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份的銷售電子憑證、數以百萬計經費預撥的常規單據之下,究竟隱藏著多大的秘密?美國醫藥巨頭禮來中國內部流出的這部分資料牽出了經年累月、數額巨大的醫療行賄鏈條。 一份2012年的預算資源分配文件中顯示,該公司僅對優泌林這一個糖尿病產品就分別在“國際會、全國會、大區會、TP活動、看圖對話、基藥TP等六大類”會議支出近950萬元的費用。不僅如此,當年還有一筆250萬元的、名為“市場部特批基藥社區推廣TP費用”的專款,用以專門負責攻打上海地區的基藥市場。 禮來一位前高級經理王瑋向本報記者透露,禮來公司僅滬皖大區“優泌樂筆經典、優泌林筆優伴II”兩項胰島素主推產品,一年單是通過醫生直接回扣違規花費就至少三千萬,這還不包括以過高的講者酬勞以及虛增擴大會議花費等形式的獻金和其他產品的回扣。 “為了阻擊對手的競品并安插本公司的產品,各種常規賄賂、專款專撥的情況在公司非常普遍,情況之嚴重絲毫不遜于GSK(葛蘭素史克)案。”王......閱讀全文
易主的兩個產品均是禮來在中國抗生素業務的主力品種:希刻勞作為一款全球最暢銷抗生素之一,于1993年進入中國,是口服抗菌藥物的王牌產品;穩可信于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系治療MRSA(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金標準。但是在日逐變化的中國醫藥市場中,抗生素業務已經逐漸邊緣化,成為跨國藥企尋
又到一年收獲時,全球迎來財報高潮季,Q4與2017年財報紛紛出爐,貝殼社盤點了全球藥企巨頭的年度財報數據: 默克 制藥巨頭默克公司于2018年2月2日公布了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業績。董事長兼CEO Kenneth C. Frazier表示:“盡管面臨重大不利因素,但2017年業績反映
在正在召開中的第37屆JP摩根醫療保健大會上,盡管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及代表也會飛往舊金山,但更多是在主會場外面徘徊。熱鬧的主會場依然是全球制藥巨頭的一群“戲精”們在表演,這些首席執行官們雄心勃勃的講話很快便通過媒體傳遍全世界。 例如,默沙東首席執行官Ken Frazier預測Keytruda將
禮來(Eli Lilly)近日宣布,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已批準降糖藥Trulicity(dulaglutide,度拉魯肽),該藥是一種每周一次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適用于作為飲食、鍛煉和標準護理療法的輔助療法,用于患有心血管(CV)疾病或存在多種
諾華公司(Novartis)為何肯向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支付160億美元(約合1000億元人民幣),以換取一系列以前銷路不太好的癌癥藥品?分析家們不認為瑞士藥企是在燒錢,下面便是他們給出的原因。 人們通常以為癌癥救命藥一定好銷,事實恰恰相反,制藥商要想成功,就必需專攻
盡管輝瑞的萬艾可(偉哥)明年7月份才到期,但已先后有廣州藥業、聯環藥業等多家藥企展開仿制準備工作,“偽哥”概念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天方藥業申報的新藥TPN729MA也被市場認為是萬艾可的仿制藥,其吸并方中國醫藥上周因此三度漲停。而天方藥業今日的公告表明,TPN729MA已于7月12日收到國家食品藥
FirstWordPharma評估了未來十年醫藥界的十大重點領域,PCSK9抑制劑和PD-1/PD-L1抑制劑等赫然在列,這十大領域(以疾病或藥物種類劃分)的競爭將會異常激烈,到底誰是這場戰爭的最終贏家?誰會分享勝利的果實?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1、 PCSK9抑制劑-血脂異常 賽諾菲
在很多國內CRO不認為“必須要對戰略選擇‘到底做大而廉還是小而精’給出答案”的時候,藥明康德在行動上再向前一步。 提前占位 近年,在投資了四項平臺技術和兩家診斷公司之外,藥明康德竟然還投資了10家生物醫藥企業,“服務提供方幫工會不會搶了制藥企業大廚生意”的問題就一直以各種含蓄的方式被拋出。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我可以確信今后兩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藥相比,我們原研藥的價格面臨很大
2015,藥圈很精彩。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獲“生命科學突破獎”成為藥界新貴:Vertex與CRISPR Therapeutics簽約開發用于囊腫性肺纖維化和鐮刀型貧血,而諾華和Juno希望其與CAR-T強強融合。 腫瘤免疫如日中天,領跑者BMS和Merck你來我往,適應癥領域
國際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獲“生命科學突破獎”成為藥界新貴:Vertex與CRISPR Therapeutics簽約開發用于囊腫性肺纖維化和鐮刀型貧血,而諾華和Juno希望其與CAR-T強強融合。 腫瘤免疫如日中天:領跑者BMS和Merck你來我往,適應癥領域一再拓展。 阿立
風濕性關節炎的X光圖像 為了加大新藥研發的力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上周推出了其所謂史無前例的斥資2.3億美元、與10家制藥公司長達5年的合作伙伴關系計劃,旨在找到阿爾茨海默氏癥、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的新療法。 當天,在華盛頓特區全國記者俱樂部的一個房間里,擠滿了來自
近日,各大外資藥企先后交出前三季度的在華成績單,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進一步縮小了行業前十之間的距離。 受諸多“賄賂”丑聞事件影響,2013年第三季度的外資醫藥圈內,除學術活動突然降溫、外事會議停擺之外,商業整風更使得GSK(葛蘭素史克)為代表的部分外資藥企銷售業績一再受到拖累。 根據
目前,全球新藥發展格局基本穩定,上市數量上升,世界腫瘤和罕見病藥物研發的重點地位不變,世界仿制藥發展地位不動搖。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繼續開拓治療需求,以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更加火熱。預計2018年各國產業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生物制藥并購重組出現新的發展格局。圖片
[2014年7月,施貴寶開始在中國裁員——隨后的十個月內,據不完全統計,這一裁員涉及到近1000人,多輪裁員幾乎涉及其中國區所有的事業部,一時間成為在華跨國藥企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 發酵兩天的施貴寶裁員風波,很可能只是跨國藥企在中國骨牌倒下的最先一張。 風波再起 6月15日上午9時,幾十名
執行官兼總裁倫納德·施萊弗爾(左)、首席科學家兼研發部門總裁喬治·雅克波羅斯(右) 兩位創始人用一致的追求與理念共同執著地譜寫了Regeneron的傳奇故事,它講述了生物制藥、商業和科研之間的完美結合。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的倫納德?施萊弗爾擅長各類商業交易,通過尋求外部的合作來擴大企業的商
當互聯網醫療風靡全球,作為傳統制藥業的巨頭們以怎樣的態度看待這場變局?事實上,在2010年甚至更早某些制藥業大佬已經有所行動,演變至今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制藥企業參與其中。他們試圖通過新技術手段尋找服務醫生與患者的絕佳途徑,圍繞自己的核心產品,通過合作、投資、收購、自我開發四個不同途徑參與其中,從藥
在目前正式立項的1525項新藥創制專項項目中,哪些是“十三五”有希望的品種呢? 鑒于目前已獲批創新藥從申報到獲批的平均時間為6~8年,筆者納入107個目前已至少進入申報臨床階段的重大新藥創制一類新藥(排除非自主研發品種)。 參考藥物研發方向和已公開相關信息,尤其是大量專業人士在醫藥學論壇的前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生命科學創新報告:新興趨勢的數據驅動視角(The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Report: A data-driven view of emerging trends)》,對2018年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進行了回顧。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