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一項歷時6年的科研項目“MitoCheck”順利完成。由奧地利分子病理學研究所領軍的歐洲11個研究機構和公司,研究了細胞分裂的遺傳基礎,并建立了開放的細胞分裂研究數據庫。相關研究成果分不同部分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和《自然》雜志上。 細胞如何從一個分裂為兩個,兩個分裂為4個,最后由少數細胞發展成整個生物體,一個半世紀以來生物學家和醫生一直對此饒有興趣。盡管人們很早以前就可以在顯微鏡下跟蹤細胞分裂,但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哪些基因對此負責。而根據這些基因藍圖產生的蛋白質的作用人們知道得更少。為了彌補這一不足,6年前,11個歐洲研究機構和公司聯合起來,開始系統地研究人類細胞分裂的分子基礎。 為了找出哪些基因是細胞分裂所必需的,位于海德堡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項目組研究人員系統地逐個滅活所有人類細胞中的基因,總數達到了2.2萬個。然后,研究人員在顯微鏡下進行跟蹤研究,看這些細胞是否能繼續正常分裂。維也納分子病理......閱讀全文
“黑匣子”(Black Box),學名是飛行數據記錄儀,是飛機專用的電子記錄設備之一,可以記錄飛機飛行期間的詳細信息資料。 回首2014年,找不到“黑匣子”的馬航(MAS)在12月15日告別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結束為期29年的上市生涯。這一天,恰好也是韓國科學家黃禹錫的生日。 看到上述開頭,你
病毒載體 經典的病毒載體主要有四類,腺病毒,腺相關病毒,逆轉錄病毒和慢病毒。他們具備侵染細胞譜廣,效率高等特點并廣為研究人員熟知。它們的特點總結歸納如表一。 表一:六大病毒載體技術的比較 載體 感染廣譜性 靶細胞類型 表達形式 表達時間 免疫原
全球公認的最高效轉染技術,針對免疫細胞、神經細胞、干細胞等幾乎所有的難轉染細胞系或原代細胞,以及懸浮細胞。 ——Amaxa品牌Nucleofector細胞核轉染技術 Amaxa?Nucleofector?技術是Lonza(原Amaxa)公司的專利創新技術,它綜合應用傳統的電穿孔技術及細胞特異性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里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
高內涵細胞分析儀的細胞生物學應用——人類基因組RNAi文庫篩選Acumen eX3高內涵細胞分析儀的細胞生物學應用(一)——人類基因組RNAi文庫篩選得益于高通量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過去的幾年里關于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細胞組學等“組學”的研究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科學家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能夠借助各種自
生物芯片概論 DNA分子在大多數生物體中是以雙股的型態存在(少數病毒、噬菌體除外)。在某些特殊生理狀態下,例如:細胞分裂、基因表現等,雙股DNA會解開變成單股,然后再回復成雙股。而生物學家很早就把這單股DNA利用氫鍵結合成雙股DNA分子的特性應用在生物相關的研究,稱之為雜合反應(Hybridizat
最近,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闡明了某些癌癥的原因,包括乳腺癌和白血病。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關鍵蛋白——稱為細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如果太多,就會減慢DNA復制,并在細胞分裂時引入潛在有害的癌癥相關突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五月七日
自2019年12月開始,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就牢牢占據了我們的視線,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受到疫情影響的同胞們,都觸動著我們的神經。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了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特別是尋找藥物救治被感染的患者,當疫情出現后,我們急需了解它究竟是如何感染人的,特別是它究竟在攻擊
本文中,小編盤點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析科學家們在組蛋白研究上取得的新成就,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Daniel N. Weinberg et al,doi:10.1038/s41586-019-1534-3 【1】Nature:揭示組蛋白標記H3K36me2招募DNMT3A并影響基因間DN
3 蛋白質組學、功能基因組學與基因進化 蛋白質組學分析 北京大學朱玉賢研究組利用 2-DE、 MALDI-TOF MS 和 ESI-MS/MS 等蛋白質組學的方法研究了擬南芥中的 cp29A 和 cp29B 蛋白。cp29A 和 cp29B 是擬南芥8個葉綠體核糖核蛋白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腫瘤抑制因子p53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NIH 【1】Cell Rep:揭示p53突變在癌癥中的新模式和新功能 doi:10.1016/j.celrep.2019.07.001 TP53是研究最廣泛的癌癥基因之一,以其抑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等處完成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推動癌癥生長的突變在個體患者的轉移灶具有一致性,這是關于癌癥患者的癌細胞如何傳播或轉移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這一研究發現公布在9月6日的Science雜志上。 大多數與癌癥相關的死亡是由遠離原發性腫瘤的癌細胞轉移或稱為繼發性腫瘤引起的。原發性腫瘤通常可
3月1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的報道。根據前期部署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于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據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涉及的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 多方推進中國版精準醫療 2016年3月,科技部召開
生物通報道: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等處完成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推動癌癥生長的突變在個體患者的轉移灶具有一致性,這是關于癌癥患者的癌細胞如何傳播或轉移的一個關鍵性問題。這一研究發現公布在9月6日的Science雜志上。大多數與癌癥相關的死亡是由遠離原發性腫瘤的癌細胞轉移或稱為繼發性腫瘤引起的。原發性腫瘤通常可
近年來生物技術領域的創新出現井噴。隨著科技部3月下發精準醫療重大科研專項申報指南,我國精準用藥與基因測序產業化標準將率先建立起來。此前,在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的組織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成立,計劃于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產業涉及的產業規模上萬
花性別分化是植物生殖器官分化發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影響植物果實和種子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一重要的生物學過程是受遺傳因子和外源環境因素共同調控的。許多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對花性別分化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我們前期研究發現,采用外源細胞分裂素 (6-BA) 處理,可誘導星油藤 (Plukenetia v
一項對29種不同類型組織進行的全面分析顯示,人體就像由具有不同基因組的細胞組成的一團復雜“馬賽克”,而其中的許多細胞都帶有可能導致癌癥的基因突變。 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此類研究,收集了來自約500人的數千個樣本的數據。這項6月6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的成果,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癌癥是如何開
2020年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Science:重大進展!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整個基因組中的任何位點 doi:10.1126/science.aba8853 許多基礎研
細胞周期的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周期性基因表達。王澤峰(Zefeng Wang)研究員領導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團隊,繪制了細胞周期的高分辨率轉錄組圖譜,揭示了周期性基因與癌癥之間的新關聯。這項重要的研究成果于七月一日發表在Cell Research雜志上。王澤峰研究員2015年將實驗室移到中國上海
2016年6月3日至7日,來自各研究機構的科學家齊聚美國芝加哥參加2016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會上科學家們相繼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生物谷也對相關研究報告進行了及時更新,那么今年的臨床腫瘤學會年上有哪些突破性研究進展值得一讀呢?小編對部分研究進行了匯總! 【1】ASCO2016:惡性癌
前列腺癌是英國男性第二常見的癌癥(為中國男性第6常見癌癥)。在英國每年約有4萬7千人被診斷為前列腺癌。超過一半的前列腺癌患者有突變或缺失的PTEN基因,部分腦腫瘤、子宮內膜癌患者也有類似的基因變異。PTEN是調節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重要途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哪些其他基因或是其他途徑與PTEN協同抑
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蛋白類型可以抑制乳腺癌腫瘤的生長。 近日一項發表在著名腫瘤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了富含脯氨酸的同源異型蛋白(PRH)在乳腺癌腫瘤發展中的作用,進而有助于更好地確定患者的預后。 伯明翰大學癌癥與基因組學研究所的Padma Sheela Jayaraman博士說:“
肝炎是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導致的,其中以HBV和HCV感染最為嚴重,96%的肝炎死亡病例都是HBV和HCV感染導致的肝炎造成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有近2.4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
造血干細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于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它不是組織固定細胞,可存在于造血組織及血液中。造血干細胞在人胚胎2周時可出現于卵黃囊,妊娠5個月后,骨髓開始造血,出生后骨髓成為干細胞的主要來源。在造血組織中,所占比例甚少。現代醫學中,造血干
作為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DNA重組及基因工程技術給生命科學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促進著生命科學各學科研究和應用的進步,對推動醫學各領域的發展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對人類遺傳信息的認識 遺傳信息決定生物的形態和特征,是生物生存之本。估計人類的基因組DNA約有4×109bp,
3.楊輝/李亦學/Lars M. Steinmetz等團隊建立新型脫靶檢測技術,基因編輯工具安全性評估或迎來新突破 CRISPR/Cas9是廣泛關注的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自從2012年被發明以來,它一直以其高效性和特異性備受世人的期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RISPR/Cas9從問世以來,其脫靶風險
病毒載體經典的病毒載體主要有四類,腺病毒,腺相關病毒,逆轉錄病毒和慢病毒。他們具備侵染細胞譜廣,效率高等特點并廣為研究人員熟知。它們的特點總結歸納如表一。表一:六大病毒載體技術的比較 載體感染廣譜性靶細胞類型表達形式表達時間免疫原性外源片段容量(Kb)滴度(TU/ml)缺點腺病毒載體高分裂
細胞分裂 如果你突然得知一位因病去世了 60 多年的長輩其實還“活著”,并且在全世界的實驗室里被研究,至今繁殖了 18000 代,總重量達到 5000 萬噸,你會作何感想? 一位黑人婦女 67 年前患上宮頸癌去世,她的癌細胞卻流傳了下來用做科學研究。而她的家人與子孫在她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