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癌癥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的死亡率在5年內下降了10%,2015年,英國每10萬人中就有35名女性死于乳腺癌,5年之前死于乳腺癌的女性比例為39/10萬,更好地理解乳腺癌發病的遺傳機制,以及手術手段和新型藥物的研發,如今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發生了明顯下降,近年來,諸如他莫昔芬等藥物的廣泛使用及新型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的開發徹底改變了乳腺癌患者的治療。圖片來源:Cancer Research UK 大量研究都已能幫助患者了解與乳腺癌相關的風險因素,以及采取措施來降低個體的乳腺癌風險,了解乳腺癌的體征和癥狀也能幫助患者進行早期診斷以便及時治療。從2010至2015年間,所有類型癌癥的死亡率下降了5%,占據所有癌癥病例超過一半的四大常見癌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結腸癌的死亡率出現了明顯下降。 盡管四大癌癥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5%以上,但患者總體的發病率卻受到了很多難以治療癌癥類型的影響,很多類型癌癥患者的生存率依......閱讀全文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多年來,乳腺癌在全球范圍內一直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在美國女性中,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癥(皮膚癌除外),是女性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于肺癌。2019年10月2日,美國癌癥協會的Carol E. DeSantis等人在神刊CA(IF=224)在
美國癌癥協會(ACS)2015 年度報告對現有 ACS 癌癥篩查指南、如何指導醫療工作者、促進公眾了解早期癌癥篩查等內容作了總結,同時更新了癌癥篩查率數據,討論了文獻的選擇和早期癌癥篩查等主題。 美國癌癥協會(ACS)2015 年度報告對現有 ACS 癌癥篩查指南、如何指導醫療工作者、促進公眾
荷蘭科研人員3月21日在維也納舉行的第八屆歐洲乳腺癌大會上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該國已開展20多年的乳腺癌普查明顯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早期確診機會,有助減少治療費用,減輕治療副作用。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學中心專家雅克·弗拉舍布在會上介紹說,荷蘭于1989年開始實施乳腺癌普查計劃,中年
《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指出,2018年我國城市居民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1/10萬)為9.23,2018年我國農村居民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1/10萬)為6.99。而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發布的最新報告,2015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患者數為30.4萬人。從數據來看,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10月12日,GE醫療正式宣布,GE粉紅行動戰略全面升級為“金質關愛粉紅行動”,并攜手國家癌癥中心共同啟動“乳腺篩查與早診早治2020計劃”。 根據此計劃,GE將率先與國家癌癥中心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統一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標準與指南、創新技術臨床應用、醫師培訓、義診和公眾教育等多維度展
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年度會議上,有一篇名為低脂膳食干預與絕經后女性患乳腺癌后死亡風險降低有關的文章。 洛杉磯生物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Rowan T. Chlebowski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一項名為"婦女健康倡議飲食改變"的隨機臨床試驗,涉及48835名50-79歲
當前針對疾病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實際結果是:極少一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被過度診斷,其中有些人反而健康受損。請關注—— 很多人把對危險因素的控制及頻繁的身體檢查作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真的有用嗎?5月24日召開的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以《對疾病危險因素控制
2013年,研究人員在癌癥分布、癌癥譜、癌癥發病機理、癌癥特點以及癌癥治療上都有一些獨特和新的發現,為癌癥防治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線索。 發病率和癌癥譜 ——肺癌發病率和致死率均最高 從屬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3年出版的《世界癌癥報告》顯示,全球癌癥發病
以前的研究已經將高燒烤或熏制肉的消費與增加的乳腺癌風險聯系起來。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它也可能增加患有該疾病的婦女的全因死亡率的風險。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的研究共同作者Humberto Parada及其同事最近在“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上報道了他們的發現。 在皮膚癌后,乳腺癌是美國婦女中最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8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乳腺X線成像檢查在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并沒有一向認為的那么好,很可能被高估了。 乳腺X線成像是最為傳統的乳腺影像學檢查方法,是乳腺疾病最基本和首選的影像檢查方法,主要用于乳腺癌的篩查和診斷,可以檢出臨床觸診陰性的早期乳腺癌。 早在1960年代,瑞
乳腺癌是世界范圍內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所發布的2012年全球癌癥報告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約有167萬,死亡約52萬,標化發病率為43.1/10萬,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因此,關注對乳腺癌的防治策略非常重要。 大量現有研究顯示,飲食習慣與乳腺癌風險有關,其中,食
目前,肺癌已成為我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且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繼續迅速上升。昨天(11月16日),記者從第六屆中國肺癌南北高峰論壇上獲悉,過去30年內,我國肺癌和乳腺癌死亡率大幅攀升,分別上升了465%和96%。預計到 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肺
近年來,MHT(絕經后激素治療)與乳腺癌之間關系的研究愈來愈多,關于其對乳腺癌的風險一直眾說紛紜,尚未定論,諸多圍絕經期女性提及MHT表現出的更多的是恐慌的心態。有研究指出,雌激素與某些合成孕激素聯合應用5年以上增加乳腺癌風險,但單用雌激素者風險不升高,雌激素與天然或接近天然孕激素聯合應用可能也
全球每年約有200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對大多數早期患者來說,往往有機會進行保乳手術,但同時需接受輔助放療以減少復發風險。通常,術后為期數周的全乳放療是標準治療。 為了減輕乳腺癌患者的放療負擔,業界多年來不斷探索、優化放療策略。近日,TARGIT-A試驗的長期結果在《英國醫學雜志》(BMJ)正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CA,IF=245),是由美國癌癥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主辦的一份綜述性、履行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論文內容涉及癌癥診斷、治療和預防。該充分依托學會主辦的優勢進行組稿、約稿工作,并刊登醫學繼續教育方面的
每年的10月是我國的“乳腺癌防治月”,又稱“粉紅絲帶月”。 乳腺癌發病率高 早期治療效果顯著 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天津市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三科科主任張瑾告訴記者,相對于其他惡性腫瘤,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在逐年提升,如能做到早診早治,治愈率可達90%,因此不用過于恐慌。 據國家癌癥
據世衛組織2013最新報告,乳腺癌的發病率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屬于高位穩定的狀態。全球年發病新增乳腺癌患者在130萬左右,死亡率在歐美國家占到女性的16%,發病率和死亡率占女性第一位。對于我國來說,乳腺癌局勢也不容樂觀。乳腺癌已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且近年發病呈年輕化,發病率每年遞增約 3%
發表在11月22日《新英格蘭醫學》(NEJM)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稱常規采用乳房X線攝影術對健康婦女進行乳腺癌篩查正導致人們廣泛地檢測和治療永遠不會引起癥狀的腫瘤。這一研究結果使得已經處于激烈爭論中的領域掀起了又一場論戰。 該研究調查了在1976-2008年期間,用乳房X線攝影篩查美國40歲以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與癌癥轉移相關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Wellcome Collection 【1】Nat Cell Biol:乳腺癌細胞或能轉變其代謝策略來發生轉移 doi:10.1038/s41556-020-0477-0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
衛生部4月29日公布的第三次全國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顯示,過去30年間,肺癌死亡率在中國上升了465%,肺癌已取代肝癌成為中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齊小秋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城鄉居民的腫瘤發病死亡構成正在發生變化,部分惡性腫瘤死亡率出現明顯下降,但與環境
阿司匹林曾經是一種用于解熱鎮痛的傳統藥物,能夠幫助有效預防血栓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如今科學家們發現阿司匹林或許還具有其它特性,比如抵御癌癥、心臟病以及先兆子癇等,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期阿司匹林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 【1】研究確定低劑量阿司匹林的又一大神奇功效 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壓、
阿司匹林曾經是一種用于解熱鎮痛的傳統藥物,能夠幫助有效預防血栓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如今科學家們發現阿司匹林或許還具有其它特性,比如抵御癌癥、心臟病以及先兆子癇等,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期阿司匹林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 【1】研究確定低劑量阿司匹林的又一大神奇功效 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壓、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廣泛的乳腺癌篩查造成了大量的過度治療。是更好的治療手段而不是乳房造影,才是乳腺癌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本周三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表示:在美國超過半數新診斷出的乳腺癌病例似乎是弄錯了,這讓這些女性遭受了
每年一次的乳腺鉬靶X線檢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英國權威醫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引起了激烈爭論。作為普通讀者,該聽誰的意見,還該不該繼續做乳腺鉬靶檢查呢? 乳腺癌是女性的頭號大敵。每年威脅著數以百萬計的女性。但是,如果早期發現了,治愈率非常高。所以對于乳腺癌,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那怎樣
近日,來自英國女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阿司匹林或能有效逆轉蛀牙所帶來的影響,這或許就能夠減少人們補牙的需要;如今在英國每年大約有700萬人會進行補牙。蛀牙是全球人群中最常見的牙齒疾病,其給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NHS)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尤其是蛀牙高流行率的北愛爾蘭。 蛀牙會引發
近日,《英國醫學期刊》(BMJ)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癌癥篩查可能降低已患某種特定類型癌癥的人群死亡率,但不能降低總體死亡率。這一結論再次掀起了“癌癥篩查究竟能否挽救生命”的討論。 困惑:查出病來徒增煩惱? “關于肺癌篩查這事兒,我們醫生有時會覺得很糾結、很困惑。”北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
近日,《英國醫學期刊》(BMJ)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癌癥篩查可能降低已患某種特定類型癌癥的人群死亡率,但不能降低總體死亡率。這一結論再次掀起了“癌癥篩查究竟能否挽救生命”的討論。 困惑:查出病來徒增煩惱? “關于肺癌篩查這事兒,我們醫生有時會覺得很糾結、很困惑。”北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
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這一天的設立標志著全球共同攻克癌癥的決心與期盼。中國腫瘤發病情況究竟怎樣?和其他國家有何不同?腫瘤治療情況究竟如何?帶著一系列問題,新華社記者去年以來深入醫院、病房、研究院所、企業和有關部門采訪,就腫瘤現狀進行調研,試圖一探究竟。 發病率與世界水平接近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加文醫學研究所(Garv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科學家們通過將乳腺癌患者機體的乳腺癌甲基化組同健康個體進行比較從而繪制出了一種新型的基因組圖譜,其可以幫助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文章,來解讀測序技術在闡明癌癥發生機制、癌癥診斷及療法開發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與各位一起學習! 【1】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顯子測序結果 幫助找到最佳癌癥治療藥物 doi:10.1093/jamia/ocw022 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JAMI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