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于蛋白指紋圖譜隨訪的推薦方案對治療后的癌癥患者,應用蛋白指紋圖譜檢測,可監控癌癥的復發和轉移,檢測的時間可參照關于蛋白指紋圖譜隨訪的推薦方案:術后或放、化療結束后第6周開始第1次復查;3年間每3個月一次;3到5年間每半年1次;5到7年間每年1次;7年后可停止復查;期間如發現升高,1月內再復檢1次,二次升高確證癌癥復發或轉移,約比臨床早3到13個月。及時追加治療,將有效延長病人生命。 五、關于蛋白指紋圖譜的檢測原則治療前測定1-2次;治療后第1次測定應在治療后的2~14天內;治療后第1年和第2年,開始時每月1次,待蛋白指紋圖譜顯著降低后每3月1次;治療后第3年到第5年,每年測定2次或每年1次;治療后第6年起,每年測定1次。 六、良性和惡性疾病的鑒別原則某些非腫瘤的良性疾病的某些蛋白指紋圖譜指標也會出現升高,如部分急性炎癥:肝炎、結核;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類風濕等;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在動態觀察中一些......閱讀全文
一、前言 《中國藥典》2020 年版的編制,正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是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實現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由制藥大國 向制藥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實施藥品標準提高行動,編制好新 版《中國藥典》,對于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推進
一、前言 《中國藥典》2020 年版的編制,正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是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實現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由制藥大國 向制藥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實施藥品標準提高行動,編制好新 版《中國藥典》,對于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推進醫藥
質譜技術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離和檢測帶電粒子質荷比的分析技術。隨著離子源及質量分析器技術的變革、質譜儀器設計的快速改進等,質譜技術已成為化學分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和深入。 由于質譜技術的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單次分析
質譜技術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離和檢測帶電粒子質荷比的分析技術。隨著離子源及質量分析器技術的變革、質譜儀器設計的快速改進等,質譜技術已成為化學分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和深入。 由于質譜技術的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單次分析
質譜技術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離和檢測帶電粒子質荷比的分析技術。隨著離子源及質量分析器技術的變革、質譜儀器設計的快速改進等,質譜技術已成為化學分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和深入。 由于質譜技術的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單次分析
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1808組)是在許國旺研究員領導下的、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最具綜合實力的課題組之一,其前身是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氣相色譜組,2001年更名為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色譜理論及應用基礎研究,優勢研究領域為應用色譜及相關技術進行石油、化工、食品、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舉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4月19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辦、復旦大學生物科學研究院協辦的“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獨山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圍繞LC-MS/MS技術在我國臨床檢驗領域的應用,邀
毅新博創實驗室實驗員操作質譜儀兩臺質譜儀與美國Biodesix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重慶醫療產業基金簽約 陳 捷 本報記者 操秀英 2017年 1月,美國Biodesix公司宣布和北京毅新博創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宣布利用毅新博創Clin-ToF質譜平臺,對Biodesix公司持有的VeriSt
隨著中藥科技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出現了諸多新技術、新方法,如中藥分離純化技術與測試、仿生提取法、高速離心分離技術等。這些新技術和方法的應用,使得中藥分離既符合傳統的中藥理論;又能達到高效分離和純化的目的,本文簡要介紹了該方法原理及具體的實操方式(實例),這些技術在中藥分離純化的研究方面有著重要的參考價
3月6日,CDE發布《已上市中藥生產工藝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簡稱“2017年版指導原則”,下同),這是2011年《已上市中藥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一)》(簡稱“2011年版指導原則”,下同)發布后首次更新。無論是2017年版指導原則還是2011年版指導原則,都沒有含括中藥注射劑
2011年4月20日,第二屆全國藥品質量分析論壇的第二天,首先進行了為期半天的分會報告,從事化學藥品、生化藥品、中藥、中藥注射劑、藥包材/藥用輔料的專家學者繼續給出了精彩的報告,每場報告后都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下午,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林瑞超教授、江蘇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的樊夏雷主任、國家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中國藥典》) 是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和使用藥品必須執行的標準, 《中國藥典》每 5 年的增修訂已成為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醫療機構、科研單位等關注的熱點。中藥材是生產中藥飲片的原料, 中藥飲片是臨床湯劑和中成藥生產的原料, 是保障中醫臨床用藥和中藥產業健康發展的
2013年4月20日第三屆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大會在北京亦莊隆重召開,此次大會由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主辦,北京中培科檢信息技術中心承辦,國內外專家學者、知名廠商、研發機構等近400人參加了本次盛會,國內外數十名知名學者在會議期間做特邀報告,另有20多家廠商參展。 以下是大會下午精彩的報告: 中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2019年7月18-21日,在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2019醫學裝備展覽會上,全球首個“精準診療臨床質譜中心”一經發布,迅速獲得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國藥控股黨委書記、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理事長、采購與管理分會會長于清明董事長(國藥集團在最新發布的2019《財富》世界50
還記得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cryo-EM,甚至高通量測序技術未出現之前,我們是怎樣進行研究的嗎?其實大家不用回憶太久,因為這不是很久以前的事。在過去幾年間,生物學研究技術進步步伐快的讓人難以置信。 Cell出版社旗下Molecular Cell雜志推出了技術特刊,介紹了新技術
肝臟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復雜多樣,既包括感染、腫瘤等常見因素,也包括自身免疫性、先天性疾病等特殊因素。臨床最常見的慢性肝病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所致,在世界范圍內分別有3.7億和
案例5北京協和醫院:蛋白指紋圖譜早期診斷腎癌早期腎癌(RCC)常無明顯癥狀,且無臨床實用的腫瘤標記物,常延誤診斷。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李漢忠主任指導下在對66名RCC患者進行了蛋白指紋圖譜檢測,共有7個蛋白存在明顯差異,分子質量分別為3190、3931、4040、41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廳字〔2017〕42號)和《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44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對《藥品注冊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起草了《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修訂稿)》,
案例1國際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蛋白指紋圖譜(SELDI)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來診斷卵巢癌從手指取少量血液,應用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蛋白指紋圖譜SELDI蛋白質芯片,在30分鐘之內就可以知道是否患有卵巢癌。國際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了美國FDA和國立癌癥研究所(NCI)的這一研究結果。專家指出,通過
19世紀末“正電荷粒子束在磁場中發生偏轉”被發現后,1912年世界上第一臺質譜儀在英國面世,從此一種通過測量離子電荷質量比,而進行樣品成分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在生物學及醫學上大放異彩。質譜以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分析速度快、多指標同時檢測等特點躋身高端定量檢測分析儀器行列。 分辨率、靈敏度、質量
2008年,PUBMED數據庫中以"mass spectrometry"為關鍵詞的文章量已超過1萬篇/年,近十年來明顯呈逐年攀升的趨勢。目前常用于臨床診斷領域的質譜技術包括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四極桿液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月13日,北京地區“質譜沙龍”學術交流年會在北京朝陽醫院隆重舉行。本次年會主旨是深入交流臨床質譜技術,廣泛拓展應用創新,促進合作和開發,使質譜技術深入應用于醫藥科研和臨檢。本次年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辦,SCIEX中國、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本次會議共有2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日前發布了《關于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0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是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對我國未來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帶動性的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主要支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基礎研究領域和重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2月1日,第九屆藥典委員會第三次委員大會暨2010年版《中國藥典》編制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2010年版《中國藥典》編制工作的圓滿完成,標志著國家藥品標準提高行動計劃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對于保障公眾用藥安全,促進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藥典》每5年一版,那么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代,許多DNA序列信息僅
總局關于發布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 (2016年第146號) 為加強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工作的監督和指導,進一步提高注冊審查質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制定了《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見附件),現予發布。 特此通告。 附件:一次性使用血液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6日,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領域中心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海淀區生物與健康產業協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師大研發實驗基地,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清華研發實驗基地協辦,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