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圖片 近來,圍繞環保行業的各類信息層出不窮,環保股也因此展開了一波集體拉升的板塊性行情。據媒體報道,2014年的地方兩會紛紛將環保治理列為關注焦點,不少省份和地區更是擬投巨資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之外,還有報道指出環保部權力有可能會擴大,該預期一旦兌現,則將極大地擴張行業發展空間,進而提振市場信心。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市場正處于兩會前的政策“蜜月期”,有關環保行業的信息仍有可能不時引發環保股脈沖。 在眾多環保細分領域中,大氣治理已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此外,北京市將在未來四年內投入7600億元用于源頭控制減排工程、空氣重污染應急減排工程等,2014年上海市環保投入也將保持在全市GDP的3%左右,初步估算將超過648 億元。分析人士預計大氣監測概念將成為短期資金關注的重點。 報告指環保問題日益嚴重 12日,上海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閱讀全文
關于發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16〕53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及通告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
珠三角出現區域空氣重污染Ⅱ級響應時,公務車強制停駛15%;若遇I級響應,停駛比例加大到30%……昨日,醞釀已久的《珠江三角洲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預案》)在廣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并征求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成員等單位意見。據悉,書面意見將于本月15日反饋省環保廳。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外公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與應對機制的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據悉,此次計劃主要重點資助(一)大氣復合污染資料與數據中心、(二)大氣復合污染成因外場綜合觀測、(三)大氣復合污染模擬和預報預測,共資助培育項目21項、重點支持項
京津冀區域、東北區域、長三角區域中北部及西北區域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華南區域以優至良為主,西南區域以良為主;臭氧將成多地首要污染物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以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如下:
我國大氣復合型污染日益顯現 我國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城市大氣環境質量仍不盡如人意,以臭氧、灰霾污染為特征的復合型污染日益顯現。什么是大氣復合型污染?它有哪些特征?又該如何應對?圖片: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關注一:什么是大氣復合型污染? 城市群大氣復合型污染近
現在我國大氣污染已從煤煙型進入復合型污染時期。大氣復合污染主要表現為大氣氧化性增強、細顆粒物濃度升高、大氣能見度顯著下降、環境惡化趨勢向區域蔓延。自2012年來,我國中東部,尤其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爆發的灰霾污染,就是典型的大氣復合污染。大氣復合污染已嚴重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的
地方環保稅稅額標準陸續公布 突出“誰污染、誰治理”原則 強化排污者責任 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要求,2017年年底前,各省應當確定本地區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并向社會公布。 近日,記者了解到,包括北京、河北、
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要求,2017年年底前,各省應當確定本地區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并向社會公布。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記者了解到,包括北京、河北、新疆、廣西、四川、遼寧、吉林、安徽、福建等地已經陸續公布了當地
市民路過鳳起路地鐵工地旁,都加快了腳步。 昨天上午9點30分,杭州市大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首次啟動了《杭州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 杭州大氣重污染應急辦說,根據監測,1月4日,杭州的全天AQI值已超過200,另據預測,1月5日AQI值為201-221。因此,按照市政府《杭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7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1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 未來10天,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為不利,受高溫和紫外輻射增強影響,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O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污染城市大氣中的納米微細粒子是怎樣從不可勝數的空氣分子形成的?最近,這件聽起來無異于大海撈針的事情被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琳和他的科研團隊做成了。四年籌備,三年半實驗與數據分析,兩年持續觀測,他們首次發現并證實了我國典型城市上海大氣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現象,揭示了我國典型城市上海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這幾天,多少人又被杭城的天空嚇到,一片霧蒙蒙,簡直是“兩眼一抹灰”的節奏。 昨天,省環保廳和杭州市環保局的官方網站上,也是一片“紫紅色”(當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200以上,即“重度污染”以上時,數據顯示為紫紅色)。 記者從杭州市環保局獲悉:杭州昨天遭遇開年以來持續時間較久的霧霾天氣,杭
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論壇舉行,專家認為治霾需二三十年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灰霾污染日益嚴重。臭氧污染、顆粒物細粒子污染、光化學煙霧污染等新的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出現。”面對珠三角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形勢,副省長林木聲有感而發。 昨日,由廣東省環保局主辦的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七位國內頂尖大
生態環境部16日晚通報5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據悉,5月中下旬,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北京大氣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日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以及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空氣質
值得關注的是,《環保稅法》規定,各省份根據本地區污染物減排的特殊需要,可以增加應稅污染物項目數。 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法》)正式實施,與之同步實施的是《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環保稅法》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立法法》對“稅收
據環保部消息,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組長、環保部部長李干杰14日在京主持召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攻關項目啟動大會。會議在聽取總體專家組匯報后,討論并通過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實施方案。 李干杰在主持會議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當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
“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樓層等場所內,新建從事產生油煙、惡臭或者其他異味的餐飲服務項目。”施行9年之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人大常委會重新修訂了《烏魯木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產生油煙污染的餐飲服務業作了明確規范。 新
北京 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10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預案》中規定,出現最高等級的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時,北京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全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全部公務車輛的30%。 應急等級:將空氣重污染由輕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江蘇省大氣重污染預警與應急工作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今后將根據大氣污染的不同級別,采取應急措施。 《方案》明確,在江蘇省范圍內,已經出現或將于未來兩天內出現不利氣象條件、大氣污染物聚集、秸稈焚燒等,導致或可能導致空氣質量持續惡化的大氣重污染情況時,將
為應對近年來我國多地接連出現以大氣細顆粒物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氣,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清潔空氣研究計劃》。據了解,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編制的《清潔空氣研究計劃》,將為有效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江蘇省大氣重污染預警與應急工作方案(暫行)》,今后針對空氣污染的不同級別,各部門將統籌采取不同應急方案。當發生“極重污染”時,運輸散裝物料、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運輸車輛全部禁行(生活垃圾清運車除外);在城市人口密集區實行機動車選擇性限行;必要時還將采取小學和幼兒園停
“我們在‘2+26’城市布設受體采樣點109個,從采暖季開始對‘2+26’城市進行連續采樣,至今已采集約30000個樣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唐偉介紹說,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以下簡稱“大氣攻關項目”)終于搞清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精細化來源。 精細化源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及東北、長三角、華南、西南、西北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8月中下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如下: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10天,前期受降水過程和弱冷空氣影響,大氣擴散和濕清除條件總體有利,區域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
9月1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氣臭氧追因與控制”科技專項(以下簡稱“‘臭氧’專項”)啟動會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臭氧”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賀泓介紹了專項的立項背景、總體設想、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臭氧”專項瞄準大氣臭氧污染與防治的國家戰略
圖為河南省首個大氣霧霾監測站室內監測儀器。 今后,河南將可以監測灰霾特征污染物,準確探測環境中低劑量和難以監測的污染物,將開展區域復合污染構成因素與霾污染天氣特征和機理分析,為河南大氣污染防治和大氣復合型污染的相關基礎性研究奠定基礎。” 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大氣灰霾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這一切的
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供暖期污染排放的影響,東北地區持續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為保障大氣環境安全,環境保護部于11月9日啟動重污染天氣督察工作,由東北環保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察。 按照《關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5〕97號
2014年5月28日,“2014大氣顆粒物污染監測與防治技術研討會”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本次會議旨在總結大氣顆粒物(包括PM2.5)監測新技術、新方法,交流減少減緩PM2.5 對人類健康影響的防治新技術,通過研討會的平臺促進我國大氣顆粒物監測與防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保障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