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開車的人都知道,新車通常都有股刺鼻味,有些新車味道甚至刺激得眼睛都睜不開,味道會持續半年以上才會變淡。即使是開了很久的舊車,在烈日暴曬下,仍然會散發出極其難聞的味道。 為此,記者采訪了曾申請國內首個《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的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輕工中心主任代良。讓他來談談汽車車內空氣污染的一系列相關問題。 震驚!車主每天生活在毒氣室內 根據輕工中心檢測,用室內環境污染標準(GB50325)來對比,國內至少超過九成的新車有著嚴重的空氣污染,都超過國家規定的室內空氣標準,尤其是甲醛和苯,超標數倍.普通車如此,豪華車也一樣。 這也意味著,大多數車主每天都生活在汽車這個毒氣室里.據代主任介紹,即使開了五年的舊車,按照GB50325標準,也很難有達到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 前不久,“奇瑞QQ導致兒童白血病案”和“中華轎車六年后甲醛仍超標4.4倍”的汽車空氣污染事件,給人們加強了警鐘。 空氣致癌 車內空氣污染觸目驚心 據代主任介......閱讀全文
由于甲醛興風作浪,我國消費者對于室內空氣污染有了相對足夠的重視,但是在車廂這一狹小的空間內,同樣存在大量有害氣體。由汽車內空氣質量引發的健康問題屢見不鮮,而系列車內空氣檢測的數據更是觸目驚心,頻發的車內污染案例彰顯出國家標準的明顯缺位。 車內空氣檢測數據觸目驚心 記者
汽車狹小密閉,車內污染對健康損傷大。 看起來光鮮耀眼的百萬元豪車,竟暗藏“毒藥”。近日央視曝光奔馳、寶馬部分車型存在車內異味,并傷害了車主健康,使“車內空氣污染”的問題再度引起公眾關注。 在汽車消費領域,車內空氣質量還是一個剛剛被認識的問題。相比于顯而易
車內空氣質量問題已經成為消費者投訴最為集中的問題之一。為進一步加強乘用車內空氣質量控制,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對《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GB/T27630-2011)進行了修訂,目前正在征求意見階段。 修訂后仍然僅適用于新生產車輛,但將由推薦性國家標準變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并對相應條款進
有機構報告指出,預計環境稅最早或于2014年開征,后續改革方向或包括短期稅費雙軌并行、拓展到“大環境稅”概念、征收稅率大幅提高、環境稅分配以地方為主等。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日前在京聯合發布了2013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該綠皮書稱,霧霾天氣現象會給氣候、
什么是PM2.5,這個在2011年被美國駐華使館炒熱的概念成為近期熱議的話題。我國也逐步開始PM2.5的監測,就在近日發布的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 那到底什么是PM2.5,對人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們就通過一組數
最近聽到很多關于車內空氣質量的討論,也有部分用戶用自己的手持設備對其愛車進行了車內空氣質量測試。那么什么是車內空氣質量、車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危害是什么、車內空氣質量又是怎么進行測試的呢?針對大家的疑惑,有沒有一個科學的解釋和答疑呢?今天,汽車質量家(Autoqa)就給大家講講,現在國內汽車打造的移動
專家呼吁:城市機動車治污刻不容緩 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提升燃油品質;不達標車輛不得上路行駛……在國務院12日公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治理移動源污染防治”作為篇幅最長部分之一,將治污矛頭直指日益嚴重的機動車污染。 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隨著機動車
近日,實名制專業汽車問答網站車問網公布了一份《“健康汽車”檢測報告》,報告顯示,11款主流車型內飾所用材料可能存在多環芳烴含量超標,或有致癌風險。 報告稱,此次檢測選取了市場上在售的32個品牌、44款車型作為檢測對象,主要檢測汽車內與人體接觸的汽車座椅、頭枕、方向盤等內飾中的多環芳烴含量。
9月9日下午6時30分許,西安南二環西段太白路立交,滿眼望去車海一片。 中秋假期,北京小伙子王曉鑫自駕到內蒙古的克什克騰旅游,一路上,加油的問題最讓他頭疼。“我還特意查了,說今年5月新的油品標準已經出來了,可不知道為什么,外地還是加不到新標準的油。發動機好,遇到不
昨日,大學城,清潔工在晨霧中工作。 繼本月16日一場大面積雨霧天氣籠罩山城后,山城宣告進入多霧的季節。昨早,我市北碚、長壽等地氣象局陸續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氣象專家預測,今天,山城天氣還將以多云為主,局部地區還將出現輕霧天氣。到了明天,隨著降雨的到來,將沖走霧
治理大氣污染,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昨天,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目前在全市路面上跑的535萬輛機動車,年排放污染物達到90萬噸左右。為了更好地監測機動車達標排放,今年年底前,全市將建立遙感監測監控網絡,2016年將安裝150處環保探頭,遙測機動車尾氣排放。
為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大幅度降低PM2.5污染。北京市確定加快實施排污擁堵費政策,提高機動車車輛使用成本。 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用“比較嚴重”這四個字,來形容北京市的大氣污染狀況,他說,“我們現在大概年平均在90-100微克。國外的發達國家的大城市,它們的年
一條關于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將使食品營養流失,產生致癌物質的新浪實名認證微博,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專家指出,微波爐加熱食物產生致癌物質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微波爐加熱方法既方便快速,也干凈清潔。 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 謠言來了 一條關于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將使食品營養流失,產生致癌物質的新浪實名
漫畫:唐春成 據環保部數據,截至1月29日上午10時,我國中東部地區灰霾面積為143萬平方公里。在環保部空氣質量日報檢測的68個重點城市中,51.47%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在剛剛過去的1月,北京的霧霾天氣多達25天。 在持續大范圍的霧霾中,很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為減少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近日,央視前記者柴靜的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出現在人們面前,引起廣泛的討論,同時也引起的人們對霧霾的重視,面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向媒體公布了這次參加兩會帶來的提案《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防范車內環境污染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李書福 葛蘊珊教授 李書福在他的提案中直言,我們在關注空氣質量污染問題的時候,不能忽視我們另外一個
環境保護部規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重型車用壓燃式發動機(主要指柴油機),必須符合“國IV”排放標準的要求。國IV排放標準實施是柴油車污染防治的里程碑,對大氣污染防治十分重要。 根據環境保護部去年底發布的《2012年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占機
長沙聶先生購買比亞迪F3新車不到半月就疑因車內有害氣體中毒入院。專業機構檢測結果與《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比較,車內有害氣體嚴重超標。然而,因國內尚無車內空氣質量標準,車主至今不能退車。 今年6月22日,聶先生在長沙市金旋風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輛比亞迪F3轎車并于當日提車。新車開了不到半個
當一個人走出家門,他可能就身處致癌物的包圍中。這可不是危言聳聽——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對外宣布,確定室外空氣污染為新的致癌物,致癌級別與吸煙、吃發霉的食物、遭受紫外線輻射、呼吸甲醛等歸為一類。 “我們所呼吸的空氣已經被致癌的混合物污染,它不
“中國人習慣的烹飪對PM2.5的貢獻也不小”。近日,北京市外事辦主任趙會民在接受采訪中的這句話,引來了網友們的評論與吐槽,紛紛質疑這句話的科學性。 為了驗證“中國式烹飪”對于PM2.5的影響,不少人進入廚房親身實驗,比較蒸、煮、炸等不同的烹飪方式對PM2.5數據的影響。結果發現,蒸、煮方式
今年初,中國陷入了罕見的“十面霾伏”天氣,整個華北地區陷入霧霾天。北京一月份有25個霧霾天,重度污染天超過15天,空氣中一度查出危險有機化合物,混合了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以及沙塵氣溶膠。在北京生活,空氣成了一項重大的挑戰。 網上甚至熱議,“中國空氣污染,將縮短北方居民平均壽
在國外,車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公認的威脅人體健康的嚴重的環境污染現象,各汽車消費大國對此高度關注。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就曾出現過多起因車內空氣污染傷人致死的事件。鑒于此,美國把室內和車內污染作為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2006年,美國AnnArbor環境集團發布了題為“任何速度都有毒
買過新車的消費者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開車門便聞到一股強烈的異味,這種味道通常不被駕駛者們所在意,但卻在暗處扮演著“健康殺手”的角色:這種氣味里極有可能存在超標的甲醛、苯等混合物象,會使人們造成頭暈、惡心、咳喘等“乘車綜合癥”,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據記者了解到,汽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
近年來,由于車內空氣污染導致車主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案件屢見不鮮,但由于缺乏相關的法律標準,幾起案件最終都不了了之。 今年3月1日,由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實施。《指南》的出臺過程是怎樣的,出臺后車內空氣污
2013年 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和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分別達到46%和456公里。 調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收費標準;研究揮發性有機物等排污費征收政策。確定排污許可和排污交易指標種類、許可證發放和排污交易范圍。 2014年 力爭實施小客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相關政策。
今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一大亮點是展示了車內空氣質量控制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成果。據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了1.37億輛,并且還在以每年2000萬輛的速度增長,車內環境質量備受關注。那么,車內有哪些空氣質量問題?車內污染有何危害?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相關專家。 多環
近年來,隨著汽車進入百姓家庭,車內空氣質量已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新年伊始,國家室內車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了2015年全國車內空氣質量控制行業的十大新聞,提醒大家再次關注車內空氣質量。 車內空氣質量標準由推薦性到強制性。按照2014年國家標準委任務書要求,《乘用車
廣大消費者翹首盼望多年的車內空氣質量控制標準終于塵埃落定。國家環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日前聯合發布《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GB/T27630-2011,該標準自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國內率先提出車內環境污染問題的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檢中心主任宋廣
摘 要 汽車沙發部件在熱環境中,會釋放出許多揮發性有機物(VOC),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本研究將汽車沙發放置在2 m3 特制塑料采樣袋中,在熱環境下釋放揮發性有機物,然后以Tenax 管富集有機物,用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汽車沙發在熱環境狀態下,揮發出大量有機物,
近日,一家知名汽車網站發布的《“健康汽車”檢測報告》顯示:汽車內的空氣質量令人堪憂,11款主流車型內飾中的致癌物——多環芳烴含量超標。我們的汽車內的空氣質量是否合格,又該找誰檢測? 報告 11款車內飾致癌物多環芳烴超標 座椅、頭枕、方向盤,無論是開車還是坐車,都不可避免地要與這些部位接觸