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500”試驗進入關鍵階段今起模擬登陸
在登陸艙與主艙成功分離并在“火星”表面著陸后,“火星-500”試驗2月14日進入一個關鍵階段,按照計劃,由一名俄羅斯志愿者和一名意大利志愿者組成的第一乘組將于莫斯科時間2月14日首批模擬登陸“火星”,我國志愿者王躍將作為第二乘組的成員在2月18日模擬登陸“火星”。 據“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陳善廣介紹,載有3名“火星-500”項目志愿者的登陸艙于莫斯科時間2月12日與主艙分離,經過1小時的飛行,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之后志愿者在登陸艙內等待出艙時機。 根據俄羅斯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公布的計劃,這3名志愿者將分組模擬登陸“火星”,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在第一乘組結束“火星”登陸模擬后,王躍將與一名俄羅斯志愿者作為第二乘組成員登場,他們將身穿改裝的俄羅斯“海鷹”航天服,打開登陸艙氣閘,登陸“火星”并在“火星”表面開展作業,屆時王躍還將駕駛裝有機械臂和攝像頭的火星探測車,在“火星”表面采集巖石。 據了解,三次......閱讀全文
“火星500”試驗進入關鍵階段-今起模擬登陸
在登陸艙與主艙成功分離并在“火星”表面著陸后,“火星-500”試驗2月14日進入一個關鍵階段,按照計劃,由一名俄羅斯志愿者和一名意大利志愿者組成的第一乘組將于莫斯科時間2月14日首批模擬登陸“火星”,我國志愿者王躍將作為第二乘組的成員在2月18日模擬登陸“火星”。 據“火星-500”
人類何時登陸火星?專家稱未來1520年或有可能
人類離真正登陸火星還有多遠 ――訪“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陳善廣 陳善廣?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我國載人航天領域航天醫學工程學科帶頭人。 2月14日,有中國志愿者王躍參加的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
對話“火星500”負責人-人類離火星究竟有多遠
志愿者在“火星”表面進行訓練 2月14日,第一乘組登陸“火星”的視頻截圖。 核心提示 “火星500”試驗,與真實的載人火星飛行相比,能在多大程度上模擬真實情況?人類真正登陸火星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
火星500實驗2月1日進入模擬登陸階段
1月23日,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獲悉,根據近日俄方公布的模擬登陸火星計劃,“火星-500”試驗艙將在2月1日“飛抵火星”。2月3日春節這一天,中方志愿者王躍將在“火星”上度過。 截至1月23日,“火星-500”試驗已經進行到第234天。按照“火星-500”試驗的計劃,將于第251
“火星500”項目成功模擬著陸“火星”
俄羅斯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2月12日發布消息說,載有3名“火星-500”項目志愿者的登陸艙當天成功模擬在“火星”表面著陸。 據悉,登陸艙內載有來自中國的王躍,以及2名分別來自俄羅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他們將在“火星”表面停留至2月23日。其間,志愿者將完成3次出艙“登陸”。 據“火星-
參加“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登上“火星”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2月18日發布消息說,參加“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王躍當天在俄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開始模擬“登陸火星”。 據悉,王躍同俄羅斯志愿者亞歷山大·斯莫列耶夫斯基于莫斯科時間18日12時55分(北京時間17時55分)打開“登陸艙”艙門并“登上火星”。按計劃,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青年論壇首場報告聚焦“火星500”
3月9日,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辦第四屆青年論壇首場報告會,特別邀請“火星-500”計劃中唯一的中國志愿者、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助理教員王躍作專題報告。報告會由中心黨委副書記黃康平主持,第三協作片片長、中科院網絡中心黨委書記陳浩以及協作三片各單位的青年朋友們參加了報告會
-美沙漠建科學研究站-模擬載人登陸火星
位于猶他州的火星沙漠研究站,研究人員這里面模擬火星表面環境,進行相關測試工作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猶他州火星沙漠研究站是科學家研究火星表面的一個大型實驗基地,研究人員在這里模擬火星的表面環境,其目的是準備讓人類登上這顆紅色的星球,各種可能在火星表面被使用到的工具和設備將在這里接受早期的測試
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正式啟動
“我們一定會成功的!”“離開”地球前王躍吶喊出了自己的心聲。2010年6月3日14時(莫斯科時間),隨著“火星-500”試驗艙最后一道艙門緩緩關閉,來自中國、俄羅斯、法國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了長達520天的“火星之旅”,拉開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的帷幕。 6勇
火星500中方稱密閉環境人體極限數據獲突破
人類首次載人登陸火星模擬實驗“火星500”圓滿完成。圖為11月8日,王躍與另5名志愿者出艙后首次接受媒體采訪,同慶成功。 人類登陸火星模擬試驗“火星500”的6名志愿者出艙后,11月8日首次接受媒體采訪,中方試驗隊在莫斯科表示,520天積累的大量研究信息表明,密閉環境下人的自身極限
登陸火星第一步:大氣探測
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是人類有望率先登陸的地外行星,因此一直是國際行星探測的重點目標,是除月球外人類探索最多的地外天體。火星大氣數據測量能夠建立和完善火星大氣模型,而所有的火星航空器,例如氣球、直升機、撲翼機和固定翼飛機等,必須參考火星大氣測量數據進行開發和研制,才能確保其工作性能。這對未來開展火星
登陸火星第一步:大氣探測
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是人類有望率先登陸的地外行星,因此一直是國際行星探測的重點目標,是除月球外人類探索最多的地外天體。火星大氣數據測量能夠建立和完善火星大氣模型,而所有的火星航空器,例如氣球、直升機、撲翼機和固定翼飛機等,必須參考火星大氣測量數據進行開發和研制,才能確保其工作性能。這對未來開展火星探測
201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科學部各類項目評審名單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醫學科學領域評審組組成名單 陳建海 顧景凱 何仲貴 胡富強 李高 羅可 邵榮光 王升啟 徐虹 徐希明 閻錫蘊 張娜 朱春燕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醫學科學領域評審組組成名單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16年度國家
王新/陳忠偉Angew
王新/陳忠偉Angew: 應力工程調控的Mxene/CNT多級中空微球實現優異的多硫化物催化性能 全文速覽 本文報道了一種新型的MXene/CNT分級中空微球電催化劑,并通過拉伸應變效應調控了Mxene片層表面的電子結構,增強了其對多硫化鋰的吸附力,改善了多硫化物的氧化還原反應進程,顯著提升
造價27億美金!美國-“毅力號”-成功登陸火星!
當地時間2月18日下午,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5個成功登陸的火星車。 據悉,本次“毅力號”將在火星采集樣本并試圖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 NASA今天在社交網絡上宣布,經過將近7個月航行后,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成功登陸
美國航天局計劃2035年登陸火星
據報道,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首席科學家史多芬近日在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系列演講時正式宣稱,NASA打算在2035年派遣太空人登陸火星,一勞永逸解決火星上面是否有生命的問題,但NASA無法獨力完成,希望全球航天部門鼎力相助。 報道說,NASA表示,登陸火星必須造出“太空發射系統”(Spac
研究人員模擬火星環境種植土豆
Andy Weir的電影《火星救援》可能會成為現實,《商業線人》報道稱,至少對于土豆來說是這樣。在電影中,由Matt Damon飾演的宇航員Mark Watney使用自己的糞便作為肥料,在火星上種植土豆并成功活了下來。 現在,在地球上開展的一項“近似火星”環境的實驗表明,土豆植株的確可以在這樣
官宣!中國工程院第十一屆常委會成員名單一覽
日前,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第十一屆常委會成員名單(含學部主任、副主任)等名單。 詳細情況如下: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第十一屆常委會成員名單 學部主任:張 軍 副主任:陳學東、邱志明、樊會濤 成員:陳學東、鄧宗全、樊會濤、馮煜芳、侯 曉、蔣莊德、李 駿、邱志明、孫 聰、王振國、夏長亮、楊德森、尤
美計劃本世紀30年代中期“登陸”火星
美國頒布了新的《國家空間政策》,計劃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地球附近的一顆小行星,以及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第一次將人類送往火星。 6月28日,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頒布了新的《國家空間政策》,確認了政府進行商業空間飛行的決心。新的政策同時還制定了兩項目標,即在2025年,將人類送
事關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公布一重要名單
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 艾連中、安紅梅、安華章、安曉霞、白承銘、白松齡、保志軍、鮑偉、畢曉輝、畢英杰、畢宇芳、卞永明、卞振鋒、BINXINWU、步文博、蔡海文、蔡清萍、蔡威、蔡鄭東、曹廣文、曹桂新、曹
王廣厚:耕耘“原子團簇”領域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廣厚是國內最早開展原子團簇物理的實驗和理論研究的科學家。他在國內率先翻譯了“團簇”范疇,被學術界認可。從1992年起,他帶領課題組自行設計和研制成功三代團簇實驗裝置,發展了可與平面工藝相兼容的低能團簇束流淀積技術,是國際上最早研究支撐團簇和團簇組裝納米結
美華裔博士王阿蓮研究火星月球-發布六項成果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華盛頓大學資深研究員王阿蓮博士,日前率領研究團隊在休斯敦國際月球及行星科學大會(International Lunar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上,發表有關火星硫酸鹽,月球礦物學及光譜學等六項最新研究成果。 華裔科學家王阿蓮博士日
歐陽自遠院士:中國預計6年后登陸火星
有著“嫦娥之父”之稱的中科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昨天第22屆國際天文館學會大會的開幕式上透露,我國即將開展深空探測,其中預計2020年著陸火星,2030年實現火星采樣返回。 不久前,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他們的登火星時間表,計劃在2037年至2050年間以數百億美元
20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專家公布-涉及八大學部項目
作為我國科研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促進我國整體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基礎學科建設與發展、優秀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高校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已成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標尺。 截止到7月2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八大學部除了地球科學部和醫學科學部的個別項目
NASA展開水下模擬登陸小行星任務
人類登陸上一顆外太空的小行星究竟有多復雜?不能看1998年的熱門影片《世界末日》,而應該看看NASA最新開展的試驗。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5月11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小組已開始了模擬登陸小行星的任務,令人驚異的是他們居然將地點選在水下,沉入巨石來“仿制”小行星。
俄羅斯啟動世界首個模擬火星之旅實驗
人類一直都夢想能登陸火星,但這一夢想要實現恐怕還得花上好幾十年的時間。不過,如今我們離這一夢想又近了一步。據美國媒體6月2日報道,俄羅斯于3日開始在莫斯科進行世界首個模擬火星之旅實驗,6名來自俄羅斯、中國、法國等國的男志愿者將在狹小的模擬密封艙內生活520個日夜。 這項被命名為
國自然公布4個項目管理科學專業評審組專家名單
關于發布2020年度重點項目管理科學專業評審組專家組成名單的公告 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現發布2020年度重點項目管理科學專業評審組專家組成名單。 陳 彬 陳 收 崔利榮 鄧小鐵 都 陽 樊 博 方德斌 馮淑怡 何文炯 胡瑞法 金鳳君 李 想 李建平 李三希 李善同 梁 哲 林桂軍 柳卸林 龍立榮
國自然公布2020年聯合基金項目會評專家名單!218人入選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規定,現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NSFC-山東聯合基金、NSFC-新疆聯合基金、NSFC-河南聯合基金與NSFC-云南聯合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 丁立健,丁 鏟,于云江,于 黎,馬春玲,馬 輝,馬新賓,馬耀明,艾慶輝,王力哲,王
國家基金委最新公布: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關于公布信息科學部2020年度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成名單的公告 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現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2020年度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成名單。 Yue Gao、遲學斌、杜文莉、何軍、黃河燕、蔣林、劉明、羅均、邱景輝、全智、蘇良碧、孫玲玲、王建浦、王均宏、魏志義、晏長嶺
最新!上海市白玉蘭人才計劃2類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2023年度上海市白玉蘭人才計劃浦江A類、B類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2023年度上海市白玉蘭人才計劃浦江A類、B類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 艾連中、安東亞、安平、安玉賢、白承銘、白剛、白景峰、包偉華、包玉倩、保志軍、鮑勁松、卞曉嵐、卞振鋒、卜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