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旅游日”,今年的主題為“旅游與生物多樣性”。潘基文秘書長和世界旅游組織特別就此發表聲明,促請各國突出宣傳旅游、扶貧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聯系,并加強對可持續性發展的承諾。 潘基文在聲明中指出,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目前仍在繼續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減少,其根源就在于人類的活動。2010年正逢“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它提供了一個適時的機會來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旅游與生物多樣性密切相連。每年有成千上百萬的人為領略壯麗的自然風光而旅游,可持續旅游業產生的收入可以為保護自然和發展經濟提供重要的支持。此外,可持續旅游業還有助于游客和地方社區更多地認識和了解生物多樣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潘基文表示,世界旅游組織通過諸如“可持續旅游業——消除貧窮”項目這樣的舉措以及同聯合國系統、各國旅游主管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合作,正在突出宣傳旅游、扶貧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聯系。旅游界已日益意識到自己的責......閱讀全文
9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向大家介紹我國自然生態保護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新聞發布會由劉友賓主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廢棄礦山(采石場)給城市帶來較為嚴重的景觀生態問題,如水土流失、威脅城市防洪、降低生物的多樣性、對地表的破壞等,對城市生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城市廢棄采石場的生態修復及改造利用,挖掘其蘊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陳吉寧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打好補齊環保短板攻堅戰 1月11日,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出席會議并講話。 本報記者王亞京攝 本報記者王昆婷1月11日北京報道
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
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計劃,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與保護,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2008年獲得了全球環境基金(GEF)的支持。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業文化遺產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開放簽字30周年紀念會近日在韓國麗水市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會議并發起了一個名為“海洋契約”的倡議。 “海洋憲法”三十而立 潘基文在會上發表講話時強調,《公約》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有效利用海洋資源、海洋環境保護以及構建公平有序的經濟秩序
前言:生物多樣性、綠色經濟、低碳社會、氣候談判、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從誡、“三牧”問題、環保產業。2010年,中國環境領域大事不斷,一次次突發性事件觸目驚心。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這三起事件,從表面上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旅游”。環保部和國家旅游局當天共同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旅游倡議。 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旅游業具有協同發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倡議書提出,大力推廣保護環境、集約資源的旅游開發方式,使旅游目的地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通過發展可
我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之首,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今年歷史罕見的旱情令亞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魚大面積死亡……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個星球、一個未來”,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和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農業文化遺產地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之一。但對于發揮重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農業文化遺產地的生態補償幾乎還是空白。 例如位于云南省紅河南岸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統,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
“野稻馴化,萬年之源”。2012年,我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為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之一——江西萬年親筆題下了這8個字。 江西萬年位于鄱陽湖東南岸,享有“中國貢米之鄉”“淡水珍珠之鄉”等美譽,而“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的稱號則讓這里擁有了世界知名度。2010年,繼浙江省“青田稻魚共生
2007年是歐盟解決制憲危機,一體化建設走出低谷,經濟社會改革步伐加快,經濟保持平穩,主要大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更替。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入盟,對外積極進取,謀求發揮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計劃的開局之年;是歐盟大力開展能源、氣變外交,力圖借此打
又是一年春來到。生機盎然的春天一步步走來,中華大地的綠色一天天增多。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6月8日是第二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我們的海洋:機遇與挑戰”。 海洋在人類現實生活中地位獨特,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海洋是油氣資源、礦產資源、漁業資源的寶庫,在調節氣候變化、維持地球生態平衡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利用海洋和保護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雖然"里約+20"峰會所做的一些頂層設計,或能暫時彌合部分"碎片化",使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向合作、協同轉變,但可持續治理顯然仍整體處在"碎片化"之中,未來的路并不好走 "里約+20"峰會落下帷幕,作為繼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及2002年南非約翰內斯堡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之后全球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了精辟論述,強調指出: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順應時代特征、事關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選擇,
版納植物園“十三五”的目標是在總體上達到國際一流植物園水平,為我國熱帶及東南亞周邊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中心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保護、平臺、人才。 在我國未來的外交戰略重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如果一定要給王韌加一個標簽的話,了解他的人大多數會選“國際化”。1982年,他成為中國農科院第一批留美博士,隨后歷任中國農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國際生物防治所副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國際水稻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秘書長兼任世界銀行國際農業研究基金秘書處執
一場因“開放獲取”引發的“學術戰爭”已經爆發。 過去兩年,由700家德國學術機構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先后向國際學術出版商存續了上百年的付費訂閱模式發起沖擊。 “開放獲取”(Open Access,以下簡稱OA,又譯作開放存取),意味著研究文獻免
貴州黔西南山區的布依族山民在趕墟喊山:順山橫山仰山山都應該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們,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們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里所后天練就——地勢的空曠和高海拔,就是為他們天造地設的排練場和演習廳。 陜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場,《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杜紅巖主持選育出的高產杜仲橡膠良種 【人物檔案】杜紅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國家林業局杜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森林培育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杜仲產業綠皮書》第一主編,《經濟林產業綠皮書》主編,中國經濟林協會杜仲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
杜紅巖主持選育出的高產杜仲橡膠良種 【人物檔案】杜紅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國家林業局杜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森林培育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杜仲產業綠皮書》第一主編,《經濟林產業綠皮書》主編,中國經濟林協會杜仲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藍色國土”是當前世界沿海國家著力拓展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隨著耕地減少和人地矛盾的不斷突出,我國所轄的300萬平方公里海域已成為中華民族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領地——沿海地區以13%的陸地國土面積承載了40%多的人口,創造了60%以上的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海洋特別是近海生態系統已成為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