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在“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中,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全國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打擊“地溝油”犯罪破案會戰。3個多月來,各地偵破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實涉案油品6萬余噸;打掉涉及全國28個省份,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銷售等多環節于一體的制售“地溝油”犯罪網絡60個。 隨著從事制售“地溝油”犯罪的不法分子紛紛落網和一批“黑工廠”“黑作坊”“黑市場”被摧毀,正規糧油企業和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地溝油”犯罪對人民群眾食用油安全的現實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據悉,8月下旬以來,按照“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整體部署,各地公安機關始終把打擊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作為首要任務。在公安機關“地溝油”破案會戰強大攻勢下,一批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不法分子紛紛落網,以生產生物柴油等為幌子從事制售“地溝油”的“黑工廠”“黑作坊”紛紛被摧毀。......閱讀全文
“把中石化告上法庭,對我們來說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云南盈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盈鼎”)銷售經理曹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因為中石化拒絕銷售公司生產的生物柴油,云南盈鼎作為一家民企將中石化以及中石化云南分公司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根據云南盈鼎的訴求,希望中石化按照《可再
“其實地溝油的核心危害并不在于骯臟,經過成熟提煉的地溝油,可能并不特別臟,它的威脅主要是短期食用侵害胃腸道,長期食用可能引發癌變。”武警廣東總隊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表示。 地溝油含有多環方烴可致癌 曾主任介紹:衡量食用油質量好壞的一大指標是酸價。“酸價越小,說明油脂質量越好,新鮮度和
民以食為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引發了無數“吃貨”追捧。而在狂咽口水之余,近幾年日益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讓這個崇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國度的民眾感到失落和惶恐。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問題,而食品標準則是食品安全的底線。食品從農田、工廠到餐桌的全過程中,生產、檢測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8月份美國生物柴油產量為1.23億加侖,比7月份增長200萬加侖。看來生物柴油不負眾望發展相當迅猛,但是將目光投向中國,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全國生物柴油生產廠家50多家,總產能超過350萬噸,相當于美國一個月的實際產量。現產能超過10萬噸的生物柴油企業有1
被查獲存在非法使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車間(7月4日攝)。近日,公安部指揮浙江、山東、河南公安機關破獲一團伙生產銷售食用地溝油案件,一條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六大環節的地溝油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新華社發山東格林公司車間污濁不堪,執法人員查獲大量地溝油。浙
■ “地溝油變清潔柴油”追蹤 媒體連續報道引重視 副省長調研傳佳音 媒體連續報道的地溝油變清潔柴油,昨日傳來實質性進展和長遠規劃藍圖的好消息,云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正富一行對本報連續報道的云南納能有限公司昆明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示范項目進行了調研。在看見地溝油“變
中國“地溝油”能否成為全球化生物燃油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將成為業界和公眾關注的下一個焦點。 新聞回放 荷蘭航空公司洲際航線首次使用“地溝油”燃料
提起“金菜花”牌菜籽油和“吉象”牌豬油,在云南甚至可以說在西南都是家喻戶曉,以前出名是人們經常食用這個牌子的油,超市隨處可見,現在出名是生產這兩個品牌的豐瑞公司涉嫌生產地溝油被公安機關查處。誰曾想到這家占云南市場份額30%的著名龍頭企業其生產的“吉象”牌桶裝豬油和豬油調合油竟然是摻雜地溝油加工而
地溝油,幾乎成了中國當下日益嚴峻的食品問題的代表,“地溝油檢測”更是熱門話題。 從去年12月開始,衛生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兩次向全國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5月22日,衛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種檢測方法,正對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評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具體細節。 許多人不能理解:
地溝油如何從餐桌上走開 為什么,地溝油在其他國家能夠成為清潔燃料,而在中國,卻大多流回餐桌 地溝油的要害不在取之“地溝”,而在于這些多次油炸、使用過的油,在氧化過程中會產生醛、酮、過氧化物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地溝油中的主要致癌物是黃曲霉素,其毒性相當于等量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
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生物柴油與其制作原料 日前,中國石化研究開發的新一代生物柴油技術在石家莊煉化公司中試裝置試驗成功,變餐飲廢油為生物柴油產品,成功推進了我國生物柴油技術的發展,餐飲廢油變生物柴油產品的“夢想”終于照進了現實。 生物柴油是動植物油脂與甲醇反應生產的一
如果沒有自上而下的推廣,生物柴油將很難被市場和大眾所接受。 近日有研究報告顯示,北京霧霾成因中機動車排放僅占4%這一研究結果遭受到不少質疑的聲音。 環境保護部監測司副司長朱建平表示:“我們也說不清楚霧霾的產生到底有哪些貢獻源。做霧霾的源解析需要一年以上時間的監測。” 中科院一位
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公司工作人員展示生物柴油與其制作原料 日前,中國石化研究開發的新一代生物柴油技術在石家莊煉化公司中試裝置試驗成功,變餐飲廢油為生物柴油產品,成功推進了我國生物柴油技術的發展,餐飲廢油變生物柴油產品的“夢想”終于照進了現實。 生物柴油是動植物油脂與甲醇反應生產的一種類
“地溝油”檢測產品及檢測方法相繼公布,盡管眾多儀器廠商均聲稱自己的產品可以用于“地溝油”檢測,但“我要測”網對相關專家的采訪顯示,到目前為止,“地溝油”檢測尚無科學辦法。 據媒體報道,2012年5月,衛生部正在驗證和完善已收集到的7個“地溝油””檢測方法。時間已過去近半年,截止到目
隨著勘探開發技術的日益進步,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耗竭危機被不斷延后,但來自環境方面的詰問卻在不斷加劇。由此,尋找不可再生資源的替代品,成為世界各國的迫切選擇。 作為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生物柴油被認為既可以緩解能源危機,又可以減緩溫室效應,特別是隨著其合成方法和工藝不斷更新,生物柴油發動機的使
隨著勘探開發技術的日益進步,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耗竭危機被不斷延后,但來自環境方面的詰問卻在不斷加劇。由此,尋找不可再生資源的替代品,成為世界各國的迫切選擇。 作為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生物柴油被認為既可以緩解能源危機,又可以減緩溫室效應,特別是隨著其合成方法和工藝不斷更新,生物柴油發動機的使
中國人一年吃掉300萬噸地溝油 徹底禁絕需10年 [導讀]從餐飲業的餐廚垃圾中提煉1噸地溝油,成本僅300元左右,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掙上七八十元。醫學研究顯示,長期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其中包含的一種有害物質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圖片雖然很惡心,但不可否認,我們都吃過這
提到餐飲業的廢油、地溝油,太多的人不放心——誰知道是不是又回到餐桌上了。記者10月27日從中國石化[-0.70%資金研報]石家莊煉化分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立的生物柴油示范項目已試驗成功,可利用地溝油煉成生物柴油應用于汽車,安全又環保。這項新技術在2015年將開始大規模生產,屆時,
地溝油流向食品領域利潤更高 檢測方法尚在征集階段 打擊地溝油是否該有新思路 12月13日,衛生部網站發出告示,稱為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現公開征集“地溝油”檢驗方法。 這已經是衛生部第二次征集檢驗方法了。 就在前一天,公安部網站發布信息稱,全
12月13日,衛生部網站發出告示,稱為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現公開征集“地溝油”檢驗方法。 這已經是衛生部第二次征集檢驗方法了。 就在前一天,公安部網站發布信息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打擊“地溝油”犯罪破案會戰成效顯著。3個多月來,各地偵
2011年9月14日,石家莊河北金谷油脂公司(以地溝油為原料生產環氧脂肪酸甲酯,一種塑料增塑劑)一天收到60噸原料地溝油,而平時只能收到2噸原料。 唉,跟地溝油玩“躲貓貓”,咱們又輸了! 2011年9月中旬,公安部在“打四黑、除四害”行動中一舉破獲了涉及14省的重大地溝油案,直搗地溝油的“老
知情者致電本報揭秘“地溝油”黑幕 ●保守統計,我市每月至少生產“地溝油”15.2噸 ●提煉“地溝油”者月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今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相關部門對餐飲服
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行,成品油市場陰霾密布,生物柴油的替代之路發展愈發受阻,面對傳統調和柴油組分油常柴、催柴的價格下跌,生物柴油依靠的環保優勢在價格戰面前蕩然無存,廠家利潤倒掛,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原料價格高位施壓。雖然生物柴油廠家現階段日子過得不舒心,其實地溝油原料廠家的日子也是相當糟心的。
隨著勘探開發技術的日益進步,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耗竭危機被不斷延后,但來自環境方面的詰問卻在不斷加劇。由此,尋找不可再生資源的替代品,成為世界各國的迫切選擇。 作為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生物柴油被認為既可以緩解能源危機,又可以減緩溫室效應,特別是隨著其合成方法和工藝不斷更新,生物柴油
地溝油,一個頻頻刺激公眾關于食品安全敏感神經的詞匯。 真正走近它,才知這些看起來黑乎乎、油膩膩,聞起來酸腐無比的垃圾油,也能變身為汽車燃料、化工原料,經過回收再利用生產出市場緊缺的生物柴油、雪白光亮的塑鋼門窗,無異于化腐朽為神奇。 據估算北京每年產生9萬噸地溝油,有效收集量為6萬—7
一家餐館背面的濾油池一所商業大廈地下的濾油池 地溝油,一個頻頻刺激公眾關于食品安全敏感神經的詞匯。 真正走近它,才知這些看起來黑乎乎、油膩膩,聞起來酸腐無比的垃圾油,也能變身為汽車燃料、化工原料,經過回收再利用生產出市場緊缺的生物柴油、雪白光亮的塑鋼門窗,無異
一則“荷蘭航空在中國購買地溝油”的新聞,讓人們看到地溝油的另一妙用———生產航空燃油。合理的處置方式,能否阻止地溝油回流餐桌的腳步?“經濟參考微話題”提出上述疑問引起博友深思。博友認為,技術進步不過是阻止地溝油“上桌”的基礎,解決這一沉疴宿疾,尚需建立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 “循環利用是基,
格外寒冷的冬天,給從事一項工作的人們帶來了便利。在城市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打撈下水道中廢棄食用油脂——“地溝油"獲取暴利。由于低溫使下水道中的油脂冷凝為白色、灰色或是褐色的固體,“乖乖地”呆在下水道里,這給他們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被撈出的“地溝油”中很大一部分經過再次提煉、銷
如果人們發現利用地溝油制造生物柴油等產品,不但能夠得到政策的支持,還有錢賺,那么,又何必冒著違法的風險讓地溝油冒充食用油呢? 近日,北京市衛生局表示,北京將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餐飲服務環節“地溝油”專項治理。各區縣餐館食用油進貨渠道將進行逐一排查,每天須上報與“地溝油”相
近期有關地溝油回流餐桌的報道讓不少消費者對外出就餐感到幾分后怕與擔憂,而與此同時,一些以地溝油為原料進行精深加工的正規回收企業卻屢屢遭遇“無米下鍋”的窘境。 專家指出,地溝油只要不回流到餐桌,其全身都是寶。要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的安全隱患問題除了要在源頭治理和監管責任追究等方面下“猛藥”外,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