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過程通常分為:①內源性凝血途徑;②外源性凝血途徑;③共同凝血途徑(圖3-2)。現已日益清楚,所謂內源性或外源性凝血并非絕對獨立的,而是互有聯系,這就是進一步說明凝血機制的復雜性。
在生量條件下,凝血因子一般處于無活性的狀態;當這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就了生了至今仍公認為的“瀑布學說“的一系列酶促反應。
1.內源性凝血途徑:內源性凝血途徑是指從因子Ⅶ激活,到Ⅳa-PF3Ca2+復合物形成后激活因子X的過程。
當血管壁發生損傷,內皮下組織暴露,因子與帶負電荷的內皮下膠原纖維接觸就被激活為Ⅻa,少量Ⅻa與HMWK可使PK轉變為激肽釋放酶,后者又可與HMWK一起迅速激活大量Ⅻa,Ⅻa
又同時激活因子Ⅵ,在此階段無需鈣離子參與。繼之,Ⅵ與Ca2+、因子Ⅷ和PF3共同形成復合特,從而激活因子Ⅹ為Ⅹa。內源凝血時間延長;但病人體內缺乏這些因子時并不發生出血癥狀。而當因子Ⅷ、Ⅸ、Ⅺ缺乏時則可見于各種血友病并有凝血時間延長。由于內源性凝血維持的時間長,因此在止血中更顯重要。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可能并不需在內拳性凝途徑中因子Ⅶ的接觸激活這一過程,內源凝血途徑是由外源凝血啟動后形成的少量凝血酶直接激活因子Ⅶ開始的。
2.外源性凝血途徑:是指從因子Ⅶ被激活到形成Ⅹ或Ⅶa-Ca2+-TF激活因子Ⅹ過程。當組織損傷后,釋放因子,它與鈣離子和因子Ⅹ或激活的Ⅶ一起形成復合物,使因子X激活為Xa。TF與因子Ⅶ結合后可加快激活Ⅶ;Ⅶ和Ⅶa與TF的結合有相同和親和力;TF可與Ⅹa形成復合物,后者比Ⅶa單獨激活因子Ⅹ增強16000倍。外源性凝血所需的時間短,反應迅速。一般認為,血液凝固晨,首先啟動外源凝血。盡管維持時間短,但由于TF廣泛存在于各種組織(以腦、肺、胎盤中含量最多)所以一旦進入血液,因其含有大最磷脂而極大地促進了凝血反應。
研究表明,內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徑可以相互活化。內源凝血中的Ⅶa’Ⅵa、Ⅸa、外源凝血因子Ⅶ的主要激活物;外源凝血中的因子Ⅸa則可激活Ⅻ,從而部分代替Ⅺa、Ⅹa的功能。內外凝血源途徑的互相交叉啟動,顯示出機體靈活而的凝血機制。
3.凝血共同途徑:從因子X被激活至纖維蛋白形成,是內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徑。①凝血活酶形成:即Ⅹa、因子Ⅴ、PF3與鈣離子組成復合物,即凝血活酶,也稱凝血酶原酶。②凝血酶形成:在凝血酶原酶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③纖維慢白形成:纖維蛋白含有三對多肽鏈,其中A和B中含很多酸性氨基酸,故帶較多負電荷,凝血酶將帶負電荷多的纖維蛋白肽A和肽B中水解后除去,轉變成纖維蛋白單體,能溶于尿素或溴化鈉中,是可性纖維蛋白;同時,凝血酶又激活因子,后者使溶性纖維蛋白發生交聯而形成不溶的穩定的纖維蛋白,從而形成血凝塊。至此凝血過程才全部完成。
在凝血共同途徑中有兩步重要的正反饋反應,有效地放大了內外源凝血途徑的作用。一是Xa形成后,可反饋激活因子Ⅴ、Ⅶ、Ⅷ、Ⅸ;二是凝血酶形成后,可反饋激活因子Ⅴ、Ⅶ、Ⅷ、Ⅹ、Ⅺ、以及凝血酶原。凝血酶還可促使血小板發生聚集和釋放反應,刺激血小板收縮蛋白引起血塊退縮。但大量凝血的產生卻反應過來破壞因子Ⅷ、和因子Ⅴ,這是正常凝血的負電荷反饋調節,以防止不適當的過度凝血。此外Ⅶa和Ⅶa也可分別自我激活Ⅶ和Ⅶ,加速內外凝血反應。在整個凝血過程中,中心環節是凝血酶的形成,一旦產生凝血酶,即可極大加速凝血過程。但受損部位纖維蛋白凝塊的形成又必須受到制約而不能無限制擴大和長期存在。這一作用由體抗系統和纖溶系統調節控制。在凝血的過程中,除了正反饋作用外,同時也存在負反饋作用調節。其中之一是被稱為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特的負調節作用。TFPI可與Ⅶa和Ⅹa形成無活性的復合物,從而隔斷外源凝血,可能這就是源凝血首先啟動但維持時間較短的一個原因。
腿部形成的血栓可能會形成肺栓塞。如果腿部血栓脫落,跟隨血液運動,就可能堵塞血管,造成肺栓塞甚至梗死。比如有些高危人群乘坐交通工具長途旅行,久坐不動,之后猛然起身,就可能導致血栓脫落,發生危險。腿部形成......
止血(hemostasis)對于預防過度失血非常重要,然而如果存在過度反應和纖維蛋白的失控形成的話,就會增加機體血栓的形成風險,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ardiovascularRese......
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兵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研究人員合作以ThrombincleavesIL-33andmodulatesIL-33-......
凝血級聯反應,包括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徑并涉及多種凝血因子酶原激活的瀑布級聯反應,從而導致纖維蛋白原的激活與血栓的形成。目前已鑒定出十九種凝血因子與抗凝血因子參與凝血級聯反應并維持凝血與抗凝的穩態。它......
9月3日,法國制藥商賽諾菲(Sanofi)已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批準,將使用納米抗體治療罕見的凝血疾病。Caplacizumab市場用名為Cablivi,由比利時生物制藥公司Ablynx研發,將用于治療......
據《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稱,一種用于減少抗凝血蛋白水平濃度的治療RNA對于患有血友病的小鼠和非靈長類動物也有效果。該RNA現在處于臨床第一階段測試中。血友病患病原因是由于某些突變導致凝血蛋白因子V......
成功的PCR都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PCR卻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于是,人們都希望找到普遍適用的PCR增強劑。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牛凝血酶(BT)在防止引物二聚體形......
最近,圣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倫敦大學學院(UCL)和皇家自由醫院開發的一種基因療法,通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凝血蛋白FactorIX,改變了嚴重血友病B患者的生活,可讓一些患者選擇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方式。相......
健康人的血液中含有稱為凝血因子的蛋白質,它們能夠迅速采取行動,堵塞傷口,但是血友病患者缺乏這些蛋白質,因此,即使輕微出血都很難止住。重度血友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定期接受凝血因子注射。但是,在接受這種......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與一個國際團隊的協作中,開發出了一種稱為3F7的抗體,3F7能阻止活躍于凝血系統中一種稱為凝血因子XⅡ(凝血因子十二)的蛋白質發揮作用。凝血因子XⅡ的被抑制,使得在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