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大多數常用質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內切酶識別的多克隆位點。由于可供選擇的克隆位點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質粒的克隆位點有 46 個之多,而且還可以設計含有更多克隆位點的多聚接頭(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來說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帶有與某一特定外源 DNA 片段末端相匹配的酶切位點的質粒載體。實驗材料 T4 噬菌體 DNA 連接酶限制性內切核酸酶試劑、試劑盒 ATP乙醇苯酚氯仿乙酸鈉TE儀器、耗材 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旋轉柱層析裝置實驗步驟 一、材料1. 緩沖液和溶液ATP (10 mmol/L),乙醇,苯酚:氯仿(1:1, V/V),乙酸鈉(3 mol/L,pH 5.2),TE ( pH 8.0)。2. 酶與緩沖液T4 噬菌體 DNA 連接酶,限制性內切核酸酶3. 凝膠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4. 核酸和單核苷酸載體 DNA ( 質粒),外源或目的 DNA 片......閱讀全文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大多數常用質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內切酶識別的多克隆位點。由于可供選擇的克隆位點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大多數常用質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內切酶識別的多克隆位點。由于可供選擇的克隆位點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質粒的克隆位點有 46 個之多,而且還可以設計含有更多克隆位點的多聚接頭(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來說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帶有與某一特定外源 DNA 片段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大多數常用質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內切酶識別的多克隆位點。由于可供選擇的克隆位點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質粒的克隆位點有 46 個之多,而且還可以設計含有更多克隆位點的多聚接頭(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來說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帶有與某一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時,為最大量地獲得“正確”的連接產物,載體和目的 DNA 在連接反應中的比例必須適當。每一重組體中外源 DNA 的連接方向和插入數量都必須用限制酶酶切圖譜分析或其他方法加以鑒定。作為一般規律,如果連接反應中質粒和目的 DNA 摩爾數相等,而且 DNA 的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時,為最大量地獲得“正確”的連接產物,載體和目的 DNA 在連接反應中的比例必須適當。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時,為最大量地獲得“正確”的連接產物,載體和目的 DNA 在連接反應中的比例必須適當。每一重組體中外源 DNA 的連接方向和插入數量都必須用限制酶酶切圖譜分析或其他方法加以鑒定。作為一般規律,如果連接反應中質粒和目的 DNA 摩爾數相等,而且 DNA 的總濃度少于 100 μg/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驗
克隆法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限制性內切酶可識別特定位點并切割DNA產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經DNA的純化處理后用于連接反應;選擇克隆載體pUC18多克隆位點上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驗
NA重組技術包括載體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獲得及純化、目的片段與克隆載體的體外連接、重組子的篩選和鑒定等內容。主要用于(1)外源性基因轉染;(2)對外源性基因的轉化分離。實驗方法原理限制性內切酶可識別特定位點并切割DNA產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經DNA的純化處理后用于連接反應;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
1.分別設立兩個反應,用適當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1~10μg質粒DNA和外源DNA片段,使它們能產生平末端。2.苯酚:氯仿抽提與乙醇沉淀法純化出已被消化的載體和外源DNA片段。3.分別用TE(pH 8.0)重新溶解純化出的兩種DNA沉淀,使終濃度為100 ng/ml。?假設1 bp相當于660 D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1.分別設立兩個反應,用適當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1~10μg質粒DNA和外源DNA片段,使它們能產生平末端。2.苯酚:氯仿抽提與乙醇沉淀法純化出已被消化的載體和外源DNA片段。3.分別用TE(pH 8.0)重新溶解純化出的兩種DNA沉淀,使終濃度為100 ng/ml
在質粒載體(plasmid-vector)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
1、分別設立兩個反應,用適當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1-10μg質粒DNA和外源DNA片段,使它們能產生平末端。2、苯酚:氯仿抽提與乙醇沉淀法純化出已被消化的載體和外源DNA片段。3、分別用TE(pH 8.0)重新溶解純化出的兩種DNA沉淀,使終濃度為100 ng/ml。假設1 bp相當于660Da,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驗原理和步驟
DNA重組技術包括載體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獲得及純化、目的片段與克隆載體的體外連接、重組子的篩選和鑒定等內容。DNA片段的克隆技術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 實驗目的: 學習DNA的酶切、純化及外源片段與載體的連接,將BAC克隆所攜帶的外源DNA酶切片段亞克隆到pUC18載體上
裸質粒載體在基因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基因治療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疾病治療模式,是通過載體將外源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改善致病基因所產生的缺陷,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根據“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Worldwide”的統計,至2017年11月,全球范圍共開展了2597個臨床試驗,主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
實驗方法原理?限制性內切酶可識別特定位點并切割DNA產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經DNA的純化處理后用于連接反應;選擇克隆載體pUC18多克隆位點上相應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并用堿性磷酸酶處理防止載體自連;在連接酶的作用下將外源片段連接到載體上,實現外源片段的克隆。實驗材料?DNA片段PUC18試劑
裸質粒載體在基因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基因治療藥物研發概況 基因治療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疾病治療模式,是通過載體將外源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改善致病基因所產生的缺陷,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根據“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Worldwide”的統計,至2017年11月,全球范圍共
裸質粒載體在基因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基因治療藥物研發概況 基因治療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疾病治療模式,是通過載體將外源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改善致病基因所產生的缺陷,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根據“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Worldwide”的統計,至2017年11月,全球范圍共
質粒與載體
一、質粒絕大多數的生物都是以DNA 的形式來儲藏其遺傳信息。遺傳物質要能生生不息地傳給后代的首要條件就是它至少要具有一個復制原(ori, origin of replication,或譯為復制起點),使整個基因體得以復制。含有復制原的遺傳物質稱為replicon,我們姑且把它譯為為復制體吧!原核性復
篩選質粒載體構建表達文庫實驗
試劑、試劑盒 封閉緩沖液氯仿裂解緩沖液檢測抗原-抗體復合物所用試劑SMTNT 緩沖液洗滌緩沖液 125I 標記的蛋白質 A 或 125I 標記的免疫球蛋白放射性碘化第二抗體第一抗體LB 或 SOB 瓊脂平板儀器、耗材 空氣培養箱平頭鑷子 裝有防水黑墨水(印度墨水)并帶有 18 號針頭的注射器硝酸纖維
篩選質粒載體構建表達文庫實驗
? ? ? ? ? ? 試劑、試劑盒 封閉緩沖液 氯仿 裂解緩沖液 檢測抗原-抗體復合物所用試劑 SM TNT 緩沖液 洗滌緩沖液
篩選質粒載體構建表達文庫實驗
檢測結合抗體的方法有以下 3 種:放射化學篩選,生色反應篩選及化學發光反應篩選。3 種方法的優缺點在本章導言中有所論述。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下冊,作者:〔美〕J. 薩姆布魯克 D.W. 拉塞爾。試劑、試劑盒封閉緩沖液氯仿裂解緩沖液檢測抗原-抗體復合物所用試劑SMTNT 緩沖液洗滌緩
pUC質粒載體結構
(1)來自于pBR322的Ori(2)氨芐青霉素的抗性基因(ampr)。 但核苷酸序列發生了變化(3) LacZ′基因編碼β—半乳糖酶的α—肽鏈即氨基末端。(4)MCS區段是一段用于插入外源DNA片段的特定區域,由一系列的緊密相連的限制性內切酶位點組成,而且每個限制性內切酶位點在整個載體中是唯一的。
質粒載體是什么?
質粒載體是基因工程重要的載體之一。它是以質粒 DNA 分子為基礎構建而成,主要用 于原核生物和植物的基因轉移以及建立基因組文庫和cDNA 文庫。現在分子生物學使用的質粒載體都已不是原來細菌或細胞中天然存在的質粒,而是經過了許多的人工改造,從不同的實驗目的出發,人們設計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質粒載體。近年來
什么是質粒載體?
質粒載體是在天然質粒的基礎上為適應實驗室操作而進行人工構建的質粒。與天然質粒相比,質粒載體通常帶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選擇性標記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和一個人工合成的含有多個限制性內切酶識別位點的多克隆位點序列,并去掉了大部分非必需序列,使分子量盡可能減少,以便于基因工程操作。
質粒載體的分類
按復制形式分為嚴緊型和松弛型復制。根據質粒DNA復制與宿主之間的關系或在宿主細胞的拷貝數的多少,可以將質粒分為兩種不同的復制類型:嚴緊型和松弛型。嚴緊型質粒復制受宿主染色體DNA復制的嚴格控制,拷貝數較小一般只有1~3個拷貝。疏松型質粒的復制宿主的控制比較松,在宿主中的拷貝數比較多,一般有10~20
質粒載體的載體大小的介紹
大的質粒(大于15kb)不會很好轉化而且DNA產量通常很低。在設計實驗時要考慮到加入插入片段的最終載體大小,盡量用更小的載體。 兼容性 當多于一個質粒載體必須同時存在于同一個細菌細胞中,這兩個質粒的復制子必須是兼容的。當他們不能穩定地共存時,則認為這兩個質粒是不兼容的。 選擇/檢測插入片段
在DNA質粒提取實驗中各種試劑的作用
buffer P1:除去RNAbuffer P2:裂解細胞buffer P3:沉淀DNAbuffer WA、buffer WB:都是洗滌液(這兩個之間有什么區別我也不清楚)TE:溶解DNA。
簡述慢病毒載體的載體質粒
載體質粒上HIV-1的順式序列通常包括兩端的LTR、剪切位點及包裝信號Ψ等。此外,研究表明,gag基因5′端的序列可提高載體RNA的包裝效率;Rev蛋白需要與Rev反應元件(RRE)相作用,將未剪切的載體轉錄產物從細胞核轉運到胞漿。因此,Naldini等在載體上保留了gag基因5′端350bp的
質粒載體連接反應
連接反應(一)外源DNA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反應 外源DNA片段和線狀質粒載體的連接,也就是在雙鏈DNA5'磷酸和相鄰的3'羥基之間 形成的新的共價鏈。如質粒載體的兩條鏈都帶5'磷酸,可生成4個新的磷酸二酯鏈。但如果質粒DNA已去磷酸化,則吸能形成2個新的磷酸二酯鏈。在這種情況
質粒載體的改造意義
⑴去掉不必要的DNA區段。⑵減少限制酶的識別位點,一種酶只保留一個。(單一的限制性酶切位點)。⑶加入易于撿出的選擇性標記基因。⑷對質粒進行安全性改造,要求質粒不能隨便 轉移。⑸改造或增加基因表達的調控序列。
酵母質粒載體的特點
酵母質粒載體既可以在大腸桿菌復制與擴增、又可以在酵母系統中復制與擴增,故此類載體又稱為穿梭載體(shuttlevector)。在基因工程中,應用上述病毒表達載體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中、小規模的表達是十分實際的。還要有對組織培養技術十分熟悉的前提。但病毒載體的運用仍然存在技術較難、耗時間和不經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