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中國奔向“全海深”科考時代
深海探測、深海開發,這是中國深海戰略的目標指向。在任何海域深度科考暢行無阻,業內人士稱之為“全海深”科考。要實現“全海深”科考目標,中國海洋科技工作者必須突破1.1萬米深潛技術,進入世界大洋最深處即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在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深約1.1萬米處的地方,叫挑戰者深淵。 近日,中國深潛技術裝備的發展接連傳來好消息。深海勇士號作為“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集成”課題成果,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并計劃于明年開始試驗性應用。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其最核心部件之一,載人球艙繼完成沖壓成型后成功進行了“門窗”開孔。這些標志著中國在深潛裝備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奔向“全海深”科考時代。 載人深潛 穩步向萬米級挺進 蛟龍號是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而成的載人深潛器,是中國海洋科技的一座豐碑。它作為“863”計劃中的重大研究專項之一于2002年正式啟動。200......閱讀全文
“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跨入萬米科考應用新階段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對外發布,在剛剛結束的我國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科學考察中,由該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斗一號”)取得世界級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挑戰者深淵”西部凹陷區的大范圍全覆蓋聲學巡航探測。其成功應用,表明了我國全海深無人潛水器正式
“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跨入萬米科考應用新階段
近日,在剛剛結束的我國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科學考察中,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斗一號”)取得世界級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對“挑戰者深淵”西部凹陷區的大范圍全覆蓋聲學巡航探測。其成功應用表明我國全海深無人潛水器正式跨入萬米科考應用新階段。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中國奔向“全海深”科考時代
深海探測、深海開發,這是中國深海戰略的目標指向。在任何海域深度科考暢行無阻,業內人士稱之為“全海深”科考。要實現“全海深”科考目標,中國海洋科技工作者必須突破1.1萬米深潛技術,進入世界大洋最深處即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在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深約1.1萬米處的地方,叫挑戰者深淵。 近日
“奮斗者”號已完成21次萬米深潛
新華社三亞12月5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探索一號”科考船5日順利結束第21個科考航次第二航段。截至目前,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共計搭載我國27名科研人員進行了21次萬米深潛。 “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航段科考任務后從馬里亞納海溝返航,于12月
載人潛水器開辟我國深潛科研新領域
認識海洋、保護和開發海洋,深海科考及載人潛水器的技術必不可少。目前,我國已擁有“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三臺深海載人潛水器。記者日前從“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用戶科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會議上獲悉,“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2022年分別完成了100潛次、75潛次作業,這
載人潛水器開辟我國深潛科研新領域
認識海洋、保護和開發海洋,深海科考及載人潛水器的技術必不可少。目前,我國已擁有“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三臺深海載人潛水器。記者日前從“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用戶科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會議上獲悉,“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2022年分別完成了100潛次、75潛次作業
10896米,哈工大“悟空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創造新紀錄
11月25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宣布,由該校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悟空號”全海深AUV(無人無纜潛水器),于當地時間11月6日15時47分,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下潛深度達10896米,再次創造新的紀錄。 圖為完成萬米深潛的“悟空號”AUV被回收上科考船。哈爾濱工程大學供圖
我國首艘載人潛水器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改修完工
我國首艘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作業的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歷時13個月在廣州完成主體改修工程,5月5日正式交付中國科學院。 承擔改修任務的中船澄西(廣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改修于去年3月啟動,主要目的是將原名“海洋石油299”的海洋工程船擴展為“探索一號”深海科考船。改修項
以強大裝備支撐深海科研(科技雜談)
只有加快發展深海裝備,實現自主創新、集成發展,以強大的裝備來支撐深海科研,才能早日取得突破性、引領性的海洋科考成果 前不久,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82歲的汪品先院士搭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南海完成3次下潛。這位耄耋老人對于海洋事業和科學探索的熱愛,令人動容。 將汪院士順利送抵海底的“
2017中科院亮點:-萬米深淵科考頻傳捷報-“海翼”號創紀錄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深淵科考隊 2017年3月,中國科學院深淵科考隊勝利結束68天航程,完成113項試驗與科考任務,回到三亞。航次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海底地震儀,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完成了兩條萬米級人工地震剖面測線,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數據的國家。我國自主研發的
深潛10896米!-“悟空號”AUV創造新紀錄
科技日報哈爾濱11月25日電(記者李麗云 通訊員金聲 霍萍)25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宣布,由該校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悟空號”全海深AUV(無人無纜潛水器),于當地時間11月6日15時47分,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下潛深度達10896米,再次創造新的紀錄。 圖為完成萬米深潛的“悟空號”AUV
首次中國印尼爪哇海溝聯合深潛科考完成
3月28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返回三亞,完成首次中國-印度尼西亞爪哇海溝聯合深潛科考航次任務。本航次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牽頭組織實施,是國際上首次在爪哇海溝開展大范圍、系統性的載人深潛科考。科考隊于2月8日從三亞起航,歷時50天,“奮斗者
中科院深淵科考隊再出征
1月15日,中國科學院深淵科考隊搭乘“探索一號”科學考察船從海南省三亞市啟航,按照中科院“海斗深淵前沿科技問題研究與攻關”B類先導專項及重點部署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及裝備”重點專項的任務部署,執行深淵科學考察和研究任務。 科考隊員來自國內多家科研院所、大學和企事業單位,包括中
中國啟動研發萬米級載人深淵器
研制萬米級載人深淵器挑戰全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是國際海洋領域極具標志性和影響力的科技工程。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獲悉,該中心通過吸引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自籌經費啟動中國萬米級載人深淵器“彩虹魚”號的研制工作,并計劃2019年載人挑戰馬里亞納海溝。 據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技中心主任崔維成
聚焦深海科考:創新成就“中國深度”
2018年10月,“探索一號”第三次萬米深淵綜合科考歸來 對于擁有300多萬平方公里“藍色國土”的中國來說,具備深海探測能力,意義不言而喻。“下五洋捉鱉”是我國幾代科學家的夢想。 作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火車頭”和“國家隊”,中國科學院探索深海的努力從未停歇。“蛟龍”號讓中國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現在了
“奮斗者”號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
11日下午,伴隨著汽笛鳴響和人群歡呼,“探索一號”科考船攜“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圓滿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航次任務。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本航次是由該研究所牽頭發起的“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第一階段科考航次,自2022年10月6日從三亞啟航至今,歷時
我國新完成7次載人深潛,最深7735.9米
北京5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5月5日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獲悉,該所“探索二號”科考船在最近歷時14天的航次中,科考團隊于5天作業時間內,共完成7次“奮斗者”號載人深潛作業,其中2個潛次作業深度超過7700米,最大深度達到7735.9米,過程中還成功回收在7700米以深海
發現號水下纜控潛器完成第300個科考潛次任務
7月10日18點15分,“發現”號水下纜控潛器(ROV)精準著陸母船“科學”號A架作業平臺,這標志著“發現”號ROV圓滿完成第300個海洋科學考察潛次任務。 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潛次任務,中科院海洋所工程技術部共派出船載實驗室支撐人員21人,組建“發現”號ROV作業組、地球物
國之重器丨海斗一號:向萬米海底深潛
這是一條能游弋于萬米海底的“中國魚”。 身長3.8米,橘色的魚背、黃色的魚腹,一雙大眼睛明亮有神! 要問它是誰?它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斗一號”。 水深范圍從6000米到11000米左右的深海空間,被科學家稱作“海斗深淵”,是人類了解不多的神秘世界,是地球上最深的海
浙大科學家首次實現國產裝備海底萬米保壓取樣
該校科考團隊首次挺進萬米深淵馬里亞納海溝科考,并在萬米深淵處取到宏生物保壓樣品,這在中國科學界尚屬首次。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教授陳家旺表示,課題組研制的系列設備通過萬米海試,突破了全海深保壓取樣作業技術難處,填補了國際上全海深保壓取樣設備的技術空白。 挑戰者深淵位于馬里亞納海溝南端,這里是世界上最
“奮斗者”號深淵科考一年-不負眾望
今年11月28日,距離“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以下簡稱“奮斗者”號)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航就整整一年了。“下潛46次,其中12次進入萬米以下、6次進入9000米級深度科考作業,把10多名科學家運送到萬米以下深度進行深淵科學考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
哈工大百項科研成果亮相世界航海裝備大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201.shtm10月12日至15日,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在福州舉辦。航海裝備領域相關的世界500強、大型央企、航海裝備總裝制造企業等600多家企業參展。 ???哈爾濱工程大學展臺。谷雪
沈陽自動化所助力“奮斗者”號完成首次常規科考應用
近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抵達三亞錨地,完成了“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首次常規科考應用,并開展深海儀器裝備的萬米海試。 在為期59天的科考航次中,“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7700-10900米深度共下潛28次,其中7次超過萬米,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最深區域進行科考作業
深淵科學技術:“觸摸”海洋最深處
在地球上,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地帶上的深海中,有著被科學家稱為“海溝”或“海斗深淵”的一種區域。這類區域水深范圍約從6000米到11000米,對于科學家而言,海斗深淵無疑是一處夢寐以求的絕佳研究對象。 然而,長期以來,科學界對海斗深淵生命、環境和地質過程的了解還十分有限。 海斗深淵:獨特
上海交大“四人深海科考團隊”2次挺進萬米深藍
12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肖湘帶隊的交大“四人深海科考團隊”,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結束了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深淵科考任務,順利返航抵達三亞。本航次中,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國際研究中心團隊隨“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了8次下潛作業
探索二號返航-深海勇士號完成第500次下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07.shtm 大深度原位科學實驗站在海底成功布設 10月25日,“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返回三亞,完成了大深度原位科學實驗站在海底的布設試驗。 該航次主要任務
“探索一號”開拓萬米深海第一步
工作人員在儀器布放前做檢查工作。 潛航員在對“奮斗者”號進行檢修測試。 (一)臨時黨支部 出海第二天,我剛從東搖西擺的暈船狀態中蘇醒過來,就被通知召開航次全體黨員會議,要成立臨時黨支部。 會議室在“探索一號”三樓,很小,沒幾分鐘就擠滿了人。有年輕的研究員、有高校的研究生,還有常年漂在海上
“6000米無人無纜潛器(AUV)實用化改造”通過驗收
3月11日,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水下機器人技術研究室承擔的“6000米無人無纜潛器(AUV)實用化改造(簡稱6000米AUV)”項目,順利通過了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在浙江千島湖組織的湖上試驗驗收。 6000米AUV項目是我國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開發“十二五”規劃項目之一,
我固態鋰電池完成萬米海試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發布信息稱,該所青島儲能院崔光磊團隊開發的“青能Ⅰ號”固態鋰電池系統隨中科院深淵科考隊遠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TS03航次科考任務,為“萬泉”號深淵著陸器控制系統及CCD傳感器提供能源,順利完成萬米全海深示范應用,標志著我國成為繼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成功應用全海深鋰
固態鋰電池完成萬米海試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發布信息稱,該所青島儲能院崔光磊團隊開發的“青能Ⅰ號”固態鋰電池系統隨中科院深淵科考隊遠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TS03航次科考任務,為“萬泉”號深淵著陸器控制系統及CCD傳感器提供能源,順利完成萬米全海深示范應用,標志著我國成為繼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成功應用全海深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