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10月特有的秋高氣爽屢屢讓位給灰霾污染。10月24日傍晚,在暮色掩護下,新一輪霾又悄然而至。此前,京津冀已經3次被重污染天氣侵擾,最近的這一次,重霾影響的范圍多達26萬平方公里。 與重污染天氣相伴而來的還有公眾心中的諸多疑問:為何連續多年,金秋十月都躲不過霾的重創?為何大氣治理的戰役已經打響多年,一到冬季人們還是離不開口罩和空氣凈化器?到底采取的措施有沒有效果?為何有時候好天氣和重污染的轉化就在一夜之間?到底什么是重污染的罪魁禍首?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追問重污染之源。 本應秋高氣爽的10月為何屢遭“霾”伏 盡管供暖季還未到來,但10月2日、10月11日,以及10月17日,華北地區就已經遭受了3輪重污染天氣的侵襲,是哪些因素讓藍天白云只能在朋友圈長留?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認為,近年來,華北地區頻繁在秋冬季節遭遇重污染天氣,既有客觀上不利氣候條件的影響,也與較高的污染排放有關。 柴發......閱讀全文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珠三角出現區域空氣重污染Ⅱ級響應時,公務車強制停駛15%;若遇I級響應,停駛比例加大到30%……昨日,醞釀已久的《珠江三角洲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預案》)在廣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并征求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成員等單位意見。據悉,書面意見將于本月15日反饋省環保廳。
昨天白天,本市大部分地區維持空氣重污染,這樣的天氣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環保部門預計,京津冀重污染或將持續至8日夜間才能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比下降9.9%,為近三年來降幅最大。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98天,比2015年增加
“太原市污染指數:102.0;空氣質量: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這是12月10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官網公布的太原市空氣質量日報數據。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截至12月9日環保部數字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了重污染狀況,一場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
昨日上午,亦莊企業文化園出現霧凇景象,一位老人騎著自行車觀賞霧凇。 針對當前空氣重污染情況,北京市環保局昨日通報稱此次重污染源自三個方面:污染物排放量大;極端氣象條件不利擴散;PM2.5區域污染傳輸。 三大原因造成重度污染 對此次重污染,北京市環保局解釋,直接誘因,是極端不利的
中青在線北京10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世昕)華北地區的十月本應秋高氣爽,但在今年10月剛剛過去的這20多天里,京津冀已經3次被重污染天氣襲擾,最近的這一次,重霾影響的范圍多達26萬平方公里。 與重污染天氣相伴而來的還有公眾心中的諸多疑問:為何連續多年,金秋十月都躲不過霾的重創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重污染天氣不僅襲擊了京津冀,還影響了東北地區,而后沿哈大線一路向南延伸,直達山東半島、江蘇和安徽北部,共波及6個省份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空氣質量“爆表”。環保部專家組說,“污染程度之重、影響范圍之廣為歷年少有”。 為切實分析此次重污染成因,摸清重污染
從3月2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出現大氣重污染過程,這已是今年以來該區域遭遇的第6次空氣重污染。環保部今天透露,對于此次空氣重污染成因,除了專家進行解析外,環保部已向“2+26”城市發重污染預警函并啟動督查。針對今年以來的大氣污染,環保部大氣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氣候不利外加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 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 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
昨日,一對母子戴著口罩出行。當日,北京市空氣嚴重霧霾污染。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 全國 京津冀地區出現重污染天氣,除了各城市發布預警之外,環保部也會對區域發布預報信息。 今年9月,國務院正式頒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后,京津冀地區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26日召開發布會稱,于26日晚結束的此輪重污染過程,共持續7天,時長創紀錄,超過了去年1月份曾出現過的大范圍重污染過程,呈現出來勢快、時間長、范圍廣、程度重的特點,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硫酸鹽、硝酸鹽,來自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日常生活排放等。 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污染
10月15日,東五環遠通橋,霧霾下的晚高峰。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訊 (記者王碩)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即將印發,再遇重污染,北京有望執行新預案。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副市長張工召集北京16區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區長,及各委辦局相關負責人,召開空氣重污染應急工作部署
近日,科技文摘報相關記者采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教授,在訪談中,柴發合介紹:“目前,從各地情況來看,機動車對城市PM2.5的貢獻占相當大的比例,很多城市在20%左右。而在北京、廣州、上海等特大城市,其貢獻率甚至達到了30%左右。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除了要控制重點污染物、重點行業和加強監督管理
學院南路一科研樓項目有3臺挖掘機違規進行土方作業,被城管隊員當場責令停工。 昨天上午,北京中心城區PM2.5濃度超過300微克/立方米,達六級嚴重污染。13點,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將全市重污染預警級別由黃色(三級)升至橙色(二級)。自2013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
11月29日,北京持續霧霾,下午一點天色突然變暗,路上車燈路燈全部打開,已是漆黑。四點半左右開始下起小雨。據氣象臺報道,華北將迎來降溫天氣。CFP 新京報訊 環保部昨日下發《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修工作的函》,要求各地改進重污染天應急預案,特別是確定合理的預警分級尤其是紅色預警分級標準,
各位朋友、各位同事,我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我國大氣防治這五年,也就是說大氣十條頒布以來的情況。我想分五個方面來給大家匯報。 一、大氣十條的頒布,為什么頒布大氣十條? 中國工程院和國家環保總局后來改名為環境保護部,共同完成中國環境保護宏觀戰略研究。在那個戰略研究當中有一部分內容是中國大氣環境保
日前,環境保護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市)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切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同時,環境保護部對各大氣強化督查、巡查組發出了應對重污染天氣督查巡查2018第1號令。依據各地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對
北京正研究修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在嚴格落實環保部統一規定的四級預警標準同時,考慮到污染的南北差異,擬增加“分區響應”。另外,重污染期間對國一、國二、國三等高排放車采取分級禁行措施,將優先限行。 預警標準 空氣質量“爆表”超1天可發紅警 據市環保局透露,北京目前正在修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受污染物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預計4月3日至4月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中至重度污染過程。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此次重污染已啟動聯防監控,并對包括北京在內的7省市加強機動督查。 環保部環境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級環境監測中心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10日,北方多地再次霧霾籠罩。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等城市出現中到重度污染,環保部門預測本輪霧霾還將持續數日。 入冬以來,全國多地遭遇霧霾襲擊。從11月2日起,環保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省市的重點地區開展督查。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
人心齊,泰山移。“大氣十條”“土十條”“水十條”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污染防治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容不得有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不斷推動綠色發展理念入腦入心,充分調動政府、企業、社會力量,
近日,環保部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在會上指出,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對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持續3天重污染天氣的領導,將依法問責。 京津冀今冬重污染天可能性增大丁向陽表示,今年冬季即將來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的可能性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霧霾天氣再次侵襲京津冀。中央氣象臺4日8時發布的“每日天氣提示”稱,華北中南部、黃淮以及陜西關中等地空氣重污染擴散條件轉差,冀豫鄂等多省大霧彌漫,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 此番霧霾恰逢春節過后,人們難免會將霧霾與煙花爆竹的燃放聯系起來。而專家和數據都顯示,這次重污染天氣的出現
16日以來,我國部分城市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多個城市連續多日空氣質量屬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環保部有關負責人25日表示,預計從今天夜間開始,一股冷空氣將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大氣擴散條件略有好轉,受其影響,此次空氣重污染過程將有所緩解。 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監測結果表明:
備受關注的我國北方地下水污染問題,首次有了一份較為權威和系統的調查報告。 由國土資源部下屬科研機構耗時6年初步完成的這項研究,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幾乎已無類地下水。可以直接飲用的-類地下水僅占22.2%。需經專門處理
昨日,四惠橋東,車輛開著燈在霧霾中前行。北京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空氣污染指數達到重污染。昨日,一位市民戴著口罩在國貿等公交車。 昨日,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仍然維持在污染水平。中東部很多地區空氣質量仍然是六級嚴重污染,石家莊、邯鄲、保定、北京等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為重污染級別,北京還
再陷“十面霾伏”治霾效果成疑 2014年秋天的第一場“霾伏戰”挨著黃金周的尾巴打響了。直到10月11日,持續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下結束。然而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10月17日、18日京津冀等地將再次遭遇霧霾天。飽受霧霾困擾的人們不禁要問:今年霧霾天為何來得這么早?這些年治理霧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環境質量改善“負重前行”——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應重污染天氣熱點話題 新華社記者高敬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重污染天氣已持續數日。環境保護部6日晚間舉行新聞發布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應了重污染天氣相關熱點話題。 直視問題:全年好轉但冬季改善有限 環保部和一些地方環保部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