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6月9日是認證認可與質量安全暨國際認可日。認證認可雖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比較陌生,但實際上與百姓日常生活、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息息相關。 認證就是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或者標準的評定活動。認可是指對從事認證相關活動的機構、人員、實驗室的能力,予以承認的活動。認證認可是確保質量安全的基礎手段,作為國際上通行的管理方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保障質量安全、促進對外貿易、推動節能環保、加強政府管理、提升社會公共效能等重要作用。 認證市場亂因調查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國累計認可各類認證機構122家,認可范圍內各類現行有效認證證書48.5萬張,堪稱認證大國。但同時,認證的有效性卻不容樂觀。認證過程、認證管理弄虛作假;超認可范圍對外宣傳,誤導消費者;認可資格暫停期間仍然頒發帶認可標志的認證證書……”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簡稱CNAS)秘書處副秘書長樊......閱讀全文
劉堯劉堯 如果沒有學術啄木鳥機構依據法規介入學術生態治理,要恢復學術生態平衡,終究難以見到實效。結果可能是,一個造假者倒下,還可能有無數個造假者野蠻生長。 廈門大學教授傅瑾因偽造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文憑被辭退,北京化工大學教授陸駿履歷造假被開除……近年來,隨著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
一、測試服務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發展,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動,測試服務業發展迎來空前機遇。測試服務業在質量提升戰略中的核心地位日趨凸顯,以數據信息流服務相關產業的支撐作用日漸突出,以測試手段變革對學科發展的引導作用日益顯著。針對測試服務業的發展與改革,國家政策已多
7月3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全文如下。 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以下簡稱“三評”)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全文如下。 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以下簡稱“三評”)改革是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
種種隱秘的潛規則,使本該是誠信砝碼的各種認證體系,成為新的利益蛋糕。 認證怪圈:誰來認證認證機構 中國的認證市場正在怪圈中徘徊。 “有機”、“綠色”、“純天然”,各種夾雜著英文縮寫的認證標志鋪天蓋地,認證體系名目繁多,卻真偽難辨;認證咨詢、認證中介、認證代理,
質 量 發 展 綱 要 (2011-2020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我國質量總體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綱要。 一、質量發展的基礎與環境 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質量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機械基礎件 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
在2019年12月20日召開的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三屆六次常務理事會上,協會發布《2018認證機構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研究了2018年認證認可行業的總體發展狀況,基于數據分析反映了行業的發展水平和現狀,并引領認證機構發展。現將《報告》全文發布,供行業參考。前言 認證認可是重
近二年來,中國乳業一直處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地”。 今年以來,國內乳業就接二連三地發生問題:三聚氰胺問題奶粉重返江湖、乳業新國標被質疑倒退25年、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問題洋奶粉頻叩國門、問題奶粉疑重新包裝上市……一波又一波的乳業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國內消費者的神
2015年11月5日,深圳美蓮小學校園內,涉毒跑道和操場正被鏟除,塑膠材料一塊塊被鏟起成長條狀。 圖/視覺中國 制圖內容:綜合媒體公開報道 新京報制圖/許英劍 深圳嚴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限制多種新材料;上海擬規范生產施工全流程;國家標準醞釀修改 14日凌晨,北京市教委就部分學校因翻修或新
環境影響評價(以下簡稱“環評”)制度是我國生態環保領域一項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所獲得的監測數據是環評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數據。受各種因素影響,目前環評現狀監測工作存在一些問題,急需用相應的制度予以規范,從而保證現狀監測數據準確可靠。 環評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工
液化氣摻混二甲醚廣東標準即將出臺,涉及系列民生問題仍存爭議。 今年初,南方日報對珠三角部分加氣站違規摻加二甲醚的現象進行了系列報道,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強烈反響,也引起高層領導關注,一場波及全國的嚴打整治風潮隨之掀起。 今年7月30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液化
繼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崔永元爆出多地存在非法種植轉基因作物一事之后,海南省農業廳不久前發布通報,承認在部分縣市的農場中查獲轉基因玉米、棉花,并依法銷毀。但關于涉事單位的信息,至今尚未披露。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批準轉基因主糧種子的商業銷售。不過在中國,因為沒有統一的、專業的農業
昨日,質量與認證微信發布《全國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出臺一文引發行業熱議,檢驗檢測機構整合話題再次成為熱點。今日,認證君發布《指導意見》全文,并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整合試點方案》,文章雖長,但干貨很多。 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是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多年努力,質檢系統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伴隨著我國大學飛速發展而夾雜著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滾滾洪流,承載著追求真理使命的教授,在堅守知識化身、正義力量、人類進步張力、人類精神家園守護神的道路上,時常遭遇學術功利的陷阱,學術生命之燈在學術功利的疾風暴雨中掙扎著。近年來,因學術功利恣意蔓延而引發的“學術墮落”丑聞越
日前,一篇“史上最牛碩士論文”引起網絡熱議,揭發者稱該論文抄襲嚴重。為了遏制學術不正之風,今年中國部分高校開始啟用“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在高校畢業生進入最后的答辯期,這種論文“測謊儀”在新疆、武漢、上海等一些高校的實際使用,引來不小的震動。然而,有矛就有盾,針對“測謊儀”,一種幫助學
為促進我國工業產品質量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9日發布《工業產品質量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包括工業產品質量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規劃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組織實施等六部分,旨在指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2號),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實施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我國檢測認證行業起步很晚,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檢測認證行業的市場規模和國際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據國家認監委公布的數據,2014年我國檢測認證行業的交易規模達到2105億元,2015年預計將超過2574億元,預計未來幾年,檢測認證行業市場規模將呈高速增長趨勢。同時,從20
施恩奶粉究竟有什么貓膩,遠非短期所能洞察。 從被曝舊款奶粉三聚氰胺超標百倍,到“100%進口奶源”頻遭質疑,再到“美國品牌”身份受媒體刨根問底調查,施恩奶粉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6月15日,施恩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致歉聲明。 施恩公司在兩份聲明中首度公開承認,“施恩公司、包
“沒時間達到錄取分數線,有時間作出高質量研究?”“本科生獨立寫論文都困難,何況高中生了”“潛規則都快變成‘明規則’了”……就在“蘇小妹”學術不端事件剛剛謝幕后不久,一篇題為《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又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和激烈討論。從辛辣諷刺的言語中,不難窺見公眾對于
又是一年中秋時,一塊10年前的月餅,再次引發了公眾對食品安全這一熱點話題的高度關注。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的方先生稱,自己家里有盒“古董月餅”,生產日期是2005年,到現在已經有10個年頭了,可是看上去卻完好無損。不少網友認為,月餅能放這么久一定是防腐劑添加太多。 9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
據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消息,為幫助自費出國留學人員正確選擇國外學習學校,加強對自費留學中介活動的監管,引導自費留學中介機構與國外正規學校開展合作,教育部通過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www.jsj.edu.cn)和中國留學網(www.cscse.edu.cn)公布了33個中國公民主要留學國家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 9月15日光明日報一版刊發了消息《規范學術端正學風刻不容緩》,深度報道版“規范學術端正學風”欄目刊登了《學術的天空需要凈化》。日前,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專門約請光明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談了他的見解。記者:高校出現的作假、抄襲、剽竊等反映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批準發布《旋轉電機 定額和性能》等177項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批準177項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包括金礦石化學分析方法測定,納米技術生物樣品中含量測量方法,軟釬劑含量測定方法,測定方法涉及了火
近日,質檢總局下發了《全國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全篇近5000字,既有對質檢系統整合工作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的宏觀要求,又有對具體整合路徑的詳細描述;既有對重點整合任務及完成時間的“硬約束”,又有為確保整合任務順利完成而提出的保障措施。如果說去年
2018年以來,大規模撤稿事件、學術造假等重大學術不端事件頻發,震動了科學界甚至整個社會,嚴重損害了中國科學家的形象,也產生了惡劣的國際影響。如何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已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近日,來自科技界、學術界和出版界的專家代表聚首由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
2018年以來,大規模撤稿事件、學術造假等重大學術不端事件頻發,震動了科學界甚至整個社會,嚴重損害了中國科學家的形象,也產生了惡劣的國際影響。如何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已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近日,來自科技界、學術界和出版界的專家代表聚首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
【編者按】 《世界首款石墨烯產品出爐,中國石墨烯技術領先全球》《英國雜志密集關注中國科技》《中國真牛!這8個行業領先全世界》《外媒:“中國式創新”將對世界產 生深遠影響》《“中國制造”力保全球競爭力》……一段時間以來,一些為中國創新“點贊”的文章在網絡熱傳,讓關
在科技工作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今天,科研誠信不可避免地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任何一次學術不端或是科研失范事件都會被媒體用放大鏡審視,也必然會降低公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和信心。 對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指出,科學界必須堅定地維護和促進科研誠信,讓每位科研人員都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