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何時登陸火星?專家稱未來1520年或有可能
人類離真正登陸火星還有多遠 ――訪“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陳善廣 陳善廣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我國載人航天領域航天醫學工程學科帶頭人。 2月14日,有中國志愿者王躍參加的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進入了模擬登陸火星階段。這再一次激起了人們對這顆紅色星球的無限遐想。人類為何長期對探測火星情有獨鐘?人類何時能夠真正登陸火星?近日,本報記者就讀者關注的話題,專訪了“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陳善廣。 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鐘”? ■ 對科技發展是巨大推動 ■ 了解宇宙生命未解之謎 記者:太陽系中有8顆行星,人類為什么長期對火星“矢志不渝、情有獨鐘”? 陳善廣:相比較而言,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火星是自然條件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有稀薄的大氣層;自轉一周僅比地球多半個多小時;也有春夏秋冬四季......閱讀全文
“火星快車”探測器發現火星大面積高原
歐洲航天局6月28日宣布,該機構的“火星快車”探測器日前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一處高原,且其附近散落著神秘的巖石堆。 歐航局在一份公報中說,這片高原區域面積為2.1萬多平方公里,它位于火星南部一片火山區的西南方向,與麥哲倫坑毗鄰。 對于這片高原附近散落的巖石堆,科學家們觀點各異
美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著陸-人類探測火星有多難
“洞察“號采用降落傘+緩沖發動機反推+著陸腿的方式在火星著陸示意圖 新聞背景 經過逾6個月的飛行,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終于將在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著陸。然而,它要經歷“恐怖的7分鐘”,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 像其它火星著陸器一樣,“洞察”號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E
阿聯酋火星探測器將在30天后抵達火星軌道
當地時間1月9日,阿聯酋火星任務團隊宣布,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抵達火星軌道30天倒計時開始,預計希望號將在迪拜時間2月9日19時42分(北京時間23時42分)進入火星軌道,經過此前數次地面操控的變軌之后,該探測器將靠自動程序執行相關操作。
俄火星探測器墜落太平洋
據俄媒體報道,搭載中國螢火一號的俄羅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于格林尼治時間1月15日17時45分墜入太平洋。 俄羅斯航天部隊發言人阿列克謝·佐洛圖欣15日說,俄羅斯去年發射失敗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殘片當天晚些時候墜落地球,“從航天部隊的任務控制處所獲信息顯示,‘福布斯-土壤’
“火星500”項目成功模擬著陸“火星”
俄羅斯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2月12日發布消息說,載有3名“火星-500”項目志愿者的登陸艙當天成功模擬在“火星”表面著陸。 據悉,登陸艙內載有來自中國的王躍,以及2名分別來自俄羅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他們將在“火星”表面停留至2月23日。其間,志愿者將完成3次出艙“登陸”。 據“火星-
人類何時登陸火星?專家稱未來1520年或有可能
人類離真正登陸火星還有多遠 ――訪“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陳善廣 陳善廣?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我國載人航天領域航天醫學工程學科帶頭人。 2月14日,有中國志愿者王躍參加的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
美歐火星探測計劃選定火星大氣探測“利器”
歐洲航天局日前宣布,該機構與美國航天局共同開展的火星探測計劃已經選定首批科學探測儀器,這些儀器未來將對火星大氣構成進行研究。 歐洲航天局在一份公報中表示,兩家機構希望在2016年發射ExoMars火星氣體探測器,這也是計劃中的首個項目。歐洲航天局科學和自動探測負責人戴維·索思伍
中國探測器將于2021年著陸火星
昨日,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太空探索與人類未來”分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介紹了我國太空探索領域諸多規劃。 據悉,我國將于2020年和2028年進行兩次火星探測任務。 月球探測 建設無人和載人月球科研站 今年12月,我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以此為起步,我國月球探測第四期
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可能已經“死亡”
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可能已經死了 陷入干流沙,火星冬季的刺骨寒氣,以及冬季微弱的太陽能動力供應導致的沉默,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隨著春天的來臨,美國宇航局(NASA)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應該向地球發回自3月22日以來的首個無線電信號。然而沒有這樣的好運。 9月20日,火星探測器項目負責人、
阿聯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完成設備測試
當地時間5月24日,阿聯酋“希望號”火星任務項目經理奧姆蘭·沙拉夫(Omran Sharaf)表示:“在‘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抵達火星,近乎完美地進入火星軌道,并從捕獲軌道過渡到科學軌道之后,我們已經完成了調試、校準和測試階段。我很高興能夠報告‘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已經準備好開始其為期兩年的科學(探
印度火星探測器成功脫離地球軌道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官員12月1日說,印度火星探測器1日凌晨0時49分離開地球軌道,經過23分鐘飛行,成功脫離地球引力開始300天的外太空飛行,預計將在明年9月抵達火星。 該機構官員說,火星探測器脫離地球軌道的飛行一切按照計劃正常進行。從現在起,探測器將依賴太陽引力和宇宙法則飛行。 印度
計算機故障致火星探測器墜毀
ESA的2020火星探測器模型 圖片來源:ESA 這些日子以來,歐洲空間局(ESA)的工程師們一直在忙于尋找“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的墜毀原因。10月19日,“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劃過天空,在原計劃軟著陸前的不到1分鐘里,跌落在了火星表面。診斷“病因”迫在眉睫,因為許多同樣的技術也被用在了更
我國已具備探測火星條件-可發射探測器落到火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探索月球,我國已經具備開展火星探測的條件。 葉培建表示,深空探測,必須要走到比月球更遠的地方,我國航天人在嫦娥一號完成后就設想探測火星。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已比較成體系。尤其是探月工程二期后,我國建
“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攜帶七種探測儀器
鳳凰號”探測器是一個由3條腿支持的平臺,平臺直徑1.5米,高約2.2米,其中心是一個多面體儀器艙,艙左右兩側各展開一面正八邊形太陽能電池陣,跨度5.52米。與“火星極地著陸器”相比,“鳳凰號”探測器的最大變化是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 “鳳凰號”探測器將攜帶7種科學探測儀器,分別是: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
4月24日,在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 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空間分辨率為76米,將為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升空
俄“天頂”運載火箭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同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于北京時間11月9日4時16分在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搭乘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據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發布的消息,將“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送入太空的是俄羅斯“天頂-2SB”運載
歐洲探測器拍攝到火星古代湖泊遺跡
火星埃伯斯瓦爾德隕石坑(圖中右側較小的那個),科學家們認為過去這里曾經充滿湖水,圖像左側巨大而明顯的隕石坑是霍頓隕石坑。 ?古代沖擊三角洲的遺跡 北京時間9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們近日表示,在火星軌道運行的探測器已經找到證據顯示火星表面的一個巨型隕石坑曾經是
美宇航局探測器拍到火星旋風照片
火星塵卷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6月15日拍攝到了一張火星表面旋風的照片。這些旋風又被稱為塵卷,是一種小型的旋轉上升氣流,含有灰塵或沙子。 在圖片中心可以看到螺旋前進的塵卷。除此以外,還可以在圖中左上角看到塵卷投下的
NASA火星探測器電力耗盡-太空探索畫上句號
據美媒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宣布,由于太陽能電池板積聚大量灰塵,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電池電量耗盡,其4年的太空探索任務畫上句號。 “洞察號”于2018年登陸火星,是首個記錄火星地震的航天器。它用法國制造的地震儀探測到1300多次火星地震,其中幾次由流星體撞擊
參加“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登上“火星”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2月18日發布消息說,參加“火星-500”項目的中國志愿者王躍當天在俄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開始模擬“登陸火星”。 據悉,王躍同俄羅斯志愿者亞歷山大·斯莫列耶夫斯基于莫斯科時間18日12時55分(北京時間17時55分)打開“登陸艙”艙門并“登上火星”。按計劃,
美國航天器探測到迄今火星遭遇的最強隕石撞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24.shtm 美國兩架航天器捕捉到有記錄以來火星遭到的最強隕石撞擊。這次撞擊在火星留下直徑近150米的隕石坑,暴露出火星地表以下大塊水冰。 據美聯社報道,撞擊發生在去年12月24日,在火
歐空局推遲火星探測計劃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原定于2020年7月發射。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 原定于2020年7月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將推遲到2022年發射。3月12日,歐洲空間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局長進行會晤,并在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這一決定。 盡管準備工作幾近就緒,“但我們不能走捷徑”,歐洲空間
俄預測火星探測器碎片將墜入印度洋
俄羅斯航天署1月11日預測說,兩個月前發射失敗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的碎片將在本月14日至16日間墜入印度洋。 俄航天署當天發表聲明說,“福布斯-土壤”探測器碎片墜落地球的窗口期為14日至16日,窗口期的中點為莫斯科時間15日13時18分(北京時間15日17時18分)。
中歐火星探測器成功開展在軌中繼通信試驗
來自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2021年11月,我國“天問一號”與歐空局“火星快車”任務團隊合作,開展了“祝融號”火星車與“火星快車”軌道器在軌中繼通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試驗前,雙方向各自探測器上行指令做好試驗準備。在約定時刻,由“祝融號”向“火星快車”發送測試數據,通信距離約40
“洞察”號探測器發現4顆撞擊火星的隕石
由于大氣層稀薄且靠近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火星比地球更容易受到隕石的撞擊。近日,在“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對火星的這一特征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 綜合路透社和美聯社報道,研究人員當地時間9月19日報告稱,“洞察”號探測到4顆隕石撞擊火星產生的地震波和聲波,然后計算出它們留下的隕石坑的位置
歐空局:今年主要工作是推進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
當地時間1月18日,歐洲航天局在其總部巴黎召開2022年年度新聞發布會。歐洲航天局局長約瑟夫·阿施巴赫對媒體表示,歐洲航天局2022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推進和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 據悉,發射火星探測器絕佳窗口期每26個月才有一次。在2020年7月,中國、美國、阿聯
美國宇航局宣布放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
美國宇航局官網消息,由于機遇號探測器在2018年6月遭受了嚴重的火星沙塵暴,地球無法恢復與它的通信。當日,美國宇航局宣布放棄“機遇號”。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負責人約翰·卡拉斯表示,工程師們進行了一千多次恢復操作,仍無濟于事,“我們已經嘗試所有合理的努力,我們確定接收信號的可能性
我國有望在2013年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
我國已具備自主火星探測能力,有望在2013年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 這是記者從10月21日舉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上獲悉的。當日,以火星探測為主題的CAST空間技術論壇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我國航天領域的主要專家聚集一堂,共同商討我國自主火星探測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認為:“
中歐火星探測器成功開展在軌中繼通信試驗
來自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2021年11月,我國“天問一號”與歐空局“火星快車”任務團隊合作,開展了“祝融號”火星車與“火星快車”軌道器在軌中繼通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前,雙方向各自探測器上行指令做好試驗準備。在約定時刻,由“祝融號”向“火星快車”發送測試數據,通信距離約4000千米
對話“火星500”負責人-人類離火星究竟有多遠
志愿者在“火星”表面進行訓練 2月14日,第一乘組登陸“火星”的視頻截圖。 核心提示 “火星500”試驗,與真實的載人火星飛行相比,能在多大程度上模擬真實情況?人類真正登陸火星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