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鹿奶粉”陰云未散,超標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現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 為了查清問題奶粉的來源與走向,記者分赴甘肅、青海、吉林等省進行了追蹤。 甘肅:檢出問題奶粉產自青海 記者7月4日從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他們在三份接受委托人送檢的奶粉樣品中,檢驗出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標準。甘肅質檢部門立即通知相關省份進行調查。 據甘肅省質監局介紹,6月25日,甘肅省質監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接受委托人劉西平送檢的三份奶粉樣品,要求檢測三聚氰胺一項指標。這三份奶粉樣品均用無色自封塑料袋包裝,每份100克,上面加貼白色小紙片,用圓珠筆分別寫著“樣品1”、“樣品2”等字樣。 甘肅質檢部門發現,三份樣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別為:215mg/kg、 1397mg/kg、323mg/kg。據此測算,上述樣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別超出限量值標準86倍......閱讀全文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副組長李長江等通報嬰幼兒奶粉抽檢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為衛生部部長、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新華網 王翰林 攝。 2008年9月17日(星
問題奶粉緣何“卷土重來”?--甘肅、青海、吉林等省再現三聚氰胺超標奶粉事件追蹤 新華網北京7月8日電(記者 周立權、朱國亮、王大千)河北“三鹿奶粉”陰云未散,超標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現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
10月7日,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公告稱,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禁止人為添加到食品中。對在食品中人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
從屢屢曝出的三聚氰胺毒奶粉重現到圣元奶粉 “激素門事件”,一個又一個“奶粉門”,一次又一次拷問著食品安全監督,也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公眾敏感的神經。 2008年爆發的三聚氰胺事件,在第一時間“橫掃”了全國,也將我國乳品企業的誠信推到了爭議的前臺。兩年之后,
河北“三鹿奶粉”陰云未散,超標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現身” 河北“三鹿奶粉”陰云未散,超標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現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 為了查清問題奶粉的來源與走向,記者分赴
河北“三鹿奶粉”陰云未散,超標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現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 為了查清問題奶粉的來源與走向,記者分赴甘肅、青海、吉林等省進行了追蹤。河北“三鹿奶粉”陰云未散,超標三聚氰胺奶粉
為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國務院決定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 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國新辦通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處置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
“食”面埋伏 食品安全熱點“九問”——訪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 瘦肉精、染色饅頭、假薯粉……近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究竟怎樣?應該怎樣全面認識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事件頻
三鹿新任董事長致歉并通報善后措施 新華網 9月18日上午,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張振嶺在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代表三鹿集團向社會各界道歉并致歉臺灣地區消費者。中新社發 田張夢 攝 新華網石家莊9月18日電 (記者 曲瀾娟 董智永)在18日上午召開的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
2008年9月,吉林市一家嬰幼兒奶粉專賣店櫥窗上標明“從不經銷不合格奶粉” 河北“三鹿奶粉”陰云未散,超標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現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余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青海、甘肅、吉林等省發現三聚氰胺超標奶粉后
央視《新聞1+1》11月19日播出《“先發制人”:食品安全新思維》,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 歡迎收看《新聞1+1》。 今天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就是FDA在中國的首個辦事處在北京揭牌成立,衛生部部長陳竺這樣評價,說這是雙方合作的一種新的形式。FDA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能給中國帶來什么,巖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左起)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本報記者 葉鐵橋 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門口人頭攢動。一大早,警察就在法院外拉起了
近二年來,中國乳業一直處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地”。 今年以來,國內乳業就接二連三地發生問題:三聚氰胺問題奶粉重返江湖、乳業新國標被質疑倒退25年、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問題洋奶粉頻叩國門、問題奶粉疑重新包裝上市……一波又一波的乳業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國內消費者的神
“毒奶粉”未銷毀竟是技術原因 沒人監督企業走完銷毀和處理最后一步 含有三聚氰胺的問題奶粉,到底是如何在“潛伏”一年多后重新出現在市場上的?新華社前日報道說,銷毀三聚氰胺奶粉很難,焚燒、生產水泥、填埋都遇到了問題,一些本該銷毀的問題奶粉竟在技術層面被擱淺,“沒有人監督企業走完銷毀和處理
就在08年奧運會圓滿落幕后不久,毒奶粉事件的曝光如同一枚重磅炸彈,立時三刻將滿滿地籠罩在神州大地上方的喜悅氣氛炸了個天翻地覆,讓無數人和企業的生存路徑隨之改變。但是隨著時間漸漸流逝,毒奶粉事件的受害嬰幼兒陸續經治療后出院,三鹿集團被清算和收購,以及多家奶制品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奶粉"的信誓
2月8日,在遼寧省衛生廳的網站上,突然出現一條消息,遼陽市遼寧雅朝食品有限公司的一批次生產雪糕的原料奶粉中被省質監部門查出三聚氰胺含量嚴重超標。加上之前爆出的遼寧省鐵嶺五洲食品有限公司的“五洲”冰棒,漳州市南方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負責人稱大部分“小白鼠”“毒奶糖”銷往了東北三省。在前年第一波“三聚
近日,國務院決定設立了以李克強副總理為主任的高規格議事協調機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在去年12月驚爆陜西渭南三聚氰胺超標奶粉重現“江湖”的背景下,此舉措既是決策層打贏食品安全“戰爭”的決心表露,也表明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仍然任重道遠。 應該說,近年來,我國政府和企業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痛下
5月18日,記者從自治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去年以來,全國各地出現了部分2008年的問題奶粉重新流入市場的事件。按照國家部署,廣西于近期展開了徹查銷毀2008年問題奶粉的行動,3.385噸問題奶粉被查出并銷毀。 據介紹,2009年以來,一些地方查處了上海熊貓煉乳、陜西金
“質量門”頻現 品牌良莠不齊 標準執行不嚴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質量門”。《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處獲悉,進口奶粉一直是監管的重點產品,《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將于近日發布實施,該辦法將對現行管理要求進行整合,進一步規范相關工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質量門”。《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處獲悉,進口奶粉一直是監管的重點產品,《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將于近日發布實施,該辦法將對現行管理要求進行整合,進一步規范相關工作。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洋奶粉”大舉進
摘 要:作為實現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管的重要手段,視頻安全檢測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受到了國家、企業及人們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食品安全不僅去全國人民的飲食健康息息相關,而且密切關系著我國農產品以及食品產業的出口貿易發展。因此加強食品安全,尤其是提高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及其應用,對于保證全民的身心健康,促進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封面 常東亮 一、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全球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日前發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調查”數據。在此次民調涉及的124個國家當中,中國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調查的中國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遠離“美滿幸福”的標準,其中生
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產生信任危機 最近一段時間,內地民眾在香港、澳門大量購買進口嬰幼兒奶粉,造成香港、澳門一度出現奶粉供應緊張。此后,有媒體報道內地有不法企業,將皮革下腳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一時間,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記者調查發現,消費
這兩天,幾條關于奶粉的消息讓大家的心情像坐了過山車,忽上忽下。 第一條消息來自中國廣播網的報道,農業部發現“皮革奶粉”死灰復燃。接下來是有媒體發現,農業部在安排2011年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時也提到,除所有抽檢樣品都必須檢測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樣品還要檢測皮革水解蛋白。
3、連鎖反應考驗沈陽 “三聚氰胺”卷土重來的消息爆發后,立即引起中央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在查實全國多家食品企業使用2008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原料,造成多起三聚氰胺超標案件之后,一場為期10天的全國乳制品檢查整頓拉開序幕。 據悉,經查實的本輪事態的重災區之一的陜西的問題奶粉主要流
米袋子越來越充實,菜籃子越來越豐富,人們早已從“有啥吃啥”變成“吃啥有啥”。然而,接連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人們焦慮,“還能吃啥”成為群眾的普遍困惑。食品行業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機。 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始終是改革攻堅的目標。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整合食品生產
2008年9月初曝光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讓人們的“食品之天”再次變得烏云密布。截至9月17日,因服用含有三聚氰胺“三鹿”奶粉的腎結石患兒已達6244名,其中有3名嬰兒已經死亡。被檢測的三鹿奶粉中,其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的居然達到2563毫克/千克,簡直太嚇人了!為此,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緊急在全國開展了
今天,是中國乳制品行業“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早報率先披露了三鹿奶粉事件,進而引發了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大地震,此后,免檢制度被廢除,食品安全法也相繼作出修改。一周年前夕,早報記者再次踏訪當年的漩渦中心,聚焦結石寶寶、奶農、乳制品行業以及關系到千家萬戶的中國食品安全制度。這是記者在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制定一個法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整體工程,需要全社會去投入和建設,這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視員李援 蘇丹紅、三聚氰胺、皮革奶、面粉增白劑……在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的今天,這些"意外"事件一度讓百姓感覺心憂憂。民以食為天,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