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密集型科學范式下,科研是數據驅動的科研,“數字化的數據本身成為科研的基礎設施”,世界各國科研教育機構和圖書館都已將數字資源作為文獻情報采集、存儲、服務的主流形式。在這種背景下,數字資源的長期保存和長期有效利用,日益成為國際上關注的戰略問題,但我國科學界對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價值和意義的認識并不充分。 (1)我國數字資源利用受到限制。 我國各大圖書館和科研機構主要通過購買國內外數據庫資源提供服務,對數據庫商掌控資源、操縱價格有切膚之痛,花費巨資往往僅能獲得有限的權利。如愛思維爾公司的合同就不容許訂閱客戶“實質性或系統性復制、保留或再分發訂閱產品”。合約到期后,已購買資源也不能免費再繼續使用,更別說“永久保存”了。我國圖書館和科研機構付出了很高的代價,最終得到的是數字資源不完備的使用權,很多情況下僅僅是“遠程訪問權”,而使用費用卻逐年增加,一旦停止訂購,則無法繼續使用。 (2)國家保存體系不健全。 數字遺產保存是全......閱讀全文
農技推廣關系到農業科研成果的落地,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報于2018年8月8日發表了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緣何那么長》一文后,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和討論,他們希望我們繼續跟進這一話題。其中,安徽大學創新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常偉來信表示,對目前我國農技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深有感觸,讀完文章后讓他
滇池污染底泥處理、遙感測繪、生物醫藥……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14日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武漢大學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走出校園服務社會,但參差不齊的評估結果,給學校決策者帶來了壓力。 “我們累計有幾百項專利,最后能被企業變成產品,或者變成應用成果的卻寥寥無幾。”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
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份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開宗明義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權威專家,就文件精神進行全面解讀。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
“國家制定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導向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討論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下稱《修正案》)強調。《修正案》完善了科技成果信息發布、處置收益分配等制度,突出了企業在科研方向選擇、項目實施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中提出應建立統一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將所有符合條件的科研設施與儀器納入平臺管理,建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制度和運行補助機制。 同時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二中、三
目前中科院浙江應用技術研究院已引進研究所23家,成為中科院在全國設立的66個平臺中規模最大、成效最好的院地合作成果轉化平臺。 最近,由中科院浙江應用技術研究院創辦的摩貝信息(Molbase)公司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作為一家全球化合物數據和信息平臺,摩貝公司交易額約
從則行,破則立。破“四唯”專項行動開展已近兩年,但如何立、立什么仍是困擾科技成果評價體系改革的重要難題。 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熱情高漲,另一方面考核指標仍頻潑“冷水”;一方面強調科技成果轉化,另一方面基礎研究被忽視;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數量猛增,另一方面濫竽充數之風逐漸興起……科技成果
“深圳土地資源有限,有一定的種業基礎,2009年開始,我們更加意識到做農業肯定不能做傳統農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亮點。”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現代農業處處長鄭璇告訴記者,2009年深圳率先出臺了《深圳生物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及配套政策,2011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
中科院人員在廈門實驗室工作。 中科院負責人在廈考察。 中科院針對廈門市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研究城市小區雨/污水處理和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和系統集成,并進行工程示范。 2009年6月17日在廈門舉辦“中國科學院—廈門科技合作交流會”,由中科院院地合作局、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廈
日前,北京農學院與北京市通州區農委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區、校優勢資源,為推動通州城市副中心農業現代化建設和都市型現代農林大學建設共同發力。 未來四年,雙方將共建城市副中心農業與農村發展技術服務中心。該中心立足通州區作為城市副中心的戰略定位,圍繞國家現代種業創新試驗示范區、國家現
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公布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印發《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5年11月25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以下簡稱建議)。根據建議,今后五年,本市要在以下方面
目前,我國境內生產的大部分常見蔬菜,其種子都依賴進口。作為農業大國,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所幸,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改變。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智遠,在甘藍育種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在福建新美集團,依托方智遠院士工作站,中國本土的蔬菜產業正在迎接新的發展機遇。 發展中的產業 在食品安全問題日
楊寶峰在美國大學訪問 2009年12月,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回國十幾年來,一次次的突破,讓他不斷地為藥理學研究寫下新的歷史。 他領導的課題組首次發現微小核苷酸和冠心病心源性猝死的關系;首次發現心臟M3受體和心律失常的關系;首次發現抗心律失常中藥作用較弱的原因是對
強烈建議建立個人為主體的國家科研基金申請制度,這樣才能不泯滅那些真正的原始發明創造。 科學研究在當今社會無非分為國家、企業和個人科研三種。個人科研多數都是出于研究的興趣;企業的科研是為了市場利益;國家科研自然是為了國力強盛和富裕。 搞科研是需要消耗資金的。企業科研追求的是效益,因而對企業經營
2014年3月28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第七次科學儀器高層沙龍活動——“國產儀器創新戰略沙龍”在中國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舉辦。參會人員包括政府部門領導,儀器研發和應用的專家,整機及核心部件的廠家企業家等50余人。此次沙龍的目標為:總結我國科學儀器行業近幾年在創新發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們起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生物芯片技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高通量檢測技術,它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將生命科學研究中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連續化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作為人才第一資源和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重要結合點,高校承擔著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取得原創性突破、提升國家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 那么,高校創新能力如何全面提升?如何引領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7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
3月上旬,全球首批量產石墨烯手機在重慶發布。重慶如何脫穎而出掌握石墨烯頂尖研發技術?圍繞石墨烯發展產業,重慶怎樣下好這盤“大棋”? 一、 率先擁有全球領先技術的石墨烯單層薄膜材料量產工藝 石墨烯產業在重慶市的崛起,離不開它的前端研發平臺——2011年,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成立伊始就確立將石
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對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監管力度、主體責任、監管能力、技術體系和保障體系等做出了詳細規定,關注食品產業的標準化、集約化和規模化,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用5年左
關鍵技術亟待突破 高端裝備依賴進口 絕大多數企業沒有研發中心 在食品工業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我國卻面臨著食品裝備依賴進口,自主核心技術缺乏的尷尬。在8月7日召開的全國輕工業科技大會上,江南大學校長陳堅坦承,目前我國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從學術期刊的角度來看,就是能夠引領全球基礎創新發展方向,能夠發表學科奠基性、基礎性原始創新成果;從技術期刊的角度來看,就是能夠引領全球技術創新發展方向,能夠引領技術應用研究和產業發展方向;同時,都能夠迅速傳播創新成果并得到世界同行廣泛認同,具有強大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實際表現講
一、2006年生物產業發展呈現“四快”特征 一是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06年醫藥工業實現總產值5536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業實現總產值418億元,增長21.7%;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業產值448億元,增長27.42%。隨著國家對生物農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轉基因
4月3日,本報頭版刊發《楊蓉西:我的成果為何歸屬他人》一文,文中曾提到科技成果轉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法律概念——“職務發明”。楊蓉西歷時七年研發的“新一代乳腺癌早期體外分子篩查技術”在成果轉化階段因與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專利管理公司未協商一致,導致她最終簽訂離職合同并回國。 在我國鼓勵科研人員創
近幾年,國內生化藥產業的轉型升級繼續進行,研發投入、生產能力、產業集中度均出現進一步提升。同時,國家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使生化藥產業發展的大環境趨好。在此背景下,2014年上半年,我國生化藥延續了2013年的穩定增長態勢,顯示出我國生化藥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Ⅰ 出口:高端生化藥激增拉動 20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03年1-5月份我國豬肉人均消費量為每月1.78千克,占肉禽類消費比重的62.23%。有著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每年人均消費口糧兩百多公斤,蔬菜一百多公斤,肉類二十多公斤,食品安全不但事關十三億人的福祉,而且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對國民經濟的直接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引言: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能級 ,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 。 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的產業,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爭奪高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種類中,均把新材料產業放到重要戰略地位來優先發展。日本是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加快物聯網發展,培育和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
從1985年開始,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實際上經歷了兩個階段,包含或體現了“促進(技術成果)交易”和“鼓勵(科學家)創業”這兩種改革方針。目前,“第三階段”正處在探索、混雜且方向不明的狀態:一方面前兩個階段的科技體制改革方針的偏誤并未得到有效揭示與糾正,至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或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