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截至8月底,秘書處已收到約100條公眾建議。 公眾建議主要分為三類,其中包括建議修改標準中某些食品分類系統、修改某些添加劑使用范圍和使用量的具體指標、建議修改食品添加劑名稱。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所收集意見建議將進行歸類,組織專家召開專題會議,對意見建議進行逐條研究。 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中,被人們俗稱為“面粉增白劑的”過氧化苯甲酰,依然被列入面粉處理劑,這再次引來業界關注和討論。此前,糧食部門及不少生產企業建議在面粉中停用過氧化苯甲酰。 對此,衛生部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表示,衛生部正在協調有關部門,研究撤銷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面粉處理劑及其相關配套政策。 據介紹,根據國家糧食局等提出的撤銷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面粉處理劑建議,衛生部多次組織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進行研究,以及撤消后處理措施的論證工作。 該......閱讀全文
蘇丹紅、孔雀綠、三聚氰胺……近兩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這些因為非法添加而出現的化學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2008年12月,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出通知,
出場專家: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料和食品添加劑專家、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香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副理事長。 “一包方便面里有25種食品添加劑,別吃方便面了,方便面里有毒!”近一段時間網上和部分媒體在傳播聳人聽聞的信息。果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傷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詞。 4月21日,國務院下
別誤讀“食品添加劑”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傷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詞。 4月21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
琳瑯滿目的食品色彩鮮艷,香氣誘人,令人垂涎欲滴。可當消費者一看到食品包裝袋上那長長的配料表,里面充斥著各種食品添加劑:香精、色素、防腐劑等,不免躊躇。 食品添加劑有利于食品的保藏和加工制作,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增加食品的品種和方便性。然而一直以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傳言總是不斷冒出來刺激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 4月22日,北京新發地一家大型食品添加劑超市的工作人員在整理貨架。 擅自擴大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本身質量有問題的食品添加劑等,已
在食品常見的添加物中,有哪些是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的食品添加劑?哪些又是新的、尚存在爭議的添加物?有沒有根本就不允許添加的物質?對食品中隨處可見的防腐劑,如何進行監管? 對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食品專家進行了解讀。專家認為,目前引起消費者缺乏安全感的,并非食品添加劑,而是禁止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比
糧食部門及不少生產企業建議在面粉中停用過氧化苯甲酰(即俗稱的面粉增白劑) 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截至8月底,秘書處已收到約100條公眾建議。 公眾建議主要分為三類,其中包括建議修改標準中某些食品分類系統、修改某些添加劑使用范圍和使用量的具
餐桌上總有那么多讓人不放心的問題。 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一種名為“一滴香”的東西開始進入公眾視野。據說,這種東西只要一滴,就能讓清水變成高湯,而且還擁有雞肉味、鴨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等不同口味。 “一滴香”到底有哪些成分?為何如此神奇?卻沒有一個部門出具明確的診斷書。 與“
2012年3月27~28日,由北京食品學會、北京食品協會聯合主辦的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CBIFS)”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主要內容由主論壇、專題研討會和產品展示會三部分組成。邀請來自中國食品安全行業的政府官員、企業領導及科學技術領域的60余位知名專
吹彈可破的蝦仁、鮮嫩多汁的牛肉、“上乘食材熬制”的高湯……當你大快朵頤之時,能想到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少是靠各類添加劑“調”出來的嗎?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五花八門的添加劑成為眾多餐館調味攬客的利器。不少美食的背后都存在濫用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等問題,有損消費者健康。還有一些不法分子
食品添加劑銷售商稱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 立法中對食品添加物界定模糊致添加物準入門檻相對寬松 根治食品安全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完善當前的食品監管體系 從蘇丹紅、三聚氰胺到雞肉膏、羊肉精……頻頻出現的各種食品添加劑在不斷刺激公眾神經的同時,也給廣大消費者完成了一次化學掃盲。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9月15日對外公布了《關于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要求打擊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立案破案要及時快速準確,量刑時罪當判死要堅決判處死刑,職務犯罪貪腐瀆職者涉案不得適用免刑,制度要健全、發現監管漏洞要提出司法建議。 (據9月16日《四川日報》)
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截至8月底,秘書處已收到約100條公眾建議。 公眾建議主要分為三類,其中包括建議修改標準中某些食品分類系統、修改某些添加劑使用范圍和使用量的具體指標、建議修改食品添加劑名稱。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所收集意見建議將進行歸類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蜂蜜,是被廣泛認知的天然營養食品。試驗表明,蜂蜜中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似的各種無機鹽,如鐵、鈣、銅、鉀、磷等,還有多種維生素和有機酸,因此蜂蜜被稱為“血清之王”。 眾所周知,蜂蜜是蜜蜂從花朵中采到花蜜并在蜂巢中釀制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然而近些年來,假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