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具體發射時間確定
中國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9月29日發布消息:嫦娥二號衛星和火箭已完成發射場區的測試和檢查,測試結果正常,完全滿足發射的技術條件。將于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如果遇到氣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時間發射,還選擇了10月2日和3日擇機發射。 “嫦娥二號”是“嫦娥一號”的備份星,也是“嫦娥二期”的先導星。在中國探月工程一期繞月探測工程實施過程中,為應對中國首次探月活動高技術、高風險的挑戰,工程各系統開展一箭一星備份產品的生產和相關準備工作。考慮到探月二期工程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多、技術跨度和實施難度大,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決定將“嫦娥一號”的備份星改造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嫦娥二號”衛星,旨在試驗驗證“嫦娥三號”任務的部分關鍵技術,為“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實現月面軟著陸積累經驗,深化月球科學探測。 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與“嫦娥一號”任務相比,“嫦娥二號”任務技術更新、難度更大、系......閱讀全文
我繼美國后擁有虹灣高精度數據
“截至目前,嫦娥二號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任務所確定的工程目標已全部實現,預定的4個科學目標也正陸續實現。下一步將進入對嫦娥二號衛星的長期管理階段。” 這是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探月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嘉浩11月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的信息。 當天,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號傳
我國將于今年10月發射“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
中國將于10月發射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向月球表面發射物體激起揚塵,以分析月球表面的土壤結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袁家軍5月6日在中國航天基金頒獎大會暨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高峰論壇上說,這將是中國探月“三步走”計劃的重要一步。 根據中國已確定的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的計劃
“嫦娥二號”將于2010年年底“奔月”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陳玉明)國防科工局28日召開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嫦娥二號”任務各系統已基本完成產品研制,衛星正在進行總裝測試,預計于2010年底發射升空執行試驗任務。 據了解,探月二期工程(包括“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任務)經過各系統的努力,各項工作總
“嫦娥二號”衛星10月6日進行首次近月制動
“嫦娥二號”衛星10月1日晚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預計將于6日上午進行首次近月制動,使衛星進入繞月周期約為12小時的橢圓軌道。這是“嫦娥二號”衛星能否與月球交會的關鍵。 “嫦娥二號”再度取消中途修正 由于“嫦娥二號”衛星首次中途軌道修正滿足入軌精度要求,原計劃需進行的中途軌道修正
嫦娥二號有望繪制世界最清晰“全月圖”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發布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 繼傳回月球虹灣區域局部影像圖之后,嫦娥二號今后還將有望完成約7米分辨率的全月影像圖,這將是全世界最清晰、分辨率最高的一幅“全月圖”。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科學應用中心主任、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在2
嫦娥二號發射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
9月12日,承載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火箭完成測試后運抵發射工位。工作人員將長征三號丙火箭固定在發射塔內。固定在發射塔架上的長征三號丙火箭。 9月28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已被完全包裹在90多米高的發射塔架內,塔架內部正進行發射前的最后準備工作。截至記者發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2024年上半年發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601.shtm 嫦娥五號采集回來的月壤,是從月球正面采集的,而我國下一次的探月任務嫦娥六號,是要去月球的背面采樣帶回地球。國家航天局29日表示,目前嫦娥六號任務正按計劃開展研制工作,計劃于20
中國科學報:托起“嫦娥”的中科院人
嫦娥三號任務器地正樣對接試驗。 地面應用系統嫦娥三號任務演練。 12月2日凌晨,嫦娥三號發射時,中國科學院嫦娥三號任務有效載荷發射場試驗隊隊員們聚在一起,看著火箭緩緩上升,欣慰地鼓掌慶祝。回憶起這三個多月的日子,有效載荷發射場試驗隊隊長龐紅勛感慨良多:“個中艱辛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理解。”
嫦娥二號有望十一發射-較嫦娥一號更快到月球
月圓中秋,萬家團圓,然而我國的航天工作者卻—刻不得閑。2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和專家來到棗莊滕州,和青少年溫情互動。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備受國人關注的嫦娥二號正在做最后的技術狀態確認和準備工作,預計將在10月1日開始奔月之旅。 22日,滕州市體育館人頭攢動。來自滕州—中、
嫦娥五號預計今年底發射-探測火星
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11日晚在南京表示,嫦娥五號預計于2019年底發射,實現采樣返回任務。月球后續任務正在研發過程中,將實現月球極區探測,為未來建立月球科研站進行前期技術驗證。他還透露,進行“探火”(探測火星)時將帶比“玉兔二號”更重的巡視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嫦娥三號”獲重大進展
記者從29日召開的2012年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上獲悉: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近日圓滿完成了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技術方案得到驗證,工程研制取得重大進展。 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軟著陸探測與月面巡視勘察,包
玉兔二號按計劃完成月夜設置-行走178.9米
1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已按計劃正常完成休眠設置,目前玉兔二號巡視器累計行走178.9米。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對玉兔二號巡視器成像。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據介紹,嫦娥四號著陸器于北京時間4月12日0時0分,按計劃正常完成休眠設置,
嫦娥二號進行X頻段測控試驗
嫦娥二號衛星測控系統副總設計師李國民10月4日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國為探月工程二期任務研制的專項測控設備——S/X頻段統一測控系統于3日在嫦娥二號衛星的X頻段測控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設備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李國民介紹說,嫦娥二號衛星繞月段40萬公里,信號微弱,動態大,對測控設備提出了更
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創新記
“我們不比美國差,而且更好”? 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日前開機工作。 月球科學家利用由相機獲得的數字圖像研究月球地質學構造,繪制地質學綱要圖,進而研究月球的起源、演化、月面歷史等。另外,對月球的研究還可以對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提供具有重要價值的信息。所有這些研究的基礎和研究的可信度
“嫦娥一號”世界先進-探月二期開始技術攻關
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葉培建十八日說,中國自主研制完成的“嫦娥一號”衛星完全依靠自有技術,作為中國第一個月球環繞探測器,其技術水平足以躋身世界同類月球探測器的先進行列。 中國國防科工委1月31日宣布,嫦娥一號衛星獲得月球極區圖像。中新社發周兆軍攝 第二屆中國空間技術論壇當天
從月球到火星-深空探測走向宇宙更深處
新年伊始,經過約38萬公里26天的飛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背著陸。隨后,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互拍圖像經“鵲橋”中繼星傳回,兩面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交相輝映。 傳回的圖片顯示,嫦娥四號巡視器“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了兩道清晰的車轍。在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看來,這段“足跡”意義非凡。他在接受媒
嫦娥二號繞月探測任務三維可視化系統平臺研發成功
“‘嫦娥二號’繞月探測任務三維可視化系統平臺已經研發成功,這幾天進行最后調試,屆時大家會通過這一平臺看到‘嫦娥二號’繞月的精彩之旅。”9月17日,記者連線正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嫦娥二號”繞月探測任務三維可視化系統平臺總負責人、石家莊鐵道大學信息與科學工程學院院長趙正旭教授。 嫦娥二
嫦娥二號月球虹灣局部影像圖首次公布
11月8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發布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虹灣局部三維景觀圖極區典型環形坑丹聶耳撞擊坑拉普拉斯-A三維景觀圖 11月8日上午,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號衛星傳回的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月球虹灣地區的局部影像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
歐陽自遠院士從事科研55年側記
深空探測不止步 科學奉獻慰平生 截至2010年,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從事地學研究已整整55個年頭。11月14日,這位從地質學與礦床地球化學開始,到從事地下核試驗研究,從開創研究各類地外物質——隕石、宇宙塵、小天體撞擊、月球巖石和比較行星學等研究再到主持月球探測計劃的科學
嫦娥二號14日將進行降落相機成像試驗
預計提前進行的嫦娥二號有效載荷測試等試驗時間仍未確定,原定本月26日進行的最關鍵操作——降軌操作目前沒有改變計劃。 10月12日,記者從探月中心獲悉,本月26日,嫦娥二號衛星將進入15公里降軌試驗,為接下來的“虹灣”區照相做準備。 根據探月中心提供的時間節點,本月14日,嫦娥二號將
從航天可視化到可視化航天
自9月28日進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歷時12天的緊張工作中,石家莊鐵道大學校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趙正旭教授及劉展威、佟寬章、王威4人圓滿地完成了嫦娥二號三維可視化前期任務。向全球展現了嫦娥二號發射任務的實時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視化,現在是可視化航天。”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嫦娥二號有望十一奔月--五大系統“兩總”已抵發射場
? 9月26日,西昌衛星發射基地,負責運送“嫦娥二號”的火箭已經矗立在發射支架上。 9月26日,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移動塔向2號固定發射塔靠攏,順利完成了第三次合練的“嫦娥二號”及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進入”移動塔,專家和技術人員繼續對“嫦娥”及運載火箭進行常規測試。截至記者發稿前,“
上海天文臺為探月保障單位頒發獎牌
10月29日晚,在“嫦娥二號”衛星從100×15公里順利返回100×100公里軌道后,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在斯波特大酒店為參與此次探月保障單位的領導及有關工作人員舉行答謝宴會,同時為參與此次探月保障的單位頒發獎牌。 答謝宴會由臺黨委書記陸曉峰主持。臺長洪曉瑜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上海天
葉培建:2013年中國將具備火星環繞探測的基本能力
在12月3日舉行的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和信息化名家講壇上,中國“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總設計師顧問、總指揮顧問葉培建院士作了題為《嫦娥衛星與中國的深空探測》的主題報告。從人類開發空間的原因,到目前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取得的成就,葉培建院士為大家深入淺出地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對我國深空探測的長遠發展提
嫦娥二號進入環月軌道-我國擁有第二顆月球衛星
10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經歷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中途修正,約112小時后,今天,高速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即將迎來探月征程上的一次嚴峻考驗——近月制動。 這是一次極為關鍵的動作,成功與否決定著嫦娥能否順利被月球捕獲,成為一顆月球衛星繼而完成后續使命。 11時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于今天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嫦娥四號成功落
探月工程四期中繼星運抵海南文昌
2024年2月2日,探月工程四期中繼星(鵲橋二號衛星)空運抵達海南美蘭國際機場,隨后通過公路運輸方式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后續按計劃進行發射前各項測試準備工作。中繼星將建立對地中繼通信鏈路,實現月面探測器和地面站之間的通信,為嫦娥四號、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等四次任務提供中繼支持。目前,發
嫦娥二號衛星將“盲控”拍攝月球正面照片
截止到10月4日16時,“嫦娥二號”衛星已在地月轉移軌道上運行約68小時,飛離地球約32萬公里。4日,北京飛控中心的專家就“嫦娥二號”飛行期間如何保證精準的測控能力進行了披露。 飛控中心軌道室主任謝劍鋒說,“嫦娥二號”將要進行15公里降軌,我們的控制是在月球的背面,由于月球的遮擋,“嫦娥二
歐陽自遠:“嫦娥三號”衛星將實現三大創新
“嫦娥二號”探月衛星2010年年內將擇日奔月。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國繞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透露,計劃于2013年發射的“嫦娥三號”衛星將實現軟著陸、無人探測及月夜生存三大創新。反推發動機將助降落 歐陽自遠介紹,月球晚上的溫度是零下180℃,而且一天黑就是半個月,如果不能持續
嫦娥二號飛過6千萬公里深空
已成為我國首個人造太陽系小行星的嫦娥二號衛星,與地球間的距離已突破6000萬公里,目前衛星狀態良好,正繼續向更遠的深空飛行。這是記者今天從國家國防科工局獲悉的。 嫦娥二號是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2010年10月1日發射,已經超期服役2年多。自 2012年12月13日飛越探測圖塔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