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第四次峰會前夕,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接受了中國媒體聯合采訪。采訪全文如下: 1.您即將出訪中國,您對此行有何期待?您期望即將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峰會取得哪些成果? 答:我總是很樂于造訪好客的中國。我高興地看到,我們的鄰居在我們眼前發生著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上海就是這個變化的鮮明見證。 中國是我們可以信賴的朋友,擴大與中國的交往,無疑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現在,俄中合作進入到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新階段。如果我把這種合作稱為兩國悠久交往史中的最好合作,也并不過分。 我期待再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我和習主席有著良好的工作關系和親切的私人交往。此次會面,我們將回顧之前所達成協議的落實情況,并確定一些未來的新目標。我相信,我們即將舉行的會談,將為進一步加強雙邊各領域合作、深化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相互協調注入強大動力。本次峰會的成果以及面向未來......閱讀全文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在能源領域擴大開放,中國可不僅是說說而已。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原油進口大幅增長,進口3946萬噸,同比增長14.7%,增速比上月加快14.1個百分點;天然氣進口682萬噸,同比增長34.2%,這也意味著天然氣進口連續7個月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 “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最大的能源
在能源領域擴大開放,中國可不僅是說說而已。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原油進口大幅增長,進口3946萬噸,同比增長14.7%,增速比上月加快14.1個百分點;天然氣進口682萬噸,同比增長34.2%,這也意味著天然氣進口連續7個月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 “中國現
中國是世界能源資源版圖變化的利益攸關者,世界能源資源格局變化對中國能源資源安全將產生全面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必須以前瞻性戰略思維謀劃應對舉措 未來十年,中國將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工業化將進入后期階段,城鎮化率也將達到60%,能源資源約束強化將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總體而言,未來十年全
中國能源安全目前和未來將面臨嚴峻挑戰,中國石油進口源集中于中東、非洲且多為局勢動蕩地區需投入更多精力;中國石油海路運輸途徑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因而受到一些國家掣肘的可能性在增加;美國于2017年起對日本出口天然氣將對亞太地區的天然氣市場產生很大影響。從國內看,我國單位GDP的能耗過高,“高
當美國總統奧巴馬嘗試推銷以美國主導的亞洲貿易秩序時,中國與俄羅斯已經朝著更緊密的經濟和政治關系邁進了一大步,規模巨大的能源協議成為強化中俄未來幾十年伙伴關系的基石。 繼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4000億美元天然氣大單后,中國和俄羅斯又在幾個月后達成了第二輪天然氣供應框架協議。中俄密切互動反映出亞洲
目前,俄羅斯石油公司每年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支線向中國出口1500萬噸石油。 在習近平與普京的共同見證下,中俄政府簽署了有關擴大原油貿易合作協議,以及有關天津煉油廠建設和運營合作協議,兩國石油領域合作由此邁出突破性的一大步。 俄羅斯石油巨頭――俄石油公司是簽字儀式上的主角:它與中石
今天(7月30日),第67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8年)》(以下簡稱“《年鑒》”)在北京發布。《年鑒》編制團隊負責人、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將去年的能源數據概括為“前進兩步,后退一步”。 2017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2.2%,高于其過去十年均值1.7%。 2017年是天然氣強勢增長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強大,俄羅斯與中國的經貿往來也日益密切。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12年,俄中貿易額為875.1億美元,同比增長 5.1%,其中俄對華出口357.2億美元,同比增長2.0%;自華進口517.9億美元,同比增長7.4%。對華貿易逆差160.7億美元。自2010 年以來,中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強大,俄羅斯與中國的經貿往來也日益密切。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12年,俄中貿易額為875.1億美元,同比增長5.1%,其中俄對華出口357.2億美元,同比增長2.0%;自華進口517.9億美元,同比增長7.4%。對華貿易逆差160.7億美元。自 2010年以來,中國一直
2月24日上午10:00,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做題為《對我國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的科普講座。以下為講座實錄: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為公眾講解中國能源、環境等相關問題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 精彩語錄: ?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是倒U型,
5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上海共同見證了中俄兩國政府《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的簽署。 消息傳出,莫斯科時間21日13時30分,俄氣股票市值就應聲上漲了2%,升至每股148.55盧布。而就在一
所以對應的能源規劃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日益關注和重視的問題。所謂的能源規劃自身是指根據對應的時期的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整體計劃,通過內在的規律進行針對性的結合并進行下一步的能源需求預測,從整體結構以及生產轉換等各個環節進行安排。一個國家或者對應的地區能源規劃的核心是要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開展貼合實際
16日,2018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在山西太原開幕。 9月16日,2018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在山西太原開幕。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際智庫和協會等專家學者及企業客商齊聚太原,共商國際能源產業發展,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能源革命會展品牌。&nbs
圍繞烏克蘭危機,美歐與俄羅斯正上演制裁攻防戰。一些媒體認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政經爭斗反而有利于中國。這種觀點經不起推敲,更難讓人信服。對中國而言,西方與俄羅斯交惡,不是鷸蚌相爭,反可能是城門失火,當局者不可不察。 持“漁翁得利”論者主要論據有二。其一,西方與俄角力,俄油氣出
在日前媒體運用百度搜索指標的統計中,霧霾(環保)議題在兩會前十大熱點議題中排名第一,并且搜索份額占比高達43%,遠遠高于其他議題的關注度。而在兩會期間,北京依然“霾”伏不斷,用一位政協委員的話說,“只要不刮風,北京就是霾城”。兩會會場上,霧霾也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大面積的持續霧霾天氣
(青島上合峰會)前瞻:上合組織成員國能源合作亮點紛呈 中新社北京6月3日電 題:上合組織成員國能源合作亮點紛呈 作者 王慶凱 經歷17年的風雨洗禮,上海合作組織由最初聚焦于地區安全和平穩定,發展成為今天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密切合作的區域性多邊合作組織。尤其是在能源領域,上合組織成員國間
習主席最近提出能源革命和5點要求,深受鼓舞與啟示。5點要求中提到,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以及務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本文謹就建設本土“生物質煤田、油田和氣田”,也就是“一片”談一些體會。 中國能源革命能提“自主”嗎? 崛起中的中國,能源安全乃
美國《國會山報》網站3月20日文章,原題:美國能源獨立對中國是禍是福?隨著頁巖油氣開采技術的革命,美國如今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能源獨立。這種獨立如何影響中國,一直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中國評估美國能源獨立對本國的影響,帶有強烈的不確定性、脆弱性和不安全感。 北京在能源政策中明確三個目標:安全、
德勤有限公司8月11日發布《2014年石油與天然氣現狀盤點》報告指出,北美能源的蓬勃發展即將使美國從能源主要進口國變成能源出口國。這種轉變產生的漣漪效應目前正波及中東、俄羅斯和中國;這種趨勢也將帶來能源供應的新來源,加劇競爭,重塑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并締造國家間更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 德勤有限公
會談前,習近平在上海西郊會議中心廣場為普京舉行歡迎儀式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林伯強教授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俄簽署這個天然氣大單的歷史意義是里程碑式的,這次談判之所以能達成,主要是彼此對談判的心理把握“準確與到位”。一方面,烏克蘭的政局動蕩,讓俄羅斯的天然氣市場受到影響,
中俄能源合作再現新高潮。3月13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一行來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訪問。雙方同意深化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就推進中俄天然氣東線和西線合作項目達成廣泛共識,其中,提出通過東線每年向中方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在這之前十天,俄羅斯總統能源委員會秘書長、俄羅斯石油公
21世紀是能源的世紀,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日漸增多,這也是雙方全面深化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俄購電經歷了從無到有、逐年上升的過程,廣闊的黑龍江江面上,三條輸電線路將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過來,滿足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不僅如此,石油、天然氣甚至核電方面的合作也在快速推進中,一
當前,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重大調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墨西哥等產油國聯合減產協議履約率去年創下20年新高,推動全球原油價格企穩回升。隨著技術進步和頁巖革命的深化,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成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賣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去年中國原油進
2014年以來,國際能源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石油市場經歷了劇烈震蕩,價格全年下跌近50%。在美元強勢、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以及石油供給穩定的背景下,石油價格走勢依然不容樂觀。低油價不僅會引起全球能源結構的變化,還將影響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 6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外能源合作或掀新高潮。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會議)第四次峰會期間,中國與俄羅斯等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將迎來新契機,能源合作在其中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對外能源合作的強化將促進能源供應能力提升,加速下游管道、油氣儲運、銷售等行業發展。 中俄能源合作將加強 俄羅
“覽能源業界風云,為決策提供參考”,這是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自2004年初創刊以來所堅守的辦刊理念。每到年終歲尾,我們總要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國能源界所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全面梳理,并邀請業界專家評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推出2014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這是
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將于30日在俄羅斯南部城市索契舉行。應俄羅斯聯邦政府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邀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將率團出席會議。德沃爾科維奇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俄羅斯重要的外交伙伴,也是主要的貿易伙伴,目前兩國經貿關系穩步推進,并將得到持續發展。
當地時間12日下午,李克強總理乘專機抵達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這是李克強作為中國國家總理首次訪俄。 10月13日,在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后,中俄雙方簽署包括東線天然氣供應、高速鐵路、核能、旅游等多項合作備忘錄。據路透社報道,13日兩國共簽署了38項協議,包括1500億
全球變暖已經得到世界絕大多數科學家的證實,也就是說氣候變化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認可的問題。對于中國來說,中國近兩年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中國專家經過研究之后,認為氣溫升高了0.5~0.8攝氏度,這個溫度比全球的情況要略高一點。 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