸—3100萬噸之間,這比公布的1974萬噸高出50%。 減排數字與環境質量背道而馳
“呼吸保衛戰”持續深入,但關于“霾禍”的始作俑者卻眾說紛紜、爭論不休,“霾禍”的元兇究竟為何物? 日前,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的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給出了答案:機動車、工業生產、燃煤、揚塵等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主要污染來源,約占85%至90%。 最大“
當前,4/5的城市不能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去年,僅北京、上海兩市完成氮氧化物年度減排計劃。面對嚴峻的減排形勢和艱巨的治污任務,《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將從“三區六群”擴展到“三區十群”,并在上述區域率先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
3月下旬,安徽省近一半以上的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仍在停產。 今年1月,安徽省懷寧縣爆發兒童血鉛超標事故;經查,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鉛污染為肇事主源。 隨后,安徽省有關部門在1個月內關停約50家鉛酸蓄電池企業。 這起事故,直接加速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