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解決農村污水直排問題推動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
近日,由生態環境部、住建部聯合組成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組進駐安徽省蕪湖市,督查黑臭水體問題。蕪湖市政府對督查組發現并交辦的群眾舉報“弋江區南區工業區污水污染漳河水系”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給出了黑臭水體產生原因的初步調查結果:農民養殖及農業生產面源污染和周邊農村居民集聚區生活污水直排;農村水系多年未開展清淤工作,老塘淤泥較多,沖擊堆積在閘門附近,水系流通不暢等。圖片來源于網絡 筆者認為,就農村黑臭水體的產生而言,根本原因是農村生活污水直排,主要包括沖廁水、洗浴洗滌水、廚房排水、家庭農副產品及畜禽散養排水等。農村生活污水直排不僅直接產生黑臭水體,而且,久而久之會形成黑淤泥。在污水直排的情況下,要想治理,只能通過雨水或其他水源沖走污水,于是黑臭水體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農村生活污水直排是個較為普遍的問題。2016年,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22%,農村生活污水直排已成為農村河流和湖泊等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閱讀全文
加快解決農村污水直排問題-推動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
近日,由生態環境部、住建部聯合組成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組進駐安徽省蕪湖市,督查黑臭水體問題。蕪湖市政府對督查組發現并交辦的群眾舉報“弋江區南區工業區污水污染漳河水系”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給出了黑臭水體產生原因的初步調查結果:農民養殖及農業生產面源污染和周邊農村居民集聚區生活污水
關于印發《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的通知
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401/t20240122_1064305.html 名 稱關于印發《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的通知
黑臭水體的治理技術
研究背景 近幾年,隨著國內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整治效果逐漸體現,但也出現了治理后水質不穩定,黑臭現象反復的問題。研究表明,該問題主要與內源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和外源污染物的輸入有關,因此,實現長效治理除應保證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外,內源污染治理及治理后水環境的生態修復成為關鍵。目前國
生活污水治理新案出臺,2025年消滅黑臭水體
全面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理機制,全市新增1440個、累計3093個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日前,《滄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2021—2025)》出臺,方案提出到2025年,環境敏感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全面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
黑臭水體治理還要重重闖關
治理黑臭水體時,第一步是先恢復水體,第二個還要建立起地方政府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不能一邊在治理,另一邊在增加黑臭水的排入,要注意控制增量。如果新改擴建的工程沒有配套污水管線,而流域內污水處理廠又滿負荷,那么應該規定項目不能建設。 ――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其軍 今年4月發布的
黑臭水體治理需要“組合拳”
業內人士表示,治理黑臭水體要避免陷入重治理、輕保持,重晚期、輕長效的誤區,重視長效的治理模式,針對不同河流特點,將現有技術集成,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理效果。 ●我國的河道黑臭水體治理,應當和海綿城市建設有機結合,同時,還應當綜合管網建設、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等 ●黑臭水體治理,模式比技術更重要
治理黑臭水體正需眾人拾柴
2015年4月,“水十條”出爐,黑臭水體整治引入了公眾參與機制。哪條河該治理,要聽老百姓的;治理效果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 今年2月18日,住建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推出了“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發布”平臺。同步開通的“城市水環境公眾參與”微信公眾號,公示全國黑臭水體名單和每周監督舉報統計。
黑臭水體治理:時間過半,進度如何?
各地取得階段性成果,不同類型企業參與發揮所長環能科技第五代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對同里古鎮入河補充水進行水質凈化與保持。圖為同里古鎮。 資料圖片 ◆中國環境報記者 崔煜晨 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發布,其中重點工作之一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引發業內聚焦。隨后201
黑臭水體治理-21城市未達目標
從生態環境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5月上旬起,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32個督查組,分三個批次,對30個省(區、市)70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993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截至目前,已結束現場督查階段的工作,形成了督查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通報函和問題清單。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有序治理農村生活污水
“對于中國農村及分散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及運營,不能照搬現有的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模式,而要尋找一個適合我國國情且工藝簡單、設施設備少、維護費用低的系統模式。只有這樣,大批的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及系統才能建得起,用得上,管得住。”這是江蘇新源環保公司副總工程師徐路遙對農村污水處理工藝選擇及運行方式的理解
農村水體污染嚴重-推進治理迫在眉睫
前兩年一次下鄉調研,看到廣袤田野溝渠縱橫,但條條溝渠都變“黑”了,在碧藍的天空映襯下格外扎眼。一條條“黑溝”在車窗閃過,腦海里的印記卻遲遲抹不掉。隨后每一次去鄉鎮調研,我都會格外關注村內外的溪流溝渠,發現藍天下的“黑水”絕不是個例。 2015年3月我又注意到這樣一條新聞:在
國外黑臭河道治理典型案例與技術路線探討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文)指出:“要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針對我國水環境的嚴峻形式,國務院于2015年4月份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
一站式治理黑臭河湖-選擇性消滅黑臭的微生物“元兇”
鴨舍邊上的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工程示范基地 張巷浜黑臭抗體形態圖片 江蘇連云港市郊,穿過一片稻田,是交錯縱橫的河道,河道旁是17棟鴨舍。“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在城市黑臭河流的應用”項目試驗基地,就在鴨舍的對面。 蘇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范凈告訴記者,沖洗鴨
一站式治理黑臭河湖-選擇性消滅黑臭的微生物“元兇”
江蘇連云港市郊,穿過一片稻田,是交錯縱橫的河道,河道旁是17棟鴨舍。“MEP環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態工程技術在城市黑臭河流的應用”項目試驗基地,就在鴨舍的對面。 蘇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范凈告訴記者,沖洗鴨舍的水里有鴨糞、殘存飼料等物質,直接排入河流中,加上農田尾水,導致河水富營養
貴州發布技術榜單治理農村污水
近日,貴州省科技廳發布“農戶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系統技術榜單”,向全社會招募技術團隊申報科技重大專項,以解決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 農戶生活污水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現有主流方案集中收集、集中處理,管網和曝氣環節增加了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很難移植到農村。“農戶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系統技術榜單”主
貴州發布技術榜單治理農村污水
近日,貴州省科技廳發布“農戶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系統技術榜單”,向全社會招募技術團隊申報科技重大專項,以解決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 農戶生活污水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現有主流方案集中收集、集中處理,管網和曝氣環節增加了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很難移植到農村。“農戶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系統技術榜單”主
探索農村污水治理的中國之路
目前,我國農村污水治理還未全面展開,農村污水處理率在個位數。污水治理不好,農村衛生狀況就無法改善,水污染治理總體目標也難以實現。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國城市污水治理循著發達國家的路徑快速推進,雖有不足,但成效卓著。早在半個世紀前,發達國家就已完成了城市化進程,沒有中國這樣的農村。發達國家部分人口分散
按下農村污水治理“快進鍵”
每年產生污水90多億噸,處理率卻僅為22%,遠低于城鎮污水90%以上的處理率;污水治理設施“建好不用、只曬太陽”的現象普遍存在;排放標準日趨嚴格與地方經濟可承受能力矛盾增加……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環境問題愈發成為各方普遍關注的焦點,其中,很多人比較關心的農村污水問題,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指引下
住建部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專項督查
點綠網從住建部網站獲悉,9月8日,住建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專項督查的通知。 本次督查的內容主要為城市黑臭水體排查及治理進展情況,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作為重點督查對象,以督促其保質保量完成2017年的工作目標。 黑臭水體排查方面,將重點督查地級及以上城市是否向社會公布黑
如何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
今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到地方督察黑臭水體時,建議當地領導住到老百姓旁邊,直到水不黑不臭。 作為七大污染防治攻堅戰之一,黑臭水體治理是公眾對水環境質量改善最迫切的愿望之一,也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中難度較大的工作之一。 今年5月以來,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
江西治理城市黑臭水體,需綜合施策
城市黑臭水體不僅影響人居環境,而且影響城市形象,治理工作刻不容緩。由于城市黑臭水體成因的復雜性,所以治理需綜合施策。 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探索形成了“水環境保護宣傳+源頭預防、過程監管和末端治理的全流程管理+水生態系統修復”三合一的治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形成了可供借鑒的治理經驗
五水共治百城擂臺之杭州篇:三年消除47條黑臭河
三年目標: 到2016年,杭州市黑臭河道全面消除,需納污地區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50%以上的水體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全市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達到良好以上,區、縣(市)行政區交接斷面消除劣Ⅴ類水質,且出境水質不劣于入境水質。城區達到10年一遇防澇標準,重點
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云南召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場會
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場會近日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召開,對去年牟定現場會部署工作進行“回頭看”,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天喜指出,近年來,云南省堅持分區分類、因地制宜,著力從強化工作統籌合力推進治理、完善治理思路突出以用促治、突出重點區域優先統籌推進
北京建成區57條黑臭水體如期摘帽
歲末年初,黑臭水體治理完成情況牽動人心,特別是對很多城市來說,如期摘帽成為年終期盼。北京就是其中一個,并且它不負眾望,按時摘掉了57條(段)水體的“黑臭”帽子。 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經過相關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
關于公開征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t20230908_1040447.html
南昌因地制宜治理農村污水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污水處理設備。圖片來源于網絡 已是下午兩點,三笑農家樂的老板胡進茍還在忙著。看到記者來,他邊擦手邊招呼,“現在是淡季,來的都是老熟客,特意上山吃農家飯。” 胡進茍所在的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紅星村,位于梅嶺自然風景區最高峰,離南昌主城區約15公里。得益于當地的生態環境整治尤其是水
江蘇以每年治理100條的速度清除河道黑臭現象
2013年,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每年整治100條河流,計劃用3年時間,基本消除城市河道黑臭現象。截至2014年,江蘇整治城市河道長度超過890公里,投入資金超過110億元。 江蘇濱江臨海,水系發達,河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水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8%,具有“水鄉江蘇
北京首批黑臭水體名單公布-限期明年底完成治理
市水務局昨天公示建成區第一批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名單,涉及海淀、昌平、朝陽、順義、通州、豐臺的24個河段。這些黑臭水體限期在明年12月完成治理。 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計劃于2017年底前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第一批黑臭水體治理河段總長度67.37公里。相關行政區已明確了被公示項目的河長責任人和完成治
廣州:139條黑臭水體已不黑不臭-今年計劃“洗河”1188條
日前,筆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截至2月3日,147條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黑臭水體治理主體工程已完工。對整治效果評估的復核結果顯示,139條黑臭水體實現不黑不臭,占比94.5%,達到國家2018年度考核不低于90%的要求。 廣州市河長辦表示,廣州治水已進入攻堅克難階段。今年將在保持鞏固往年治水成
水處理市場遍地開花-細分領域迎來黃金時代
近年來,我國水處理行業發展迅猛。在利好政策的助力,以及行業治理需求的不斷釋放下,農村污水處理、工業廢水治理、污泥處理以及黑臭水體治理等細分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水處理市場遍地開花細分領域迎來黃金時代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水質污染問題正在逐漸惡化,危害著人類的生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