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設計的原則
首先引物要跟模板緊密結合,其次引物與引物之間不能有穩定的二聚體或發夾結構存在,再次引物不能在別的非目的位點引起DNA聚合反應(即錯配)。圍繞這幾條基本原則,設計引物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引物長度(primer length)、產物長度(product length)、序列Tm值(melting temperature)、ΔG值(internal stability)、引物二聚體及發夾結構(duplex formation and hairpin)、錯誤引發位點(false priming site)、引物及產物GC 含量(composition),有時還要對引物進行修飾,如增加限制酶切點,引進突變等。以使用Oligo 軟件分析設計引物為例,筆者總結出以下的要點:1. 引物的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是18-27bp,但不能大于38,因為過長會導致其延伸溫度大于74℃,即Taq 酶的最適溫度。2. 引物3’端的序列要比5’端重......閱讀全文
引物設計的引物設計原則
1、引物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為18-27bp,但不能大于38bp;2、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以45-55%為宜,上下游引物GC含量和Tm值要保持接近;3、引物所對應的模板序列的Tm值最好在72℃左右,至少要在55-80℃之間,Tm值曲線以選取72度附近為佳,5'到 3
引物設計的引物設計原則
1、引物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為18-27bp,但不能大于38bp;2、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以45-55%為宜,上下游引物GC含量和Tm值要保持接近;3、引物所對應的模板序列的Tm值最好在72℃左右,至少要在55-80℃之間,Tm值曲線以選取72度附近為佳,5'到 3
引物設計的引物設計原則
1、長度:15—30bp,其有效長度[Ln=2(G十C)十(A十T)]一般不大于38,否則PCR的最適延伸溫度會超過Taq酶的最佳作用溫度(74度),從而降低產物的特異性。2、G十C含量:應在40%一60%之間,PCR擴增中的復性溫度一般較Tm值低等于引物的Tm值減去5—10度。引物長度小于20時,
引物設計的引物設計原則
1、引物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為18-27bp,但不能大于38bp;2、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以45-55%為宜,上下游引物GC含量和Tm值要保持接近;3、引物所對應的模板序列的Tm值最好在72℃左右,至少要在55-80℃之間,Tm值曲線以選取72度附近為佳,5'到 3
引物的設計原則
引物設計原則1、長度:15—30bp,其有效長度[Ln=2(G十C)十(A十T)]一般不大于38,否則PCR的最適延伸溫度會超過Taq酶的最佳作用溫度(74度),從而降低產物的特異性。2、G十C含量:應在40%一60%之間,PCR擴增中的復性溫度一般是較低Tm值引物的Tm值減去5—10度。引物長度小
引物的設計原則
引物設計原則1、長度:15—30bp,其有效長度[Ln=2(G十C)十(A十T)]一般不大于38,否則PCR的最適延伸溫度會超過Taq酶的最佳作用溫度(74度),從而降低產物的特異性。2、G十C含量:應在40%一60%之間,PCR擴增中的復性溫度一般是較低Tm值引物的Tm值減去5—10度。引物長度小
引物設計的原則
首先引物要跟模板緊密結合,其次引物與引物之間不能有穩定的二聚體或發夾結構存在,再次引物不能在別的非目的位點引起DNA聚合反應(即錯配)。圍繞這幾條基本原則,設計引物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引物長度(primer length)、產物長度(product length)、序列Tm值(melting tem
PCR引物設計原則
實驗概要PCR是目前研究DNA、RNA等核酸的非常有效和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本Protocol對于PCR引物設計中的一些基本原則給予闡述,希望能對廣大研究人員的研究工作帶來方便。實驗步驟首先引物與模板的序列要緊密互補,其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點引發DNA 聚合反應(即錯配) ,再次引物與引物之間避
PCR引物設計原則
實驗步驟首先引物與模板的序列要緊密互補,其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點引發DNA 聚合反應(即錯配) ,再次引物與引物之間避免形成穩定的二聚體或發夾結構。引物設計應注意如下要點:1.引物的長度一般為15-30 bp,常用的是18-27 bp。2.引物序列在模板內應當沒有相似性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
PCR引物設計原則
PCR引物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對合適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擴增模板DNA序列。因此,引物的優劣直接關系到PCR的特異性與成功與否。要設計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區。同時應預測將要擴增的片段單鏈是否形成二級結構。如這個區域單鏈能形成二級結構,就要避開它。如這一段不能形成二級結構,那就可以在
PCR引物設計原則
? PCR引物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對合適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擴增模板DNA序列。因此,引物的優劣直接關系到PCR的特異性與成功與否。要設計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區。同時應預測將要擴增的片段單鏈是否形成二級結構。如這個區域單鏈能形成二級結構,就要避開它。如這一段不能形成二級結構,那就可
PCR引物設計原則
PCR引物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對合適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擴增模板DNA序列。因此,引物的優劣直接關系到PCR的特異性與成功與否。? 要設計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區。同時應預測將要擴增的片段單鏈是否形成二級結構。如這個區域單鏈能形成二級結構,就要避開它。如這一段不能形成二級結構,那
Primer-引物設計原則
概念 引物,是一小段單鏈DNA或RNA,作為DNA復制的起始點,在核酸合成反應時,作為每個多核苷酸鏈進行延伸的出發點而起作用的多核苷酸鏈,在引物的3′-OH上,核苷酸以二酯鏈形式進行合成,因此引物的3′-OH,必須是游離的。類型 存在有自然中生物的DNA復制引物(RNA引物)和聚合酶鏈式反應(
設計引物遵循原則、引物保存和各種PCR的引物設計
一 設計引物應遵循以下原則1 、引物長度: 15-30bp,常用為20bp左右。2 、引物擴增跨度: 以200-500bp為宜,特定條件下可擴增長至10kb的片段。3 、引物堿基:G+C含量以40-60%為宜,G+C太少擴增效果不佳,G+C過多易出現非特異條帶。ATGC最好隨機分布,避免5個以上
PCR引物設計原則簡介
實驗步驟首先引物與模板的序列要緊密互補,其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點引發DNA 聚合反應(即錯配) ,再次引物與引物之間避免形成穩定的二聚體或發夾結構。引物設計應注意如下要點:1.引物的長度一般為15-30 bp,常用的是18-27 bp。2.引物序列在模板內應當沒有相似性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
PCR引物設計原則
PCR-引物設計原則 ? 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區內設計。 DNA序列的保守區是通過物種間相似序列的比較確定的。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種的同一基因,通過序列分析軟件(比如DNAman)比對(Alignment),各基因相同的序列就是該基因的保守區。 2.引物長度一般在15~30堿基之間。
PCR引物設計原則
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區內設計。DNA序列的保守區是通過物種間相似序列的比較確定的。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種的同一基因,通過序列分析軟件(比如DNAman)比對(Alignment),各基因相同的序列就是該基因的保守區。2.引物長度一般在15~30堿基之間。引物長度(primer leng
PCR儀引物設計原則
引物長度要滿足特異性需要,一般可在18~25個堿基之間;擴增長片段時最好在24~30個堿基之間; · 當引入克隆位點時,引物末端應額外增加3個以上堿基; · (G+C)%含量應盡量控制在40~60%,兩條引物的(G+C)%含量應盡量接近; · 引物中GC堿基分布均勻; · 盡量避免相同堿
引物設計(Primer-Design)的原則
首先引物要跟模板緊密結合,其次引物與引物之間不能有穩定的二聚體或發夾結構存在,再次引物不能在別的非目的位點引起DNA聚合反應(即錯配)。圍繞這幾條基本原則,設計引物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引物長度(primer length)、產物長度(product length)、序列Tm值(melting t
簡并引物設計方法及原則
相關專題簡并引物設計簡并引物常用于從已知蛋白到相關核酸分子的研究及用于一組引物擴增一類分子。簡并引物設計方法(1)利用NCBI搜索不同物種中同一目的基因的蛋白質或cDNA編碼的氨基酸序列 因為密碼子的關系,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可能表達的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所以氨基酸序列才是真正保守的。首先利用NCBI的
PCR技術要素引物設計原則
①引物長度: 15-30bp,常用為20bp左右。②引物擴增跨度: 以200-500bp為宜,特定條件下可擴增長至10kb的片段。③引物堿基:G+C含量以40-60%為宜,G+C太少擴增效果不佳,G+C過多易出現非特異條帶。ATGC最好隨機分布,避免5個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④避免引物內
對PCR引物設計原則的簡介
首先引物與模板的序列要緊密互補,其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點引發DNA 聚合反應(即錯配) ,再次引物與引物之間避免形成穩定的二聚體或發夾結構。引物設計應注意如下要點:1.引物的長度一般為15-30 bp,常用的是18-27 bp。2.引物序列在模板內應當沒有相似性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較高的序
引物設計的基本原則
首先引物與模板的序列要緊密互補,其次引物與引物之間避免形成穩定的二聚體或發夾結構,再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點引發DNA聚合反應(即錯配)。具體實現這 3 條基本原則需要考慮到諸多因素,如引物長度(primer length),產物長度(product length),序列 Tm 值 (melti
核酸擴增引物設計的原則
引物設計的必要條件是與引物互補的靶DNA序列必須是已知的,兩引物之間的序列未必清楚,這兩段已知序列一般為15~20個堿基,可以用DNA合成儀合成與其對應互補的兩條引物。除此之外,引物設計一般遵循的原則包括:?一、引物長度根據統計學計算,長約17個堿基的寡核苷酸序列在人的基因組中可能出現的幾率為1
PCR引物設計的基本原則
PCR反應中有兩條引物,即5′端引物和3′引物。設計引物時以一條DNA單鏈為基準(常以信息鏈為基準),5′端引物與位于待擴增片段5′端上的一小段DNA序列相同;3′端引物與位于待擴增片段3′端的一小段DNA序列互補。 引物設計的基本原則 ①引物長度:15-30bp,常用為20bp左右。 ②
RTPCR引物設計原則和方法
在NCBI上搜索到該基因,找到該基因的mRNA,在CDS選項中,找到編碼區所在位置,在下面的origin中,Copy該編碼序列作為軟件查詢序列的候選對象。打開Primer Premier5,點擊File-New-DNA sequence, 出現輸入序列窗口,Copy目的序列在輸入框內(選擇As),此
RTPCR引物設計原則和方法
在NCBI上搜索到該基因,找到該基因的mRNA,在CDS選項中,找到編碼區所在位置,在下面的origin中,Copy該編碼序列作為軟件查詢序列的候選對象。打開Primer Premier5,點擊File-New-DNA?sequence,出現輸入序列窗口,Copy目的序列在輸入框內(選擇As),此窗
聚合酶鏈反應的引物設計原則
PCR反應中有兩條引物,即5′端引物和3′引物。設計引物時以一條DNA單鏈為基準(常以信息鏈為基準),5′端引物與位于待擴增片段5′端上的一小段DNA序列相同;3′端引物與位于待擴增片段3′端的一小段DNA序列互補。(1)引物設計的基本原則引物長度:15-30bp,常用為20bp左右。引物堿基:G+
熒光定量PCR引物的設計原則與方法
實時熒光定量PCR是一種在DNA擴增反應中,以熒光化學物質測每次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循環后產物總量的方法。通過內參或者外參法對待測樣品中的特定DNA序列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 實時熒光定量PCR是實驗室最常用的實驗。研究基因在mRNA表達水平,以及驗證基因敲除后下游靶基因變化情況等等。對于新
pcr引物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引物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為18-27bp,但不能大于38bp;2、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以45-55%為宜,上下游引物GC含量和Tm值要保持接近;3、引物所對應的模板序列的Tm值最好在72℃左右,至少要在55-80℃之間,Tm值曲線以選取72度附近為佳,5'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