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對乳業的沖擊,絕不遜于一場8級大地震,這場奶粉產品開始的危機成為肅清乳業混亂局面的一個契機: 舊格局被打破,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巨頭的再次振興與擴張,新希望、南方奶粉集團軍、長沙的澳優、廣西的皇氏甲天下、東北的完達山等地方割據勢力的爭雄。蒙牛聯盟中糧集團以及現代牧業,在產業鏈上游圈地爭寨,企圖稱霸國內第一奶源地位…… 美贊臣、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等外資奶粉依托國人對其品牌的依賴,以及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以豐厚的高端利潤占據中國高端奶粉80%的份額。2009年,奶粉各企業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重新接受消費者的裁判和監督。 2009年的奶粉格局,是中國奶粉業經歷了高速發展的粗糙期之后,在三聚氰胺事件的打擊之下,最有效率整合和梳理的一次奶粉運動。 破:三鹿倒下騰出百億市場真空 立:群雄逐鹿局面呈現 據本報聯合騰訊網、南都網做的報網聯合調查顯示:國產奶粉中,伊......閱讀全文
3月20日,新修訂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開始正式實施。筆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該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地方法規,設立了符合上海市實際的創制性規定,將從嚴治理上海市食品安全難點問題與歷史頑癥,同時亦將打開上海食品安全新格局。 為積極配合新條例的落地,企業已經開始有所行動。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向
“2017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于6月29日至7月3日在北京舉辦,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總監王惠銘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光明乳業做為一家百年企業,一直堅持質量至上,堅持以顧客為中心,積極主動踐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2016年光明乳業在國內市場銷售產品數量達60億支,企業的食
乳業的發展壯大需要經歷產能擴大、拓展市場、營銷宣傳及上下游產業鏈的打通等多個環節,資本市場將從中起到關鍵作用 提及食品安全,乳業不得不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自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至今,乳業的健康發展倍受政府部門和市場的高度關注,而種種跡象顯示,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我國乳品行業進行重拳整治。
由于中國乳制品加工行業進入門檻低,企業良莠不齊,一些不法企業和黑窩點借機牟利,成為乳業食品安全的隱患。可將其歸結為由于門檻過低、監管不力而帶來的乳品安全問題。 為改善乳業安全環境,國家質檢總局欲重新審批乳品生產許可證,希望達到提高行業門檻、加強對乳品企業監管的目地。
6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公布多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情況的函,共涉及9家企業。 公告顯示,青島索康食品有限公司在生產許可條件保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等方面存在缺陷;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方面存在缺陷;黑龍江貝特佳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在
2015年5-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展了國家專項監督抽檢,覆蓋國內85家在產企業的產品及部分進口產品。抽檢國產樣品46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2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11批次;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簽明示值,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31批
最大乳企伊利與瓦赫寧根大學共同承建。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共同見證下,荷蘭時間3月23日,中國與荷蘭兩國針對農業領域簽署了多項重要合作。其中,中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與荷蘭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達成了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戰略協議。在簽約儀式上,習近平主席建議加大中
12月16日,國家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會議在成都新會展中心嬌子會議廳隆重召開,此次會議是國家食品安全辦公室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會議。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食安辦主任張勇就食品安全問題作出了重要指示,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國務院相關部委領導、各省、市、自治區食安辦主任及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等150多
12月16日,國家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會議在成都新會展中心嬌子會議廳隆重召開,此次會議是國家食品安全辦公室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會議。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食安辦主任張勇就食品安全問題作出了重要指示,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國務院相關部委領導、各省、市、自治區食安辦主任及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等 150多名參
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監管,查找企業生產體系性問題,排查隱患,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食品安全審計工作組,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粉狀嬰幼兒配方食
據來自光明乳業的最新消息,由光明乳業承建的"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已通過科技部專家組的評審認證。光明乳業還率先引入"AIB1000分"這一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的國際標準,其奉賢分廠已通過了相關的評審。 據介紹,與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樣,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均是國家
近二年來,中國乳業一直處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地”。 今年以來,國內乳業就接二連三地發生問題:三聚氰胺問題奶粉重返江湖、乳業新國標被質疑倒退25年、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問題洋奶粉頻叩國門、問題奶粉疑重新包裝上市……一波又一波的乳業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國內消費者的神
新標準出臺過程令人費解,關鍵指標的顯著降低讓人驚訝,而非止一處的標準模糊或硬傷,令人擔憂其是否堪當整飭乳業的重任 來自商務部、衛生部等中央部委的數十名官員共商食品安全議題。一名聽眾當場質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食品安全監管到底誰說了算?究竟能不能管好?管不好應該如何
與很多食品企業出事后遮遮掩掩不同的是,光明此次及時通報事故,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信心。 “自曝家丑”并已主動召回 牛奶混入清洗液、學生奶引發學生身體不適以及上周最新的奶酪、黃油菌落總數超標事件,近年來一直以品質穩定著稱的光明乳業
2015年7~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展了國家專項監督抽檢,覆蓋國內93家在產企業的產品及部分進口產品。抽檢國產樣品513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2批次,其中9批次為羊奶粉。12批次不合格樣品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4批次;不符合企業標準或產品包
企業每一批乳制品的三聚氰胺檢測數據,在生產的同時就能通過物聯網技術同步傳送到質監部門手中。日前,在蓉參加國家食安辦主任會議的代表在參觀新希望乳業時,對這套針對三聚氰胺研發的檢測平臺給予了肯定。據悉,這項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食品安全系統,在全國尚屬首創。 年關將至,食品零售將再現旺季,食品
9月28日,光明乳業(600597)發布聲明,就公司連續發生的多起產品質量事件向全國消費者道歉,同時表示公司已成立質量安全監督小組,推出六大項整改措施,包括完善組織保障、排查管理流程、建立問責制、完善產品監查體系、加強冷鏈配送管理、強化全員責任意識等。 在食品安全談虎色變的今天,光明乳業表
市場監管總局舉辦“提升乳品質量 企業公開承諾”活動,政府搭臺、企業承諾、行業倡議,推動食品安全共治共享,乳品產業做強做優。 10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舉辦“提升乳品質量 企業公開承諾”活動。伊利、蒙牛、光明、飛鶴、君樂寶、三元、完達山、圣元、銀橋、新希望、雀巢、美贊臣等12家大型乳企負責人
上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布了最新的國家監督抽檢通告。在對194批次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抽檢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僅有2批次。而這兩個產品來自陜西紅旗乳業和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 其實近一兩年,在國家層面的檢測中,不論是羊奶粉還是牛奶粉,被點名的幾乎都是中小乳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上發布了《關于依安縣搖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搖籃乳業”)食品生產規范體系檢查情況的函》,引發社會關注。 2017年9月19日—2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工作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嬰幼兒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5年第一季度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樣檢驗,覆蓋了國內82家在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共抽檢樣品563批次,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1批次。另有12家國內企業因停產等原因,未抽到2014年11月1日后生產的產品。 抽檢國內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5年第一季度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樣檢驗,覆蓋了國內82家在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產品和部分進口產品,共抽檢樣品563批次,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1批次。另有12家國內企業因停產等原因,未抽到2014年11月1日后生產的產品。 抽檢國內企
12月15日,食藥監總局發布通告稱,在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中,發現陜西雅泰乳業有限公司、寧夏恒大乳業有限公司、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臨夏州燎原乳業有限公司、若爾蓋高原之寶牦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力維康優貝乳業有限公司、甘南藏族自治州燎原乳業有限責任公司7家乳企分別存在生產場所、設備
備受矚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近日在全國人大高票通過,六月將正式實施。該草案于2007年12月首次提請審議以來,歷經修訂,特別是經歷了去年爆發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近期又曝出的蒙牛"OMP"事件之后,此案的審議與實施引起了公眾的極大關注。針對目前中國食品業,尤其是乳業市場面臨的現狀,最終通過審議的食
今天,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河北省本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通報2020年第1批食品安全抽檢情況。本次發布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乳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兩大類,共抽檢樣品171批次,全部合格。 記者了解到,本次食品安全抽檢涉及張家口長城乳業有限公司、張北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張家口察哈爾乳業
“喝牛奶致癌”、“牛奶越喝越缺鈣”、“奶牛產奶靠打激素”……近年來,食品謠言的泛濫給公眾生活帶來不少困擾。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有關人士表示,治理食品安全網絡謠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道德、教育、技術等手段,“多管齊下”,以推進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在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十大乳業謠言”發布會
不久前讓輿論嘩然的恒天然肉毒桿菌污染事故的獨立調查報告尚未出爐,新西蘭第二大乳制品商西部乳業又被曝出原料硝酸鹽超標13倍,這勢必讓新西蘭奶粉的國際形象再次面臨重大考驗。 據了解,此次共含有390公斤硝酸鹽超標的乳鐵蛋白粉被運往中國,但未進入流通、消費環節。西部乳業表示,事故原因系
2011年8月2日,依托光明乳業建立的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上海市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延照,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出席儀式并為重點實驗室揭牌;科技部基礎司張國成巡視員、計劃司劉敏副司長和社發司閆金副巡視員等陪同萬部長出席揭牌
“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6日正式對外公布,指出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將打造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安全品牌,計劃到2017年實現肉蛋奶等重點產業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確定了兩類共12個重大專項。第一類緊密圍繞大氣污染治理、交通
建立媒體透明對話機制 科學解讀安全與營養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媒體溝通會蓉城互動 2013年年初,"香港奶粉限購令"事件將整個乳業又一次推向風口浪尖。回顧2012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明膠門"等問題的出現使乳業備受關注和質疑。為科學填補信息真空,讓公眾對乳酸菌行業形成科學認知,在第八屆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