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航局成功驗證引力波太空探測技術
總部位于巴黎的歐洲航天局7日宣布,數月前發射升空的“LISA探路者”探測器,已成功驗證了在太空探測引力波的關鍵技術。 去年12月3日,作為歐航局引力波太空探測計劃的前期任務,“LISA探路者”探測器由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并于今年1月底抵達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目標軌道,圍繞太陽和地球連線延長線上的“拉格朗日點”飛行。而它的科學探測之旅則從3月正式開始。 “LISA探路者”探測器內帶有兩個質量為2千克、邊長4.6厘米的金鉑合金立方體。科學家希望通過觀測這兩個處于自由落體狀態且彼此相距38厘米的立方體在運動中相對位置的變化,以證明引力波的存在。 為證明引力波的存在,探測器在軌道飛行過程中不能夠與這兩個立方體相觸碰,不被任何外力干擾。為達到理想的探測狀態,研究人員首先對探測器內部的零件進行了極為精確的設計配重,平衡兩個立方體所受探測器本身的引力。 “LISA探路者”還要抵達拉格朗日點。拉格朗日點又叫平動點,探測......閱讀全文
東方科技論壇聚焦引力波探測器建設
在以“干涉儀探測引力波最新進展及創建中國引力波觀測的可能性”為主題的第247期東方科技論壇上,莊松林、羅俊、朱能鴻等院士專家深入研討了引力波探測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在我國開展探測引力波及建造激光干涉儀引力波探測器的可行性,同時探討了引力波探測工程的尖端科學技術對我國其他領域的積極推動作用。 “激光
意大利引力波探測器因故障推遲重啟
不久以后,物理學家將繼續對天體物理學“怪物”——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進行探測。但是,3個探測器之一、位于意大利的室女座探測器(Virgo)目前卻遇到了技術問題,將延遲其重新啟動的時間。3年前,所有探測設施為了維護和升級而關閉。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將只有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華盛頓州激光干涉引力
歐洲航天局首次收到俄羅斯火星探測器“回音”
在杳無音訊13天后,正緩緩下墜的俄羅斯火星探測器在11月22日給歐洲航天局設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地面測控站傳來了“回音”。專家認為,這說明該探測器還“活著”。 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歐洲航天局23日發布的消息說,在格林尼治時間22日20點25分,歐航局設在澳大利亞西部的一個小型地面測控站,用
我國專家呼吁盡快啟動建設引力波探測器計劃
科學界目前普遍認為,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4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后不到次方秒的時間里,宇宙以快到無法想象的速度急劇膨脹,留下層層時空/“漣漪”—原初引力波。為了能直接觀測到引力波,發達國家紛紛建造引力波天文臺。10月13日舉行的第247期東方科技論壇,與會專家一致呼吁,中國應該盡快啟動自
電磁波和引力波
也難怪很多人對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質疑,因為這次結果的確是太突然、太幸運了。并且,盡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就預言了引力波,但他對自己的這個預言的態度也是反反復復頗為有趣的。愛 因斯坦本人直到1936年對此還尚未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得出“引力波不存在”的結論!但因為該文中他的
空間引力波探測: 在太空中捕捉引力波“音符”
日前,一條有關空間引力波探測的消息在天文圈被刷屏。 據歐洲太空局(以下簡稱歐空局)官網報道,其下屬科學項目委員會在6月20日舉行的會議中一致決定,將探測引力波的激光干涉空間天線(LISA)正式確定為歐空局第三大型空間任務(L3)。根據時間表,LISA將在2034年開始從空中探測引力波。 事實
歐美探測器同時發現第四次引力波
2015年9月、2015年12月和2017年1月先后3次探測到的引力波,都由LIGO單獨完成。新加入的Virgo探測器位于意大利比薩,項目組由20個歐洲研究團隊的280多名物理學家和工程師組成。2017年8月1日,升級后僅兩周,Virgo就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事件。 引入第三臺干涉儀,從三
NASA計劃用高空氣球探測器搜尋原初引力波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消息,該局科學家27日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射探測氣球——原初膨脹偏振探測器(PIPER),搜尋原初引力波,并證明宇宙的暴脹理論。 國家天文臺張承民研究員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稱:“根據暴脹理論,宇宙誕生后經歷過一個劇烈膨脹的階段——暴脹階段,此過程可能
歐美探測器同時發現第四次引力波
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外景圖片來源:Virgo官網 科學家第四次捕捉到引力波。美國和歐洲兩個引力波項目組27日在意大利都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兩個項目組的3臺干涉儀首次共同探測到了“時空漣漪”,不僅再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還更準確地定位了產生引力波的黑洞位置。 發布會稱,2017年
歐洲開始設計第三代引力波望遠鏡
在歐盟向一項設計研究提供300萬歐元的資助后,物理學家日前公布了他們的引力波望遠鏡研制計劃,該項目為研究宇宙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 研究人員希望耗資10億歐元的愛因斯坦望遠鏡(ET)不但能夠探測所謂的時空微脈動——在這10年里,許多探測器都希望能夠實現這一目標,而且能夠對形成它們的宇宙大災難作出
美引力波觀測站升級:有望首次探測引力波
1916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這是遙遠宇宙極端天體事件的產物,如同時空中的漣漪 據國外媒體報道,引力波被認為來自宇宙中大質量天體的碰撞、爆炸等,是宇宙中最恐怖的能量釋放,比如超新星爆發、黑洞碰撞等。但科學家對引力波仍然不十分了解,原因在于我們很難探測到引力波,引力波雖
電磁波和引力波(一)
也難怪很多人對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質疑,因為這次結果的確是太突然、太幸運了。并且,盡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就預言了引力波,但他對自己的這個預言的態度也是反反復復頗為有趣的。愛因斯坦本人直到1936年對此還尚未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他曾經在一篇論文中得出“引力波不存在”的結論!但因為該文中他的計算有一個
電磁波和引力波(二)
用什么“尺子”來測量這么小的長度變化?科學家們又請出了引力波的大哥-電磁波,以激光的面貌出現。所用儀器是和1887年邁克耳遜的干涉儀[7]基本同樣的原理。干涉儀向不同方向發出兩束激光,在兩個長臂中來回后進行干涉,從干涉圖像則可以測量出兩臂長度的微小差異。這種設備是愛因斯坦的幸運神,當年邁克耳孫和莫雷
歐航局發射“LISA探路者”引力波試驗探測器
法國巴黎時間3日5時04分(北京時間12時04分),歐洲航天局用于驗證太空引力波觀測技術的“LISA探路者”探測器由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一個世紀前,愛因斯坦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從理論上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認為它產生于大質量天體加速、碰撞或者黑洞合并等天體事件。
走近引力波探測器之父——從小混混到科學家
他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這就是他自身魅力的一部分。Rainer Weiss 圖片來源:Ken Richardson 50年前,Rainer Weiss便設想出一種探測引力波的方法。引力波是由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時空中無限小的漣漪。去年9月,這一夢想終于成真。當時,1000名利用
引力波真的存在嗎?
近日,一條關于神秘引力波被發現的傳言正在迅速擴散。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布消息稱自己收到可靠證據,美國激光干擾引力波觀測站(LIGO)已成功偵測引力波。媒體廣泛跟進了這一消息,并稱LIGO研究團隊正收集數據撰寫報告。若傳聞屬實,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一項預測將得
印度加入尋找引力波大軍
2月5日,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在查謨市召開的印度科學大會上宣布,印度希望在探測引力波的國際合作中扮演東道主的角色,即讓一個關鍵設施落戶印度。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由復雜的光學干涉儀組成,這些設備分別坐落在相隔 3000千米的不同地區,諸如美國華盛頓州漢福德市、華盛
歐洲航天局(ESA):3年后歐航局發射無人太陽探測器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歐洲航天局(ESA)近日稱,將于2017年發射接近太陽的無人探測器(Solar Orbiter)會使用史前人類涂飾洞穴壁上的一種顏料,即黑色磷酸鈣作為防輻抗熱涂料,猶如防曬霜可以有效避免高溫。 這種涂料來源于燒焦獸骨的木炭,其與3萬年前法國南部的原始人類用于涂
中國引力波探測項目將整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武向平8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中國引力波探測有望納入未來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統一部署的中國引力波探測項目即將啟動。 實際上,在美國成功探測到引力波之前,中國相關的引力波探測計劃早已啟動,比如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在2008年就發起了
引力波探測,中國沒有缺位
近日央視首次揭秘了我國引力波探測計劃,這一神秘研究再度走入國人視線。 談到引力波,很多人的問題從“引力波是什么”,變成了“諾獎已被國外摘得,我們為什么還要探測引力波?” “發現引力波只是開始,引力波研究還有一大波‘諾獎’在等著被摘取。”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在我國目前唯一的引力實驗
LIGO或首次“看”到引力波
中子星合并模擬圖,白色代表磁力線。 近日,《新科學家》雜志官網率先發布獨家報道稱,全球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可能探測到另一種此前未被觀察到過的新型引力波,即距地球1.3億光年的長蛇座內NGC4993星系的兩顆中子星合并產生的可見光信號,哈勃等多個望遠鏡可能已經“捕
LIGO宣布再次探測到引力波
北京時間16日凌晨,LIGO在美國天文學會宣布直接探測到了雙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波,這是自今年2月份以來LIGO第二次宣布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同時發布會上還透露了一個疑似引力波信號。 “LIGO在短短四個月之內發現兩個確鑿、一個疑似引力波事件,說明今后引力波探測的事件率要比我們以前預
天文學家可能探測到黑洞碰撞發出的光
科技日報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29日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可能首次探測到兩個黑洞相互碰撞發出的光,為了解這些神秘的黑暗物體提供了機會。 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甚至光線都無法逃逸,因此很難觀測到黑洞。而且,天文學家此前也沒有直觀地看到過兩個黑洞之間的碰撞。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
歐洲航天局首次在火星上“直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98.shtm
天文學家可能探測到黑洞碰撞發出的光
兩個黑洞并合(藝術圖)。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 據美國太空網29日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可能首次探測到兩個黑洞相互碰撞發出的光,為了解這些神秘的黑暗物體提供了機會。 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甚至光線都無法逃逸,因此很難觀測到黑洞。而且,天文學家此前也沒有直觀地看到過兩個黑洞之間的碰撞。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
歐航局成功驗證引力波太空探測技術
總部位于巴黎的歐洲航天局7日宣布,數月前發射升空的“LISA探路者”探測器,已成功驗證了在太空探測引力波的關鍵技術。 去年12月3日,作為歐航局引力波太空探測計劃的前期任務,“LISA探路者”探測器由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并于今年1月底抵達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目標軌道,圍繞太陽和地
歐洲航天局在英國設立歐洲太空應用與電信中心
5月14日,歐洲航天局(ESA)在英國牛津Harwell科學與創新園設立了歐洲太空應用與電信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Space Applications and Telecommunications,ECSAT),英國大學與科學大臣David Willett
歐洲建愛因斯坦望遠鏡觀看黑洞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18日(北京時間)報道,為在探測引力波這場競賽中拔得頭籌,歐洲萬有引力天文臺(EGO)正在建設全新的愛因斯坦望遠鏡,有望讓科學家首次直接看到黑洞,并管窺宇宙誕生時的情景。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首次提出引力波的概念。他認為萬有引力是一種
天文臺“賣關子”:周一晚10點泄露什么天機?
這兩天,國內外天文圈不約而同地賣起關子——紛紛聲稱要有大事宣布,卻又個個神秘兮兮、守口如瓶。 在國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將在北京時間16日22時舉行發布會,介紹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及其全球合作伙伴的新發現。同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將宣布“一個先
打造捕捉引力波高能輻射的天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在本次宣布的項目中,將首先發射的衛星名叫“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 這個項目針對近年來新出現的引力波研究重大機遇,采取了“短平快”的策略,成為空間先導專項實施以來首個機遇型項目。 抓機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