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頸骨折保守與手術治療療效分析
肱骨外科頸骨折是比較常見的骨折類型。通常采取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保守治療也就是手法復位夾板或石膏外固定的一種方法,而手術治療是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的一種方法。無明顯移位肱骨外科頸骨折一般予三角巾將患肢保護于胸側,腋窩部墊以棉墊,以達到制動止痛的舒適效果。制動一周左右當腫脹消退,疼痛減輕,骨折端相對更穩定后開始肩關節功能鍛**能鍛煉期間需間斷攝片,復查骨折有無移位,以便指導功能鍛煉的進程。功能鍛煉的活動范圍和強度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初期主要為被動活動,增加活動范圍為主。隨著軟組織的修復及骨折的愈合,逐漸轉變為主動的增進肌肉力量的鍛煉和抗阻力功能鍛煉。一般每日可練習3-4次,每次持續20分鐘。鍛煉前可以局部熱敷,以使軟組織松弛。如早期鍛煉時疼痛可以配合使用止痛藥。有移位的肱骨外科頸骨折原則上應首選閉合復位外固定治療。在臂叢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下,以全麻效果最好,可達到肩部肌肉完全松弛,有利于牽引及復位。根據骨折類型及骨折端移位的......閱讀全文
肱骨外科頸骨折保守與手術治療療效分析
肱骨外科頸骨折是比較常見的骨折類型。通常采取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保守治療也就是手法復位夾板或石膏外固定的一種方法,而手術治療是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的一種方法。無明顯移位肱骨外科頸骨折一般予三角巾將患肢保護于胸側,腋窩部墊以棉墊,以達到制動止痛的舒適效果。制動一周左右當腫脹消退,疼痛減輕,骨折端
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方法介紹
肱骨外科頸接近盂肱關節,骨折又多發生在中老年,極易因此引起凍結肩,因此仔細了解病情,選擇治療方法,保持肩關節一定的活動度。 1、裂紋骨折 用三角巾懸吊患肢2~3周,當疼痛減輕后盡早開始肩關節功能活動。 2、外展型骨折 骨折有嵌插且畸形角度不大者無需復位,以三角巾懸吊患肢2~3周,并逐步開
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概述
肱骨外科頸位于解剖頸下方2~3cm,是肱骨頭松質骨和肱骨干皮質骨交界的部位,很易發生骨折。各種年齡均可發生,老年人較多
如何診斷肱骨外科頸骨折?
1.外傷史 多種暴力均可引起。 2.臨床表現 主要依據肩部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等。 3.影像學檢查 常規X線片可顯示肱骨外科頸骨折線及成角畸形與移位情況,大多可明確診斷;一般不需要行磁共振、CT等檢查。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和手術治療
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骨折。占肘部損傷的60%左右。肱骨髁上骨折大部分是兒童摔倒時,手掌撐地,肘關節強力過伸,使得尺骨鷹嘴在髁部形成支點,導致肱骨髁上薄弱處骨皮質斷裂。肱骨髁上骨折按照Gartland分型可分為三型。GartlandⅠ型:無移位;GartlandⅡ型:部分移位,后側皮質
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基本介紹
肱骨外科頸位于解剖頸下2~3厘米,胸大肌止點以上,此處由松質骨向皮質骨過渡且稍細,是力學薄弱區,骨折較為常見,各種年齡均可發生,老年人較多,肱骨外科頸骨折移位多較嚴重,局部出血較多,應特別注意。 此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手或肘著地,暴力沿肱骨干向上傳導沖擊引起骨折;肩部外側直接暴力亦可
肱骨外科頸骨折影像學表現
分為內收或外展型、伸展型和屈曲型等三個類型。 1.內收或外展型損傷:最常見。X線正位片所見骨折線為橫行,骨折輕度向內或向外成角,遠折端呈內收或外展狀態。側位片上均無明顯向前或向后成角、錯位改變。 2.伸展型損傷,是間接外力引起的損傷。X線特點為骨折線橫行,骨折向前成角,遠折端向前錯位,肱骨頭
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臨床表現
患肩腫脹,前、內側常出現瘀血斑。骨折有錯位時,上臂較健側略短,可有外展或內收畸形。大結節下部骨折處有明顯壓痛,肩關節活動受限。若骨折端有嵌插,在保護下可活動肩關節。注意與肩關節脫位鑒別。如合并臂叢、腋動靜脈及腋神經損傷,可出現相應體征。
簡述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臨床表現
與其他肩部骨折大致相似,但其癥狀多較嚴重。 1.腫脹 因骨折位于關節外,局部腫脹較為明顯,尤以內收型及粉碎型者為甚。 2.疼痛 除外展型者外,多較明顯,尤以活動時明顯且伴有環狀壓痛及叩痛。 3.活動受限 以后二型為最嚴重。 4.其他 注意有無神經血管受壓癥狀。錯位明顯者患肢可出現
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診斷及臨床表現
診斷 手或肘部著地摔傷史或肩部直接暴力擊傷史,肩部疼痛,活動加重。X 線片可確診,且可顯示骨折類型及移位情況。 臨床表現 患肩腫脹,前、內側常出現瘀血斑。骨折有錯位時,上臂較健側略短,可有外展或內收畸形。大結節下部骨折處有明顯壓痛,肩關節活動受限。若骨折端有嵌插,在保護下可活動肩關節。注意
關于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并發癥的介紹
1.血管損傷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血管損傷者較為少見。一般以腋動脈損傷發生率最高。老年病人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彈性較差,較易發生血管損傷。動脈損傷后局部形成膨脹性血腫,疼痛明顯。肢體蒼白或發紺、皮膚感覺異常。一些病例由于側支循環,肢端仍有血液供應。動脈造影可確定血管損傷的部位及性質。應盡早手術探查
雙側肩關節脫位復位致右側肱骨外科頸骨折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女,78歲,騎三輪車時不慎摔倒致雙肩及右膝腫痛、畸形、活動受限約3h,于2020年8月31日至我院就診。入院查體:雙肩關節壓痛明顯、活動受限、“方肩”畸形,雙側Dugas征陽性,雙側橈動脈搏動良好,末梢血運及皮膚感覺正常;右膝關節腫痛、活動受限,右下肢末梢血運及皮膚感覺正常。結合X線及
簡述手術治療肱骨干骨折的方法
1.Rush針固定 適用于肱骨中,下段骨折。目前已較少適用。 2.Kuntscher固定針 屬髓內針的一種,適用于肱骨中上1/3骨折。留于骨外的針尾,可影響肩或肘關節的活動,故臨床上使用不普遍。 3.外固定架固定 適用于開放骨折伴有廣泛的軟組織挫傷或燒傷的病例。也適用于無法進行堅強內固
非手術治療肱骨干骨折的介紹
肱骨干有較多肌肉包繞,骨折輕度的成角或短縮畸形不影響外觀及功能者,可采取非手術治療。 (1)上臂懸垂石膏 依靠石膏的重量牽引達到骨折復位并維持對位。 采用懸垂石膏,應每周攝X線片,以便及時矯正骨折端分離或成角畸形。2~3周后應改用其他外固定治療。 (2)U型接骨夾板 適用于橫斷形骨折及無明
手術治療肱骨干骨折的相關介紹
(1)開放骨折 應早期行軟組織及骨的清創及骨折內固定。 (2)合并血管、神經損傷的骨折 應用骨折內固定及神經血管的修復。 (3)漂浮肘 肱骨干中下1/3骨折伴有肘關節內骨折時,手法復位及維持復位均比較困難,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 (4)雙側肱骨干骨折 非手術治療可造成病人生活上不便及護理上的
左側肱骨外科項骨折診治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患者女性,48歲,農民。【主訴】左肩部外傷致疼痛、活動受限1小時【現病史】患者緣于入院1小時前騎電動車時自己不慎摔傷,左肩部受傷,即感傷處疼痛、活動受限,不能持重,無昏迷,無惡心、嘔吐,無胸悶及呼吸困難現象,在當地未予處理,急來我院就診,查DR片示:左側肱骨外科頸骨折,斷端稍移位。為進一
反式肩關節置換治療陳舊性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頭缺...2
討論本例患者3年前因外傷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未及時手術治療,傷后骨折端的不穩定、異常活動及血供破壞導致傷側肱骨頭壞死,逐漸形成肱骨頭吸收缺如。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見骨折類型,對于肱骨近端骨折移位較小者,通過保守治療可達到理想的效果,但對于移位較大或粉碎性骨折應早期積極手術治療。對于肱骨近端移位明顯
肱骨近端支架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分析2
討論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療爭議? ? ??對于無移位和2部分骨折而言,長期臨床觀察認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其生活質量無明顯影響。然而,保守治療患者在制動早期往往出現肩關節明顯疼痛、肩關節僵硬等癥狀。保守方式骨折端無法滿意復位,也會出現骨折畸形愈合、關節面坍塌等并發癥,給患者造成很大的身體和精神傷害。由
肱骨近端支架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分析1
肱骨近端骨折約占所有成人骨折的5%。隨著全球老齡化加劇,老年人發病率增加最為明顯。在臨床實踐中,接近80%的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保守治療,尤其是無明顯移位和高齡患者。然而,對于3、4部分骨折等特定的骨折類型,保守處理往往預后較差,應該手術治療。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迅速發展,新的內置物和手術器械不斷涌現,
治療右側股骨頸骨折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患者女性,71歲,農民。【主訴】右髖部外傷致疼痛、活動受限1天【現病史】患者于入院1天前自己不慎摔傷,右髖部受傷,即感傷處疼痛、活動受限,無昏迷,無惡心、嘔吐,無胸悶及呼吸困難現象,當時未予特殊處理,在家休息一天后感疼痛未見明顯減輕,今日來我院就診,查DR片示:右側股骨頸骨折。為進一步治
一例保留肩肘關節的酒精滅活再植治療肱骨Ewing肉瘤...
一例保留肩肘關節的酒精滅活再植治療肱骨Ewing肉瘤診療分析肱骨是惡性骨腫瘤與軟骨腫瘤的好發部位之一,包括骨肉瘤、軟骨肉瘤、Ewing肉瘤以及轉移性腫瘤等。隨著新輔助化療及廣泛性切除理念的深入推廣,逐漸改變了以往以截肢甚至肩胛帶離斷為主的外科治療的方式,現在大約有90%的肱骨惡性腫瘤可以通過保肢治療
手術與保守治療重癥胰腺炎的臨床對比分析
? 重癥胰腺炎是常見消化系統急癥之一,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其臨床特點為發病急、表現復雜、進展迅速、并發癥多、死亡率高[。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重癥胰腺炎基礎研究水平在不斷提高,其并發癥的發生率與病死率明顯下降。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20例重癥胰腺炎患者并采用不同方法治療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干和肱骨遠端關節內骨折診療分析
肱骨骨折臨床較常見,按照骨折部位分為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干骨折和肱骨遠端骨折。多節段肱骨骨折臨床較少見,多為個案報道,包括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肱骨近端合并肱骨遠端骨折、肱骨干合并肱骨遠端骨折。2014年5月30日我院收治1例同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肱骨干和肱骨遠端關節內骨折患者。目前國內外較少見文獻報
肱骨干骨折的診治方法經驗整理
肱骨干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之一,約占全身骨折總數的1.3%。往往是由于上臂特殊的解剖結構和重力下垂作用,使肱骨干骨折并發神經損傷率以及骨折不愈合率均較高。 (一) 分類: 依據骨折形態分為橫行骨折、斜性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等;根據骨折部位可分為上1/3/
百歲老人多發骨折手術治療成功病例分析
病例報道患者,女,100歲。因行走摔倒致左肩、左髖疼痛及活動受限7h急診入院。查體見左肩部腫脹,有壓痛感,關節活動受限;雙下肢等長、無旋轉,左髖關節活動受限,軸向叩擊痛,左足背動脈及脛后動脈搏動良好,右足感覺、運動無明顯異常。X線片顯示左肱骨外科頸骨折、左股骨頸骨折。患者有高血壓病10年余,一直口服
Ⅰ期前后路手術治療C7嚴重骨折脫位合并頸脊髓損傷分析2
討論嚴重不穩定型下頸椎骨折脫位保守治療效果欠佳,并發癥較多,而且給護理帶來很大的困難,故首選手術治療,徹底減壓解除脊髓神經壓迫,恢復頸椎正常序列,重建頸椎的穩定性,減少后期頸椎后凸畸形發生率,預防頸椎加速退變等情況。1982年Allen等學者回顧分析了165例下頸椎損傷病例資料,從損傷機制角度將下頸
Ⅰ期前后路手術治療C7嚴重骨折脫位合并頸脊髓損傷分析1
臨床資料患者,男,53歲,于2017年10月20日下午5時左右從1.8m高處墜下,頭先著地,致頸部疼痛、四肢活動感覺障礙,訴當時不能站立,雙下肢不能活動,雙上肢活動輕度受限,全身多處軟組織擦傷,行CT檢查">頸椎CT檢查提示:C7椎體重度滑脫,C7雙側椎板骨折,C6棘突骨折,T1椎體前上緣骨折。當地
治療肱骨大結節骨折的相關介紹
1.無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 不需特殊處理,三角巾懸吊傷肢2周即可,并盡早加強傷肢功能鍛煉。如合并肩關節前脫位者,肩關節整復后,大結節骨折亦復位者,可按肩關節前脫位治療。 2.有移位的肱骨大結節骨折 如合并肱骨外科頸骨折,可按肱骨外科頸骨折復位固定處理。如肱骨大結節骨折塊向上移位至肱骨頭以上
掌骨開放性骨折手術治療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61歲,退休人員【主訴】外傷后右手疼痛、流血、活動受限2小時。【現病史】該患者2小時前不慎被電鋸割傷致右手疼痛、流血、活動受限,急至當地醫院就診,經攝片檢查后,診斷為右手外傷、右手第2掌骨開放性骨折、右手食指伸肌腱斷裂,建議行手術治療,患者拒絕,遂來我院就診,經門診檢查后以右手外傷
坐骨結節撕脫骨折手術治療分析
坐骨結節撕脫骨折臨床上罕見,多發于年輕運動員。坐骨結節撕脫骨折因腘繩肌、內收肌和外旋肌的強烈收縮所致,骨折移位明顯。筆者于2019-05—02采用手術治療1例外傷導致坐骨結節撕脫骨折,分析術中遇到的問題并復習相關文獻,報道如下。病例報道患者,男,15歲,因左臀部扭傷1d入院。患者訴1d前跑步時不慎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