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不僅是治療結核病的特效藥,也可用于治療肺炎、沙眼、腸球菌感染等多種疾病。現介紹數則利福平的臨床新用途于下: 1、急性細菌性痢疾:成人每次可服用利福平0.6克(小兒按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計),每日3次,連服4日。淋病及泌尿系感染:成人可將利福平0.6克,與紅霉素1克合用,每天1次,連服3日。 2、皮肌炎:利福平0.3克,每日3次,服用兩周,可使癥狀迅速改善,血沉減慢。 3、膽汁性瘙癢:利福平每日服0.3~0.45克,分3次服,用藥2周,有時療效可優于抗過敏藥物。 4、角膜炎或結膜炎:用1.5%~2%利福平滴眼劑,每日滴眼6~8次,可收到較好的療效。 5、咽炎和扁桃體炎:將利福平粉放入干粉噴霧器均勻地噴入舌咽腭弓、咽后壁黏膜和扁桃體......閱讀全文
利福平是從利福霉素B得到的一種半合成抗生素。能抑制細菌DNA轉錄合成RNA,可用于治療結核病、腸球菌感染等。 利福平的適應癥: 1、利福平與其他抗結核藥聯合用于各種結核病的初治與復治,包括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nb
目前,一線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鏈霉素由于毒副作用大,已極少使用。1、異煙肼異煙肼以口服最常用,每日口服一次。由于具有良好的組織穿透性,可進入腦脊液,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是目前抗結核藥物中最有效和廉價的一種。不過,由于藥物濃度的波動(既往的制劑原因以及不正規使用,導致大量耐藥
由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 感染引起的結核病是當前導致發展中國家兒童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來我國兒童結核病患病人數呈現出明顯的快速增長趨勢。2000 年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14 歲以下兒童結核感染率為 9%。由于兒童
復方利福平片中異煙肼和吡嗪酰胺的含量測定方法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異煙肼和吡嗪酰胺的含量(南京科捷分析研究所)目的:建立復方利福平片中異煙肼和吡嗪酰胺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毛細管氣相色譜法,以乙酰苯胺為內標,色譜柱為彈性石英毛細管柱25m×0.32mm×0.52μm(DB-1)柱溫170℃;氣化室溫度2
抗結核分支桿菌和非結核分支桿菌藥主要包括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對氨水楊酸,以及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衛非特)和異煙肼-利福平(衛非寧)兩個復方制劑。 一、異煙肼 異煙肼對各型結核分支桿菌(以下簡稱結
結核分枝桿菌(M. tuberculosis)簡稱為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i)。早在1882年,德國學家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就已證明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菌。本菌可侵犯全身各組織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見。隨著抗結核藥物的不斷發展和衛生生活
利福霉素類目前在臨床應用的有利福平、利福噴汀及利福布汀。 一、 利福霉素類抗生素適應癥 1.結核病及其他分支桿菌感染: 利福平與異煙肼、吡嗪酰胺聯合是各型肺結核短程療法的基石。利
治療 本病的治療原則是早期給藥、合理選藥、聯合用藥及系統治療,只要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高度提示本病,即使抗酸染色陰性亦應立即開始抗結核治療。 1.抗結核治療
3月21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張鵬研究組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rifampin inactivation by rifampin phosphotransferase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解析利福平磷酸轉
2 目前國內外應用于檢測耐藥結核桿菌的分子生物學方法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尤其是PCR技術的問世,檢測耐藥可以直接從基因入手,這樣與傳統的結核桿菌藥敏試驗相比,不僅大大縮短了檢測周期,實現了自動化,而且也降低了生物實驗室的危險性。耐藥檢測包括用PCR擴增基因組內攜帶的耐藥性區域,和進行擴增產物的突變
3月21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張鵬研究組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rifampin inactivation by rifampin phosphotransferase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解析利福平磷酸轉
歐美國家的結核低負擔很低,但也非常重視結核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是針對從發展中國家新進入美國的移民和留學生。一旦確認為結核潛伏感染,也會給予抗結核治療。相反,中國是一個結核高負擔國家,大部分人群都曾感染過結核桿菌,而且每年新增加的活動性結核患者約100萬人。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核潛伏感染沒有任何癥狀
耐藥肺結核的出現和流行,跟不規范的抗結核治療有很大的關系。肺結核規范治療的目的在于根除結核分支桿菌感染、預防傳波及復發、防止耐藥的產生。同時,肺結核的規范治療,也需要醫生、患者及家屬、公共衛生機構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一、規范的抗結核治療方案抗結核治療的方案友兩個階段組成:強化治療階段(2個月)和
第三十八章 氨基苷類抗生素第一節 氨基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作用] 一、抗菌譜:對多數G-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綠膿桿菌、耐青霉素金葡菌對其中某些品種亦敏感;對G-球菌如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的作用較差。二、抗菌
在抗結核治療中應選用高效、敏感、低毒的藥物,方案中至少包含3種殺菌藥物,異煙肼和利福平是最重要的基本藥物,再加吡嗪酰胺和其它藥物聯用,達到殺菌滅菌和減少復發的作用,成為標準的抗結核短程化療方案。 化療方案的確立:需依據患者痰中是
Q1:對于同一患者同一種致病菌,不同的標本培養出的藥敏結果不盡相同,該怎么理解呢? A:未必就是同一個菌群,比如胃腸有胃腸的鮑曼不動,呼吸道有呼吸道的鮑曼不動桿菌,兩者不是一個菌群很正常,比如呼吸道里有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但是胃腸里的鮑曼不動可能是一個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兩者都是鮑曼不動,但
抗結核病藥的用藥原則 1、早期用藥。 2、聯合用藥:種數取決于疾病的嚴重程度。 3、堅持全療程規律性用藥:患者時用時停或隨意變換用量是結核病化療失敗主要原因。&nbs
近日,江蘇省醫療聯盟公眾號公布的信息,江蘇省地級市大批輔助用藥遭限制,在鎮江市流傳的《基藥目錄內抗菌藥物主治職稱以下人員無處方權》中顯示,包括阿奇霉素注射液、鹽酸洛美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利福平膠囊、注射用頭孢噻肟鈉、頭孢克肟分散片、鹽酸洛美沙星分散片、酮康唑乳膏等在內的18個品規的抗菌藥物,主治職稱以
腸球菌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1] ,對多種抗菌藥產生耐藥性,而且耐藥菌株不斷增加,接合轉移是導致腸球菌慶大霉素等耐藥基因轉移、耐藥性播散的重要原因,深入研究接合轉移試驗有助于了解腸球菌耐藥性的產生機理。我們研究了不同培養基和不同轉移方法對腸球菌質粒轉移試驗結果的影響,并對接
MRSA對于感控來說大家是比較在意的。今天的這個帖子是我首發在丁香園微信的一個原創總結了一下前因后果。以及現在感控方面的一些觀點。供參考。鏈接:http://infect.dxy.cn/article/279955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相關文獻最早見于上世
(1)PNAS:科學家闡明低于肺結核的新型抗生素靶點 文章中研究者發現,結核分枝桿菌細胞中閱讀DNA的信息的方式不同于其它細菌,該閱讀過程被稱之為轉錄,由RNA聚合酶來進行,其利用一種名為σ的蛋白同DNA的一部分進行結合來進行轉錄的開始;但研究者首次觀察到在結核桿菌細胞中存在第二種蛋白,即Rb
Jonathan Johnston先生現年31歲,來自美國。他是一名教師,在城里工作。他身體不錯,但是由于他班上的一個學生得了活動性肺結核,他4天前做了個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結果顯示結核感染為陽性。但隨后的胸片檢查報告正常,無活動性或靜止性的病變。 J
一、原理用三親交配法將中間質粒轉入農桿菌的過程需要三種細菌,即含有中質粒的大腸桿菌供體菌,含有游動質粒pRK2013的大腸桿菌“協助”菌(helper)和根癌農桿菌受體菌。當這三種菌混合時,協助質粒pRK2013游動進入大腸桿菌內,提供游動(mol)和轉移(tra)功能,把供體的中間質粒轉移進根癌農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病人具有傳染性,但每個病人的傳染性大小是不同的,當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將帶有結核病菌的微沫散播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后可以受到感染。在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群中發生結核病的概率為10%左右。幼兒、青春期、老年人及營養不良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
分枝桿菌屬是一類細長或略帶彎曲、為數眾多(包括54個種)呈分支狀生長的需氧桿菌。因其繁殖時呈分支狀生長故稱分枝桿菌。本屬細菌的主要特點是細胞壁含有大量脂類,可占其干重的60%,這與其染色性、抵抗力、致病性等密切相關。一般不易著色,若經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而著色后,能抵抗3%鹽酸酒精的脫色作用,故又稱抗
作者:劉蓬蓬,李偉,翟贊亮,徐志靜,黃偉麗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檢驗科,山東 青島 266003;青島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檢驗科;青島市人民醫院內科;青島市四方區醫院)[摘要]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病病人革蘭陽性球菌感染種類、分布及耐藥狀況,為臨床合理使用抗
【摘要】鮑曼不動桿菌引起的醫院和社區感染日益增多且耐藥性嚴重,給臨床治療帶來嚴重挑戰。它有多重耐藥機制,現已出現泛耐藥蔭株。其在世界各地的蔓延已對全球構成威脅。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有關不動桿菌的耐藥機制相關資料進行歸納,以期根據耐藥機制,采取相應的措施,控制醫院感染,抑制不動桿菌感染的蔓延。 &
青海紅十字醫院檢驗科 高興娟 (13709744972) 810000【摘要】 目的 為了解我院醫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藥情況。方法 對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的住院病人各種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au)進行
腸球菌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1] ,對多種抗菌藥產生耐藥性,而且耐藥菌株不斷增加,接合轉移是導致腸球菌慶大霉素等耐藥基因轉移、耐藥性播散的重要原因,深入研究接合轉移試驗有助于了解腸球菌耐藥性的產生機理。我們研究了不同培養基和不同轉移方法對腸球菌質粒轉移試驗結果的影響,并對接合前后菌株的耐藥性
實驗材料 過表達σ32 的大腸桿菌細胞株試劑、試劑盒 氯霉素氨芐青霉素異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利福平LB 培養基SDS 樣品緩沖液脫氧膽酸鈉儀器、耗材 Oak Ridge 離心管帶刻度的聚丙烯錐形離心管Tissue-TearorTM 勻漿器超聲破碎器實驗步驟 材料與設備過表達σ32 的大腸桿菌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