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對中國碳市場發展的影響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換取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規定了它對所有附件1國家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它也是國際上第一個對溫室氣體排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和“碳排放交易”逐漸出現在國際社會的視野。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U ETS)于2005年正式運行,該體系在不斷實踐中取得了很大成效,并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近年來也一直面臨著逐年增加的減排壓力,目前研究和討論的焦點則是怎樣更好地控制碳排放增速,EU ETS為中國碳市場不同階段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模板,因此,當務之急是借鑒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運行的成功經驗并結合我國自身的實際情況,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國......閱讀全文
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對中國碳市場發展的影響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換取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規定了它對所有附件1國家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它也是國際上第一個對溫室氣體排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
歐盟停止收取國際航線碳排放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12日消息,歐盟日前通知飛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停止收取爭議性的環保排碳稅。 報道稱,今年1月開始,飛往歐盟境內航點的非歐盟航空公司被要求按照其客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支付罰金。 據稱,俄羅斯、美國以及中國都強烈反對這個被稱為“排放交易體制
歐盟發布全球最嚴碳排放標準
歐洲議會前不久設定了一項當今全球最嚴格的汽車碳排放控制目標,該目標要求汽車制造商到2021年之前將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27%。 歐洲議會最近以壓倒性贊成的表決結果正式宣布實施上述汽車碳排放控制目標,其將迫使汽車制造商對研發高性能引擎和汽車大幅擴大投資規模以降低車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歐盟汽車碳排放標準嚴苛-遭德國反對
據英國路透社6月8日消息,德國日前提出一項關于規范歐盟市場銷售的汽車碳排放標準的提議。消息人士透露,此舉意在對抗歐盟新近出臺的減排法案。 近幾個月來,德國積極推動其減排目標,爭取獲得更多的減排靈活性,從2020年開始將歐洲汽車平均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5克。但根據歐洲議會投票結
歐盟委員會將建議在歐盟征收碳排放稅
新華網布魯塞爾3月4日電(記者尚軍)歐盟委員會一名發言人4日說,歐盟委員會將很快提議在全歐盟范圍內對汽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征收碳排放稅。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埃米爾·特雷納在當天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實說,歐盟委員會將在未來幾個月出臺相關立法草案,為歐盟碳排放稅的征收確定一個最低標準
中國碳排放14.1%被“吸收”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2001~2010年期間平均年固碳2.01億噸,相當于抵消了同期中國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這其中,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是固碳主體,貢獻了約80%的固碳量。 這一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之“生態系統固碳”項
歐盟暫停向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費用
據外電報道,歐盟氣候行動專員康妮-赫澤高周一稱,歐盟委員會將凍結一項規定,內容是所有航空運營商都必須為其起點或終點為歐洲之航班的碳排放量支付相關費用。 但赫澤高同時表示,如果聯合國下屬的航空機構未能達成一項全球性的協議,那么這項規定將被重新開始執行。她還表示,已經就歐盟委員會的這項計劃向所
三“融合”推動中國碳排放交易
在歐盟與各國的“碳稅之爭”酣戰之際,洲際交易所(IC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中國農業大學期貨MBA兼職教授黃杰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提出,發展中國的碳排放交易市場、鼓勵航空公司參與中國碳交易試點,或許可以從金融角度提供一種應對手段。而發展中國的碳市場應注意現貨與期貨、地方與中央、國內與國外
監測碳排放中國碳衛星獲取首個全球碳通量數據集
8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基于我國第一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中國碳衛星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觀測數據,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碳通量計算系統,獲取了中國碳衛星首個全球碳通量數據集。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結果,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間定量監測能力,是國際上繼
中國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致力低碳發展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丁棟)聯合國氣候變化多哈會議前夕,中國國家發改委21日在北京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介紹中國2011年以來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及取得的成效。報告指出,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自2011年起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目前北京、上海、
中國歐盟合作加快推進碳市場建設
出席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5日指出,中國將加強與歐盟合作,深入開展碳交易能力建設,為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做好準備。 為幫助成員國實現減排目標,歐盟2005年啟動了排放權交易機制,要求各成員國制定每個交易階段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家分配計劃”,并
中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即將出臺
由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主持編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低碳經濟藍皮書: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3》,5月24日在北京科博會上發布。據藍皮書披露,中國碳交易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截至2013年2月,我國在聯合國已注冊項目3574個,占全部項目的51%,已成為全球最大的CDM項目供應方
解振華:中國碳排放增加屬正常
昨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克服氣候峰會達成共識的最大障礙,就是西方國家要盡快拿出政治意愿,如果西方國家愿意落實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中國的碳排放峰值會更早出現。 “中國排放增加屬正常”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已成為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中國的碳排放也一直是西方國家關注的焦
報告說中國碳排放增速“穩步下降”
一份由多國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氣候變化報告說,盡管中國的碳排放總量仍在增長,但排放增速自2005年以來已“穩步下降”,2014年增速甚至放緩至接近于零。 這份由英國外交部委托英國、中國、美國和印度相關領域專家合作完成的報告13日在倫敦發布。其中對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全球變暖帶來的
加快完善中國碳排放權形成機制
中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權的形成機制、分配機制、交易機制、價格形成機制、登記核查機制和市場監管機制等六大機制。前兩個機制是碳市場發展的前提條件,中間兩個機制是碳市場的主體內容,后兩個機制是碳市場運行的保障機制。碳排放權的形成機制是發展碳市場的首要條件,碳排放空間只有變成一種
歐盟威脅稱將對中印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罰款
此前,歐盟要求征收航空碳排放稅的提議引發多國強烈反對。英國《金融時報》5月17日報道稱,歐盟威脅將對中國和印度航空公司征收罰款,聲稱中印航空公司拒絕為歐盟境內航班的碳排放付款。報道說,這一威脅標志著歐盟迫使外國航空公司參與歐盟碳交易市場這一有爭議的計劃引發最新緊張。
監測全球碳排放-中國碳衛星:“我在太空挺好的”
在距離地面700公里外的預定軌道上,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每1.5小時都會向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傳輸信號。“它在太空挺好的。”6日,碳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張鵬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 這是我國首顆、全球第三顆專門用于觀測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
低碳發展筑造綠色長城-中國碳排放增速穩步下降
低碳經濟是以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方式,是目前我國政府追求的目標,為了追求更好地生存環境,國家也一直在努力。近日一份由多國研究人員合作發布的報告稱,中國碳排放量自2005年以來處于穩步下降狀態,2014年的增速幾乎為零。 低碳發展筑造綠色長城中國碳排放增速穩步下降 一份由多國研究
中國拒歐盟碳稅引熱議-歐盟回應絕不讓步
對于歐盟強行征收航空“碳稅”的規定,中國政府6日明確說“不”。中國民航局向國內各航空公司發出指令,未經批準,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禁止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但歐盟當天表示不會讓步。對此,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歐盟此次強行征碳
《自然》文章為中國碳排放承諾提供策略
中國已承諾,碳排放量將會在2030年達到峰值,即在2030年之后碳排放不再增加。16日的英國《自然》雜志評論板塊中一篇文章稱,若沒有重大的政策變化,2030年達成這一目標將頗具挑戰性。該評論文章提供了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策略。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2013年占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歐盟碳排放交易遭多方反對-被指爭話語權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你排放,我收錢。根據2008年11月,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通過的新法案,從明年1月1號,也就是10天后開始,所有在歐盟機場起降的航班都將開始實行排放交易。法案通過后不久,美國航空運輸協會及美國三大航空公司對此提出訴訟,而就在今天,歐洲法庭將對訴訟做出裁決。 國際航
解振華:中國碳市場大體建成-碳定價將吸取歐盟教訓
全球國際氣候立法研究第三次報告18日在京發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碳市場制度、框架以及交易場所大體上已建成,碳定價要取決于排放力度,將吸取歐盟經驗和教訓。 “十二五規劃中確定了各省、市碳強度的下降的目標,根據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又確定了能源消費總量的指標,有了這兩個
中國將從自愿減排碳交易入手-試水碳排放交易
據了解,2013年,中國將在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市8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要求試點地區明確提出本地區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 11月13日,上海鴻泰房地產有限公司在上海環交所完
中國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12月10日,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世界銀行、國際能源署、亞洲開發銀行、美國能源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角”碳市場邊會活動舉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Faith Birol),世界銀行副行長勞拉·塔克(Laura Tucker)等出席
中國凈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趨勢
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估了全球和主要國別的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情況,在證實當前主流科學認知的同時,取得了
中國凈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趨勢
26日,《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牽頭編寫,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估了全球和主要國別的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情況,在證實當前主流科學認知的同時,取得了
中國在7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3日宣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獲準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以逐步建立國內碳排放交易市場,以較低成本實現2020年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 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表示,開展上述試點是為了落實中國政府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總體部署,推
電動車可能高碳-專家吁中國建碳排放測算系統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總裁安鋒博士4日在紐約表示,低碳生活在中國越來越熱,中國急需建立一套碳排放測算系統,把企業和部門碳排放通過定量的方法計算出來。 “然后劃出基準線,一旦有新的技術和政策出臺,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測算碳排放量,從而定量地指導低碳經濟發展。”安鋒表示
中國碳排放交易試點將啟動-碳計量料成必修課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包含北京、上海、天津等在內的中國7個省市碳排放交易試點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陸續正式開鑼交易,試點中的上千家企業必須計量并公開企業碳排放量。 17日,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ED)與英國碳信息披露項目(CDP)在北京聯合發布“中國碳計量與碳披露商業案例”報
碳排放的標準
碳排放管理標準,是以實現控制碳排放(廣義也包含其他溫室氣體)為目的,依據低碳發展制度體系中各項措施的需求與經驗,對控制碳排放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所制定和發布的一系列相關標準與規范指南。實現碳排放管理標準化是推動落實碳排放目標、完善低碳發展制度體系、促進低碳經濟轉型和技術進步、開展國際談判與貿易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